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八章 聚義鋤閹

郭宋對兩份報紙並沒有干涉太多,畢竟是新事物,只要他們能正常發行出來,其他各種問題都能在跌跌撞撞中逐步解決,郭宋相信唐人的智慧,他們只需要自己帶入門,用心去做,一定會做得更好。

隨着暑氣漸漸消退,涼爽的秋天來臨,一轉眼又到了十一月初。

秋雨籠罩下的成都頗有幾分涼意,商業十分蕭條,大街上行人稀少,幾乎一半的店鋪都關着,宦官掌握的左銀臺監衛已經擴大到三萬人,他們就像一條條毒蛇,監視着成都和整個巴蜀,沉重的稅賦壓得所有人都喘不過氣來。

但南唐的稅賦和朱泚新秦朝的稅賦又不一樣,朱泚的稅賦沉重,是因爲他要養四十萬大軍,而南唐的稅賦除了一小部分用來養軍外,大部分都落入了宦官集團的腰包,包括他們數以百計的假子假孫。

說起來南唐的地盤還是最大的,整個長江以南加上巴蜀都是南唐地盤,但實際上,南唐朝廷目前只能控制巴蜀和荊南地區,江南西道節度使馬燧控制着洞庭湖到長沙一帶,江南東道節度使劉洽控制着豫章到宣州一帶,兩浙節度使韓滉控制着江南、越州、福州、泉州等地。

還有嶺南地區,依舊在召王李偲的控制下。

一輛馬車從大街上快速駛過,很快便消失在綿綿夜雨中,不多時,馬車在一座普通小宅前停下,旁邊巷子裡已經停了幾輛馬車,這裡比較偏,距離官宅區較遠,不太受重視,左銀臺的探子也不怎麼關注這裡。

車門開了,從裡面出來一名鬚髮皆白的老將,他目光堅定,但充滿了憂慮,他便是劍南節度使渾瑊,渾瑊雖然是劍南節度使,但實際上劍南軍隊是由神策軍將軍王慶陽統率,渾瑊只是一個名義上的主帥罷了。

渾瑊原是荊南節度使,他因爲和關隴貴族關係密切,被宦官集團所忌,便讓太后召其進京述職,然後加封其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尉,封爵諤國公,給他加了一大堆顯耀的頭銜,卻改任他爲劍南節度使,荊南的一萬軍隊由神策將軍劉奎統領,盡奪其軍權。

渾瑊心中異常憤慨,他一直在隱忍,等待剷除奸佞的機會。

今天晚上,渾瑊得到相國張延賞邀請,前來這裡秘密商議大事。

這座宅子並非張延賞的相府,而是一名商人的宅子,借給張延賞使用。

渾瑊走進臺階,已經有人在門口等候,立刻帶着他前往後堂,後堂內燈火通明,已經有好幾個人在座了。

右相張延賞、左相崔造、戶部尚書董晉、刑部尚書陸贄、工部尚書郭曙,還有鴻臚寺卿張彧,張延賞的侄子,他坐在一旁負責記錄。

這時,張延賞見渾瑊進來,便笑道:“最後一位貴客來了。”

渾瑊愕然,“相國,莫非我來晚了?”

“非也,是大家來得比較早,渾尚書請坐。”

渾瑊在最後一個位子上坐下,他瞥了一眼崔造,心中有點不太舒服,別的幾人都比較正直,唯獨這個崔造貪生怕死,名聲很差,讓他參與議事,是否明智?

不過渾瑊知道崔造是張延賞的心腹,張延賞或許能控制住他。

“各位,請大家來,是有一件重大事件要告訴大家,宋朝鳳病危,第五守亮、張尚、焦希望三人有可能發動宮廷政變。”

衆人一驚,立刻低聲議論起來,大家都知道宦官集團分爲兩派,一派是宋朝鳳和俱文珍,另一派則是第五守亮、張尚和焦希望,而霍仙鳴和竇文場則保持中立。

目前是宋朝鳳一派佔據上方,基本上所有的稅源都被他們控制,左銀臺也被俱文珍所控制,而第五守亮、張尚和焦希望基本上被架空了,不過皇宮由大內總管第五守亮控制,掌握三千名侍衛,這也是他們三人唯一掌握的權力。

如果宋朝鳳安然無恙的話,根本沒有他們三人任何機會,不過宋朝鳳病危,俱文珍資歷還不夠,可能得不到霍仙鳴和竇文場的支持,第五守亮、張尚和焦希望的機會就來了。

“這也是我們的機會嗎?”渾瑊問道。

“確切說是我們的機會!”

