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

長安大明宮內已亂成一團,儘管朱泚嚴禁泄露消息,但從收拾財物前往洛陽這件事,大家都猜到了朱泚要遷都了,或者說放棄長安逃往洛陽。

大明宮內人心混亂,很多宮女和宦官紛紛趁機盜竊財物逃走,短短半個月,宦官和宮女就逃走了六七成,大量財物失竊。

這些事情朱泚都不太關心,他只關心糧食能運走多少,錢財能運走多少,軍隊能否順利轉移,還有十二萬戶關中豪門大戶也必須遷往洛陽。

不僅宮中亂成一團,長安各地也人心惶惶,各地官府開始登記篩選,確定將遷走的十二萬富戶,這無形中便給了各地官府撈錢的機會,若不想被選中,就必須付出不菲的代價,從縣令到縣吏,幾乎每個人都在利用這次機會大肆敲詐。

事實上,遷誰不遷誰,並不是縣裡說了算,而是由朝廷戶部決定,很多有先見的大戶便趁名單沒有下來,趕緊先把子女和財富轉移到隴右或者關內,甚至轉移到漢中。

這就是朱泚之前要求郭宋答應的條件,不能接受來自關中的逃民,要求立刻把逃民遣返,只是郭宋一口回絕了他的無禮要求

百姓不安,皇宮混亂,朝政也完全停止了,官員們將分兩批走,第一批五品以上大臣和他們家人跟隨天子東巡,先去洛陽。

第二批是五品以下官員,他們和家人在開春後去洛陽,否則全部官員跟隨,洛陽方面也無法安置。

離東巡還有三天,御書房內,宰相源休在向朱泚彙報搬遷準備情況。

“陛下,官員們已經準備好了,現在十二萬富戶還需要一點時間,一是他們要收拾財物,其次十二萬戶還沒有能完全界定。”

“爲什麼到現在還沒有界定好?”朱泚着實有點不滿問道。

“啓稟陛下,主要是十二萬戶數量太大,關中一共只有五十四萬戶百姓,這就差不多佔了兩成,等於中等人家也要歸併成爲富戶,但中等人家的財富主要以土地爲主,土地拿不走,短時間又賣不掉,他們去洛陽就沒有什麼意義,只是平添負擔。”

“那你說怎麼辦?”

“微臣考慮能不能減少戶數,比如改成八萬富戶,微臣覺得就差不多了。”

朱泚搖搖頭,“八萬太少,至少要十萬戶,你再去湊一湊,有能力的青壯也可以。”

“恐怕三天時間來不及。”

朱泚想了想道:“那就新年後出發,但事情不能再拖下去!”

“微臣儘量!”

“不是儘量,而是一定!”

朱泚之前所以一定要遷徙十萬富戶去洛陽,主要是洛陽所在的河南府人口不足,難以支撐都城。

前幾年爆發戰爭,大量河南府的百姓逃到中原,形成了流民,結果被朱泚全部趕去河西,現在才發現當時做了一樁蠢事,但已經無法彌補,只能把關中百姓遷往洛陽,填補人口空缺。

既然要遷關中百姓,當然要遷徙有錢人,遷徙十二萬富戶的方案就這樣孕育而生。

源休苦笑一聲,只得點頭答應,先退下去了。

朱泚又召來大內總管李成,詢問內庫的遷徙準備情況。

李成是從前的大內副總管,六十多歲的老宦官,很精明,朱泚看他比較順眼,便讓他做了大內總管。

“陛下,最近宦官和宮女大量逃亡,很多事情都沒有人手,老奴確實很難.......”

不等李成說完,朱泚便不耐煩地打斷了他的話,“宮裡人要走就走,他們不走難道還要朕養活他們,本來就帶走不了那麼多人,朕在問你內庫的遷徙準備情況,不是要聽你抱怨沒有人手。”

“回稟陛下,小件財物都已經裝箱,只剩數千件大型器皿,瓷器、玉器、銅器、名貴傢俱等等,還沒有收拾好,但已經編造入冊。”

“三天之內能完成打包裝箱嗎?”

李成的頭搖得跟撥浪鼓一樣,“三天時間絕對來不及,至少要一個月,五千七百件器皿啊!”

這些大件器皿都是從前李適內庫留下的財物,涇源軍無法搶走,只毀了幾百件瓷器,其他物品都安然無恙,成了朱泚的私人財富。

朱泚想了想,大件最好用船,用牲畜運輸不太現實。

“那就先把裝箱的小件財物運走,大件物品第二批運輸。”

“老奴明白了。”

“你把東西給我看好,不準再被人偷走一件,否則我拿你是問!”

