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

蔣五郎五更時分如約敲開了張府後宅門,張家的一家四口以及兩個貼身小丫鬟已經等在這裡了,張楓前妻生的長子跟隨在他身邊,這裡是他十二歲的女兒和九歲的兒子,他們都跟隨在母親身後。

蔣五郎給梁氏小聲介紹身後的十幾名黑衣人,“他們是老爺花錢僱來的武士,負責幫助夫人和老太太撤到隴右,跟他們走吧!”

郭玉娘拉開一輛馬車車門,“夫人請上車吧!”

事已至此,梁氏只得硬着頭皮帶着家人上了車,馬車載着他們一家向坊外駛去,此時坊門已開,但城門還沒有開啓,他們在西市換了客船,客船直接向曲江駛去,與此同時,載着幾名假冒張楓家眷的馬車來到了春明門,他們搞到一份出城證,出城證上寫得清楚,同意張楓妻兒回鄉省親。

馬車從春明門出了城,直奔涇源道。

五天後,張楓率軍投降郭宋的消息傳到了長安,令朱泚震怒,立刻下令去捉拿張楓的妻兒老母問罪,他們這時才發現張楓家眷已經失蹤,監視張府的二十名士兵全部死亡,屍體丟在水井裡,梅花衛派到張府的車伕也被人殺死,屍體藏在牀榻下。

“一般沒用的蠢貨!”

朱泚氣得大罵,“人跑了幾天了都沒有發現,養你們有什麼用?”

幾名將領低着頭,嚇得戰戰兢兢,爲首將領硬着頭皮道:“卑職已經查到了,他們是五天前從春明門離去,用的是一份兵部的假出門證,有人看見他們向涇源道方向去了。”

“那還不派人去追,用飛鴿通知涇源道沿途關卡,不準放他們出關!”

這時,謀士劉思古陰陰笑道:“派人去涇源道追趕,恐怕正中對方下懷!”

朱泚一怔,連忙問道:“先生這是何意?”

“很簡單,出城需要通行證嗎?根本就不需要,誰知道他們是哪家的人?但偏偏要搞一份出城證明,這不就是畫蛇添足嗎?很顯然,他們的目的就是爲了誤導我們,讓我們以爲他們從涇源道走了,如果我沒有猜錯,張家人實際上是乘船離去的,或許向東,或許向西。”

朱泚恍然,立刻喝令道:“給我立刻沿着渭河追,兩頭都給我追!”

幾名大將連忙答應一聲,退下了。

劉思古對朱泚道:“太尉不要再生氣了,對方精心策劃,他們逃走也很正常,其實追到也沒有意義,你殺了他們,也改變不了結局,反而會使別的大將自危,我倒是覺得這件事其實是好事。”

“何以見得是好事?”朱泚不甘心地問道。

“這是一個教訓,讓我們知道漏洞在哪裡?我們應該吸取教訓,堵住漏洞。”

朱泚緩緩點頭,“先生說得對,亡羊就得補牢,說起來還真是一件好事。”

朱泚負手走了幾步,又問道:“這幾天我一直在考慮建國這件事,先生覺得我建立新朝的時機是否成熟?”

劉思古沉思片刻道:“再等一等,現在時機還不成熟。”

朱泚有些不快道:“那先生認爲什麼時候才能成熟?”

“最好是成都朝廷再出昏招,徹底喪失民心,太尉登基的時機就成熟了。”

“那還要我再等多久,五年還是十年?”

劉思古感覺到了朱泚語氣中的不滿,他笑了笑道:“其實我最近倒有了一個想法,可以嘗試一下。”

朱泚精神一振,連忙問道:“什麼想法?”

劉思古低聲說了幾句,朱泚連連點頭,“妙!此計甚妙!”

劉思古笑道:“就是要太尉稍微破費一點。”

朱泚毫不介意地擺擺手,“錢算什麼,我若得了天下,天下還不都是我的?”

........

