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段毒辣

李適一夜未眠,五更時分,他還在爲兒子之死哭泣,這時,宋朝鳳匆匆趕來,他眼睛裡揉了藥水,又紅又腫,煞白的長臉上顯得格外醒目,他悲悲慼慼道:“請陛下保重龍體!”

李適看了他一眼,見他眼睛紅得像桃子一樣,顯然也悲痛萬分,李適心中十分感動,也安慰他道:“人死不能復生,你也節哀順變吧!”

“老奴....老奴,心中難過啊!”宋朝鳳又扭過臉嚎啕大哭。

半晌,他抹去眼淚道:“老奴剛纔得到一個消息,趙崇文府上今晚也燈火通明,欽王被刺後,有幾個來歷不明的黑衣人進入他府中,然後又匆匆離城而逃。”

李適並不懷疑宋朝鳳的話是胡編,宋朝鳳掌控藏劍閣,藏劍閣的一個職能就是監視大臣,趙崇文是肅王的堅定支持者,藏劍閣肯定會嚴密監視他。

李適正爲兒子被刺殺而悲痛欲絕,現在忽然出現一個嫌疑人,宋朝鳳的描述正是讓刺客遠遁,李適當即怒火燒心,他惡狠狠令道:“立刻宣他來見朕,朕要親自審問他,爲何要殺我兒?”

.......

趙崇文是關隴貴族中趙家的重要人物,右武衛大將軍趙騰蛟的堂叔,他女兒嫁給肅王,被封肅王妃,他原任工部尚書,薛勳被貶黜後,他便接任薛勳的吏部尚書之職,同時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隨着肅王成爲新太子的候選人,趙崇文便漸漸走上前臺,爲肅王李謙走進東宮而鞍前馬後效力,他很有手腕,打着肅王的名義賑濟城內的孤寡老人,又用肅王的名義出錢辦學,使肅王贏得了百官的一致誇讚,加上肅王的競爭對手欽王是被宦官們扶持,這就涉及到南北衙爭鬥,百官們幾乎一致支持肅王李謙。

趙崇文也剛剛得到宮裡的消息,欽王李諤遇刺身亡,這讓他大吃一驚,雖然欽王一死,對肅王是好事,但肅王也有點說不清楚了。

趙崇文正在考慮如果替肅王解釋,這時,管家在門口道:“老爺,宮裡有人傳來口諭,天子宣老爺立刻進宮。”

趙崇文嘆了口氣,這一定是天子懷疑自己和肅王了。

他不敢耽誤,連忙換了朝服便坐上馬車,馬車在大門處等了片刻,管家跑來稟報道:“老爺,車僮不知跑到哪裡玩了,他房間裡沒人。”

趙崇文一擺手,“算了,不等了,去皇宮!”

他關上車門,馬車啓動,向皇宮方向駛去,兩名帶刀隨從騎馬緊跟在車後。

馬車裡很寬大,像一間小屋子,旁邊有一個小凳子,原本是車僮的位子,但車僮今天卻沒有跟來。

趙崇文閉目靠在座位上沉思,天子召見自己,必然是宋朝鳳在天子面前進讒言,將欽王之死栽到自己和肅王的頭上,天子盛怒之下,哪裡分辨得清楚,可問題是誰殺了欽王?

就在趙崇文沉思之時,他的身後慢慢站起一個黑影,將一根繩子猛地勒住了趙崇文的脖子........

馬車直接駛入皇城,在宣政殿廣場前緩緩停下,卻半天不見人下來,一名宦官忍不住跑上去開了車門,卻嚇得大叫一聲,連後退幾步,一屁股坐在地上,驚恐地望着車內,幾名侍衛奔上去,也驚呆了,只見趙崇文脖子套着一段白綾,掛在窗樑上,他竟然在車內自縊身亡了。

趙崇文自縊身亡的消息傳到了內宮,李適第一個反應,就是趙崇文畏罪自殺,他更加認定欽王之死是趙崇文策劃,雖然首惡已死,但李適心中怒氣未平,隨即下旨將趙崇文全家發配雲南充軍。

但趙崇文的死並沒有影響到肅王李謙,欽王下葬的次日,李適正式下旨,冊封肅王李謙爲東宮太子,持續數月的太子之爭終於落下帷幕,朝官派以慘痛的代價獲勝。

.........

