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嶺南風雲(中)

天漸漸亮了,熟睡一夜的百姓根本就不知道昨晚發生了什麼事情,商人們依舊開店賣貨,生意照常,只有住在王府附近的百姓才感覺到一點異常,但具體發生了什麼,也說不清楚。

召王的四子李鄜昨天並不在城門,他藉口和一幫狐朋狗友出去打獵,事先出了城,李瑜並沒有把他放在心上,事實上,王府上下誰也沒有把他放在心上,沒人關心他的死活。

但在接回李鄜這件事上,尉遲兄弟卻發生了矛盾。

尉遲青脾氣暴躁,聽說要擁立李鄜爲主,他頓時跳起來大吼道:“我們尉遲家族是堂堂正正的嶺南豪門,難道我們不能當嶺南之主?還要跪拜那個只知道喝酒玩女人、連狗都看不起的人,我尉遲青還沒有那麼下賤!”

尉遲虎惱火道:“我也不想立他爲主,但我們要面對現實,李偲在嶺南經營十幾年,深得民心,我們尉遲家只有五千直屬軍隊,只是在賀州、富州有一點影響力,在廣州我們沒有影響力,只能藉助李偲兒子讓我們站穩腳跟,再說,李鄜喝酒玩女人不好嗎?難道要他英明神武你才滿意?那我們尉遲家族還有屁的機會?”

尉遲虎的妹夫,大將黃吉祥在一旁勸道:“二哥不要這麼生氣了,所謂挾天子以令諸侯,增城那邊還有羅懷清的五千軍隊,柳長季也去投奔他了,新會還有曾靖海的兩千軍隊,這些人口口聲聲說擁戴李家,實際上都是野心勃勃,我們控制了李鄜,實際上就掌握了道義,那些人也不敢輕舉妄動,要麼撤離廣州,要麼就得聽李鄜的命令。”

尉遲青低頭半晌道:“擁戴李鄜也可以,但我有個條件,等李鄜利用完後,把他交給我,我要親手將他千刀萬剮,出我心中一口惡氣。”

尉遲虎笑呵呵道:“可以,你就算用他腦袋當尿壺也隨你!”

........

李鄜在一千士兵的簇擁下,心情忐忑地進城了,他心裡很清楚,尉遲虎奪取了南海縣,只是把自己當做傀儡,但他也沒有選擇餘地,他若不想死,就得乖乖地聽從尉遲虎的命令。

這時,尉遲虎率領大羣軍官迎上來,單膝跪下道:“卑職尉遲虎,參見新經略使!”

李鄜有點手足無措,旁邊尉遲虎的幕僚王簡提醒他道:“你就說尉遲將軍辛苦了,以後要多多仰仗!”

李鄜點點頭,聲音有點發顫道:“尉遲將軍....辛苦了,以後....以後還要多多仰仗將軍!”

尉遲虎咧嘴一笑,“使君有令,尉遲怎敢不從,請使君上車,我們要讓全城百姓瞻仰使君風采!”

李鄜不敢不從,只得上了一輛無篷馬車,身材高大的尉遲虎就站在他身後,將李鄜映襯得十分瘦小乾枯,數千士兵簇擁着馬車滿城遊街,但滿城百姓的態度都十分冷淡,雖然大街上看熱鬧的人很多,卻沒有人歡呼,更多人只是搖搖頭走開了,李鄜居然沒有爲父親戴孝,而他身後之人分明就是一頭惡虎。

尉遲虎並不在意百姓的態度,他只是想讓嶺南人知道,現在嶺南經略使是李鄜,但嶺南真正的主人卻是他尉遲虎。

.........

這一切都發生在十天前,當廣州的局勢漸漸趨於平靜之時,三萬晉軍乘坐兩百艘海船抵達了伶仃洋。

夜色中,康保站在船頭注視着北方的海面,李鴦走上前道:“將軍很擔心嶺南的局勢嗎?”

康保搖搖頭,“我只是擔心無法完成殿下交給的任務,廣州水軍有多少?”

