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秘密軍隊

郭宋走出御書房,他彷彿還在夢中一樣,外放做了幾年官,又幹回了老本行,歷史上,這位代宗皇帝就喜歡劍走偏鋒,喜歡用刺客,喜歡出奇兵致勝,現實中也是如此。

但他在豐州做了兩年,就這麼突然放棄,他心中又着實有些不捨。

還有那麼多跟隨他的人,他也需要將他們一一安置好,郭宋快步向東宮走去。

郭宋從玄德門進入東宮,在勤政殿的廣場上,他又遇到了薛勳,薛勳上前急切問道:“我剛纔聽到一個傳聞,說你在述職時和常相國發生了衝突,而且還當着太子和天子的面,有這回事嗎?”

郭宋沒想到消息會傳得這麼快,這才半個時辰,就傳遍整個朝廷了。

他點點頭,“確實有此事,常袞以述職爲藉口,要強加罪名在我頭上,我忍無可忍,便奮而反擊他,確實發生了比較激烈的言語衝突。”

薛勳深深嘆了口氣,“賢侄這樣做是取禍之道啊!朝廷有它的規則,上下尊卑,等級森嚴,你當着天子的面抨擊相國,這是在破壞朝廷秩序,就算你有理也不會被容忍,賢侄,你還是太年輕了啊!”

郭宋沉默片刻道:“剛纔天子把我叫去,狠狠訓斥我一頓,他給我兩個選擇,要麼貶爲縣尉,從頭做起,要麼辭職離開官場,我選擇了後者。”

薛勳呆了一下,心中默然,這個結果也不奇怪,天子當然不可能處罰相國,否則朝廷就該亂套了,郭宋能夠全身而退,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也好!留在官場,常相國還不知會怎麼報復你,還不如離去,無論如何,我都會站在你這一邊。”

郭宋心中感動,什麼叫患難見真情,這就是了,薛勳雖然沒有一般官場人那樣油滑,卻始終保持着真性情,這樣的官員太難得了,也很難在官場中存活。

“感謝世叔,我現在去見太子殿下!”

薛勳拍拍他胳膊,“去吧!”

郭宋抱拳行一禮,匆匆向勤政殿而去。

薛勳望着他漸漸遠去的背影,心中十分感嘆,本來很有前途的一個年輕,就這麼被權相毀了,不過這孩子的性格還真像自己,剛直不屈,敢向權貴叫板,這樣的人品還真是難得........

郭宋被領進了太子書房,李適看了他半晌,搖了搖頭道:“我還以爲你和父皇有過默契,纔會發生今天的事情,看來是我想多了。”

郭宋微微欠身,“讓殿下失望了!”

“這是我第二次看你頂撞當朝權相,第一次是在趙府見你反擊元載,第二次便是今天,你把常袞罵得狗血噴頭,這是你的性格,說實話,我個人很欣賞,但作爲太子,我絕不鼓勵這樣的行爲,既然你已經見了父皇,那你應該知道接下來的事情。”

郭宋點點頭,“我已經提出辭職,天子也同意,接下來請太子殿下交代我任務。”

李適微微笑了起來,他起身走到牆邊,刷地拉開了簾幔,露出牆上一幅巨大的地圖。

這是一幅中原和河北地圖,北至遼東,南至江淮,李適取下一根長木杆,指着中間一片道:“中原一帶人口密集,商業繁盛,糧食產量極大,一直讓周圍的藩鎮虎視眈眈,北方的田承嗣、東面的李正已和南面的李忠臣都想染指其中。

但之前一直被田神功控制,田神功忠於朝廷,出任汴宋節度使,卻無割據之心,田神功死後,其弟田神玉便有了自立之心,後來又被你所殺,元載當權時,由李靈曜出任汴宋節度使,後來李靈曜又調爲濮州,由李勉接任,這些你都知道,我也不多說了。

七天前,李靈曜造反,在田承嗣的支持下擊敗了李勉,現在李靈曜已經佔領了汴宋八州,自封陳留郡王,並要求朝廷封他爲汴宋節度使,承認他爲藩鎮。”

“朝廷打算如何應對局勢?”郭宋問道。

“我和父皇的態度都很明確,絕不給李靈曜任何機會,必須剿滅他!”

