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

西征軍的軍營位於城外,是一座河西軍的臨時訓練營,有一百多頂大帳,四周有營柵,兩名士兵在營門前來回放哨。

臨時中軍大帳內,郭宋正在和幾名主要將領商議接下來的行程,除了郭重慶和李季外,還有三名旅帥,樑武、張江、武萬寧,另外還有一名特殊的軍士,他便是從安西來長安送信的龜茲唐軍斥候隊正楊孝嚴。

郭宋攤開一張地圖,對衆人道:“現在安西、北庭以及河西走廊的形勢很複雜,沙陀人之所以從甘州撤軍,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葛邏祿人,他們勢力已經伸進了北庭,我們再往東走就是沙陀人的老巢伊吾,我們不能再以老眼光看待沙陀人,總以爲它是回紇人的傀儡,事實上他們已經自成勢力,年初他們和回紇結的盟不再是父子盟,而改爲兄弟盟,這就是沙陀人開始獨立的標誌。

安西和北庭除了沙陀人、葛邏祿人、回紇人、吐蕃人、吐谷渾人外,還有各個土王的軍隊,像高昌王、龜茲王、于闐王、疏勒王等等,另外還有肆虐的馬匪,我們此次西行可謂步步驚險。”

旁邊楊孝嚴道:“郭長史說得完全正確,我們安西唐軍雖然沒有被殲滅,但勢力已經大大縮小,只能孤守幾座城池,而且是和當地的土王共享,像龜茲王、疏勒王、于闐王,他們害怕被吐蕃滅國吞併,這才和我們結盟,共抗吐蕃入侵,其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吐蕃的主力軍隊在蔥嶺以西和回紇征戰,才使我們能堅持至今。”

郭宋點點頭,又繼續對衆人道:“從甘州西去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走敦煌,從敦煌向西去且末弩支城,再從弩支城北上到龜茲,另一條道路是去伊吾,先可以先去北庭,但一定會經過沙陀人的老巢,大家都說說吧!”

李季沉吟一下道:“遠不怕,就怕遭遇重兵包圍,我們就完成不了使命了。”

“長史的意見呢?”郭重慶問道。

郭宋淡淡道:“我的想法和李都尉差不多,走敦煌線雖然比較遙遠,也有可能會遭遇到小股吐谷渾人,但不太會被重兵包圍,說到底,我們不是來安西打仗的,這一點我希望大家能明白!”

.......

“從甘州北上也一樣不安全,白天你們北上容易遇到沙陀,晚上走卻容易遇到馬匪,就看自己取捨。”

趙騰蛟一路叮囑將他們送出二十里,到了銀木鎮,趙騰蛟抱拳道:“我就不送你們,一路保重!”

“趙都督保重!”

郭宋抱拳行一禮,率軍出了銀木鎮,一路向西而去.......

河西走廊五州,除了涼州和甘州在唐軍手中外,其餘三州肅州、瓜州和沙州都被沙陀軍佔領,自從朱邪未明被射殺後,沙陀軍的主力已經從河西走廊退出,三州目前只有八千駐軍,不過還有一千餘馬匪,分成三股,在河西走廊上肆虐。

遠征軍晝伏夜行,這天夜裡兩更時分,隊伍抵達了東玉門關,玉門關有兩個,一東一西,歷史上著名的玉門關是西玉門關,位於瓜州。

而郭宋他們抵達的東玉門關則位於肅州境內,它其實是唐軍設在肅州的玉門守捉關城,因爲外形也是一座關隘,大家便習慣性地稱它爲東玉門關。

玉門守捉關城也同樣被唐王朝所重視,一直在這裡屯了重兵,但沙陀人卻棄之若履,他們骨子裡對防禦性質的城關不感興趣。

不知爲什麼,郭宋總有一種不安的感覺,從張掖過來走了七百餘里,居然沒有遇到一個沙陀人或者馬匪,或許是因爲冬天,河西走廊上同樣是白雪皚皚的世界,只是沒有大雪封路。

這時,前去查看東玉門關的李季快步走上來沉聲道:“有點不對勁!”

“哪裡不對?”

“關城內的水井已被封死,這不合常理。”

李季話音剛落,郭宋便看見四支火箭從四個方向同時升起,他冷笑一聲道:“你說得一點沒錯,有人已經擺好大宴準備招待我們!”

........

