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

盧金鎖剛回到軍衙,軍師賈舒便匆匆趕來,他是從軍營過來,他在軍營巡視,正好遇到了張勇帶着盧家藍衣軍來宿營,盧金鎖的妥協着實令他惱火。

“將軍爲什麼還讓盧家子弟控制他們的軍隊?賈舒劈頭便問道。

質問的語氣讓盧金鎖的臉上有些掛不住,臉一沉道:“這只是稍微照顧一下,不算什麼大問題吧!”

“將軍,盧家可是有人在長安爲官,還是郭宋的記室參軍,你能相信他們嗎?”

“軍師多慮了,盧家更多子弟在王爺手下爲官,在朱泚朝廷中還出任太常卿,在成都南唐朝廷也有高官,哪個世家不是這樣?

你以爲出任一個記室參軍,盧家就效忠郭宋,大錯特錯,王爺說過,這些世家從不會效忠任何勢力,只效忠自己,所以才活了千年不亡。”

賈舒在這一點上說不過盧金鎖,只得嘆口氣道:“這些豪門都不願意把莊丁交給我們,都想派自己人統領,將軍對盧家網開一面,他們豈能不鬧事?”

“實在不行就允許各個家族派人出任副職,盧家對外也說是出任副職。”

賈舒想一想,也只能這樣了,他又問道:“將軍怎麼安排盧家的莊丁?”

“我打算讓他們參與內勤,維持城內秩序、守門、夜裡巡邏之類。”

“但我提醒將軍一句。”

賈舒原則上不反對盧金鎖的安排,但細節上他需要提醒盧金鎖,“巡邏可以,但最好不要守城門,讓他們守城門太危險,尤其是夜間。”

盧金鎖想想也有道理,便點了點頭道:“好吧!我不安排他們守城門,只負責巡邏和維持秩序。”

.........

渡過漳水後,朱滔率領大軍一路北逃,一路上的城池和後勤倉庫他們都顧不上了,在饒陽稍作補給後,又繼續北上,三天後抵達了瀛州河間縣。

瀛州原本是李武俊的地盤,去年被朱滔吞併,爲了加強對瀛州的控制,朱滔計劃在河間縣北面的滹沱河上修建一座大橋,但到目前爲止,這座大橋還沒有開始動工。

滹沱河是河北地區第一大河,流域面積廣,支流衆多,以至於它水量豐沛,上游水流湍急,下游河面寬廣,最寬處達數裡。

河間縣是滹沱河上最大的碼頭,這裡有二十幾艘渡船,每艘渡船一次可以運送五六十人。

上午時分,朱滔大軍抵達了河間縣。

“一次才能運送一千餘人,我這五萬大軍什麼時候才能運完?”

朱滔十分不滿,對士兵們令道:“去收集船隻搭建浮橋!”

士兵們分頭奔去了,一個時辰後,士兵們也只找到二三十條小船,但搭一座浮橋至少要一百多艘木船,差之甚遠,而他們的皮筏子都被一把火燒掉了,無法再搭建浮橋。

河間縣令解釋道:“啓稟王爺,原本是有不少船的,但因爲爆發戰爭,漁民們怕被徵船,都把船藏起來了,一時也找不到。”

軍師李伯常勸朱滔道:“一時搭建不了浮橋,王爺還是坐渡船吧!我估計一天一夜就能渡完,幽州再急,也不差這一天兩天。”

朱滔也無可奈何,只得下令道:“傳我的命令,大軍渡河!”

五萬大軍列隊渡河,一艘渡船最多隻能載六七十人,而且還比較危險,但也沒有辦法,每艘渡船都滿載着士兵向對岸駛去。

朱滔是第一批渡河,他還是有點擔心後面的追兵,便搶先過了河。

河對岸是莫州,是他的傳統地盤,再穿過莫州便是幽州了,船隻到了莫州,他一顆心也定下了。

渡船從上午開始,一直到下午接近黃昏時分,才渡了十趟,運過去一萬五六千人。

就在這時,有士兵指着南方大喊起來,衆人紛紛向南方望去,只見數裡外塵土飛揚,發出滾滾悶雷之色,在塵土中隱隱出現一條黑線。

“追兵殺來了!”有士兵恐慌地大喊起來。

幽州軍一陣大亂,朱滔渡河過去了,大部分重要將領都先走了,這邊只剩下一批中低級將領,唯一的將軍是後軍主將武孝文,武孝文一直負責後勤,並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他急問左右道:“我們該怎麼辦?”

