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

中午時分,太原城的內戰全部結束了,除了在攻打晉陽宮遭遇到激烈的抵抗外,其餘地方基本上沒有遭到抵抗,河西軍大部分時間都在搜查逃亡的敵軍士兵。

近三萬守城士兵只抓到六千餘人,其他都丟盔棄甲,丟掉兵器,藏身於民間,很難將他們區分出來。

但郭宋的處理方式卻令降兵們意想不到,繼而歡呼起來,郭宋將他們全部改編爲三等河西軍,又在城內招募了四千士兵,組成一萬新軍,開始着手訓練。

太原城內依舊實行宵禁,禁止天黑後出門,儘管時間短暫,但河西軍處理果斷,應對有力,短短一天時間,城內的局勢便已經完全平靜下來。

郭宋對奪取太原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太原一直是唐朝重要的物資儲存地,主要涉及與回紇貿易,晉陽倉庫裡儲存的布帛有上千萬匹之多,其次是銅錠和白銀,這裡是唐朝最大銅錠儲存庫,儲存粗銅五百萬斤,另外還有白銀兩百萬兩,黃金十萬兩。

另外還有糧食五十萬石,草料二十萬擔,還有大量其他物資,只是郭宋希望找到的兵甲卻沒有,原本太原囤積了二十幾萬套兵甲,因爲藩鎮之亂已被李適運回長安用來裝備軍隊了,銅錢也沒有,被元家招募軍隊消耗殆盡。

不過晉陽宮的元氏倉庫內卻有難以計數的金銀珠寶,這是元氏家族幾百年的積蓄,當年北魏王朝堆積了難以計量的財富,留給子孫的雖然只有很少一部分,但又經過隋唐一百餘年的積累,元家的財富已經到達一個令帝王也瞠目結舌的地步,就算自詡財富天下第一的獨孤家族也比不上。

但現在隨着元家的覆滅,這些財富都歸屬了郭宋了。

在郭宋手中還有一份從元楚那裡繳獲來的財富清冊,那是元家儲存在天下各地的財富,來不及運回太原,不過大多是莊園土地,以及各種店鋪商業之類。

郭宋正在倉庫內查看情況,這時,一名親兵上前稟報道:“啓稟使君,張統領有緊急軍情要稟報。”

郭宋立刻意識到,一定是元魯軍隊有消息了,他顧不上再查看倉庫,立刻返回了軍營,剛走到帥堂前,張雲單膝跪下行一禮道:“參見使君!”

“張將軍請起,發生了什麼情況?”

“啓稟使君,斥候送回消息說,元魯軍隊擊敗了幽州軍,朱滔倉惶逃入飛狐陘。”

郭宋點點頭道:“我們去大堂詳談!”

郭宋走進帥堂坐下,張雲又繼續道:“斥候是口頭彙報,卑職也只能口述,元魯三萬軍隊在婁煩關以南追上幽州軍,雙方在曠野裡大戰,幽州軍不敵對方,大敗,朱滔率數千敗軍向飛狐陘逃跑,卻被元令象率軍從雁門關殺過來,截斷退路,朱滔再次大敗,只帶領千餘人逃脫。”

郭宋負手走了幾步,問道:“你比較瞭解元魯軍隊,他覺得他們獲勝的原因是什麼?”

張雲沉吟一下道:“卑職認爲有兩點,一是幽州軍攻不下太原城,士氣受到嚴重打擊,而且三萬幽州軍也只剩下一萬七千人,當然也有點寡不敵衆,但最重要是第二個原因,那就是元魯軍隊中有兩萬精銳之軍,全部由元家子弟統領,他們訓練多年,戰鬥力很強。”

“和晉陽宮的三千守軍相比呢?”郭宋又問道。

“當然無法和晉陽宮的守軍相比,晉陽宮的守軍是家兵,世代爲元家效力,從小就培養爲元氏盡忠,他們願爲元家拼命,而兩萬精銳士兵頂多是訓練有素,但他們本身還是普通百姓,家中有父母妻兒,不可能爲元家效死命。”

“那還有一萬軍隊呢?”郭宋沉思片刻又問道。

張雲笑了起來,“他們只可與元家共富貴,而決不會和元家共患難,不信的話,使君等着聽他們的消息。”

郭宋呵呵一笑,“我真要拭目以待了。”

.........