李鴦微微笑道:“廣州水軍的特點是,戰船多,士兵少,在番禺、寶安和新會三地,至少有三百艘兩千石以上的戰船,還有數百艘巡哨小船,但廣州的水軍卻只有兩千人,由中郎將曾靖海統率,曾靖海很忠於我父親,我可以找到他。”

“爲何廣州水軍這麼少?”康保不解地問道。

李鴦想了想解釋道:“這裡面有很多原因,但主要有兩大原因,一個是安史之亂時,二十萬波斯人和大食人洗劫了廣州,使廣州海外貿易深受打擊,一直就沒有恢復,海外貿易轉到泉州,沒有大規模海商,就沒有水軍護航的必要了。

而另一個原因,是嶺南經略府的威脅主要來自北方,各地像尉遲家族這樣的地方豪門很多,接二連三發生叛亂,所以我們的兵力主要去平叛,水軍也只是負責剿滅近海海盜,兩千人足夠了。”

康保眉頭一皺,“那戰船豈不都荒廢了?”

“好好修繕一下,應該還能用,畢竟都不是陳舊的老船。”

正說着,一艘哨船從遠處駛近,正是李鴦派去打探消息的手下........

船艙內,康保和幾名重要的文官以及將領聽完了南海縣形勢彙報,李鴦頹然坐下,用手痛苦地撐住額頭,兄弟李瑜竟然被尉遲青殺了,自己可是在母親臨終前答應過照顧好弟弟,可是他卻被殺了,自己怎麼去見死去的父母?

李鴦終於哽咽着流下眼淚,康保同情地看着他,好一會兒柔聲道:“我完全理解你的心情,但逝者已去,我們活着的人只有嚴懲兇手,才能告慰逝者上天之靈!”

李鴦抹去眼淚,咬牙切齒道:“如果抓住尉遲青,讓我親手殺了他!”

“可以,我會把他交給你,如果他戰死,我也會把他的人頭給你。”

康保鼓勵了李鴦,接着又對衆人道:“現在兵馬有三處,一處是南海和番禺的尉遲虎軍隊,一處是增城的羅懷清軍隊,還有一處是新會的曾靖海軍隊,這裡面,我們的敵人是尉遲虎,而羅懷清和曾靖海都有可能是同盟。”

李鴦冷靜道:“去找曾靖海,他跟隨父王十幾年,一直忠心耿耿,既然父王歸朝廷下葬,那他應該支持朝廷,我親自去找他。”

康保搖了搖頭,“公子不必冒險,公子可取一個信物讓隨從去找他,他如果忠心,會來見公子的。”

李鴦沉思片刻,便從父親遺物中找到一塊玉佩,交給隨從道:“這面玉佩還是曾靖海送給我父親的,他一看就知道了,可以用作信物。”

李鴦隨即又寫了一封信,一併交給隨從,兩名隨從又乘船去了新會。

.........

李鴦情緒低迷,幾乎一夜未睡,上午連早飯都沒有吃,他和兄弟感情極深,兄弟被殺讓他哭了一夜,同時他也擔心自己妻妾兒女的命運,尉遲虎會不會放過她們?

康保走到船頭,在他身邊坐下,遞給他一個熱乎乎的肉餅,“隨便吃點吧!要不然戰爭爆發,你怎麼替兄弟報仇?”

李鴦接過肉餅,慢慢啃了起來,他又嘆口氣道:“我現在才理解父親爲什麼要拖着病體去長安,他身體不行了,知道我們兄弟守不住嶺南,把嶺南獻給朝廷,也是給我們兄弟一條出路,如果他不去長安,我們幾兄弟恐怕都會被尉遲虎之流殺光斬盡。”

康保沉默片刻道:“晉王殿下說,越是邊疆地區,越容易獨立分裂,朝廷如果放任自流,將來就沒法向子孫交代,這就是晉王殿下果斷出兵嶺南的緣故,晉王殿下希望我們在廣州爲官後,也要注重各民族團結,維護朝廷權威和疆域完整,希望你我共勉!”

