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 高原爭鋒(上)

吐蕃軍藏有主力已經是郭宋和隴右將領的共識,事實上也是如此,吐蕃還有一萬五千主力軍,就藏身在七十里外,他們對這片地形極爲熟悉,知道怎麼才能讓唐軍發現不了他們的蹤跡。

這次吐蕃軍主帥正是大相尚贊結,經過數年的休養生息,吐蕃元氣稍有恢復,但外戚權力鬥爭卻極爲激烈,蔡邦氏佔據了上風,而另一個外戚那囊氏屢受打壓,而大相尚結贊正是那囊氏家族的重要人物。

此時,吐蕃贊普赤松德贊又有了奪回河湟的念頭,爲了獲得軍權,對抗蔡邦氏的打擊,這一次尚結贊不再反對贊普出征河湟的想法,反而極力支持,他親自策劃了方案,率領一萬五千軍隊出征河湟。

尚結贊站在高處,注視着遠處的冷泉方向,他不相信長安能忍受斷鹽的威脅,他深知鹽稅對唐朝的重要性,一旦斷了冷泉鹽場,對方在短時間內無法建起新的替代鹽場,河湟的軍隊一定會出兵奪取鹽場。

只要全殲鄯州的軍隊,就算石堡城也阻止不了吐蕃大軍的腳步了,他有把握一鼓作氣奪取河湟谷地。

吐蕃也比較重視情報,從前吐蕃設在長安的吐蕃使者館就是專門收集唐朝情報,吐蕃在河湟谷地以及鄯州城也有探子,否則他們不會知道隴右的兵力分佈,而郭宋率領唐軍主力過來,吐蕃探子也會發鷹信回吐蕃,一般都是送往邏些城。

而尚結贊和大軍此時遠離邏些城,這些重要情報他暫時還不知道,等吐蕃贊普派來的信使通知到他時,可能就是六七天以後的事情了。

這裡面就有一個獲取情報的時間差,正是這個時間差的存在,使尚結贊發生了誤判,他不知道唐軍主力已經抵達鄯州。

這時,一名騎兵奔來喊道:“啓稟大相,唐軍已到冷泉,論悉林將軍南撤了,但唐軍並沒有跟來。”

“有多少唐軍?”尚結贊問道。

“約四千人!”

鄯州五千軍隊出來了四千人,看來鄯州城內只剩下一千人了,尚結贊厲聲喝道:“傳我的命令,大軍出擊!”

一萬五千吐蕃大軍從山坳中出現了,浩浩蕩蕩向北方大非川方向殺去,他們目標並非冷泉,而是要截斷唐軍的退路,最後將四千唐軍全殲在高原上。

馬蹄轟鳴,一萬五千大軍風馳電掣在高原上奔馳,這時,在遠處一座高崗上,斥候校尉楊奇興奮地望着遠處的吐蕃大軍,他們尋找了兩天,終於發現了敵軍主力。

楊奇迅速寫了一張小紙條,捲起來遞給手下道:“發出鷹信!”

一隻信鷹飛起,向北面飛掠而去,正在奔馳中的尚結贊忽然發現了天空中的鷹,他立刻勒住戰馬,心中狐疑起來,這隻鷹有點不對........

一名鷹奴吹響了鷹笛,天空一隻信鷹長鳴一聲,開始在天空盤旋,緩緩落下,最後落在鷹奴的肩頭,鷹奴解下了腿上綁縛的紅色信筒交給士兵。

紅色信筒就代表着十萬火急,士兵立刻撒腿向主帥的行軍帳狂奔而去。

此時是中午時分,郭宋正在大帳內和幾名將領商議軍情,帳外忽然有士兵大喊:“殿下,斥候緊急情報!”

郭宋連忙道:“拿進來!”

一名親兵走進大帳,將一隻紅色信筒呈上,郭宋從信筒中倒出一卷紙,展開看了一遍,他對衆將道:“敵軍主力約一萬五六千騎兵在我們正南五十里外,正向我們這個方向殺來。”

衆人一驚,大將李冰急問道:“敵軍發現我們了嗎?”

“應該不是,敵軍應該是想斷安將軍的退路。”

郭宋隨即起身命令道:“傳令三軍立刻集結!”

