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

此時元魯大軍位於忻州秀容縣,已經離開婁煩關一百五十里,距離太原城也是一百五十里左右,正好處於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

元魯心中也有難言之苦,他知道大軍殺到太原城也一樣無濟於事,根本就沒有任何攻城武器,可如果不去,他又無法向手下將士交代,他手下兩萬精銳,很大一部分人的父母妻兒都在太原城內。

很多事情明知沒有意義,還得去做,原因就在這裡。

不等到天亮,元魯便集結兩萬大軍,離開秀容縣,繼續向太原府浩浩蕩蕩殺去.......

元令象是在兩更時分率領本部三千軍隊北上婁煩關,激起了士兵普遍不滿,他們妻兒都在太原城,紛紛叫嚷着要南下,元令象卻不爲所動,強令軍隊北上。

兩萬元魯大軍歸心似箭,一路強行軍,又走了一天一夜,到第三天中午,兩萬大軍終於抵達了太原城下。

元魯軍隊倒不缺糧食,他們一連搶了秀容縣和陽曲縣的官倉和大戶人家糧倉,每個士兵手中都有幾鬥糧食,但讓士兵們絕望的是,他們根本就無力攻城,城門關閉,吊橋高掛,高高的城頭上站滿了河西軍士兵。

元魯注視着城樓,他發現城樓前面的吊杆上掛着一顆人頭,看了半晌,元魯忽然一口血噴了出來,仰面落馬,親兵們慌了手腳,急忙將他救醒,元魯放聲痛哭,他已認出吊杆上那個人頭就是他父親元玄虎。

軍隊內頓時議論紛紛,很多人都猜到了,那一定是老王爺的人頭,搞不好,元家已經被斬盡殺絕了。

就在這時,城頭上‘砰!’一聲巨響,一架重型投石機將一個巨大的木殼大球投出,在半空中,木殼球砰地炸開了,數千張傳單紛紛揚揚落在軍隊上空,士兵們爭搶傳單。

有識字的士兵大聲念道:‘元家已覆滅,爾等家人目前平安無事,只要不替元魯賣命,棄軍逃走,將來返回太原和家人團聚,如果負隅頑抗,要與河西軍作戰,那家人一概處死。’落款是河西軍主帥郭宋。

這是一個承諾,也是威脅,如果及時離開元魯軍隊,那麼家人無恙,全家可以團圓,如果不聽勸說,繼續頑抗,那自己和全家都是死路一條。

這就是誅心,把士兵們最擔心最害怕的事情擺在明面上,要想家人不死,只有一個辦法,趕緊當逃兵。

元魯發現情況不妥,立刻下令收繳傳單時,傳單基本上都被士兵們私藏起來。

這兩萬人並不是元家家兵,只是訓練有素的普通士兵而已,當他們失去效忠對象,且家人遭遇生命威脅時,軍心開始不穩,士氣迅速變得低迷。

萬般無奈,元魯只得率領軍隊北撤陽曲縣,另外再想辦法。

當就在當天晚上,這支訓練有素的軍隊終於出現了士兵逃亡,一個營一個營的士兵逃走,連同巡哨也跟着逃跑。

元魯着實無奈,只得召集所有的將領議事,他對衆人道:“如果實在想走,我也不阻攔了,但條件今晚必須走,明天不準再有逃亡事件,否則一律以逃兵處斬!”

元魯認爲,家在太原城內士兵,肯定已經無心跟隨自己了,要走就走,但家在太原城以外的士兵必須留下來,他估計一下,大概還有八千人左右,足以讓他統治代州和朔州等地。

但元魯還是低估了元玄虎被殺的影響,元玄虎既死,那麼元氏政權也就完了,元家的財富統統被河西軍搶走,軍隊連帳篷都沒有,軍俸更是無從談起,元魯拿什麼支撐下去?誰還願意爲元家賣命?

加上元魯的個人魅力比較低,凝聚力不強,除了元家子弟外,其餘將領都紛紛收拾東西離去,家在太原的士兵不願賣命,家在太原以外的士兵也同樣不願賣命,天亮時,曠野裡一片狼藉,到處是丟棄的盔甲和長矛,人蹤皆無。

除了十幾名元氏子弟,只剩下三千元氏家兵沒有逃亡,這個結果令元魯倉惶不已,只得率軍北逃。

........