就在一個多月前,李晟率軍偷襲襄陽,通過裡應外合奪取了襄陽城,駐紮襄陽的一萬僞唐軍被李晟軍全殲,李晟隨即揮師北上,在鄧州再次殲滅叛將達奚抱暉的八千軍,活捉了達奚抱暉,並將其斬首,首級送往朝廷。

李晟調頭南下,一連攻克了被李希烈佔領的唐州、隋州、復州和郢州,短短一個月內,便徹底光復了山南東道。

這一連串驕人的戰績震驚朝野,也令巴蜀軍民歡欣鼓舞,百姓們毫不吝嗇地將戰神這個‘稱呼’送給了李晟,李適也龍顏大悅,下旨冊封李晟爲太尉、開府儀同三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李晟雖然連戰連勝,但他並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不急於繼續北上,而是撤換山南東道各州的僞官、任命新官,鞏固自己的勝利成果。

就在十天前,李晟下令將唐州刺史李元錦公開處斬,原因是李元錦趁自己攻打郢州之時,秘密派人給李希烈送信,鼓動李希烈反攻唐州的隋州。

但斬殺唐州刺史李元錦卻在朝廷中引起了不小的風波,李元錦原本是工部郎中,是顏真卿的門生,在地方爲官頗有政績,李晟沒有徵求朝廷意見,便直接將李元錦殺了,着實讓朝中很多人非議。

成都市井裡忽然出現了很多對李晟不利的議論,大多暗示李晟有自立爲藩鎮的野心。

這天晚上,盧杞的府中來了一名客人,當管家把客人的拜帖遞給盧杞,頓時將盧杞嚇了一跳,連忙命管家把客人請到自己內書房。

來人叫做盧析,是盧杞的堂弟,目前在長安出任尚書左丞,封爲從三品金紫光祿大夫。

這種一個家族在兩朝爲官的情況並不少見,這種數百年傳承的名門世家不可能在一棵樹上吊死,南唐有了盧杞,那麼北唐就要有盧析。

盧杞進門便怒斥道:“你來成都做什麼?萬一被人看見,你還活不活了?”

盧析不慌不忙取出一封信遞給盧杞,“這是朱泚給你的,你自己看看吧!”

盧杞連忙打開信細看,朱泚在信中誇讚他能忍辱負重,識大體,顧大局,並向他承諾,一旦南唐覆滅,自己將任命他爲新朝左相,盧杞看得熱血沸騰,但信中的最後卻提出了條件,李晟殺人如麻,有傷天和,北唐不喜歡這樣的對手,希望他下野冷藏。

盧杞這才明白,原來朱泚是要自己革掉李晟,其實盧杞也不喜歡李晟,他是自己的死對頭韓滉推薦的將領,出發時甚至沒有來見過自己,讓盧杞十分不滿。

盧杞沉思片刻問道:“最近市井有些流言,說李晟企圖建藩鎮,可是朱泚派人散佈的?”

“這個兄長就別管了,朱泚的在信中的要求,你可能辦到?”

盧杞負手來回走了幾步,他當然也要給自己留條後路,李適安於現狀,不思進取,而朱泚卻勢如劈竹,奪取了半個中原,一旦朱泚攻下漢中,成都就危險了。

這一刻,盧杞下定了決心,便嘆息一聲道:“恐怕光憑我還不夠。”

“朱泚知道,宦官那邊,他也有安排了。”

盧杞大喜,“那萬無一失了!”

........

WWW• тт kān• ℃ O

就在盧析拜訪盧杞的同一時刻,一名從長安過來的宦官混進了永安宮,找到了大宦官宋朝鳳。

宋朝鳳見到這名宦官也吃了一驚,雖然對方是他的心腹,但此人並沒有跟來成都,而是留在長安大明宮,據說混得還不錯。

“你來做什麼?”宋朝城急問道。

宦官將一隻盒子往桌上一放,推給了宋朝鳳,“這是朱太尉給大總管的。”

宋朝鳳打開盒子,裡面竟然是一顆寶珠,大小如鵝卵,正發出幽幽的光環,宋朝鳳見多識廣。他立刻脫口而出,“夜明珠!”

他拾起夜明珠再細看,沒錯,是一顆上等的夜明珠,價值連城。

宋朝鳳驚訝問道:“朱太尉爲什麼要給我夜明珠?”

宦官道:“朱太尉希望你收下夜明珠,然後再替他做一件事。”

“什麼事?”

宦官冷冷道:“罷免李晟,並要他永世不得翻身!”

........

