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內部清洗

次日中午,中郎將許大鵬帶着大批朔方軍將士返回了靈州,除了被俘的四千餘名將士外,還有五千七百餘名將士逃上山,躲過了一劫,生還的朔方軍將士加起來約有一萬人出頭。

將士們劫後餘生,情緒都十分低沉,他們被帶進大營,坐在空地上,每個人都很沉默,不知道自己的命運會怎麼安排。

這時,有大將高喝一聲,“節度使到,全體起立!”

士兵們紛紛站起身,只見數十名將領簇擁着一名身材高大的主帥快步走來,雖然大部分士兵都沒有見過郭宋,但他們都能猜到,這位頭戴金盔的年輕主帥就是名震天下的河西節度使郭宋了。

郭宋走上前,望着將士們擺擺手笑道:“大家不必緊張,放鬆一點,都坐下吧!”

士兵們見主帥笑容和藹,稍稍心安,這才紛紛坐下。

郭宋看了衆人一眼,高聲道:“首先我要說的是,這次朔方軍兵敗和將士無關,完全是因爲決策者盲目信任党項人,與虎謀皮的結果,介於責任者已死,我就不想繼續抨擊了,但請各位放心,在我郭宋的心中,在座的將士們都是無辜受害者!”

郭宋說完,人羣中頓時響起熱烈的掌聲,剛開始陰霾的氣氛被一掃而光,很多人臉上漸漸露出了希望,這是最重要的,兵敗和將士們無關,是主將崔寬盲目信任党項人的結果,這個清晰定性讓在場的上萬將士都備受鼓舞。

郭宋待衆人安靜下來,又繼續道:“相信大家都很關心自己接下來的命運,我要告訴大家,你們的命運由自己掌握!”

操場內異常安靜,安靜到落針可聞,關係到切身利益,每個人都豎直耳朵,生怕自己漏掉一個字。

“按照慣例,大家有兩個選擇!”

郭宋提高了聲音道:“第一個選擇是離去,如果不願意再從軍,想退軍回鄉,我絕不會阻攔,我會按照河西軍士兵退軍的安置錢糧給予,簡單說就是三個一,按照從軍年數,每年一畝地、一貫錢和一石米,假如你從軍十年,將獲得十畝地、十貫錢和十石米,將領會稍微高一點。”

操練場上頓時一片嗡嗡聲,這比朔方軍給得高,朔方軍是一律八貫錢,沒有土地和糧食,前提是從軍滿五年後才允許退軍,河西軍顯然更加豐厚,也更加公平。

“安靜——”許大鵬一聲厲喝,嗡嗡聲消失了。

郭宋笑了笑,又繼續道:“第二個選擇自然就是繼續從軍,但你們的身份不再是朔方軍,而是河西軍士兵長駐朔方,享受河西軍士兵的待遇,具體是什麼,我告訴大家,吃飽穿暖就不用說了,每三天還有一頓羊肉,關鍵是軍俸,你們將全部視爲河西軍的二等兵,每月兩貫軍俸.......”

郭宋剛說到這裡,頓時被歡呼聲淹沒了,朔方軍的軍俸是一貫錢,河西軍居然翻了一倍。

“大家聽我說完!”

郭宋擺擺手,讓衆人安靜下來,笑道:“河西軍實行軍俸換土地制度,每個月到手的軍俸是一貫錢,另外一貫錢則換成雙倍土地,舉個例子,假如你繼續從軍五年後退軍,那你就攢下了六十貫錢,摺合成一百二十貫錢的土地,如果不管你家鄉在哪裡?節度府都會給你價值一百二十貫錢的土地,如果還沒有聽懂沒關係,我們文官會詳細給大家講解,給大家三天時間考慮,留意留下來,還是願意退軍回鄉?”

.........

下午,郭宋率領一萬騎兵離開靈州,前往豐州。

郭宋對送行的樑武道:“不出意外地話,靈州兵馬使就由你來出任,負責除了豐州意外的朔方五州,你要提前把責任擔負起來。”

樑武沉思片刻道:“樑家掌管朔方軍政,卑職擔心會有非議。”

郭宋微微笑道:“非議是因爲制度不健全,肅政臺和軍紀營都會同時入駐,況且這並不是終身職務,你的任務是穩住朔方大局,最多一年,你就會另有任用,不要有心理負擔。”

樑武點點頭,“卑職明白了!”

