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

天剛亮,一萬軍隊便離開灞上軍營,浩浩蕩蕩向西進發,軍隊調動一般分爲兩種,一種是戰時調動,大多作爲援軍或者撤退,軍隊一般是精裝簡行,不攜帶輜重,每天行軍至少八十里以上。

另一種則叫衛戍調動,軍隊調換駐防之地,又叫非戰時調動,這種調動情況最多,大多會攜帶輜重和家眷,行軍速度比較緩慢,一天最多行軍四五十里。

而大軍出征其實也屬於後一種,攜帶大量軍糧輜重,只是沒有家屬跟隨,行軍速度也不會太快,作息都有嚴格的規定,以保證軍隊作戰體力。

一萬甘州軍隊的行軍速度不快,這支甘州軍隊都是騎兵,身穿盔甲,攜帶長矛、戰刀、弓箭以及軍毯,騎在戰馬之上,勒住繮繩緩緩而行。

經過一個多月的長途拉練,士兵們的體力都很好,就算是步行對他們只能算閒庭漫步,何況都是騎馬而行,士兵走得很輕鬆,一路閒聊。

輜重隊伍跟着後面,由五千輛牛車組成,大車上主要運載着帳篷、糧草和兵甲,這支輜重隊伍不僅僅是對一萬軍隊的後勤保障,還包括了對甘州的軍事支援,只不過是一同上路,輜重隊伍長達十幾裡,一眼望不見尾,由五千騎兵跟隨護衛。

家眷隊伍則位於輜重隊伍和騎兵隊伍之間,和輜重隊伍一樣,由一千多輛牛車組成,滿載着行李和士兵的家眷老小,一千騎兵左右護衛着家眷車隊。

郭宋的家眷由十六輛大車組成,一半裝運行李,一半載人,平均每輛大車坐三人,條件還是不錯,還有一輛牛車是流動茅廁,解決丫鬟僕婦們的旅途三急。

薛濤乘坐的大車也改用了健牛拉拽,牛車雖然速度慢一點,但很穩,不像馬車那樣顛簸,加上大車本身的品質極高,即使走在泥地上也感覺不到顛簸,十分舒適,當然,隊伍走的是秦直道,已經過了千年,依舊十分平坦,除了地面上深深的車撤溝外,並沒有坑坑窪窪的積水坑。

兩邊都是一望無際的關中麥田,麥苗長得鬱鬱蔥蔥,南面可見一條黃色玉帶般的渭河,河面上也有一支由百艘大船組成的軍資船隊,同樣裝滿了給甘州的各種軍事物資,只是這支船隊不和他們同路,走到鳳翔府,就得換大車走陸路,郭宋會派樑武率兩千騎兵押運這支物資運輸隊。

再遠方是巍巍的終南山,像一條黑色巨龍俯臥在關中平原上,護佑着這片富饒的土地,從崑崙山到祁連山再到終南山,它就是一條龍脈,而終南山就是這條龍脈的龍頭,成就了關中平原的千年帝業。

阿秋在一旁註視着遠處的終南山,好奇地問道:“夫人,終南山真有神仙嗎?”

薛濤搖搖頭,“有沒有神仙就不是我們這些凡人能知道的,但一定有修道者,我夫君的師父就是得道者,在某種意義上,我覺得他應該也算是神仙!”薛濤想起了那道絢麗的彩虹。

“關心神仙做什麼,還不如關心今晚怎麼宿營?”小魚娘在一旁隨口說道。

她正在仔細欣賞一把細長鋒利的柳葉劍,這是郭宋獎勵給她的一口寶劍。

公孫大娘正式出家後,把她珍藏的三百多把寶劍都分給徒弟徒孫們,數萬貫錢也捐給了藏劍閣慈幼堂,慈幼堂專門收養失去雙親的孤兒,其中的佼佼者就成爲藏劍閣源源不斷的後備力量,小魚娘就是從慈幼堂出來的。

公孫把其中三十餘口上好寶劍送給了郭宋,小魚娘手中寶劍就是其中一口,劍身上用小篆刻着‘寒冰’二字,劍身寒光閃閃,鋒利異常,令小魚娘愛不釋手。

“你都研究多久了,快把劍收起來,當心大車顛簸,把你的手割個口子。”薛濤提醒她道。

話音剛落,大車真的顛簸一下,劍跳起來,險些刺中小魚孃的臉,嚇得她連忙把劍收進劍鞘,阿秋捂着嘴偷笑不止。

.......