“殿下的態度我能理解,但是我想知道,朝廷的最終目的是什麼?需要我做什麼?”

“你別急,聽我慢慢說!”

李適將木杆指向黃河北岸道:“這兩年田承嗣打造了數十艘大船,就是爲了運兵渡過黃河,據我們所知,李靈曜手中的數萬軍隊中,其中一半是田承嗣的魏博軍,很顯然,李靈曜就是田承嗣的傀儡,我們對付的並不是李靈曜造反,而是田承嗣勢力侵入中原。”

“還有李正已!”

李適木杆又指向東面,“李正已一直在尋找機會進入中原,這次李靈曜造反,不管朝廷態度如何,李正已的軍隊都會殺入中原,還有淮西李忠臣,他的軍隊已經出現在泗州,這是一場爭奪中原的軍閥混戰,但中原對我們至關重要,關係到漕運安全,現在大唐的財政基本都靠江南和江淮的漕運,漕運斷絕,大唐的根基就要動搖,可以說,這是一場關係到大唐興衰的鬥爭。

爲此,父皇制定了三個實施方案,一個是由我統兵十萬,屯駐在虎牢關一線,準備隨時出擊,第二個方案是令忠於朝廷的河陽三城節度使馬燧以及永平節度使李勉各率兩萬大軍夾擊李靈曜,第三個方案是派一支秘密軍隊深入汴宋,伺機而動,這支軍隊就由你來統率。”

“那微臣的任務......”

“你的任務有兩個,一是幹掉李靈曜,這是硬任務,其次是配合朝廷主力軍隊,力保漕運不失,這個任務比較靈活,很多事情由你自己決定。”

郭宋點點頭,“不知卑職的軍隊有多少人?”

李適豎起一根指頭,“一千精銳之軍,這支軍隊目前正在調集,你有三天時間準備,三天後你接手這支特殊軍隊。”

.........

下午時分,天子李豫連下三道旨意,免去李懷光朔方節度使一職,改任右驍衛將軍,朔方節度使由朔方節度府長史李慧接任.......

第二道旨意是接受三鎮經略使、豐州刺史郭宋的辭職,準其辭去一切職務,但保留其爵位。

第三道旨意是免去監察御史陳倫之職,要求相國常袞嚴格約束家人,同時對相國常袞罰俸一年,並責令其反省。

這三道旨意讓朝野議論紛紛,李懷光被將職在大家意料之中,朔方軍在金山慘敗,作爲節度使,他不可能沒有責任。

大家感興趣的主要是第二道和第三道旨意,大家都知道郭宋上午在述職時抨擊常袞之事,並觸怒了天子,顯然郭宋抨擊常袞的幾件事並非憑空捏造,而是出於事實,陳倫被免職以及常袞被處罰就是最好的證明。

而郭宋被迫辭職也是在大家的意料之中,郭宋抨擊相國嚴重破壞了朝堂秩序,有以下犯上之嫌,天子肯定不會容他,強迫他辭職已經是網開一面,估計也是考慮到了他的功勞。

有意思的是,這已經是郭宋第二次因同樣的罪名被迫辭職了,他還有可能東山再起嗎?

.........

東市天星閣酒樓內,張雷重重一頓酒杯,滿臉憤恨道:“這也太過分了,明明是常袞在打壓你,無中生有的構陷你,最後你被迫辭職,他卻安然無恙。”

郭宋端起酒杯道:“他哪裡安然無恙,他被罰俸一年,並責令反省,只有天子不滿到極點纔會下這樣的旨意,這對一個相國意味着什麼,他這個相國之位已經不穩了。”

“他死了也不關我的事,我只是爲你抱不平,立下這麼大的功勞,最後卻被迫辭職,好好的前途就這麼毀了。”

郭宋給他的酒杯斟滿笑道:“我自己都不在意,你着急什麼?”

“也好!正好辭去官職,你把個人的終身大事先解決了,最好過幾天就請郭老令公替你做媒,儘量兩個月內迎娶薛小娘子。”

郭宋搖搖頭,“我恐怕要外出幾個月,這些事情等我回來再說。”

張雷一愣,“你不是已經辭職了嗎?你還要去哪裡?”