幾名將領已無鬥志,一心想逃,便勸說武孝文道:“我們沒有一點準備,背水一戰只會全軍覆滅,先向東撤吧!”

武孝文並沒有意識到下達撤軍令意味着什麼,他已沒有主意,便聽從了將領們的勸告。

“向東撤離!撤離!”

‘嗚——嗚——’

撤軍令下達了,撤軍的號角聲隨之吹響,三萬六千士兵瞬間兵敗如山倒,他們爭先恐後向東奔逃,兵器太沉重,隨手扔掉,盔甲太沉重,邊走邊脫,連乾糧袋也扔了,只揣着隨身的一點細軟財物,撒開腿沒命地狂奔。

但兩條腿畢竟跑不過四條腿,不多時,兩萬五千騎兵如滔天洪水般席捲而來,實際上,姚錦率領大軍早就來了,他們一直在等待幽州軍渡河,渡到一半時再實施半渡而擊。

大將李鋒率五千騎兵向東疾奔,在前方堵住逃亡之路。

騎兵瞬間殺進了逃亡的敵軍人羣中,頓時殺得人頭滾滾,屍橫遍地,到處是哭喊聲、哀嚎聲和求饒聲。

姚錦見敵軍大多丟盔棄甲,失去了戰鬥力,便下令道:“投降者不殺!”

晉軍騎兵在奔跑中大喊:“投降者不殺!投降者不殺——”

奔逃中的幽州軍士兵聽見了喊聲,成片成片地跪下,舉手投降。

奔跑在最前面的士兵見前面出現無數騎兵,攔截住了他們的逃跑之路,後面追兵將至,倉惶之下,紛紛跪地投降。

河北岸的朱滔見自己的軍隊被敵軍騎兵追殺,他心如刀絞,只得長嘆一聲,掉頭率軍北上,河面上都是空船,不可能再有士兵過來了。

這一戰,幽州軍投降士兵高達三萬以上,歷時半個多月的冀州戰役最終取得了輝煌大捷........

郭宋率領五千騎兵抵達了幽州城下,六萬大軍則停駐在三十里外,他們沒有攜帶輜重,但晉軍在范陽縣徵了數百輛大車,源源不斷將糧草運來幽州前線。

郭宋身經百戰,臨戰經驗十分豐富,他知道自己沒有攜帶帳篷輜重,很容易被敵軍看出自己的戰術是快速破城,這會讓敵軍猜到自己在城內有接應。

所以他虛實結合,只率五千騎兵來查看幽州城情況,使敵軍捉摸不透自己的意圖。

幽州城高大堅固,護城河寬達三十餘丈,河內可以行船,一共有東南西北四座城門,正對城門的水面上各自修建了一座石橋,在距離城門還有兩丈處中斷了,最後兩丈是吊橋,被高高拉起來。

行軍司馬陸展注視護城河良久笑道:“殿下,實際上護城河還是有漏洞的,這麼寬的護城河,進攻方完全可以從水路進攻,大船不就成了現成的攻城梯?”

郭宋淡淡道:“那是你把敵軍想得太簡單了,首先船隻進入幽州就很艱難,當然,大軍進攻,船隻夾雜其中也是可行了,但你怎麼知道對方沒有對付船隻的辦法?我不用鐵火雷,用幾十罐火油就能把大船燒燬。”

陸展不好意思道:“卑職沒有考慮周全。”

郭宋微微一笑,“有的辦法是事到臨頭才能想到,因爲我經歷過,所以我知道,將來攻打洛陽說不定就會用到你說的辦法。”

說完,郭宋一催馬,“我們去城北看一看!”

他率領五千騎兵向城北繞道而去。

城頭上,上萬幽州軍將士注視着外面的敵軍,盧金鎖也在觀望,只是他看得莫名其妙,對方只來了五千騎兵,沒有任何輜重,他們來做什麼?

“軍師,你覺得他們這是什麼意圖?”