‘嗚——’

集結的號角聲吹響,正在吃午飯的大軍紛紛停止吃飯,用水澆滅火堆,迅速收拾行裝和裝備,衆人翻身上馬,催馬向各營的集結軍旗奔去。

郭宋統率的兩萬大軍分爲十一個大營,每營兩千人,另外還有重甲步兵營,每個營都有一杆自己的大旗,軍隊集結、行軍、宿營甚至作戰都要跟隨着大旗,只要大旗不倒,軍隊就不會被衝散,士兵就會緊緊跟隨着旗幟。

不到半個時辰,兩萬六千大軍便已集結完畢,如洪流一般從山谷中衝出,向南面疾奔去。

高原上的天氣說變就變,剛纔還晴空萬里,轉眼間便烏雲密佈,寒風凜冽,天空竟然飄起了雪花。

吐蕃軍已經放慢了行軍速度,不再拉長,而是結成軍陣向前推進。

尚結贊心中充滿了疑惑,剛纔看到敵軍探子究竟是怎麼回事?難道唐軍還有一支軍隊?

他已經派出探哨前去打探,但又唯恐冷泉的唐軍逃走,便結成軍陣向前推進。

這時,他派出的探哨飛奔而來,高聲稟報道:“啓稟大相,前方發現唐軍主力,相距我們約二十里。”

尚結贊大吃一驚,急問道:“有多少人?”

“大約兩萬餘人!”

尚結贊連忙喊道:“大軍停止前進。”

吐蕃大軍停止前行,尚結贊心亂如麻,這下他該怎麼辦?

他用一千人作爲誘餌把鄯州的唐軍引來,沒想到鄯州的唐軍也是誘餌,還有另外一支更龐大的唐軍躲在背後。

這一戰是打還不是不打?

吐蕃大將們不知發生了什麼事,紛紛催馬前來問道:“大相,出了什麼事?”

不等尚結贊回答,遠方便隱隱傳來底層號角聲,‘嗚——嗚——’

大將們都十分震驚地望向北方,前方竟然有唐軍?

尚結贊仰頭望着天空紛紛揚揚飄灑的雪花,他胸中忽然豪情涌動,爲什麼要懼怕?這是高原,是吐蕃人的天下。

他厲聲高喊道:“傳令全軍,準備和敵軍決一死戰!”

唐軍主力終於在遠方出現了,此時郭宋也看見了遠方的一條黑線,吐蕃軍居然沒有撤退?看來是要和自己決一死戰。

“殿下,居然下雪了!”李冰望着天空道。

“不奇怪,高原就是這樣,八月酷暑也會下雪。”

李冰回頭看一眼士兵,低聲道:“高原作戰,恐怕我們沒有優勢。”

李冰沒有明說,他們沒有優勢,就意味着對方有優勢,吐蕃軍確實擅長高原作戰,這一點郭宋不否認。

其實這裡的海拔還不算很高,自己的軍隊還能承受,如果再向南或者向西數百里,海拔會更高,不少士兵的體力恐怕就跟不上了。

他這次帶來的軍隊都是精銳中的精銳,無論體力還是作戰經驗都是頂尖的,在現在這個海拔作戰,應該能夠堅持半天。

但如果超過半天,恐怕就有點吃不消了,郭宋迅速做出了權衡決定,這場遭遇戰他需要速戰速決,不能和吐蕃軍拖延時間打持久戰。

寒風中,兩支軍隊漸漸靠近,這時,重甲步兵已經移到前方,他們單膝跪下,列陣成三排,每排一千人,而重甲步兵的三千輔助步兵則化身爲弩軍,他們手執軍弩列陣在最前面。

其餘兩萬騎兵則列陣爲四個方陣,重甲步兵的左右各有一個方陣,這一萬騎兵叫做陣地軍,不會輕易改變位置,而另外兩個方陣則叫做遊擊軍,他們則比較靈活,隨時可以調動。

在漫天飛舞的雪花中,兩萬六千唐軍儼如山一樣矗立在高原上,這一刻時間也彷彿停止了。

尚結贊和唐軍沒有交戰經驗,上一次河湟大戰,他正好回邏些述職,是由他的副將來統率軍隊,但不管他和唐軍有沒有作戰經驗,都不重要,每一支成熟的軍隊都有自己的作戰風格。

尤其吐蕃軍一直恪守自己的作戰風格,不會輕易被敵軍改變。

吐蕃大軍作戰主要以步兵爲主,這也是他們短兵器決定,吐蕃軍隊擅長用短劍和盾牌,騎在馬上用短劍根本夠不着敵軍,其次吐蕃步兵強悍無比,韌性十足,絕不投降,死戰到底,正是這種不死不休的作戰精神令唐軍心生畏懼,很多次大戰,唐軍都是和吐蕃軍熬戰到最後而崩潰。

“第一隊上!”