“不敢,老奴一定竭心盡力保護內庫財物,絕不會再讓它丟失一件。”

李成告退,朱泚負手來到地圖前,望着商洛道,他心中頗爲緊張,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就不知道郭宋對不會對商洛道下手。

...........

姚錦率領一萬大軍在老向導楊進的帶領下,足足用了五天時間才穿過了伏牛山,路途十分艱險,着實將人和馬都累得筋疲力盡。

關鍵是要找到淅水源頭,然後沿着結冰的淅水便可一路南下,但尋找到淅水源頭卻花了足足三天時間。

他們創造一個奇蹟,在寒冷的冬天,居然有一萬騎兵穿過莽莽伏牛山,恐怕是隋唐以來第一支這樣的軍隊。

穿過伏牛山便是內鄉縣,黃昏時分,一萬騎兵進入內鄉縣城,城內沒有任何守軍,只有數十名民團士兵,負責開城關城。

縣令叫做張浦,聽說是河東軍隊過來,嚇得他連忙帶着幾名官員前來迎接大軍。

“歡迎上軍入駐小縣,有什麼要求,下官一定盡力協助。”

“你叫什麼名字?”

“小人張浦,是本縣縣令。”

“原來是張縣令,你不用緊張,我們軍紀很好,不會擾民,官倉內可有糧草?”

“有五千石糧食,但草料不多,只有一千擔,不過下官可以在縣裡收集一點,可能還能搞到一些黑豆。”

姚錦欣然道:“官倉糧食我們都要帶走,草料也是,就煩請縣君再收集一些草料和黑豆,我們休息一夜,明天一早出發。”

縣令連忙讓人尋找空房安置軍隊休息,又四處蒐集草料和黑豆,勉強滿足了軍隊的需求。

入夜,士兵和戰馬都休息了,姚錦派人把縣令張浦請來,笑問他道:“我想了解一下武關的情況,縣裡有沒有熟悉武關的人?”

“有!胡主簿就剛從武關回來,可以問問他。”

張縣令連忙將主簿胡通找來,給他說明了情況。

主簿胡通年約三十歲,文吏出身,一看就是一個很精明能幹之人。

胡通抱拳道:“卑職半個月前借調去武關參與物資清點,前天才回來,對那邊情況確實比較瞭解,不知將軍想知道哪方面的情況?”

“先告訴我,武關目前有多少守軍?”姚錦笑問道。

“一千人!”

胡通毫不猶豫回答道:“武關駐軍從來都是一千人,十幾年來沒有變過,修建了兩座倉庫,平時保證一千人一個月的給養,冬天是三個月,半月前長安送冬季糧草物資過來,卑職去幫忙清點造冊。”

“武關的城防是針對南面,那能防禦北面嗎?”

“其實南北都差不多,武關關鍵是地形險要,修建在高處,有一座關城,南北都有城樓,裡面能容納一千人,不管是北方還是南方都比較難攻打,武關最大的缺陷是沒有水源,需要在關城內儲備清水,不過冬天好一點,城內有冰庫,他們儲存了很多冰塊。”

姚錦負手走了幾步,他回頭對胡通笑道:“我們想智取武關,煩請胡主簿幫忙,作爲回報,我保舉你將來爲鄧州刺史,如何?”

姚錦又繼續道:“我姓姚,是晉王手下排名第二的大將,晉軍第二軍指揮使,封爵敦煌縣公,官階爲從三品雲麾將軍,目前是晉王手下最高軍職,我手下有兩萬將士,以我的地位,完全可以舉薦主簿出任刺史。”

胡通沉思良久,這裡面有風險也有機會,風險是這件事結束後,自己就無法呆在內鄉縣了,家人也得離去,主簿的職務當然也沒有了,但機會卻是自己將來或許能成爲鄧州刺史,他是文吏出身,這對他來說,是多麼誘人的機會。

姚錦見他沉思不語,以爲他不相信自己,便又道:“如果主簿覺得姚某人的承諾有點靠不住,或者事成之後,我賞你一千兩黃金,主簿自己選擇。”

胡通搖搖頭道:“我不要黃金,我願幫助姚將軍,只希望姚將軍能留我在軍中做個文吏。”