次日下午,派出的兩名隨從先回來了一人,他帶來一個好消息,李鴦的妻兒都在新會縣,被曾靖海從王府帶出來,這個消息讓李鴦喜極而泣。

又過了一天,曾靖海乘坐一艘千石戰船來到了船隊駐錨地,曾靖海是渝州人,原名叫曾水郎,跟隨李偲來廣州後,李偲給他改名曾靖海,讓他統領水軍。

曾靖海知道自己鬥不過地頭蛇尉遲家族,所以當他聽說大公子帶着朝廷大軍來了,他頓時喜出望外,毫不猶豫地前來投奔。

李鴦一家人終於團聚,而康保很客氣地接待了曾靖海,他們現在最缺的都是水軍人才,這個曾靖海來得太及時了。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出城第一百零八章 從何入手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禍起蕭牆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二十四章 武道大會(四)第二百五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四路大軍第五百三十五章 沙州之戰(上)第七百一十六章 冬狩提前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帳(下)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良競爭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夜襲江陵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戰局誤判第七百七十四章 視察鹽州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九百四十七章 螳螂在後第六百八十六章 失手被抓第四百八十六章 藩鎮作亂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一千零八章 軍相激辯第五十三章 與虎謀皮第三百五十一章 崔府壽宴(上)第二百四十章 九原縣城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權暗鬥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晉軍之使第七百章 回紇出兵第二章 道童郭宋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新的思路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一百八十八章 正面激戰第一章 選道大會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民襲來第五百九十三章 抽籤分房第八百六十七章 八百勇士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爭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五百四十九章 伊吾談判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九百八十章 自限權力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長安(下)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二百四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六百三十八章 蔣幹盜書第一千零四章 韓滉進京(上)第六百八十六章 失手被抓第四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齊國滅亡第八章 胖子甘雷第八百二十二章 道宮上香(上)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入洛陽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存錢取息第五百九十九章 南唐生變第三百五十一章 崔府壽宴(上)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進退兩難第九百六十九章 北衙覆滅第九百零三章 得遇貴人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視察藍田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七百四十五章 春汛預警第八百七十四章 郭張聯姻第六百三十七章 紙上談兵第八百一十二章 勢力代表第六百七十七章 施壓加倍第七百三十四章 成都來人第八百六十九章 安穩民心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瑞兆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一百三十七章 狙擊破局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以儆效尤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一百三十七章 狙擊破局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九百六十三章 半途劫人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外圍之戰(下)第一百零八章 從何入手第九百九十章 關鍵一票第二百零四章 雪夜東進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九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強則強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再度求和第九百六十七章 閹黨覆滅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斷退路第六百六十六章 運輸不足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出城第一百零八章 從何入手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禍起蕭牆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二十四章 武道大會(四)第二百五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四路大軍第五百三十五章 沙州之戰(上)第七百一十六章 冬狩提前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帳(下)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良競爭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夜襲江陵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戰局誤判第七百七十四章 視察鹽州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九百四十七章 螳螂在後第六百八十六章 失手被抓第四百八十六章 藩鎮作亂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一千零八章 軍相激辯第五十三章 與虎謀皮第三百五十一章 崔府壽宴(上)第二百四十章 九原縣城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權暗鬥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晉軍之使第七百章 回紇出兵第二章 道童郭宋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新的思路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一百八十八章 正面激戰第一章 選道大會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民襲來第五百九十三章 抽籤分房第八百六十七章 八百勇士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爭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五百四十九章 伊吾談判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九百八十章 自限權力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長安(下)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二百四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六百三十八章 蔣幹盜書第一千零四章 韓滉進京(上)第六百八十六章 失手被抓第四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齊國滅亡第八章 胖子甘雷第八百二十二章 道宮上香(上)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入洛陽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存錢取息第五百九十九章 南唐生變第三百五十一章 崔府壽宴(上)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進退兩難第九百六十九章 北衙覆滅第九百零三章 得遇貴人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視察藍田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七百四十五章 春汛預警第八百七十四章 郭張聯姻第六百三十七章 紙上談兵第八百一十二章 勢力代表第六百七十七章 施壓加倍第七百三十四章 成都來人第八百六十九章 安穩民心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瑞兆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一百三十七章 狙擊破局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以儆效尤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一百三十七章 狙擊破局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九百六十三章 半途劫人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外圍之戰(下)第一百零八章 從何入手第九百九十章 關鍵一票第二百零四章 雪夜東進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九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強則強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再度求和第九百六十七章 閹黨覆滅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斷退路第六百六十六章 運輸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