尚結贊戰劍一揮,下達了命令。

兩千吐蕃士兵手執盾牌和短劍列隊向唐軍殺去。

第二章 道童郭宋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七百零七章 勇追窮寇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貨幣之爭(上)第五百四十一章 再度北伐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襲軍堡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布棋落子(四)第八百二十九章 冰湖事件第五百五十章 逆我者亡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激戰內庫(中)第三百五十一章 崔府壽宴(上)第九百四十六章 趁機而入第二百九十七章 名士談仙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秋後算帳第三百五十一章 崔府壽宴(上)第九百八十四章 朝房論政第九十四章 西受降城第一千一十章 兵臨江南(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備用之策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麒麟莊園第七百四十七章 淮北無魚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紇使者第五百七十二章 連環毒計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防不勝防第一百八十二章 抵達龜茲第六百二十六章 爭取世家第一百七十二章 招攬手下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合縱連橫(下)第九百八十八章 請客深意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深宮密議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六百二十二章 奪城內戰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審時度勢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泉州消息第五百零八章 主戰出兵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無米之炊第八百一十九章 盜賊事件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七百七十三章 高原爭鋒(下)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海外歸來第四百九十三章 莊園垂釣第三百六十七章 聖臨軍營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紇使者第五百一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八章 胖子甘雷第九百八十章 自限權力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二十七章 丫鬟春桃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夏買僕第七百八十一章 崔氏態度第七百零九章 巡視船場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神秘對手第七百六十三章 江南求援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第六百二十二章 奪城內戰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陽亂起第四百二十二章 粟特鉅商第四百五十六章 協商劃界第八百二十五章 漢中事件(中)第四十一章 軍機泄露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兌換事件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年大宴第八百一十二章 勢力代表第七百七十四章 視察鹽州第九百八十四章 朝房論政第二百三十二章 緣來如風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星夜兼程第一千零一章 探查病情第七百五十五章 親情難逾第九百四十二章 碎葉失陷第二百零五章 人狼之戰第九百七十章 再見太后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七十九章 兩強相遇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訪韓相第三百八十三章 迎娶之日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九百五十一章 奇襲劍閣(下)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激戰內庫(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四百二十一章 祁連戍堡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述職報告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幫械鬥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二百一十一章 召王夜宴第一百四十七章 往事不堪第八百二十四章 漢中事件(上)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五十章 仗義出手
第二章 道童郭宋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七百零七章 勇追窮寇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貨幣之爭(上)第五百四十一章 再度北伐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襲軍堡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布棋落子(四)第八百二十九章 冰湖事件第五百五十章 逆我者亡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激戰內庫(中)第三百五十一章 崔府壽宴(上)第九百四十六章 趁機而入第二百九十七章 名士談仙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秋後算帳第三百五十一章 崔府壽宴(上)第九百八十四章 朝房論政第九十四章 西受降城第一千一十章 兵臨江南(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備用之策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麒麟莊園第七百四十七章 淮北無魚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紇使者第五百七十二章 連環毒計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防不勝防第一百八十二章 抵達龜茲第六百二十六章 爭取世家第一百七十二章 招攬手下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合縱連橫(下)第九百八十八章 請客深意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深宮密議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六百二十二章 奪城內戰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審時度勢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泉州消息第五百零八章 主戰出兵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無米之炊第八百一十九章 盜賊事件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七百七十三章 高原爭鋒(下)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海外歸來第四百九十三章 莊園垂釣第三百六十七章 聖臨軍營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紇使者第五百一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八章 胖子甘雷第九百八十章 自限權力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二十七章 丫鬟春桃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夏買僕第七百八十一章 崔氏態度第七百零九章 巡視船場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神秘對手第七百六十三章 江南求援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第六百二十二章 奪城內戰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陽亂起第四百二十二章 粟特鉅商第四百五十六章 協商劃界第八百二十五章 漢中事件(中)第四十一章 軍機泄露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兌換事件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年大宴第八百一十二章 勢力代表第七百七十四章 視察鹽州第九百八十四章 朝房論政第二百三十二章 緣來如風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星夜兼程第一千零一章 探查病情第七百五十五章 親情難逾第九百四十二章 碎葉失陷第二百零五章 人狼之戰第九百七十章 再見太后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七十九章 兩強相遇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訪韓相第三百八十三章 迎娶之日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九百五十一章 奇襲劍閣(下)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激戰內庫(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四百二十一章 祁連戍堡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述職報告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幫械鬥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二百一十一章 召王夜宴第一百四十七章 往事不堪第八百二十四章 漢中事件(上)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五十章 仗義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