賈舒凝視片刻道:“他們不可能只有這麼點軍隊,他們大營應該在南面紮營,這只是來查看城防的情況的,他們要麼是想圍城打援,要麼是想佔領整個幽燕,不光是來對付我們那麼簡單。”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巡視琉球(上)第七百四十三章 祭日宮變(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市酒坊第十章 銷魂斷腸第八百一十三章 家有貴客第六百八十八章 長安空虛第六章 忍無可忍第九百八十章 自限權力第七百二十章 激戰玄武第八百八十二章 銀船過境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四百九十七章 涇源兵變(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凶信傳來第六百九十四章 白登述史第六百章 党項野心第五百三十六章 沙州之戰(中)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深宮密議第一百四十四章 意外箭信第二百八十四章 血戰豐城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六百一十一章 家有兒女第六百九十八章 將軍本色第一百一十八章 酒鋪底蘊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再度求和第四百九十章 戰火蔓延第八百九十八章 聚義鋤閹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爺醉酒第二百七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海外歸來第九百四十二章 碎葉失陷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七百五十四章 豆腐郭萍第三十二章 武道大會(十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秋收季節第四百四十章 勾結沙陀第八百七十三章 進士擇官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四百一十三章 籠絡衙官第九百五十八章 戰術初定第一千零八章 軍相激辯第二百二十七章 丫鬟春桃第三十五章 甘雷私奔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八十一章 城郊打獵第七百四十四章 南唐改元第五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三百七十二章 微服私訪(下)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打草驚蛇第一百零八章 從何入手第三百一十九章 潛入刺殺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坑第六百五十七章 探子落網第五百二十三章 壓力如山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九十四章 舉賢攬才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幕後元兇第三十四章 武道大會(十四)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奪雅州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九百七十一章 發現秘密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二百二十六章 絕密信件第四百九十二章 遠方噩耗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一百八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六百零九章 各讓一步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一百五十一章 補償條件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九百五十六章 遭遇之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三百四十九章 套路太深第八百四十六章 挑起爭端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一百一十一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七十三章 宦官干政第八百章 江心驚雷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三百七十五章 上元前夕(下)第一百零六章 雁過留名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九百五十章 奇襲劍閣(上)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阻止風險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巡視琉球(上)第七百四十三章 祭日宮變(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市酒坊第十章 銷魂斷腸第八百一十三章 家有貴客第六百八十八章 長安空虛第六章 忍無可忍第九百八十章 自限權力第七百二十章 激戰玄武第八百八十二章 銀船過境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四百九十七章 涇源兵變(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凶信傳來第六百九十四章 白登述史第六百章 党項野心第五百三十六章 沙州之戰(中)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深宮密議第一百四十四章 意外箭信第二百八十四章 血戰豐城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六百一十一章 家有兒女第六百九十八章 將軍本色第一百一十八章 酒鋪底蘊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再度求和第四百九十章 戰火蔓延第八百九十八章 聚義鋤閹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爺醉酒第二百七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海外歸來第九百四十二章 碎葉失陷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七百五十四章 豆腐郭萍第三十二章 武道大會(十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秋收季節第四百四十章 勾結沙陀第八百七十三章 進士擇官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四百一十三章 籠絡衙官第九百五十八章 戰術初定第一千零八章 軍相激辯第二百二十七章 丫鬟春桃第三十五章 甘雷私奔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八十一章 城郊打獵第七百四十四章 南唐改元第五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三百七十二章 微服私訪(下)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打草驚蛇第一百零八章 從何入手第三百一十九章 潛入刺殺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坑第六百五十七章 探子落網第五百二十三章 壓力如山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九十四章 舉賢攬才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幕後元兇第三十四章 武道大會(十四)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奪雅州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九百七十一章 發現秘密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二百二十六章 絕密信件第四百九十二章 遠方噩耗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一百八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六百零九章 各讓一步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一百五十一章 補償條件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九百五十六章 遭遇之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三百四十九章 套路太深第八百四十六章 挑起爭端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一百一十一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七十三章 宦官干政第八百章 江心驚雷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三百七十五章 上元前夕(下)第一百零六章 雁過留名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九百五十章 奇襲劍閣(上)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阻止風險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