郭宋沉吟一下道:“師姑請我幫她做一件事,這件事比較重要,我答應了。”

張雷看了郭宋半晌,只得嘆口氣,“算了,你的事情我不懂,我也不想多問,但我要提醒你,你最好和薛小娘子說清楚,別讓人家傷心。”

郭宋點點頭,“煩請師姐幫個忙,明天上午替我把她約出來。”

第三百一十章 出乎預料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三百一十九章 潛入刺殺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族祭大事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開拓思路第一千零八章 軍相激辯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越州問稻第四百二十三章 出兵酒泉第九百零二章 達成交易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訪韓相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二百九十八章 薛家有客第七百九十一章 把話挑明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七百七十六章 世家危機第六百一十七章 境外飛地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隱刺暗伏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四百八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九章 身份之謎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密州之探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一千一十四章 注目東南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六百零三章 火燒安靜第四百九十五章 戰局逆轉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九百一十二章 夜奪安陽第五百一十七章 火藥初鳴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六百九十九章 暴露身份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新羅新政第六百五十七章 探子落網第四百八十九章 運抵張掖第八章 胖子甘雷第九百六十七章 閹黨覆滅第四百九十章 戰火蔓延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再度求和第六百零四章 內部清洗第九百七十三章 圍城打援(中)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星夜兼程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七十章 靈州武會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當街殺人第七百五十七章 周家君玉第五百六十六章 循循教導第一千零一章 探查病情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中原再戰第六十一章 黑市覓刀(下)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五百六十二章 迫在眉睫第八百八十七章 徵詢意見第七十八章 對陣郭家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四百二十四章 秀才之軍第二百四十七章 半渡而擊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一千二百一十零章 外圍之戰(上)第四百八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四百零一章 搶救病女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城不寧第六百二十六章 爭取世家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要說法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第一百五十八章 身份問題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輿論之劍(下)第十五章 家有外甥第九百六十二章 提前出發第五十五章 求才若渴第二百六十三章 驅蝗大戰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七百一十八章 鳥擇良木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一千一十章 兵臨江南(下)第九百一十九章 功高鎮主第三百二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五十五章 求才若渴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九百七十章 再見太后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春江水暖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陽亂起第七百六十三章 江南求援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遠交近攻
第三百一十章 出乎預料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三百一十九章 潛入刺殺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族祭大事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開拓思路第一千零八章 軍相激辯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越州問稻第四百二十三章 出兵酒泉第九百零二章 達成交易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訪韓相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二百九十八章 薛家有客第七百九十一章 把話挑明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七百七十六章 世家危機第六百一十七章 境外飛地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隱刺暗伏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四百八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九章 身份之謎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密州之探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一千一十四章 注目東南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六百零三章 火燒安靜第四百九十五章 戰局逆轉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九百一十二章 夜奪安陽第五百一十七章 火藥初鳴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六百九十九章 暴露身份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新羅新政第六百五十七章 探子落網第四百八十九章 運抵張掖第八章 胖子甘雷第九百六十七章 閹黨覆滅第四百九十章 戰火蔓延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再度求和第六百零四章 內部清洗第九百七十三章 圍城打援(中)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星夜兼程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七十章 靈州武會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當街殺人第七百五十七章 周家君玉第五百六十六章 循循教導第一千零一章 探查病情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中原再戰第六十一章 黑市覓刀(下)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五百六十二章 迫在眉睫第八百八十七章 徵詢意見第七十八章 對陣郭家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四百二十四章 秀才之軍第二百四十七章 半渡而擊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一千二百一十零章 外圍之戰(上)第四百八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四百零一章 搶救病女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城不寧第六百二十六章 爭取世家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要說法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第一百五十八章 身份問題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輿論之劍(下)第十五章 家有外甥第九百六十二章 提前出發第五十五章 求才若渴第二百六十三章 驅蝗大戰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七百一十八章 鳥擇良木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一千一十章 兵臨江南(下)第九百一十九章 功高鎮主第三百二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五十五章 求才若渴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九百七十章 再見太后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春江水暖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陽亂起第七百六十三章 江南求援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遠交近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