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

一名騎兵疾奔至土門關前,張弓搭箭,將一封箭信射到關城上,有士兵拾起箭信,交給了李萬全。

這封信不是郭宋所寫,而是大將楊猛所寫,要求李萬全在半個時辰內投降,否則大軍將夷平土門關。

以李萬全現在的處境和身份,還輪不到郭宋給他寫信勸降。

李萬全準確說是朱滔的家將,他當年還是一個無家可歸的孤兒,被朱滔父親朱懷珪收養,長得後練了一身好武藝,成爲朱懷珪的親兵首領。

朱懷珪死後,他先後得到了朱泚和朱滔兄弟的重用,可以說,朱家不僅對他有養育之恩,還有知遇之恩。

沉默良久,搖了搖頭道:“朱氏三代都待我不薄,我若投降,還有什麼顏面去主公?”

他刷刷幾下,將勸降信撕得粉碎,厲聲喝道:“只要有我在,休想跨過關隘一步!”

時間一點點過去,約定的時間過了,土門關守軍依舊沒有投降的意思。

楊猛大怒,喝令道:“投石機準備!”

巨大的投石機被百餘名士兵推動着轟隆隆向前靠近,兩百名士兵手執大盾護衛推車的士兵。

李萬全一直便在恆州出任兵馬使,沒有跟隨朱滔進入河東作戰,從未見過鐵火雷的威力,連同他手下士兵也沒有人見識過,只是偶爾聽說過鐵火雷這個名稱,是晉軍很厲害的一種武器,但究竟怎麼厲害?他們都沒有任何概念。

“弓箭手發射!”李萬全一聲令下,千餘名士兵亂箭齊發,密集的射向漸漸靠近的投石機。

李萬全並不擔心西面的敵軍,西面是居高臨下,道路狹窄,用滾木礌石便可封鎖山道。

主要是東面比較危險,但東面半山道靠近關隘處也比較狹窄,無法展開大規模進攻,兵力多未必有用。

密集的箭矢被晉軍士兵用盾牌擋住,投石機繼續前行,距離關城只有六十餘步了。

士兵們固定住了投石機,數十名士兵開始拉動拋竿,幾名士兵將一枚重達兩百斤的大型鐵火雷放入投兜,郭宋剛剛頒佈了鐵火雷使用規則,明文規定,只能在攻防城池關隘和水戰時使用鐵火雷,土門關正好在允許之列。

關城上箭矢如雨,一名火器營旅帥用火摺子點燃了火繩,待燃到紅線時,旅帥大喊一聲,“發射!”

士兵剪斷了拉繩,‘嘭!’一聲巨響,拋竿揮出,一枚體型巨大的黑色鐵罐冒着青煙向關隘內飛射而去,關隘上的士兵發一聲喊,紛紛蹲下,鐵火雷射進了關隘內,

與此同時,所有的晉軍士兵同時趴在地上,緊緊堵住了耳朵,片刻,只聽見一聲驚天動地爆炸,大地在晃動,這聲強烈的爆炸讓晉軍士兵的心臟都彷彿停止了跳動,只覺天空的砂石和血肉撲簌簌落下。

好一會兒,士兵們才慢慢擡起頭,眼前的一幕讓他們呆住了,土門關已經消失了一半,另一半的關牆也坍塌了,露出裡面支離破碎的建築,裡面到處都是殘缺不全的屍體,竟然看不到一個活着的士兵。

這枚大型鐵火雷堪稱殺傷力最大的一枚鐵火雷,直接炸死震死超過千人,重傷三百餘人,也幾乎是震碎了內臟,無法醫治了,一千八百人的關隘內,倖存下來的士兵不足百人,他們是躲在房間裡纔得到倖存,不過這百人也全部失聰了,聽力遭到了永久性的損害。

沒有了土門關,劉光輝率領一萬五千軍隊從井陘殺出,迅速和主力匯合,使郭宋親率的軍隊達到五萬人,他沒有停留,立刻揮師東進,向定州殺去........