姚錦大笑,“好!事成之後,你就是我第二軍的兵曹參軍。”

“我安排一下妻兒離去,然後我跟隨將軍去武關。”

姚錦當即取出三百兩銀子,賞給胡通用來安排家人。

次日天不亮,他們趕着五十輛大車,載着收購來的幾百口肥豬,向武關方向而去。

第一百八十二章 抵達龜茲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四百四十八章 劍指沙州第二百八十九章 賃寶換房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變(下)第九十九章 滅族之戰(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驅狼吞虎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當街殺人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幕後老狐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八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一千零七十章 布棋落子(一)第二十八章 武道大會(八)第九十七章 酒宴較技第八百九十五章 巧舌辯解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達成共識(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血戰豐城第九百五十二章 蜀中大亂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陽亂起第八百一十九章 盜賊事件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一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發第四百三十九章 機緣湊巧第六百九十二章 思結消息第九百六十章 意外失手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太后詔書第六百八十六章 失手被抓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稍晚一步第六百七十章 巡視考場第八百六十八章 攻佔幽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以毒製毒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秋後算帳(上)第六百六十章 關內攻勢(上)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六百七十九章 智取武關(下)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兌換事件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第七十五章 酒樓衝突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二百一十章 高陵報喪第八百二十八章 提前安排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烈火奪城第四章 山中有秘第二百八十二章 淺灘伏擊第二百八十八章 師兄義助第九百八十七章 改行履新第九百二十一章 元城嫁衣(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靈州來客第七百八十九章 玉真宮主第六百五十三章 東遷太原(上)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啓李晟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四百九十七章 涇源兵變(上)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隱刺暗伏第七十章 靈州武會第六百七十六章 西市巡訪第九百四十四章 關鍵人物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海州之甕第一百五十一章 補償條件第七百七十六章 世家危機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中原再戰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八百四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三百零九章 佳婿攻勢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誘兵之計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達成共識(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崔府壽宴(下)第九百一十八章 絕望慘敗第九十四章 西受降城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大魚上鉤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秋後算帳(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悔之已晚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高家之擇第三百九十四章 出發前夕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八百九十二章 緊張籌建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騎虎難下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平原困馬第六百四十七章 橫掃河東第七百六十九章 隴右急信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五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八百四十七章 趙魏之戰第八百五十八章 夜襲井東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三分第一百二十九章 刺殺權宦第七百九十一章 把話挑明
第一百八十二章 抵達龜茲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四百四十八章 劍指沙州第二百八十九章 賃寶換房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變(下)第九十九章 滅族之戰(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驅狼吞虎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當街殺人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幕後老狐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八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一千零七十章 布棋落子(一)第二十八章 武道大會(八)第九十七章 酒宴較技第八百九十五章 巧舌辯解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達成共識(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血戰豐城第九百五十二章 蜀中大亂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陽亂起第八百一十九章 盜賊事件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一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發第四百三十九章 機緣湊巧第六百九十二章 思結消息第九百六十章 意外失手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太后詔書第六百八十六章 失手被抓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稍晚一步第六百七十章 巡視考場第八百六十八章 攻佔幽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以毒製毒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秋後算帳(上)第六百六十章 關內攻勢(上)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六百七十九章 智取武關(下)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兌換事件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第七十五章 酒樓衝突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二百一十章 高陵報喪第八百二十八章 提前安排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烈火奪城第四章 山中有秘第二百八十二章 淺灘伏擊第二百八十八章 師兄義助第九百八十七章 改行履新第九百二十一章 元城嫁衣(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靈州來客第七百八十九章 玉真宮主第六百五十三章 東遷太原(上)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啓李晟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四百九十七章 涇源兵變(上)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隱刺暗伏第七十章 靈州武會第六百七十六章 西市巡訪第九百四十四章 關鍵人物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海州之甕第一百五十一章 補償條件第七百七十六章 世家危機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中原再戰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八百四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三百零九章 佳婿攻勢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誘兵之計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達成共識(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崔府壽宴(下)第九百一十八章 絕望慘敗第九十四章 西受降城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大魚上鉤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秋後算帳(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悔之已晚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高家之擇第三百九十四章 出發前夕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八百九十二章 緊張籌建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騎虎難下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平原困馬第六百四十七章 橫掃河東第七百六十九章 隴右急信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五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八百四十七章 趙魏之戰第八百五十八章 夜襲井東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三分第一百二十九章 刺殺權宦第七百九十一章 把話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