河東的第一場初雪來自十一月底,一連三天,一場大雪從北到南席捲河東,一夜之間,整個河東道變成了白雪皚皚的世界。

這天上午,一個身穿武士錦袍的年輕男子帶着幾名隨從騎馬進了太原城,年輕男子長得身材雄偉,四肢修長,後背弓箭,腰挎橫刀,他頭戴紗帽,皮膚白皙,目光炯炯有神。

年輕男子叫做楊玄英,來自虢州弘農縣,他祖父便是宰相楊綰,父親楊弘微,曾出任監察御史,涇源兵變後,楊弘微返回家鄉,現在他是弘農楊氏的家主。

楊玄英當然是奉父親之令,代表楊家來太原表態,楊弘微的從弟楊弘武曾任東宮太子賓客,李誼登基後,被封爲禮部侍郎,但李適發動奪門之變重新復位,楊弘武便作爲李誼黨羽被清洗,貶爲陵州貴平縣丞。

但這件事令楊家極爲不滿,但真正促使楊家徹底改變立場的,是陳留縣令王志和的一封信,韋家對郭宋的絕然支持使楊家開始反省,加上天子李適對楊家的冷遇,終於讓楊家改變了支持成都的立場,轉而支持郭宋。

楊玄武一路打聽,找到了姑母的府宅,楊玄武的姑姑作爲世家之間聯姻,嫁給薛凡之弟薛永,由於王妃薛濤回薛家省親,拜祭祖父和先祖,算是代表父親迴歸薛家,薛家便逐漸被郭宋重用,薛凡升爲潞州刺史,薛永接任兄長的職位,出任太原府少尹,原本是太原府長史,朝廷正名,改爲太原府少尹。

還有一個薛建,出任代州刺史,薛氏一門,出了兩個刺史一個少尹,連王家都有所不如。

楊氏見侄兒到來,十分歡喜,連忙派人去給丈夫送信,不多時,薛永匆匆趕回家中,薛永當然不是爲了來迎接晚輩,他很清楚,楊玄武這個時候來太原,必然身負家族使命。

書房內,薛永看完了楊弘微寫給他的信,他點點頭對楊玄英道:“你們楊家的決定可謂正當其時,如果等朱泚遷都後再投效,那就只能是錦上添花了,你放心,這個忙我一定會幫,現在時辰還早,我去看看,能不能見到晉王殿下。”

“要小侄和姑父一起去嗎?”

薛永想了想道:“你最好和我一起去,說不定晉王殿下會見你。”

“那稍等小侄換一身衣服。”

薛永笑了笑道:“不用了,這樣正好,說明你風塵僕僕趕來。”

........

晉陽宮天策府內,郭宋正在官房和潘遼、曹萬年、張謙逸三人閒聊。

“太原和張掖最大的區別在冬天,張掖下雪後就徹底閒下來了,太原卻相反,下了雪後反而更忙了,城內的糧食供應,交通保障,興修水利,物資運輸,千頭萬緒的事情,我這個長史的頭都大了。”

郭宋笑眯眯道:“我教你一個法子,你旁邊這位張司馬,最喜歡做繁瑣的事情,事情越繁,他做得越歡,你把事情給他,不就解決問題了?”

張謙逸摸摸鼻子道:“殿下說錯了吧!我不是張司馬,是張司驢。”

衆人大笑,這時,一名幕僚從事在門口稟報:“殿下,薛少尹有急事求見!”

“請他進來!”

從事匆匆去通知,三人起身道:“殿下忙吧!我們也回去幹活了。”

三人走了,從事領着薛永匆匆走了進來,薛永在門口跺跺腳,把鞋上雪沫震掉,這才走進官房,躬身行禮道:“卑職參見殿下!”

郭宋在火盆前坐下,指指對面的坐榻道:“不必多禮,薛少卿請坐,烤一烤火!”

薛永受寵若驚,坐下在火盆上搓搓手,對郭宋道:“卑職前來是想說一下弘農楊氏的事情。”

郭宋一怔,隨即笑道:“那一千條槽船,楊家是有功勞的,我沒有忘記。”

“那個陳留縣令王志和因爲漕船的事情,已經被朱泚的僞朝罷官革職了,據說還要抓他坐牢,他已帶着妻兒逃回了弘農,他兒子明年開春來太原國子學讀書。”

郭宋點了點頭,他又好奇地問道:“薛少尹和楊家聯姻?”