隊伍一路西行,黃昏時分,隊伍在渭河之濱紮下大營,今天還不錯,速度雖慢,但還是走了五十餘里,士兵們支起大帳,埋鍋做飯,大營內一片忙碌。

家眷的車隊也陸陸續續進了大營,由於天氣還比較寒冷,衆人都決定夜裡睡在車上,衆人領了一些糧米和凍肉,就在大車旁邊埋鍋做飯,很快,炊煙裊裊,孩子們歡快地來回奔跑,營地裡一片歡聲笑語。

郭宋也來到妻子身邊,他動作麻利,用石頭壘砌起一座小竈,下面點燃了火,在架子上煮了一壺奶茶,還在教妻子烤肉。

“先深烤,把兩面的肉烤熟,然後再快速翻烤,讓肉表面變得焦黃,最後灑上椒鹽,就可以了。”

薛濤饒有興致地坐在火邊烤肉,雖然是第一次烤肉,但她有名師指點,居然烤得很不錯,這時,管家過來道:“使君,夫人,飯已經做好了!”

薛濤笑道:“你讓大夥兒吃飯吧!等會兒讓阿秋盛幾碗過來就行了。”

“那我們就先吃了!”

“你們吃吧!阿秋,小魚娘,你們去端幾碗飯過來。”

“哎!”

阿秋和小魚娘答應一聲,便跑去盛飯去了。

薛濤小聲對郭宋道:“晚上我這裡會有兩輛牛車,阿秋和小魚娘睡一輛,夫君就過來一起睡吧!”

郭宋點點頭,晚上有當值將領,如果沒有什麼大事,確實不需要驚動自己,或者他在帥帳那邊安排一個聯絡士兵,有什麼事情,可以過來通知自己。

“我安排一下,稍微晚點過來。”

阿秋和小魚娘端了幾碗米飯過來,還有上好的濃湯,郭宋將烤肉切成幾盤,就着濃湯和米飯吃了起來,這頓野餐味道十分可口,連一向飯量很小的阿秋也吃了不少。

吃罷晚飯,又喝了一碗奶茶,郭宋這才返回軍營帥帳。

今晚當值將領是中郎將姚錦,當年跟隨郭宋去安西時,姚錦只是一名旅帥,他屢立戰功,又勤奮好學,不僅學會了讀書寫字,還喜歡讀兵法,深得郭宋器重,現在還不到三十歲,已經升爲中郎將。

郭宋走進大帳,只見姚錦正和張謙逸低聲說着什麼,臉色都頗爲嚴肅。

“發生了什麼事情?”郭宋走上前問道。

張謙逸連忙起身道:“就在剛纔兵部職方司郎中劉基派人送來一份快信,卑職已讓楊駿去通知使君了。”

“可能是錯過了,信上說什麼?”

張謙逸將信遞給郭宋道:“他說隴右有馬匪肆虐,讓我們小心!”

郭宋接過信看了一遍,眉頭漸漸皺成一團,隴右的馬匪他是知道的,其實大部分都是党項騎兵在打劫商隊,前幾年朱泚率軍剿滅一批,平靜了幾年,沒想到最近又開始肆虐了。

“這個劉基是誰?”

姚錦有些疑惑不解,“感覺這好像是他私人的信件,不像是官方報信。”

郭宋微微笑道:“他是前相國劉晏的兄弟,和我交情不錯,這應該是他善意提醒。”

張謙逸和姚錦對望一眼,原來是這個緣故,他們兩人剛纔困惑的謎底一下子被解開了。

郭宋負手在大帳內來回踱步,不容質疑,他們這支龐大的物資運輸隊伍途經隴右時,必然會遇到馬匪騷擾,要不要通知隴右軍隊支援?馬匪肆虐到底有多嚴重。

考慮良久,郭宋緩緩道:“我覺得我們應該派一支斥候先行,去調查隴右馬匪的情況。”

姚錦躬身道:“卑職手下有一名年輕的斥候校尉,叫做張雲,他就是隴右人,卑職推薦他前去打探消息。”

郭宋點點頭,“可以!讓他帶三十名弟兄,今天晚上就出發,姚將軍,這件事就交給你了。”

“卑職遵令!”