郭宋在第一時間得到了斥候的稟報,同時也得到了婁煩關守將李鐵的消息,一支三千人的軍隊企圖奪回婁煩關,被守軍擊退。

郭宋迅速做出判斷,元魯能作戰的軍隊最多隻剩下五千人,全殲敵軍的時機成熟了,他當即率領一萬兩千騎兵和兩千重甲步兵北上追擊元魯軍隊。

代州雁門縣,元令象率領兩千四百名士兵從雁門關敗退下來,攻打婁煩關和雁門關使他損失了六百人,更重要是,雁門關也有河西軍把守,這就意味着他們的輜重全無,已經無法再北上了。

軍隊退到雁門縣城,爲了躲避戰亂,縣城內已是一座空城,軍隊佔了幾百間民房,又找到一些糧米做飯充飢。

元令象心中着實焦慮萬分,他考慮了很久,便派人把副將裴洪找來,裴洪出身蒲州裴氏,是老相國裴遵慶的重孫,年約三十歲,原是神策軍郎將,去年升爲中郎將。

“將軍找我?”裴洪走上前問道。

“弟兄們怎麼辦?”

裴洪搖搖頭,“情緒低落,都希望能早回太原。”

元令象冷笑一聲道:“去太原只是白白送死,我估計二叔的軍隊已經散得差不多了,無論如何不能回太原。”

“那將軍打算下一步怎麼走?”

元令象沉吟一下道:“我打算走飛狐道去河北,投奔王武俊,我和他有舊交,應該能得到重用。”

裴洪一驚,“那兄弟怎麼辦?他們家人都在太原。”

“要想做大事,就得果斷,瞻前顧後,還要考慮士兵的感受,什麼事都做不成。”

“可是......”

元令象擺手止住他,“這件事就這麼決定了,明天一早五更時分出發,誰敢不從,立斬無赦!”

裴洪無奈,只得點點頭退下了。

他回到自己房內,立刻派人去把幾名校尉找來商議,幾名校尉都是河東人,聽說要去河北,他們皆大驚失色。

“將軍,他去求富貴,我們的父母妻兒怎麼辦?我們不去河北!”

裴洪點點頭道:“我考慮了很久,實際上元家已經滅亡,河西軍郭宋是個人物,能成就一番大業,鳥擇良木而棲,我們應該去投奔他,將來纔有前途,大家覺得如何?”

衆人紛紛贊成,“將軍說得對,我們早有此意!”

裴洪心一橫道:“我聽說郭宋和元家有仇,元令象是個厲害角色,若被他逃去河北,將後患無窮,不如我們替郭宋剷除這個後患,大家覺得如何?”

四名校尉都大營了,衆人商議一下細節,這才各自離去。

一更時分,一名士兵急匆匆跑來找到了元令象,急聲稟報道:“有士兵要逃亡,裴將軍鎮壓不住,請將軍立刻前去!”

元令象吃了一驚,連忙帶着十幾名士兵向南面士兵住處奔去,剛到士兵宿營處,街道兩邊忽然殺出無數黑影,密集的長矛向元令象和他手下刺去。

十幾名親兵被刺死,元令象頓時明白了,大喊道:“裴洪,我待你不薄,爲何要造反?”

黑暗中傳來裴洪的聲音,“你一意孤行,不管別人死活,怎麼能不造反?”

元令象張弓搭箭,一邊應付道:“你走就是了,我不攔你!”

裴洪冷冷道:“你休想騙我出來,今天就是你的死期,動手!”

數十根長矛從前後左右向元令象刺去,元令象只得扔掉弓箭,拔出劍左劈右砍,企圖突圍,這時,一支箭從黑暗中射來,正中元令象咽喉,他手一頓,數十根長矛同時刺進了他的身體,元令象大叫一聲,頓時氣絕身亡。

.........

兩天後,郭宋騎兵追到了忻州,這天下午,一名斥候前來彙報,元魯的軍隊就在前方三十里外的秀容縣內。

郭宋沉思片刻,當即立斷道:“繞過秀容縣,在前方設伏!”