信都縣,姚錦的三萬軍隊依舊按兵不動,他們信都縣南部二十里處紮下大營後,便再也沒有動靜,對信都縣沒有進攻的跡象,對朱滔軍隊也沒有出兵決戰的打算。

對峙了將近十天,朱滔開始感覺到有些不太對勁了。

他這種不對勁的感覺來自井陘,朱滔也得知大將盧金鎖逃回幽州的消息,趙州隨之失守,而趙州北部就緊靠井陘,所以這段時間,朱滔一直在等井陘的消息。

除非晉軍就止步了趙州,否則井陘那邊無論如何都會有消息傳來,但晉軍會止步於趙州嗎?

朱滔的第二種不安來自於郭宋,他當然知道郭宋已經到了河北,但信都縣的晉軍主帥大旗依舊是‘姚’字,說明郭宋並沒有來信都,難道他還在洺州?

朱滔覺得不太可能,郭宋就是靠統兵打仗起家的,他來河北就是爲了親自帶兵打仗,怎麼可能坐鎮洺州?那還不如坐鎮長安。

想通了這樣,朱滔卻愈加害怕了,郭宋現在會在哪裡?把其他各種可能排除後,郭宋只能去一個地方,那就是趙州。

這時,有士兵稟報,“王爺,伯常先生回來了。”

朱滔大喜,連忙道:“速速請他來我大帳!”

伯常先生叫做李伯常,祖籍遼東營州,他父親是一個參商,叫做李達,常年在契丹和靺鞨等地收購人蔘,後來娶了一個渤海國的妻子,便在渤海國定居下來,李達妻子生下了兩個兒子,取名李伯常和李仲常,李達因爲買賣人蔘發了大財,對兒子的教育投入了很大的本錢,還把長子李伯常送去幽州讀書。

父親去世後,家產一分爲二,次李仲常繼承了父親的事業,仍舊定居渤海國,長子李伯常卻不想回去了,他得到一大筆錢,便在大唐四處遊歷。

建中二年,李伯常在長安參加了科舉,考上了明經科,在藍田縣做了一年縣吏,覺得無聊,便辭職返回了幽州,他已經三十歲了,被人推薦給了朱滔當幕僚。

李伯常的精明能幹和足智多謀漸漸得到了朱滔的重視,尤其李伯常能說一口流利的契丹語,幾次替朱滔出使契丹,爲朱滔得到契丹戰馬支持立下了汗馬功勞,漸漸成爲朱滔的謀士。

李伯常已經四十歲了,跟隨朱滔也有十年,他還娶了朱滔王妃的表妹張氏爲妻,和朱滔有了一點親戚關係,這次他是替朱泚出使營州回來,直接從營州趕來信都縣。

“伯常先生,你回來得太及時了。”

朱滔把李伯常迎進大帳,便急不可耐道:“形勢有點不妙啊!”

“形勢確實不妙。王爺應該立刻返回幽州。”

朱滔一怔,“先生爲何這樣說?”

李伯常不慌不忙道:“王爺還記得我年初勸王爺之事嗎?”

朱滔有點想不起來了,半晌問道:“不知先生指的是哪件事?”

“就是郭宋爲什麼去年不直接滅了李武俊?”

朱滔頓時想起來了,年初李伯常給自己說過,郭宋去年已經大敗李武俊,完全可以一股作氣滅了他,奪取李武俊的五州地盤,但郭宋卻退回洺州了。

李伯常的意思是說,郭宋特地留李武俊作爲誘餌,誘引自己大軍南下,當時自己並不接受他的分析,還是堅持認爲郭宋是因爲戰備不足才退兵回去。

這個認知極爲重要,它關係到能否起動和兄長策劃已久的南北夾擊,更重要是,郭宋已經奪取洺州,也是要染指河北了,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所有朱滔急切地想推進統一河北戰略,便忽視了李伯常的提醒。

從現在的局勢來看,還真有點像李伯常說的那樣,郭宋留下了李武俊作爲誘餌。

但他又覺得有些不對,自己和大哥策劃統一河北多年,不管郭宋是否滅了李武俊,這場南北夾擊之戰都勢在必行,郭宋去年留下李武俊不攻打,豈不是有點多餘?

朱滔卻忘了一點,郭宋並不知道他和朱泚之間的戰略,也是最近發現朱泚軍隊有異動,調船北上,郭宋這才隱隱猜到幾分。

“伯常,現在再說這話也沒有意義了吧!”朱滔聽他又提舊事,心中略略有點不快。

“不!這件事是整個時局的關鍵,就看王爺能不能接受我的觀點?”

“好吧!就算是誘餌,那又如何?”