正如趙騰蛟的提醒,河西走廊白天是沙陀人的勢力範圍,但晚上卻是馬匪的天下。

河西走廊上的馬匪一共有三支,共一千餘人,被稱爲‘河西野狼’。

馬匪的構成很複雜,有沙陀人、羌人、吐谷渾人、還有來自隴右的漢人,但他們首領都是沙陀將領,在沙陀軍隊的支持下,肆虐了河西走廊十幾年,可以說他們實際上就是沙陀軍下面的一支雜牌軍。

郭宋的隊伍從張掖出來就被馬匪盯住了,馬匪看中了西征軍的兵器、馬匹、給養和人頭,這些唐軍士兵人頭交給沙陀軍,每顆人頭可得十隻羊的賞賜,三百人就是三千隻羊,讓他們如何捨得放過?

馬匪們一直等到東玉門關纔開始對唐軍下手,他們很瞭解唐軍,有了關隘,唐軍就會依靠關隘,而不會想到突圍南下,這就像一羣羊被關進了羊圈一樣。

黑暗中,無數黑衣馬匪從四面八方出現了,三名首領聚集在一起,這三名馬匪首領實際上是同父異母的三兄弟,分別叫做莫乙、長羽和黑光,他們沒有姓,便以所在部落金山部爲姓,三兄弟都曾在沙陀軍呆過,老大莫乙還做到千夫長。

這三支馬匪在河西走廊上出現,是和沙陀人統治河西走廊同步,他們和沙陀軍是正反兩面,很多沙陀軍不好出面做的事情,就交給馬匪來處理。

“大哥,三百唐軍已經進了關城,我們是要攻打,還是困死他們?”老三金山黑光問道。

“先從三個方向試探進攻,如果天亮前攻不下來,那就困死他們!”

“遵令!”

老二長羽和老三黑光分別向各自的隊伍奔去,等待着進攻的信號。

三百唐軍已經迅速撤進了玉門關,玉門關實際上是一座關城,可容納士兵五百人,四周是兩丈高的關牆,城頭上寬約一丈,有角樓和箭樓,但城門卻有點破舊腐朽,經不起撞木一擊。

玉門關內原本有三口井,但現在三口井都被泥土石塊填滿封死,除非重新挖井,否則唐軍熬不過三天。

三百名唐軍已紛紛上城,張弓搭箭,嚴陣以待。

李季遠遠注視着遠處黑暗的雪地,他對郭宋道:“長史,我們不能留在玉門關,必須立刻撤離。”

“說出你的理由!”

“如果馬匪攻不下關城,明天天亮後,沙陀軍很可能就會殺來,一旦將我們包圍,就算我們突圍出去也會死傷過半,趁現在有夜色掩護,敵軍還沒有完全佈置好,我們立刻撤離,不能對關城產生依賴。”

旁邊郭重慶也道:“我贊成李都尉的意見,我們補給雖然可以堅持半個月,但水卻最多隻能堅持三天,越早撤離,我們傷亡越小。”

郭宋點點頭,“那就傳我的命令,丟掉補給,輕裝向北突圍!”

唐軍士兵動作極爲迅速,他們將備馬上的糧食補給和清水都統統卸掉,只帶了兩天干糧,紛紛翻身上馬。

就在這時,東南方向射出了一支火箭,這是敵軍進攻的信號。

郭宋當即令道:“出城!”

關城門已開啓,三百騎兵乘騎雙馬,向城外西北方向奔去,正北方向正好迎面殺來三百餘名馬匪,他們是老三金山黑光的軍隊,準備進攻關城,沒想到正好和唐軍迎面相撞。

唐軍以有備對無備,搶佔了先機。

“射擊!”

郭宋一聲令下,唐軍紛紛張弓放箭,三百支箭矢強勁射向對方。

對方也發現了敵情,迅速取弓抽箭,但還是慢了唐軍一步,在密集的箭矢射擊下,馬匪紛紛中箭落馬,郭宋的利箭更是精準強大,一箭射穿了金山黑光的頭盔,金山黑光落馬慘死。

一陣猛烈箭擊,馬匪傷亡百餘人,連首領也死在箭下,其餘馬匪嚇得膽戰心驚,調轉馬頭向東北方向奔逃。

唐軍沒有追趕,李季命令士兵拉了數十匹馬便繼續向西疾奔,很快便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

只片刻,金山莫乙率領大隊騎兵旋風般殺至,他見滿地的屍體,還有不少重傷兵躺在地上痛苦呻吟,還看見了他三弟的屍體,臉朝下趴在沙土上,一支箭射穿了他的頭顱。

金山莫乙氣得大叫一聲,“給我追!”