.........

第七百四十九章 視察運河第一千零八章 軍相激辯第十七章 忽聞噩耗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強則強第四百七十五章 內務反擊第八百九十章 活字租賃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二百五十四章 化妝風波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一百六十二章 危機到來第八百七十五章 心悅君兮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夜奪徐州第五百二十八章 寶貴資源第五百四十一章 再度北伐第八百零八章 晚節不保(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宦官讀心第八百八十八章 家有規矩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必道歉第五百九十一章 恩威兼施第三百章 曲江小遊(中)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襲糧軍第二百八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六百五十九章 朱泚登基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釋前嫌第八百六十六章 完善裝備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難民第四百九十九章 涇源兵變(下)第五百四十五章 血戰庭州(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稍晚一步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稍晚一步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府壽宴(二)第五百三十章 休而不退第五百六十四章 新人舊婦第四百二十四章 秀才之軍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七百四十五章 春汛預警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一千一百章 唐州商會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朱泚得子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九百一十九章 功高鎮主第五百九十五章 離間之計第二百一十一章 召王夜宴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重要突破第五百四十六章 光復北庭第三百七十五章 上元前夕(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四十三章 黑月混戰第六百二十六章 爭取世家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喘息之機第七百六十七章 夜襲船場第九十四章 西受降城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稽私風暴(下)第九百六十三章 半途劫人第五百八十一章 緊急變故第一千零三章 賞賜深意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五百三十七章 沙州之戰(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無所獲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二百六十章 集思廣益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七百七十八章 撤離巴蜀(下)第九百七十六章 兩個空缺第五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九百九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五百五十五章 北唐廢帝第一百六十八章 最後通牒第八百四十五章 士子韓愈第一百一十章 三監三王第九百五十章 奇襲劍閣(上)第五百九十一章 恩威兼施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新羅使者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九百九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二百一十六章 趙府壽宴(五)第四百六十二章 最後選擇第一千零八十章 動靜之間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九十六章 婉拒拉攏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奔襲宣州第五百三十九章 安西聯軍第六百七十一章 耳畔不靜第九十六章 婉拒拉攏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二百八十六章 懷光摘桃
第七百四十九章 視察運河第一千零八章 軍相激辯第十七章 忽聞噩耗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強則強第四百七十五章 內務反擊第八百九十章 活字租賃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二百五十四章 化妝風波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一百六十二章 危機到來第八百七十五章 心悅君兮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夜奪徐州第五百二十八章 寶貴資源第五百四十一章 再度北伐第八百零八章 晚節不保(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宦官讀心第八百八十八章 家有規矩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必道歉第五百九十一章 恩威兼施第三百章 曲江小遊(中)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襲糧軍第二百八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六百五十九章 朱泚登基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釋前嫌第八百六十六章 完善裝備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難民第四百九十九章 涇源兵變(下)第五百四十五章 血戰庭州(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稍晚一步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稍晚一步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府壽宴(二)第五百三十章 休而不退第五百六十四章 新人舊婦第四百二十四章 秀才之軍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七百四十五章 春汛預警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一千一百章 唐州商會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朱泚得子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九百一十九章 功高鎮主第五百九十五章 離間之計第二百一十一章 召王夜宴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重要突破第五百四十六章 光復北庭第三百七十五章 上元前夕(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四十三章 黑月混戰第六百二十六章 爭取世家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喘息之機第七百六十七章 夜襲船場第九十四章 西受降城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稽私風暴(下)第九百六十三章 半途劫人第五百八十一章 緊急變故第一千零三章 賞賜深意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五百三十七章 沙州之戰(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無所獲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二百六十章 集思廣益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七百七十八章 撤離巴蜀(下)第九百七十六章 兩個空缺第五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九百九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五百五十五章 北唐廢帝第一百六十八章 最後通牒第八百四十五章 士子韓愈第一百一十章 三監三王第九百五十章 奇襲劍閣(上)第五百九十一章 恩威兼施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新羅使者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九百九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二百一十六章 趙府壽宴(五)第四百六十二章 最後選擇第一千零八十章 動靜之間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九十六章 婉拒拉攏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奔襲宣州第五百三十九章 安西聯軍第六百七十一章 耳畔不靜第九十六章 婉拒拉攏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二百八十六章 懷光摘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