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救援蒲桃

蒲昌海是淡水湖,四周水草茂盛,生活着少量牧民,此時是冬天,湖水結冰,牧草枯萎,牧民們都轉場去了溫暖處,不過還留下了十幾頂未拆除的大帳。

西征軍在湖邊休息了兩天,等大部分將士和戰馬的體力都恢復,便準備啓程了。

他們當然是向北走,蒲昌海的西北面有赤河注入,赤河就是塔里木河,沿着赤河一直向西走,再走一千餘里就能抵達龜茲。

這天清晨,十幾名騎兵外圍警戒騎兵疾奔而來,戰馬上馱着一人,此人穿着唐軍的盔甲,渾身無力地掛在馬上。

士兵們紛紛圍上來,軍醫薛長壽上前查看這名士兵的情況,郭宋也從大帳裡出來,看了一眼躺在地上昏迷不醒的唐軍士兵問道:“此人是怎麼回事?”

巡哨的隊正上前稟報道:“啓稟長史,這人是我們在湖邊遇到的,我們發現他昏迷不醒,就把他帶回來了。”

郭宋又問軍醫,“他情況怎麼樣?”

“他很虛弱,後背有箭傷,飢寒交迫,如果不是我們遇到他,他撐不過三天。”

“先把他擡到大帳去,給他喂點水和麪糊糊,再給他治一下箭傷。”

幾名士兵將這名受傷唐軍擡進大帳,剛剛聞訊趕來的楊孝嚴驚呼道:“是鄭旅帥!”

“你認識此人?”郭宋問道。

楊孝嚴點點頭,“他是弩支城鎮將鄭據,是郭都護的愛將之一。”

弩支城的守將怎麼會出現在蒲昌海?

郭宋隱隱感覺到,有可能是弩支城出事了。

........

中午時分,弩支城鎮將鄭據終於從昏迷中甦醒過來,他後背箭傷的炎症被控制住,吃了點麪糊糊,又喝了水,精神好了很多。

當他聽說救他的唐軍是從長安過來的特使部隊時,心中歡喜異常,極力要求見長史郭宋。

不多時,郭宋、郭重慶和李季走進了大帳,鄭據身體虛弱,微微欠身道:“卑職鄭據不能給長史行大禮,請長史見諒!”

“你好好躺着就是了,不用客氣。”

郭宋讓他躺下,又道:“我聽楊孝嚴說,鄭將軍是弩支城鎮將,怎麼會出現在這裡?”

鄭據垂淚道:“五千吐蕃和吐谷渾聯軍大舉進攻且末五城,且末城、弩支城、典合城、七屯城都已失陷,現在只剩下數百士兵死守蒲桃城,我便是趕去龜茲求援,最終傷病惡化,倒在蒲昌海,多虧長史的手下救我一命,懇求長史去支援蒲桃城。”

“現在還是冬天,敵軍就大舉來襲?”

“敵軍殺來從不會看天氣,事實上,他們是去年秋天殺來,和我們交戰已延續了兩個多月,一座城接一座城地奪走,我們一千守軍只剩下四百餘人。”

郭宋沉默片刻道:“你好好休息,我們商量一下。”

郭宋把李季和郭重慶叫到隔壁大帳,他問道:“你們說說看,我們要不要去救援蒲桃城?”

李季沉吟一下道:“我覺得這是天意,既然讓我們遇到了鄭據,那就是上天讓我們去救援蒲桃城,否則我們就直接向北走了。”

郭重慶也點點頭道:“雖然對方有五千軍隊,我們也有機會,對方不知道我們的存在,就像我們去年襲擊薛延陀人的後勤大營一樣,出奇兵致勝。”

郭宋負手走了幾步,最後點點頭道:“不管是不是天意,但同爲唐軍,一方有難,我們不能不救!”

.........

且末五城是安西都護府修建在南疆的五座軍城,包括且末城、弩支城、典合城、七屯城和蒲桃城,它們是抵禦吐蕃和吐谷渾北侵安西的重要防線,但二十餘年來,吐蕃軍隊早已進入安西各地,佔據了大部分綠洲,安西唐軍的勢力不斷收縮,最後只剩下幾座城池。

也是因爲吐蕃軍和回紇軍爭奪蔥嶺以西的遼闊土地,纔是他們無暇集中兵力殲滅安西唐軍,使唐軍能夠死守幾座孤城至今。

這次攻打且末五城的主力是土谷渾軍隊,吐谷渾準備把且末河作爲他們在安西的根基,五座唐軍軍城也就成爲他們的眼中釘。

吐谷渾出兵四千,加上一千吐蕃軍,連續兩個多月的作戰,吐谷渾聯軍已經奪取四座軍城,雙方死傷慘重,吐谷渾傷亡近兩千人,唐軍也從千人減員到四百餘人,死守最後一座蒲桃城。

郭宋率領三百唐軍沿着且末河一路西行,且末河雖然結冰,但兩岸時不時可以看見一片片胡楊林和沙棗林,地上依舊隱隱保持着綠意,對於唐軍來說,在河邊行軍要比沙漠行軍舒適千百倍,行軍速度極快,三天後,遠征軍距離蒲桃城只有三十里。

郭宋帶軍隊進了一大片胡楊林休息,李季親自率領五名斥候士兵前去探查情報。

士兵們坐在胡楊林內休息,次日天快亮時,李季終於帶着士兵回來了。

一頂臨時行軍帳內,李季向郭宋彙報他的探查情況。

“形勢比較嚴峻,被吐谷渾攻下的幾座軍城基本上被夷爲平地,只剩下一座蒲桃城,蒲桃城目前還沒有被攻下,但也情況不妙,城頭出現不少大豁口,他們也無法修葺,只是用水澆築成冰,一旦冰雪融化,蒲桃城便不攻而破,敵軍也看出這個問題,他們也不急於攻城,而是在軍城兩裡外紮下大營。”

“城內唐軍知道我們到來嗎?”

