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蔣幹盜書

上午時分,郭宋在數十名官員和將領的簇擁下來到了汾水碼頭,太原城西面的汾水碼頭前停滿了徵集來的貨船,碼頭上的糧包、草擔和各種物資堆積如山,沒有充足的後勤保障,南征之戰就無從談起。

“使君,光靠這幾百艘船運載物資,是不是太少了一點?”指揮使馬衛江有點擔心道。

當然,僅靠五百多艘船隻的物資糧草,是無法滿足數萬大軍的後勤需要,在徵集船隻之前,郭宋便已經下令調用一萬頭駱駝前來太原擔任後勤輜重隊伍。

一萬頭滿載糧食的駱駝已經進入嵐州,正在前往太原城的途中,郭宋也在耐心等待駱駝的到來。

“我們的駱駝隊也會很快到來,但不管船隻也好,駱駝隊也好,這些都只是補充,關鍵是我們要奪取一座橋頭堡,獲得後勤補給基地。”

說到這,郭宋問長史薛凡道:“霍邑縣碼頭能否停靠千石船隻?”

“應該是可以的,不過需要大量人力將糧食物資背上峽谷。”

“這個我會安排,我只是想知道霍邑縣能否停靠大量船隻。”

這時,薛凡又小心翼翼道:“使君,李懷光剛和朱泚結束戰爭,士兵疲乏,國力虛弱,我們就南下攻打,是不是有點趁人之危的嫌疑?”

郭宋呵呵笑道:“薛長史覺得史書會這樣寫嗎?”

薛凡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郭宋又淡淡道:“我倒覺得應該這樣寫,河東大疫,潞澤節度使李懷光視民爲草芥,百姓流離失所,輾轉於溝壑,河東節度使郭宋高舉抗疫大旗,救民於水火,賑糧米、送湯藥,出兵甲,滅盜匪,護黎民安全,歷時三月,河東疫止。”

郭宋說完,衆人大笑,紛紛讚道:“使君說得太對了,我們不是去打仗,而是去抗擊疫情,李懷光自己無能,還阻撓我們救助百姓。”

郭宋參觀了船隻,便率領衆將前往軍營,路上,指揮使李冰有些擔憂道:“碼頭上官員太多,使君把軍事機密當衆說出來,萬一傳到李懷光耳中怎麼辦?”

郭宋淡淡一笑,“你怎麼知道我不是故意說的?”

李冰愣住了,“使君莫非並不打算去霍邑縣?”

“關鍵不是我想不想去霍邑縣,而是李懷光相不相信,兵家之策就在於爾虞我詐,李懷光是什麼樣的人,我非常清楚,我現在募集船隻,他在太原的探子豈能不知?就看雙方怎麼較量吧!”

“李懷光在太原有探子?”

郭宋笑了起來,“連與太原關係不大的田悅在太原都有探子,你覺得元家的死對頭李懷光會沒有?”

.........

李懷光在太原的探子是一座酒樓,叫做百富酒樓,在太原只能算一座很不起眼的中檔酒樓,也正是這種不起眼,使人難以想象它竟然是李懷光在太原的情報點。

當然,李懷光做過幾年的太原留守,臨走時,刻意在太原留了一些忠於他的文官武將,武將基本都被清洗,但文吏卻還在,他們小心翼翼地匍匐在暗處,不斷地收集情報,不斷提供給百富酒樓,同時也獲得錢財支持。

之前文吏們是收集元家的情報,現在他們則收集河西軍的情報。

中午時分,百富酒樓內生意興隆,這家酒樓的魚燒得不錯,很有特色,贏得了不少酷愛吃魚的食客青睞。

太原刺史府戶曹參軍從事蔣厚澤就是這家酒樓的忠實食客,經常來酒樓用餐,但如果展開蔣厚澤的履歷,就會發現他曾出任太原留守府兵曹參軍從事,是李懷光的手下,所以不出意料,他就是李懷光留在太原的臥底之一,他曾擔任過北唐朝廷的戶部員外郎,給李懷光送去很多北唐的重要情報。

“喲!蔣參軍又來光顧小店了?”

酒保笑眯眯道:“樓上正好有座位,樓上請?”

“韓掌櫃在不在?”

“在!在!”