一萬四千軍隊離開官道,從東面繞過了秀容縣,在秀容縣以北約二十里處設下埋伏。

這時,代州的斥候傳來消息,元令象率領的三千士兵在攻打婁煩關未果後,又轉道雁門關,在雁門關依舊沒有過關成功,兩千三百餘士兵在雁門縣發生譁變,副將裴洪帶領部衆殺死了元令象和他們的一百名親兵,率軍前來投降。

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烈火奪城第九百九十九章 天子學畫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雨夜夜襲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新式窗戶第六十三章 梟雄本色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七百七十五章 溫酒話別第四百四十五章 雪原行軍第六百八十四章 特殊利益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晉宮驚魂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紇使者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八百三十五章 徹底認慫第八百二十三章 道宮上香(下)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大魚上鉤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八百四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郵夜驚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奪雅州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橫塞邊城第九百零六章 野豹歸隊第五百六十二章 迫在眉睫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六百八十章 拒絕還價第五百四十三章 血戰庭州(上)第四百一十六章 初步進攻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詩曲小會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八百零八章 晚節不保(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書香門第第八百零一章 圍魏救趙第十九章 重色輕友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白居不易第七十五章 酒樓衝突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難民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一百八十一章 夜襲敵營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合縱連橫(上)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新的思路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敵在先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策外衛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儋羅大島第九百三十六章 春赴新豐第二章 道童郭宋第九百六十二章 提前出發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故地重遊第七百九十三章 合理解釋第八百三十五章 徹底認慫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四百七十章 以暗對暗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朱泚得子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故地重遊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五百五十二章 考察高昌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四百四十章 勾結沙陀第七百一十六章 冬狩提前第六百一十七章 境外飛地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襲瀘川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九十六章 婉拒拉攏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九百四十二章 碎葉失陷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海外歸來第六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六十一章 價高者得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六百四十五章 迎頭痛擊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四百八十章 財富撤離第九百一十九章 功高鎮主第九百六十七章 閹黨覆滅第六百九十三章 視察雲州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七百九十五章 被迫妥協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九十五章 思結內亂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一百九十八章 輪臺小店第九百二十七章 奔襲黎陽(下)第六百零三章 火燒安靜第九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七百零六章 內部摻沙第六百八十七章 英才入彀第八百四十七章 趙魏之戰
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烈火奪城第九百九十九章 天子學畫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雨夜夜襲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新式窗戶第六十三章 梟雄本色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七百七十五章 溫酒話別第四百四十五章 雪原行軍第六百八十四章 特殊利益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晉宮驚魂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紇使者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八百三十五章 徹底認慫第八百二十三章 道宮上香(下)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大魚上鉤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八百四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郵夜驚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奪雅州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橫塞邊城第九百零六章 野豹歸隊第五百六十二章 迫在眉睫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六百八十章 拒絕還價第五百四十三章 血戰庭州(上)第四百一十六章 初步進攻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詩曲小會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八百零八章 晚節不保(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書香門第第八百零一章 圍魏救趙第十九章 重色輕友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白居不易第七十五章 酒樓衝突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難民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一百八十一章 夜襲敵營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合縱連橫(上)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新的思路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敵在先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策外衛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儋羅大島第九百三十六章 春赴新豐第二章 道童郭宋第九百六十二章 提前出發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故地重遊第七百九十三章 合理解釋第八百三十五章 徹底認慫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四百七十章 以暗對暗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朱泚得子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故地重遊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五百五十二章 考察高昌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四百四十章 勾結沙陀第七百一十六章 冬狩提前第六百一十七章 境外飛地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襲瀘川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九十六章 婉拒拉攏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九百四十二章 碎葉失陷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海外歸來第六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六十一章 價高者得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六百四十五章 迎頭痛擊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四百八十章 財富撤離第九百一十九章 功高鎮主第九百六十七章 閹黨覆滅第六百九十三章 視察雲州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七百九十五章 被迫妥協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九十五章 思結內亂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一百九十八章 輪臺小店第九百二十七章 奔襲黎陽(下)第六百零三章 火燒安靜第九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七百零六章 內部摻沙第六百八十七章 英才入彀第八百四十七章 趙魏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