WWW▪тTk án▪c ○

李季點點頭道:“我已射箭信給城內,他們應該知道了。”

“再說一說敵軍的情況。”

李季取出一張草圖,鋪在一個大樹樁上,他指着草圖道:“敵軍的大營由數百頂大帳組成,周圍沒有營柵,但有不少巡哨,晝夜巡邏,防範十分嚴密。”

郭宋看了看草圖,又問道:“他們後勤在哪裡?”

李季指着草圖道:“他們的大營佔地很大,前面是軍營,後面是羊馬圈,他們真正的後勤,我估計是在南面百里外。”

郭宋回頭對一名士兵道:“去把楊孝嚴找來!”

片刻,楊孝嚴進了大帳,躬身行禮,“參見長史!”

“我來問你,吐谷渾人或者吐蕃的後勤一般是怎麼安排的?”

“回稟長史,安西的綠洲基本上都被吐蕃人佔領了,他們的後勤就是來自各個綠洲,我們過來的且末河沿岸也有不少吐蕃牧民,現在是因爲是冬天,都南遷到阿爾金山腳下,那邊雖然也寒冷,但積雪下還有草。”

郭宋笑道:“我知道了,多謝楊將軍!”

郭宋讓楊孝嚴下去,他又注視圖紙片刻問道:“你說營盤頗大,具體有多大?”

“大概五百畝左右,一大半都是羊馬圈。”

郭宋笑道:“居然佔地五百畝,這需要多少巡哨,可對方只有三千餘人,他們的防禦會沒有漏洞?”

旁邊郭重慶也道:“長史說得對,按照慣例,他們最多隻能派出三百人左右巡哨,三百人的巡哨絕對防禦不了五百畝大營,一定存在着漏洞!”

李季連忙解釋道:“卑職用詞不準確,是軍營部分比較嚴格,尤其對蒲桃城防備得異常嚴密,我們是昨晚四更時分抓住機會射箭入城,但羊馬圈那邊防禦較鬆,確實有機會。”

郭宋點了點頭,“讓士兵準備,我們今晚行動!”

........

第五十六章 人要衣裝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第三十八章 微觀悟道第七百一十五章 秘密置換第六百五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八百零一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三十八章 雪上加霜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兵圍洛陽(中)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動了疑心第八百七十四章 郭張聯姻第七百七十六章 世家危機第一千一十四章 注目東南第四百八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後背第八百三十八章 迂迴調查第五百九十九章 南唐生變第八十二章 緊急事件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八百六十九章 安穩民心第五百九十五章 離間之計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儋羅大島第五百三十七章 沙州之戰(下)第八百七十四章 郭張聯姻第七十五章 酒樓衝突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騎虎難下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達成共識(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九百二十八章 謀劃南撤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父子交心第五十一章 達成交易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一百二十一章 兩個條件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六百一十二章 陌刀擴軍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欺君罔上第七百五十六章 發財新路第二百二十六章 絕密信件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三百一十一章 薛父南調第五百章 出兵勤王第三百四十二章 再見佳人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九百三十章 老友重逢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連續施壓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密州之探第六十九章 痛失良才第四百一十四章 戰爭來臨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酒後失言第七百零二章 可汗之死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釋前嫌第三百零一章 曲江小遊(下)第三十五章 甘雷私奔第四百零九章 新軍氣象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四百零四章 抵達甘州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七百零二章 可汗之死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禍起蕭牆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七十四章 黃河酒樓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新的思路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勞工市場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第七百八十六章 圍城打援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六百八十四章 特殊利益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權暗鬥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八百六十八章 攻佔幽州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三十六章 張掖遇匪第三十六章 張掖遇匪第七十六章 絕密戰術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儋羅大島第八百八十二章 銀船過境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錢氏進京第七十六章 絕密戰術第六百九十四章 白登述史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六百七十五章 扼住路頸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
第五十六章 人要衣裝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第三十八章 微觀悟道第七百一十五章 秘密置換第六百五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八百零一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三十八章 雪上加霜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兵圍洛陽(中)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動了疑心第八百七十四章 郭張聯姻第七百七十六章 世家危機第一千一十四章 注目東南第四百八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後背第八百三十八章 迂迴調查第五百九十九章 南唐生變第八十二章 緊急事件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八百六十九章 安穩民心第五百九十五章 離間之計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儋羅大島第五百三十七章 沙州之戰(下)第八百七十四章 郭張聯姻第七十五章 酒樓衝突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騎虎難下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達成共識(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九百二十八章 謀劃南撤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父子交心第五十一章 達成交易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一百二十一章 兩個條件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六百一十二章 陌刀擴軍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欺君罔上第七百五十六章 發財新路第二百二十六章 絕密信件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三百一十一章 薛父南調第五百章 出兵勤王第三百四十二章 再見佳人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九百三十章 老友重逢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連續施壓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密州之探第六十九章 痛失良才第四百一十四章 戰爭來臨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酒後失言第七百零二章 可汗之死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釋前嫌第三百零一章 曲江小遊(下)第三十五章 甘雷私奔第四百零九章 新軍氣象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四百零四章 抵達甘州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七百零二章 可汗之死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禍起蕭牆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七十四章 黃河酒樓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新的思路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勞工市場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第七百八十六章 圍城打援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六百八十四章 特殊利益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權暗鬥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八百六十八章 攻佔幽州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三十六章 張掖遇匪第三十六章 張掖遇匪第七十六章 絕密戰術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儋羅大島第八百八十二章 銀船過境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錢氏進京第七十六章 絕密戰術第六百九十四章 白登述史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六百七十五章 扼住路頸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