“我妻子就是楊家之女,楊氏家主派兒子來了太原,今天上午剛到,送殿下送來一封信。”

說完,薛永從懷中取出楊弘微的信件,雙手呈給了郭宋。

第三百七十四章 上元前夕(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粟特鉅商第二百八十八章 師兄義助第五百八十二章 冒險一擊第八百七十九章 解開真相第二百零二章 智取銀山第一百四十九章 舊友相逢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八百二十章 事與願違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釋前嫌第七百一十七章 枕戈待擊第九十章 摧毀後勤第六百七十九章 智取武關(下)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城隍夜兵第三百八十五章 洞房花燭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聞警訊第一千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折道向南第二百七十一章 奮勇搶地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幕後元兇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網開一面第八百四十六章 挑起爭端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四十四章 返回崆峒第三百四十八章 再返成都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關鍵一步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緊急聚會第七百六十九章 隴右急信第三百六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監管漏洞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中原再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巡哨旅帥第一百七十章 神策兵變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征安西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太后詔書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三百五十三章 崔府壽宴(下)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三百八十五章 洞房花燭第二百一十一章 召王夜宴第八章 胖子甘雷第五百二十九章 冬季備戰第四百三十三章 備用之策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雨夜夜襲第七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第九百五十一章 奇襲劍閣(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葛胡消息第八百四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六百八十章 拒絕還價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再查線索第三百一十五章 佔山爲王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郵夜驚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稍晚一步第六百四十九章 談判破裂第二百九十一章 凶信傳來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隱刺暗伏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七十三章 弓局首戰第九百三十六章 春赴新豐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一百五十九章 半日浮閒第八十五章 騎射大賽(上)第七百二十三章 奪取商州第二百零八章 再進讒言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中原再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襲軍堡第三十四章 武道大會(十四)第三百八十章 清虛求願第二百五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洛陽佈局(上)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四百一十六章 初步進攻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七百五十九章 市場調查第七百五十五章 親情難逾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五百三十章 休而不退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爭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六百六十章 關內攻勢(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研製不易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年大宴第九百一十六章 堅城難破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神尾隨
第三百七十四章 上元前夕(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粟特鉅商第二百八十八章 師兄義助第五百八十二章 冒險一擊第八百七十九章 解開真相第二百零二章 智取銀山第一百四十九章 舊友相逢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八百二十章 事與願違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釋前嫌第七百一十七章 枕戈待擊第九十章 摧毀後勤第六百七十九章 智取武關(下)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城隍夜兵第三百八十五章 洞房花燭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聞警訊第一千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折道向南第二百七十一章 奮勇搶地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幕後元兇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網開一面第八百四十六章 挑起爭端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四十四章 返回崆峒第三百四十八章 再返成都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關鍵一步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緊急聚會第七百六十九章 隴右急信第三百六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監管漏洞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中原再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巡哨旅帥第一百七十章 神策兵變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征安西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太后詔書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三百五十三章 崔府壽宴(下)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三百八十五章 洞房花燭第二百一十一章 召王夜宴第八章 胖子甘雷第五百二十九章 冬季備戰第四百三十三章 備用之策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雨夜夜襲第七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第九百五十一章 奇襲劍閣(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葛胡消息第八百四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六百八十章 拒絕還價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再查線索第三百一十五章 佔山爲王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郵夜驚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稍晚一步第六百四十九章 談判破裂第二百九十一章 凶信傳來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隱刺暗伏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七十三章 弓局首戰第九百三十六章 春赴新豐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一百五十九章 半日浮閒第八十五章 騎射大賽(上)第七百二十三章 奪取商州第二百零八章 再進讒言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中原再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襲軍堡第三十四章 武道大會(十四)第三百八十章 清虛求願第二百五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洛陽佈局(上)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四百一十六章 初步進攻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七百五十九章 市場調查第七百五十五章 親情難逾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五百三十章 休而不退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爭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六百六十章 關內攻勢(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研製不易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年大宴第九百一十六章 堅城難破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神尾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