元魯軍隊是在凱旋迴歸的途中得知太原失陷的消息,而且居然是被河西軍攻佔了太原,這個消息對他們儼如晴天霹靂,勝利的喜悅被一掃而空,頓時軍心大亂。

元魯在情急之下,下令將繳獲的大量輜重物資丟棄在婁煩關,責令全軍輕裝南下,趕赴太原。

就在元魯軍隊剛剛離去,一直在遠處跟蹤敵軍的三千河西軍隨即佔領了婁煩關,這三千軍隊就是在馬邑縣以北臘河谷全殲回紇騎兵的河西軍,由中郎將李鐵統率。

他隨即分兵一千人,前去佔領雁門關,將這兩處關隘佔領,也就截斷了元魯軍隊北撤之路。

入夜,在一頂行軍帳內,元魯正和十三名元氏子弟商議接下來的行動,衆人都惶惶不安,他們的父母妻兒都在太原,河西軍佔領了太原,郭宋會放過元家嗎?

就連主將元魯也心亂如麻,進退失據,太原被郭宋佔領,元家就徹底完蛋了,所有的野心和希望都統統破滅。

龍武將軍元令象是所有元家子弟中唯一比較冷靜之人,他見衆人都不知所措,便站起身道:“事已至此,慌亂也沒有用,既然太原已經失陷,那就不叫救援了,我覺得我們現在應該先考慮好退路,不能被情緒左右,光想着向太原跑,跑到城下又能如何?”

“退路?”

元韌惡狠狠瞪着元令象,極爲不滿道:“家主被羞辱,妻子被凌辱,兒子被屠殺,我們不趕去拼命?居然想他孃的退路!”

元令象毫不示弱地瞪着他道:“你這個頭腦簡單的蠢貨,你放幽州軍進關,你還有臉在這裡鼓譟?”

“狗雜種,我殺了你!”

元韌的臉色被羞辱得跟豬肝一樣,他拔出劍便狠狠一劍刺向元令象,元令象早有防備,拔劍擋住了他的劍,兩劍相交,‘當!’一聲刺耳聲響。

“夠了!”

元魯滿腔怒火道:“現在已經火燒眉毛了,你們居然還在內訌!”

元韌指着元令象道:“是他先辱我!”

“給我閉嘴,去外面冷靜一會兒。”

元韌恨恨瞪了元令象一眼,轉身怒氣衝衝離開了大帳。

元魯這才安耐住心中的不滿,又問元令象,“你剛纔說的留下退路是指什麼?”

“退路有二,一是安撫好軍心,防止軍心生變,其次要控制住婁煩關,如果太原奪不回來,我們還可以退到朔州等地,完全能保住一部分實力,然後向回紇求援,奪回太原城。”

元魯有點動心了,就在這時,元韌又衝進來大聲道:“二叔,軍心譁變了!”

元魯大吃一驚,暫時顧不上繼續探討,轉身向行軍大帳外奔去,元家將領也紛紛跟着出去,元令象暗暗嘆息一聲,這個時候,應該先派一支軍隊回婁煩關,二叔還是有點主次不明,輕重不分,但他也沒有辦法,只希望儘快平定騷亂。

騷亂髮生在第三軍,也就是一萬名訓練水平稍差的士兵,這些士兵每月軍俸只有五百文,待遇也差,裝備不好,一直以來都只想在軍隊中混混日子,讓他們賣命是不可能的,擊敗幽州軍,也是另外兩萬人立下的大功,基本上和他們無關。

正如張雲所言,有福同享可以,有難同當卻休想,當太原失陷的消息傳來後,這一萬士兵軍心開始浮動,天色一黑,逃亡便大量出現了。

巡哨士兵聽到消息趕來,正好遇到大批士兵逃亡,雙方發生了衝突,也導致一萬軍隊全面逃亡。

元魯趕來時,只見一路上都是丟棄的盔甲和長兵器,隨身的刀卻被帶走了。

衝突已經停止,數百名士兵垂頭喪氣地蹲在地上,但第三軍卻變得稀稀疏疏,最多隻剩下一兩千人,其餘近八千人都不見了,不用說,肯定是全部逃亡了。

元魯目瞪口呆,這時,元令象上前道:“二叔,不如先撤回婁煩關,派人去太原打探一下局勢再說。”

元魯嘆口氣道:“你率三千人撤去婁煩關吧!我還是先率大軍去太原看一看。”