郭宋又道:“你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建立一座難民大營,容納党項人的婦孺和老人,應該很快就會押解過來了。”

“使君打算如何處置他們?”

“河西軍的婚配問題一直存在,很多士兵找不到妻子,我打算用婚配的方式讓党項女子和河西軍將士成婚。”

“這個辦法不錯,卑職也是這樣考慮的。”

郭宋笑着拍拍樑武的肩膀,“讓你坐鎮靈州,不僅僅因爲你是地頭蛇,更重要是我對你的信任。”

“多謝使君信任!”

“留步吧!我出發了。”

郭宋一催戰馬,帶着數百親兵向遠方疾奔而去........

豐州刺史是薛長壽,當年跟隨郭宋去安西的軍醫,被郭宋重用,一步步成爲豐州的主政官員,他同時兼任三鎮經略府長史,薛長壽爲人比較圓滑,善於變通,他先後贏得了郭曙和崔寬的信任,由於崔寬兼任三鎮經略使,但實際軍務就由薛長壽負責。

一早,薛長壽將五名中郎將召集起來,他對衆人道:“相信大家都知道了靈州發生的事情,這兩天郭使君就會到來,我們需要明確態度。”

薛長壽見衆人沒有說話,又繼續道:“郭使君是我們老上司,是他打下了今天豐州的局面,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豐州,我個人願意繼續跟隨郭使君,各位如果不願意,我薛長壽絕不勉強,大家可以攜帶自己財物離去,但軍隊不行。”

薛長壽話音剛落,李季率先舉手表態,“我願跟隨!”

李季之前備受郭曙打壓,被貶爲東受降城鎮將,崔寬上任後,凡郭曙貶職的他都重用,李季又被調回豐州,出任中郎將,他是郭宋的老副將,當然第一個支持。

緊接着羅源、馮去敏也舉手表示願意跟隨,他們都是郭宋的老部將,從安西歸來的七十勇士之一,他們當然也支持。

剩下的二人,一個是張森,從河西調到豐州,深得郭曙的器重,但崔寬卻不喜歡他,張森猶豫一下,舉手道:“我願意爲郭使君效力!”

薛長壽並不擔心張森,張森是一個聰明人,儘管崔寬很不喜歡他,但他依舊能保護住自己。

這時,薛長壽的目光落在最後一人身上,此人叫做楊波,是崔寬心腹,兩個月前才調來靈州,他明擺着是來出任豐州軍主將,只是他還沒有來得及轉正,崔寬便被党項人幹掉了。

楊波沉默半晌道:“郭宋畢竟不是朝廷,他不能任命自己爲朔方節度使,我建議最好再聽一聽朱太尉的意見。”

羅源和馮去敏交換一個眼色,馮去敏緩緩抽出劍,猛然發作,狠狠一劍刺進了楊波的後心,這一劍刺穿了心臟,楊波慘叫一聲,當即斃命。

薛長壽驚得站起身,“你....你在做什麼?”

李季和張森也臉色大變,紛紛站到一旁,警惕地望着馮去敏。

馮去敏拱手行禮道:“我們早就聽說他被朱泚拉攏,今天這樣一說,明擺着是有異心,現在若不殺他,等回了軍營再殺他就難了。”

李季目光敏銳,他見楊波懷中露出一封信的一角,伸手抽了出來,冷笑一聲道:“各位看這封信!”

他把信扔在桌上,衆人都愣住了,只見信皮上寫着,‘致瀚海都督楊大將軍。’落款正是太尉朱泚。

朱泚真肯下本錢啊!居然封大將軍,還任命爲瀚海都督。

衆人都倒吸一口冷氣,楊波把信隨身攜帶,很可能他今晚要動手了。

張森沉聲道:“他恐怕已經有部署了,事不宜遲,我可假借他的名義,召集他的部屬,然後一網打盡!”

衆人的目光都望向薛長壽,薛長壽沉思片刻,點點頭道:“這件事確實事不宜遲,我們商議一下行動細節吧!”