蔣厚澤點點頭,“我今天請客,有沒有單間雅室。”

這是專門的用語,他要單間雅室,就表示他有重要情報,酒保立刻心領神會,連忙表示有單間。

他領蔣厚澤上了二樓,二樓左側也是大堂,右側便是一排三間雅室,蔣厚澤進了最裡面一間。

不多時,酒樓韓掌櫃匆匆趕來,他進了房間,指了指隔壁,意思是隔壁有人。

“我也不知道幾個朋友要不要來,如果他們不來,我就去外面吃飯,不好意思白佔一間雅室。”

“這個倒無妨,您是老客,如果沒人點單間,你儘管在這裡用餐。”

兩人很普通的對話,蔣厚澤已經將一卷疊好的紙條遞給了韓掌櫃,掌櫃收起紙條,陪笑道:“還是先按老規矩,三個菜一壺酒,一條兩斤的紅燒鯉魚,如何?”

“可以的,麻煩儘快一點,下午還有事。”

“好咧!馬上就來。”

韓掌櫃匆匆走了,不多時,酒保進來上酒上菜,情報已經給了,蔣厚澤便有滋有味地吃了起來。

韓掌櫃來到後院掌櫃房間,取出蔣厚澤給的紙條,他取出一支特製的細筆,將情報的內容抄寫一張細長的紙條上,隨即捲成細筒狀,裝入很小的蘆管中,這是鴿信專用信筒。

韓掌櫃將信筒交給一名夥計,夥計立刻騎上毛驢,向城外而去。

他們的鴿籠安排在郊外,在城內信鴿起飛容易被人發現,當然下午,一隻信鴿振翅而飛,向遙遠的南方飛去。

李懷光的老巢在潞州上黨縣,他的藩鎮之職是潞澤節度使,控制着太原以南十個州,十個州都普遍富裕,土地肥沃,人口衆多,各路諸侯都十分眼紅。

不過近半年的圍困和後來發生的疫情使李懷光的軍隊傷了元氣,大量糧草物資囤放在疫病肆虐的河東城內無法運出。

這時,太原府卻傳來不妙的消息,郭宋率領大軍已抵達太原府,很可能接下來會對河東南部發動攻勢。

李懷光和郭宋恩怨頗深,當年他出任朔方節度使,郭宋時任豐州經略使,一場抗擊薛延陀之戰,郭宋大勝,他最後卻損兵折將,朔方節度使的位子還沒有坐熱,便被朝廷罷免了,兩人從此結下仇怨。

而去年郭宋偷襲太原,剿滅元家,同樣使李懷光統一河東的夢想破滅了。

但如果僅僅只是攻滅元家,李懷光還談不上惱火,最多是搶先奪走了他想要的東西,但郭宋卻趁着他和朱泚打得筋疲力盡之際,要發動進攻河東南部的戰爭,着實令他惱火萬分,乘人之危,簡直就是卑鄙無恥。

這天傍晚,李懷光接到了太原送來的鴿信,立刻吩咐道:“去把韓先生請來。”

不多時,他的心腹幕僚韓瑜匆匆趕來,韓瑜跟隨李懷光十多年了,對李懷光忠心耿耿。

“王爺,出了什麼事?”

“你看看這個!”

李懷光把鴿信遞給韓瑜,“今天下午收到的,是戶曹參軍事蔣厚澤搞到的情報。”

韓瑜看了一遍鴿信,鴿信的內容是河西軍要把霍邑縣作爲南攻的後勤重地,從地理位置上看,霍邑縣確實有這個條件,不過韓瑜眉頭一皺,不解地問道:“蔣厚澤只是一個戶曹參軍從事,他怎麼會知道這麼機密的情報?況且河西軍還沒有出兵,不應該那麼快就決定哪裡爲後勤重地吧!萬一霍邑縣攻不下來,難道河西軍就不要後勤補給了?”

李懷光點點頭,“問題就在這裡,一般都是用自己控制的最前沿縣城作爲後勤重地,比如我要攻打長安,我們一定是用河東城作爲後勤重地,而絕對不會拿華縣來作爲後勤重地,中間還隔着這麼遠的距離,都在敵軍的控制之下,所以用霍縣來作爲後勤重地的說法就很荒唐。”

“王爺覺得郭宋是什麼意思?”