第三百零一章 曲江小遊(下)第九百九十一章 朝堂激鬥第三百五十一章 崔府壽宴(上)第九百六十一章 預防措施第五百七十九章 初知敵情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戰局誤判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故地重遊第四十一章 軍機泄露第二十一章 武道大會(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沙州之戰(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八百五十八章 夜襲井東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李唐絕嗣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秋後算帳(中)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兵臨泉州(上)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七百八十五章 強奪滏口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領新軍第五百四十七章 借勢促亂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新的思路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四百五十二章 韓滉罷相第六百七十五章 扼住路頸第六百九十五章 北征決定第六百四十七章 橫掃河東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深宮密議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無所獲第一百三十九章 抓住要害第九百六十章 意外失手第八百三十四章 科舉名額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巡視江左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變(下)第二百三十章 不妙之訊第二十一章 武道大會(一)第七十九章 兩強相遇第五百二十九章 冬季備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半日浮閒第九百一十六章 堅城難破第五十七章 綠衫丫鬟第二百六十一章 榆林西撤第八十六章 騎射大賽(下)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泉州消息第九百五十五章 除弊革新第五百章 出兵勤王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六百五十四章 東遷太原(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戰成名第九百一十二章 夜奪安陽第一百一十二章 禁苑偷獵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新羅新政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九百七十六章 兩個空缺第五百二十四章 麥子熟了第三百九十章 視察莊園(下)第六百一十章 達成契約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人相邀第七百三十四章 成都來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趕盡殺絕第十一章 卑微若斯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四百六十五章 趕盡殺絕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兵圍洛陽(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再走古道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軍入蜀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六百八十四章 特殊利益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後背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征安西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一千零三章 賞賜深意第六百五十六章 重聚晉宮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四百九十四章 無米之炊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第六百七十七章 施壓加倍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十九章 重色輕友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二百八十四章 血戰豐城第八百七十七章 碎葉染痾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攜之恩第九百八十三章 道宮擴建第五百章 出兵勤王第六百四十九章 談判破裂第九十四章 西受降城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晉宮驚魂第四百二十一章 祁連戍堡第一百五十三章 震懾竇氏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下)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敵酋授首
第三百零一章 曲江小遊(下)第九百九十一章 朝堂激鬥第三百五十一章 崔府壽宴(上)第九百六十一章 預防措施第五百七十九章 初知敵情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戰局誤判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故地重遊第四十一章 軍機泄露第二十一章 武道大會(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沙州之戰(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八百五十八章 夜襲井東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李唐絕嗣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秋後算帳(中)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兵臨泉州(上)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七百八十五章 強奪滏口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領新軍第五百四十七章 借勢促亂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新的思路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四百五十二章 韓滉罷相第六百七十五章 扼住路頸第六百九十五章 北征決定第六百四十七章 橫掃河東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深宮密議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無所獲第一百三十九章 抓住要害第九百六十章 意外失手第八百三十四章 科舉名額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巡視江左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變(下)第二百三十章 不妙之訊第二十一章 武道大會(一)第七十九章 兩強相遇第五百二十九章 冬季備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半日浮閒第九百一十六章 堅城難破第五十七章 綠衫丫鬟第二百六十一章 榆林西撤第八十六章 騎射大賽(下)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泉州消息第九百五十五章 除弊革新第五百章 出兵勤王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六百五十四章 東遷太原(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戰成名第九百一十二章 夜奪安陽第一百一十二章 禁苑偷獵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新羅新政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九百七十六章 兩個空缺第五百二十四章 麥子熟了第三百九十章 視察莊園(下)第六百一十章 達成契約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人相邀第七百三十四章 成都來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趕盡殺絕第十一章 卑微若斯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四百六十五章 趕盡殺絕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兵圍洛陽(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再走古道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軍入蜀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六百八十四章 特殊利益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後背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征安西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一千零三章 賞賜深意第六百五十六章 重聚晉宮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四百九十四章 無米之炊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第六百七十七章 施壓加倍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十九章 重色輕友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二百八十四章 血戰豐城第八百七十七章 碎葉染痾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攜之恩第九百八十三章 道宮擴建第五百章 出兵勤王第六百四十九章 談判破裂第九十四章 西受降城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晉宮驚魂第四百二十一章 祁連戍堡第一百五十三章 震懾竇氏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下)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敵酋授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