近千名馬匪風馳電掣般向西方追去。

第三十五章 甘雷私奔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第九百零二章 達成交易第三百二十二章 悔之已晚第九百八十七章 改行履新第四百六十八章 出乎意料第十七章 忽聞噩耗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幫械鬥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六百四十四章 裴氏家主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聞警訊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下)第六百九十二章 思結消息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年大宴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九十四章 出發前夕第三百四十二章 再見佳人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當街殺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城不寧第七十三章 弓局首戰第七百零七章 勇追窮寇第一千零四章 韓滉進京(上)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遠交近攻第二百六十五章 秋收季節第七百三十一章 直言不諱第八百七十九章 解開真相第八百三十章 患得患失第七百八十四章 兩線出征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敵在先第四百一十一章 內務新軍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九十章 摧毀後勤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二百二十三章 寶丰酒樓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合縱連橫(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階段勝利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巡視琉球(下)第七百一十三章 薛勳歸來第八百九十章 活字租賃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七百八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保守勢力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高家之擇第一百一十九章 獵與被獵第八百三十四章 科舉名額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一百七十章 神策兵變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貨幣之爭(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階段勝利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終獲突破第五百七十九章 初知敵情第一千零六十章 白水圍剿第五十七章 綠衫丫鬟第七百九十八章 闖關過卡第六百五十二章 朱泚決定第五十一章 達成交易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動了疑心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六十六章 當街發威第七百五十章 田宅開發第四十六章 陡生變故第九百零九章 緊急應對第十八章 甘雨下山第五百九十三章 抽籤分房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三百三十九章 出獵遇險第六百四十三章 絳州抉擇第七十三章 弓局首戰第八百二十章 事與願違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張掖(中)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巡視蘇州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六百八十七章 英才入彀第八百零一章 圍魏救趙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監管漏洞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赦方案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之常情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曠野決戰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五百八十七章 舊緣新續第二百五十二章 靈州來客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四百五十五章 追擊輜重第二百四十九章 述職報告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師兄義助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六百八十章 拒絕還價
第三十五章 甘雷私奔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第九百零二章 達成交易第三百二十二章 悔之已晚第九百八十七章 改行履新第四百六十八章 出乎意料第十七章 忽聞噩耗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幫械鬥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六百四十四章 裴氏家主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聞警訊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下)第六百九十二章 思結消息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年大宴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九十四章 出發前夕第三百四十二章 再見佳人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當街殺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城不寧第七十三章 弓局首戰第七百零七章 勇追窮寇第一千零四章 韓滉進京(上)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遠交近攻第二百六十五章 秋收季節第七百三十一章 直言不諱第八百七十九章 解開真相第八百三十章 患得患失第七百八十四章 兩線出征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敵在先第四百一十一章 內務新軍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九十章 摧毀後勤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二百二十三章 寶丰酒樓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合縱連橫(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階段勝利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巡視琉球(下)第七百一十三章 薛勳歸來第八百九十章 活字租賃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七百八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保守勢力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高家之擇第一百一十九章 獵與被獵第八百三十四章 科舉名額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一百七十章 神策兵變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貨幣之爭(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階段勝利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終獲突破第五百七十九章 初知敵情第一千零六十章 白水圍剿第五十七章 綠衫丫鬟第七百九十八章 闖關過卡第六百五十二章 朱泚決定第五十一章 達成交易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動了疑心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六十六章 當街發威第七百五十章 田宅開發第四十六章 陡生變故第九百零九章 緊急應對第十八章 甘雨下山第五百九十三章 抽籤分房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三百三十九章 出獵遇險第六百四十三章 絳州抉擇第七十三章 弓局首戰第八百二十章 事與願違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張掖(中)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巡視蘇州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六百八十七章 英才入彀第八百零一章 圍魏救趙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監管漏洞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赦方案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之常情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曠野決戰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五百八十七章 舊緣新續第二百五十二章 靈州來客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四百五十五章 追擊輜重第二百四十九章 述職報告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師兄義助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六百八十章 拒絕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