李懷光負手走了幾步,冷冷道:“這是郭宋在利用我們的人,給我散佈一個假消息,讓我把重兵屯在霍邑縣,就像先生所說,以蔣厚澤的身份,怎麼可能知道這麼絕密的情報,如果我沒有料錯,要麼是郭宋知道了蔣厚澤的身份,要麼就是郭宋公開說的話,目的就是要誤導我們的軍力部署。”

說到這,李懷光冷笑一聲道:“介休縣才應該是我們防禦的重中之重!”

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二百九十一章 凶信傳來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一千二百一十零章 外圍之戰(上)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八百三十章 患得患失第一百二十一章 兩個條件第一百九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處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幕後元兇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九百三十四章 原是故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名之狀第五百四十七章 借勢促亂第七百五十一章 長安舊城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機第一百五十三章 震懾竇氏第八百一十九章 盜賊事件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七十九章 艱苦跋涉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曠野決戰第三章 修仙之術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再查線索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六百四十七章 橫掃河東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四百九十七章 涇源兵變(上)第二十五章 武道大會(五)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見天子第三百九十九章 搜尋敵蹤第六百八十四章 特殊利益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八百九十六章 掙命求生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三百零一章 曲江小遊(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張雷煩惱第六百五十七章 探子落網第二十九章 武道大會(九)第八百七十八章 上門告狀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長安來使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保守勢力第二百二十四章 巡哨旅帥第八百六十二章 進入幽州第九百一十九章 功高鎮主第四百零二章 涼州名醫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爭第一千零九章 兵臨江南(上)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三百五十二章 崔府壽宴(中)第七百五十一章 長安舊城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海外歸來第七章 學武之擇第一百四十五章 強勢談判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七百七十六章 世家危機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新羅新政第一百四十七章 往事不堪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宋城瘟禍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嶺南風雲(下)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豆盧廣原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處第五百六十六章 循循教導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達成共識(下)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三百九十八章 探訪情報第四百五十五章 追擊輜重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一千零六十章 白水圍剿第三十一章 武道大會(十一)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意外來客第三百三十三章 元宵私心第七百零六章 內部摻沙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九百零七章 除夕家祭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四十三章 黑月混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四百二十章 反守爲攻第一百二十一章 兩個條件第七百四十三章 祭日宮變(下)第六百九十八章 將軍本色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七百二十八章 民間建議第六百七十六章 西市巡訪第四百三十三章 備用之策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帳(下)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二十章 甘雷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
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二百九十一章 凶信傳來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一千二百一十零章 外圍之戰(上)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八百三十章 患得患失第一百二十一章 兩個條件第一百九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處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幕後元兇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九百三十四章 原是故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名之狀第五百四十七章 借勢促亂第七百五十一章 長安舊城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機第一百五十三章 震懾竇氏第八百一十九章 盜賊事件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七十九章 艱苦跋涉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曠野決戰第三章 修仙之術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再查線索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六百四十七章 橫掃河東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四百九十七章 涇源兵變(上)第二十五章 武道大會(五)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見天子第三百九十九章 搜尋敵蹤第六百八十四章 特殊利益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八百九十六章 掙命求生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三百零一章 曲江小遊(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張雷煩惱第六百五十七章 探子落網第二十九章 武道大會(九)第八百七十八章 上門告狀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長安來使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保守勢力第二百二十四章 巡哨旅帥第八百六十二章 進入幽州第九百一十九章 功高鎮主第四百零二章 涼州名醫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爭第一千零九章 兵臨江南(上)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三百五十二章 崔府壽宴(中)第七百五十一章 長安舊城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海外歸來第七章 學武之擇第一百四十五章 強勢談判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七百七十六章 世家危機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新羅新政第一百四十七章 往事不堪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宋城瘟禍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嶺南風雲(下)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豆盧廣原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處第五百六十六章 循循教導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達成共識(下)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三百九十八章 探訪情報第四百五十五章 追擊輜重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一千零六十章 白水圍剿第三十一章 武道大會(十一)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意外來客第三百三十三章 元宵私心第七百零六章 內部摻沙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九百零七章 除夕家祭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四十三章 黑月混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四百二十章 反守爲攻第一百二十一章 兩個條件第七百四十三章 祭日宮變(下)第六百九十八章 將軍本色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七百二十八章 民間建議第六百七十六章 西市巡訪第四百三十三章 備用之策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帳(下)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二十章 甘雷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