張延賞看了一眼衆人,心情沉痛道:“閹黨當政,不僅讓天下士人寒心,使地方割據加劇,而且大唐已漸漸失去宗主的地位,大家都看到了,成都和巴蜀被他們糟蹋得烏煙瘴氣,再這樣下去,大唐遲早走向衰亡。”

他深深吸一口氣,仰起頭,聲音也變得高亢起來,“各位!我們身爲唐臣,挽救大唐危亡,恢復大唐榮耀是我們的責任,我們責無旁貸,哪怕慷慨赴死,也決不能讓我們氣節跟隨大唐一起沉淪!”

這番話說得慷慨激昂,衆人的熱血也跟隨沸騰起來,渾瑊立刻起身道:“只要能剷除閹黨,恢復朝綱,我渾瑊哪怕捐了這把老骨頭,也在所不惜!”

衆人紛紛表態,願跟隨張延賞剷除閹黨,張延賞擺擺手,又道:“目前就是我們六人,此事事機要密,而且不能着急,要密切關注形勢變化。”

“張相國,目前我們有什麼實力?”吏部尚書董晉問道。

張延賞沉吟一下道:“我們的實力不多,主要是一些個人實力。”

說完,他看了一眼渾瑊,渾瑊立刻明白了,張延賞找自己來,是看中自己的五百親衛了。

渾瑊立刻表態道:“我有五百親衛,跟隨我多年,對我忠心耿耿,十分精銳,如果需要,他們可以出擊!”

郭曙也道:“郭家也有三百家丁,可供驅使!”

張延賞點點頭,“再加上別的一些武士之類,我們能用的兵力大概有一千兩三百人,和閹黨的軍隊硬拼是不可能,我們只有等待時機,以小博大,直刺閹黨心臟。”

衆人紛紛贊成,張延賞隨即拿出一份宣誓書讓衆人按下指印,張延賞最後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大唐右相張延賞,並按上了自己的指印。

“各位,現在我們都是一條船上的人,今晚之事希望大家嚴守機密,就連自己的妻女也不能說,簡而言之,除了我們本人,誰也不能知道,事關大家性命和大業成敗,請大家不要掉以輕心。”

.........

結束了商議,衆人又定下下一次的聚會時間和地點,便開始陸陸續續離去。

張延賞和侄子張彧同坐一輛馬車,馬車在雨夜中疾行,兩人都沒有說話,張延賞瞥見侄子手中的報紙,問道:“你手中報紙是《天下信報》?”

張彧點點頭,“是四天前的,我看上面提到了一百萬斤安西棉花抵京的消息,我在想,他們是怎麼運過來的?還有,安西現在究竟變成了什麼樣子?”

“當然是駱駝,兩千頭駱駝就夠了,但這不是重點。”

張延賞長嘆一聲,“連報紙都直接用‘抵京’這個詞了,你居然不奇怪?”

張彧一怔,他還真沒有注意到這個用詞的不妥,是不應該說京城啊!長安已經不是京城,成都纔是。

“小侄疏忽了!”

“其實你並不是疏忽,而是你內心已經認可,郭宋竟然想到辦報這一招,把《邸報》交給民間來辦,天下人對長安的認同感會越來越強,還有幾個人會想起南唐纔是正宗?會想起成都纔是京城?”

張延賞痛心疾首,滿肚子哀怨,既強烈反感郭宋的步步進逼,又痛恨宦官集團的對南唐社稷的摧毀。

張彧沉默了,良久道:“二叔,我想把妻兒和岳母送去長安。”

張延賞沒想到侄兒會提出這個要求,他心中一怔,但立刻便明白過來,張彧並不看好他們的行動,要給自己留後路了。

沉默片刻,張延賞也道:“讓諗兒也和他們一同離去,最好明天一早就走。”

張延賞妻子是前相國苗晉卿之女,十年前妻子病逝後,他便一直未娶,他有兩個兒子,長子張弘靖在嶽州出任刺史,次子張諗是小妾所生,才十四歲,目前和自己住在一起。

張彧點點頭,“小侄今晚就安排!”

.........

崔造的馬車也緩緩在自己府門前停下,他下了馬車,管家迎上前低語幾句,崔造一怔,“他到底是什麼人?”

“他穿黑袍,帶着帷帽,實在看不清面容,說是老爺的朋友。”

崔造心中疑惑,什麼人這麼晚來拜訪自己,難道是家族來人了?

崔造出身博陵崔氏,雖然比不上清河崔氏,也是赫赫有名的天下望族,定州現在已經被晉軍攻佔,自己家族也該有消息了。

崔造急匆匆來到後堂,只見後堂上負手站着一人,背影很陌生,身穿黑袍,頭戴一頂帷帽,遮住了臉龐。

崔造心中驚疑,問道:“閣下是何人?”