半個時辰後,第五營的幾名校尉匆匆趕到楊波的大帳。

豐州軍兵力在郭宋時代達到了近兩萬人的頂峰,但豐州無法負擔這麼沉重的軍費,軍隊人數逐漸遞減,現在只剩下五千名專業士兵,他們都獲得土地,成爲軍戶。

五千士兵分爲五個營,每個營的主將是中郎將,實際上只相當於郎將,所以中郎將下面沒有設郎將,直接是校尉。

五名校尉剛走進大帳,卻發現大帳內空無一人,他們暗叫不妙,急轉身要退出,數百名士兵一擁而出,用長矛將他們團團困住。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奔襲宣州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危機到來第七十六章 絕密戰術第六百三十二章 馬場秋遊第五百四十五章 血戰庭州(下)第九百八十四章 朝房論政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漢中山莊第四百四十四章 敦煌消息第二百四十四章 守城初戰第五百八十二章 冒險一擊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瑞兆第八百九十五章 巧舌辯解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越州問稻第八百七十三章 進士擇官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達成共識(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一百零六章 雁過留名第一百二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三百三十一章 倦鳥歸京第二百七十二章 強換土地第九百三十章 老友重逢第二百一十八章 掛印去爵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七十六章 絕密戰術第六百五十三章 東遷太原(上)第七百一十九章 獵城行動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六百九十九章 暴露身份第五百八十六章 碎葉大戰(下)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七百八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六百九十六章 草原斥候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五百七十九章 初知敵情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第一百四十四章 意外箭信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料之中第八百三十六章 江南子弟第八百五十七章 井陘異動第六百九十七章 回紇公主第十九章 重色輕友第二百八十五章 七成勝面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封來客第八百九十一章 各自爲陣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巡視琉球(上)第七十六章 絕密戰術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四百二十六章 夜奪酒泉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誘兵之計第二百八十二章 淺灘伏擊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二章 道童郭宋第三百六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五百六十八章 葛胡消息第八百八十七章 徵詢意見第五十五章 求才若渴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新式窗戶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外圍之戰(下)第八百三十五章 徹底認慫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要說法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寵信漸淡第四百六十章 夢醒時分第七百九十八章 闖關過卡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難民大營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略差火候第七百二十七章 獨孤之擇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進退兩難第二百二十四章 巡哨旅帥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二百零八章 再進讒言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幫械鬥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機第七百三十七章 須拿誠意第二百六十九章 顏相提案第七百四十四章 南唐改元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太后詔書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六百六十六章 運輸不足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全線封鎖第五十七章 綠衫丫鬟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第十二章 蒼鷹猛子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斷退路第五百二十九章 冬季備戰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詩曲小會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二百八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上元前夕(下)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奔襲宣州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危機到來第七十六章 絕密戰術第六百三十二章 馬場秋遊第五百四十五章 血戰庭州(下)第九百八十四章 朝房論政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漢中山莊第四百四十四章 敦煌消息第二百四十四章 守城初戰第五百八十二章 冒險一擊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瑞兆第八百九十五章 巧舌辯解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越州問稻第八百七十三章 進士擇官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達成共識(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一百零六章 雁過留名第一百二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三百三十一章 倦鳥歸京第二百七十二章 強換土地第九百三十章 老友重逢第二百一十八章 掛印去爵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七十六章 絕密戰術第六百五十三章 東遷太原(上)第七百一十九章 獵城行動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六百九十九章 暴露身份第五百八十六章 碎葉大戰(下)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七百八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六百九十六章 草原斥候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五百七十九章 初知敵情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第一百四十四章 意外箭信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料之中第八百三十六章 江南子弟第八百五十七章 井陘異動第六百九十七章 回紇公主第十九章 重色輕友第二百八十五章 七成勝面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封來客第八百九十一章 各自爲陣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巡視琉球(上)第七十六章 絕密戰術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四百二十六章 夜奪酒泉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誘兵之計第二百八十二章 淺灘伏擊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二章 道童郭宋第三百六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五百六十八章 葛胡消息第八百八十七章 徵詢意見第五十五章 求才若渴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新式窗戶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外圍之戰(下)第八百三十五章 徹底認慫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要說法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寵信漸淡第四百六十章 夢醒時分第七百九十八章 闖關過卡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難民大營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略差火候第七百二十七章 獨孤之擇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進退兩難第二百二十四章 巡哨旅帥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二百零八章 再進讒言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幫械鬥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機第七百三十七章 須拿誠意第二百六十九章 顏相提案第七百四十四章 南唐改元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太后詔書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六百六十六章 運輸不足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全線封鎖第五十七章 綠衫丫鬟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第十二章 蒼鷹猛子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斷退路第五百二十九章 冬季備戰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詩曲小會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二百八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上元前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