“王爺,如果信都縣是誘餌的話,那麼郭宋的目標恐怕就不僅僅是李武俊了。”

朱滔騰地跳了起來,一把抓住李伯常的手腕急聲道:“你該不會說,郭宋率軍去攻打幽州了吧?”

“卑職剛纔說局勢嚴重,其實就是這個意思!”

就在這時,帳外有親兵高聲道:“王爺,易州有緊急消息!”

第四百九十九章 涇源兵變(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失手被抓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關心則亂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新年悄至第二百五十章 視察廢城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三百九十九章 搜尋敵蹤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四百九十二章 遠方噩耗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二百九十九章 曲江小遊(上)第一千零九十章 崤函之變(上)第五百一十章 驕兵必敗第二百四十七章 半渡而擊第三百六十二章 婚禮籌備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家有嚴母第八百三十五章 徹底認慫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精確穿插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關鍵一步第一百三十一章 府前刺殺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十七章 忽聞噩耗第六百三十九章 夜襲霍邑第五十一章 達成交易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晉宮驚魂第六百七十九章 智取武關(下)第八百九十七章 報紙面世第二百八十二章 淺灘伏擊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神尾隨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刺殺大案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韓滉罷相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第一百五十九章 半日浮閒第六百一十章 達成契約第六百三十三章 李泌入世第八百七十六章 嚴厲警告第七百八十五章 強奪滏口第八百五十八章 夜襲井東第一百三十九章 抓住要害第五百五十三章 兵圍洛陽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九百二十七章 奔襲黎陽(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神秘對手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八百六十八章 攻佔幽州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四百九十四章 無米之炊第二百四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一百零八章 從何入手第五百四十九章 伊吾談判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九百三十章 老友重逢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九百九十章 關鍵一票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視察藍田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三十一章 武道大會(十一)第九百五十四章 積怨已久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巡視蘇州第八百零八章 晚節不保(上)第九百九十一章 朝堂激鬥第九百七十一章 發現秘密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強則強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八百八十六章 鑑別竅門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禍起蕭牆第五百三十二章 安西軍情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四十三章 黑月混戰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九章 身份之謎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合縱連橫(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連續施壓第七百零一章 渾河之戰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詩曲小會第九百七十一章 發現秘密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嶺南風雲(上)第四百零四章 抵達甘州第七百八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十章 銷魂斷腸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驟陷絕境
第四百九十九章 涇源兵變(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失手被抓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關心則亂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新年悄至第二百五十章 視察廢城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三百九十九章 搜尋敵蹤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四百九十二章 遠方噩耗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二百九十九章 曲江小遊(上)第一千零九十章 崤函之變(上)第五百一十章 驕兵必敗第二百四十七章 半渡而擊第三百六十二章 婚禮籌備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家有嚴母第八百三十五章 徹底認慫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精確穿插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關鍵一步第一百三十一章 府前刺殺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十七章 忽聞噩耗第六百三十九章 夜襲霍邑第五十一章 達成交易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晉宮驚魂第六百七十九章 智取武關(下)第八百九十七章 報紙面世第二百八十二章 淺灘伏擊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神尾隨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刺殺大案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韓滉罷相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第一百五十九章 半日浮閒第六百一十章 達成契約第六百三十三章 李泌入世第八百七十六章 嚴厲警告第七百八十五章 強奪滏口第八百五十八章 夜襲井東第一百三十九章 抓住要害第五百五十三章 兵圍洛陽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九百二十七章 奔襲黎陽(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神秘對手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八百六十八章 攻佔幽州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四百九十四章 無米之炊第二百四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一百零八章 從何入手第五百四十九章 伊吾談判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九百三十章 老友重逢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九百九十章 關鍵一票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視察藍田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三十一章 武道大會(十一)第九百五十四章 積怨已久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巡視蘇州第八百零八章 晚節不保(上)第九百九十一章 朝堂激鬥第九百七十一章 發現秘密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強則強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八百八十六章 鑑別竅門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禍起蕭牆第五百三十二章 安西軍情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四十三章 黑月混戰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九章 身份之謎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合縱連橫(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連續施壓第七百零一章 渾河之戰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詩曲小會第九百七十一章 發現秘密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嶺南風雲(上)第四百零四章 抵達甘州第七百八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十章 銷魂斷腸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驟陷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