黑袍緩緩摘下帷帽,轉過身笑道:“崔相國,連咱家都不認識了?”

崔造看清了對方的面容,頓時嚇得魂飛魄散。

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五百章 出兵勤王第五百八十一章 緊急變故第七十五章 酒樓衝突第九十三章 李氏皇商第七百六十九章 隴右急信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異國斥候第二百零三章 重回安西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五百八十二章 冒險一擊第一百三十一章 府前刺殺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九百七十二章 圍城打援(上)第七百八十八章 世家之憂第六百三十五章 無法迴避第六百八十章 拒絕還價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玉璽初現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家之悔第五百九十四章 靈州來客第八百三十二章 兄弟相勸第六百一十一章 家有兒女第三百五十三章 崔府壽宴(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夜截航船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一百九十四章 遭遇不測第三百二十七章 給人嫁衣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六百零九章 各讓一步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五百四十章 激戰疏勒第七百五十六章 發財新路第七百七十六章 世家危機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巡視琉球(上)第一百七十章 神策兵變第八十四章 一個交易第五百八十一章 緊急變故第九百三十三章 假酒報案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詩曲小會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五百四十章 激戰疏勒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四百五十五章 追擊輜重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探訪情報第三百四十四章 回心轉意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五百五十三章 兵圍洛陽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淮河封鎖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六百九十七章 回紇公主第二百六十章 集思廣益第九百八十八章 請客深意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精確穿插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再查線索第三百三十一章 倦鳥歸京第三百六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新相人選第二百零二章 智取銀山第二百八十五章 七成勝面第七百八十六章 圍城打援第三百七十五章 上元前夕(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長安空虛第九百四十八章 驕兵之計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布棋落子(二)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秋後算帳第三百一十四章 子午驚魂第八百二十章 事與願違第四百三十四章 葛胡疑雲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幫械鬥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患又起第八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計前嫌第六百九十四章 白登述史第三百四十八章 再返成都第九百零四章 東市轉型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泉州大案(下)第六百八十一章 貞元新年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達成共識(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鎮軍營第七百零六章 內部摻沙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月夜截擊第四十一章 軍機泄露第九十七章 酒宴較技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驚現疫病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四百四十章 勾結沙陀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後背第七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第七百六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五百三十五章 沙州之戰(上)第九百零五章 異種棉桃
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五百章 出兵勤王第五百八十一章 緊急變故第七十五章 酒樓衝突第九十三章 李氏皇商第七百六十九章 隴右急信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異國斥候第二百零三章 重回安西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五百八十二章 冒險一擊第一百三十一章 府前刺殺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九百七十二章 圍城打援(上)第七百八十八章 世家之憂第六百三十五章 無法迴避第六百八十章 拒絕還價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玉璽初現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家之悔第五百九十四章 靈州來客第八百三十二章 兄弟相勸第六百一十一章 家有兒女第三百五十三章 崔府壽宴(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夜截航船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一百九十四章 遭遇不測第三百二十七章 給人嫁衣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六百零九章 各讓一步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五百四十章 激戰疏勒第七百五十六章 發財新路第七百七十六章 世家危機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巡視琉球(上)第一百七十章 神策兵變第八十四章 一個交易第五百八十一章 緊急變故第九百三十三章 假酒報案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詩曲小會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五百四十章 激戰疏勒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四百五十五章 追擊輜重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探訪情報第三百四十四章 回心轉意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五百五十三章 兵圍洛陽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淮河封鎖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六百九十七章 回紇公主第二百六十章 集思廣益第九百八十八章 請客深意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精確穿插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再查線索第三百三十一章 倦鳥歸京第三百六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新相人選第二百零二章 智取銀山第二百八十五章 七成勝面第七百八十六章 圍城打援第三百七十五章 上元前夕(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長安空虛第九百四十八章 驕兵之計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布棋落子(二)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秋後算帳第三百一十四章 子午驚魂第八百二十章 事與願違第四百三十四章 葛胡疑雲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幫械鬥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患又起第八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計前嫌第六百九十四章 白登述史第三百四十八章 再返成都第九百零四章 東市轉型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泉州大案(下)第六百八十一章 貞元新年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達成共識(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鎮軍營第七百零六章 內部摻沙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月夜截擊第四十一章 軍機泄露第九十七章 酒宴較技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驚現疫病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四百四十章 勾結沙陀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後背第七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第七百六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五百三十五章 沙州之戰(上)第九百零五章 異種棉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