第八百一十九章 盜賊事件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五百一十五章 獨孤幽蘭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驅蝗大戰第九百九十九章 天子學畫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營州消息第八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七百七十二章 高原爭鋒(上)第八百六十七章 八百勇士第八百九十三章 酒館交易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四百三十四章 葛胡疑雲第七百六十六章 江都風雲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七百零六章 內部摻沙第一百九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四百零七章 猛子收穫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再查線索第八百二十六章 漢中事件(下)第一百二十章 生活所迫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領新軍第一千零一章 探查病情第七章 學武之擇第三百七十章 酒樓偶遇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酒後失言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第九百六十一章 預防措施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密州之探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海外歸來第三百章 曲江小遊(中)第六百八十五章 南唐特使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小小缺口第九百九十七章 小董爲餌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四百六十七章 幕後老狐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越州問稻第十一章 卑微若斯第一百八十六章 試探攻城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洛陽佈局(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崔府壽宴(上)第六百七十七章 施壓加倍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四百九十章 戰火蔓延第四百八十三章 及時提醒第四百七十六章 思路漸清第七百四十章 困獸之鬥(下)第二百零一章 生死之戰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集結登州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帳(下)第八百四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誘兵之計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名之狀第七百四十二章 祭日宮變(中)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嶺南風雲(中)第六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一十五章 佔山爲王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五百七十章 緊急救助第五百一十三章 銀箭警告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爭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星夜兼程第八百二十三章 道宮上香(下)第八十八章 一路北上第八百二十六章 漢中事件(下)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羊頭之計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巡視江左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九十六章 婉拒拉攏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九百六十八章 終見太后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一百二十九章 刺殺權宦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洛陽佈局(上)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九百八十八章 請客深意第六十四章 高氏之弓第七百三十九章 困獸之鬥(中)第一百九十章 被迫撤軍第四百二十二章 粟特鉅商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洛陽佈局(上)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第七百九十七章 江南風緊第七百四十三章 祭日宮變(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會獵太原第四百一十一章 內務新軍第二百六十八章 警告縣尉第四百七十三章 京城童謠第九十九章 滅族之戰(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慘烈報復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八百三十二章 兄弟相勸第九百八十八章 請客深意第八百六十五章 計劃取消第六百零一章 靈州爭奪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
第八百一十九章 盜賊事件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五百一十五章 獨孤幽蘭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驅蝗大戰第九百九十九章 天子學畫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營州消息第八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七百七十二章 高原爭鋒(上)第八百六十七章 八百勇士第八百九十三章 酒館交易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四百三十四章 葛胡疑雲第七百六十六章 江都風雲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七百零六章 內部摻沙第一百九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四百零七章 猛子收穫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再查線索第八百二十六章 漢中事件(下)第一百二十章 生活所迫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領新軍第一千零一章 探查病情第七章 學武之擇第三百七十章 酒樓偶遇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酒後失言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第九百六十一章 預防措施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密州之探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海外歸來第三百章 曲江小遊(中)第六百八十五章 南唐特使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小小缺口第九百九十七章 小董爲餌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四百六十七章 幕後老狐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越州問稻第十一章 卑微若斯第一百八十六章 試探攻城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洛陽佈局(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崔府壽宴(上)第六百七十七章 施壓加倍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四百九十章 戰火蔓延第四百八十三章 及時提醒第四百七十六章 思路漸清第七百四十章 困獸之鬥(下)第二百零一章 生死之戰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集結登州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帳(下)第八百四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誘兵之計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名之狀第七百四十二章 祭日宮變(中)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嶺南風雲(中)第六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一十五章 佔山爲王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五百七十章 緊急救助第五百一十三章 銀箭警告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爭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星夜兼程第八百二十三章 道宮上香(下)第八十八章 一路北上第八百二十六章 漢中事件(下)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羊頭之計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巡視江左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九十六章 婉拒拉攏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九百六十八章 終見太后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一百二十九章 刺殺權宦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洛陽佈局(上)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九百八十八章 請客深意第六十四章 高氏之弓第七百三十九章 困獸之鬥(中)第一百九十章 被迫撤軍第四百二十二章 粟特鉅商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洛陽佈局(上)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第七百九十七章 江南風緊第七百四十三章 祭日宮變(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會獵太原第四百一十一章 內務新軍第二百六十八章 警告縣尉第四百七十三章 京城童謠第九十九章 滅族之戰(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慘烈報復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八百三十二章 兄弟相勸第九百八十八章 請客深意第八百六十五章 計劃取消第六百零一章 靈州爭奪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