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

大帳內,張雲展開了一張相州地圖,李溫亮指着臨漳縣道:“三天前,一支千餘人的山匪襲擊了臨漳縣城,縣城的五百駐軍死傷過半,聽說這支山匪在縣城內搶掠燒殺,相州兵馬使李萬春便調集各縣兵力約五六千人,阻截這支山匪,不讓他們回太行山。”

張雲點點頭,“有可能是李寶,從魏州逃回來。”

周飛接口道:“將軍,李寶在赤巖寨的手下只有兩三百人,這裡面卻有千人,恐怕大部分人都是朱泚的軍隊。”

“你是怎麼想的?”張雲問道。

周飛緩緩道:“將軍,田悅大年三十死的,現在正月初十了,從魏州過來不可能要耗費十一天時間,卑職懷疑李寶根本就沒有下山,卑職和李寶打過交道,他就是個粗貨,山寨裡窮困潦倒,大部分手下穿着破舊的布衣,從來就沒有得到過朱泚支持。”

“你是說,有人假扮李寶?”

周飛點點頭,“卑職推斷其實有兩個李寶,一個真李寶,在滏口陘附近落草爲寇,靠劫掠爲生,還有一個假李寶其實是朱泚的手下將領,安插在相州,假借李寶之名,山寨有數千人,都是朱泚軍隊,而且這支軍隊的目的應該和我們一樣,也是爲了奪取相州。”

張雲沉思片刻,點點頭道:“你說得有道理,但我們不用管真假李寶,我們的要消滅之人就是這個假李寶,他們搶掠臨漳縣很可能是爲了調虎離山,安陽縣纔是他們的目標。”

張雲說完,他看了一眼周飛,這是一種斥候特有的默契,不需要點明,周飛點點頭道:“我率領五十名弟兄先一步潛伏進安陽縣。”

張雲欣然道:“鶴蚌相爭,漁翁得利,我會後發制人,大軍到安陽縣之時,我們用火藥箭聯繫!”

周飛率領五十五名斥候騎兵先一步出發,他們直接越過了結冰的滏陽河,向相州南面奔去。

周飛曾奉命剿滅李寶,他爲此做了大量的調查,他判斷赤巖寨就位於相州北部,距離滏口陘不遠,所以他和張雷纔會在滏口陘內遭遇李寶,說明自己的判斷正確,赤巖寨距離滏口陘不會超過五十里。

但正是那一次遭遇,周飛忽然意識到他們一直都犯下了一個錯誤,真正的山匪李寶,朱泚是看不上的,他必然是假借了李寶之名,多年前就將一支軍隊藏匿在相州了。

從常理分析,這支軍隊在魏州元城替田緒背鍋後,應該是無聲無息逃回老巢,最多幾天時間,但他們卻很招搖,在相州四處劫掠,甚至還襲擊了臨漳縣,這顯然就是爲了吸引相州駐軍前去圍剿,很明顯的調虎離山之計,他們的真正目標應該是相州州府安陽縣了。

三家爭奪安陽縣,晉軍要扮演漁夫的角色,但又要提前打進楔子,這就是周飛的任務了。

天快黑時,周飛帶着最後幾名手下進了安陽縣,他們一共五十六人,其中五人留在城外,照管戰馬,接應大軍,而周飛將其餘五十名士兵分爲十幾批進城,安陽縣的盤查並不嚴格,可以說基本上不管,任由百姓進進出出,甚至在中午吃飯時,城門口根本就沒有士兵。

這讓周飛十分驚訝,在他記憶中,安陽縣可是盤查得十分嚴格,每個進城的人都要被搜身,今天是怎麼回事,竟然看不到守城士兵。

周飛想不到原因,但他有些後悔,他完全可以把戰馬一併帶進城內,只是戰馬在數十里外,已來不及攜帶,不過他們還把戰刀和弓弩藏在一輛牛車內帶進了城內。

安陽縣是相州州府,是一座大縣,人口有十餘萬,城池周長有三十餘里,衆人進入安陽縣並沒有住客棧,而是租了一間大宅藏匿起來,等待着局勢的變化。

就在周飛和手下進入安陽縣的當天晚上,大約三更時分,一支軍隊悄然來到了安陽縣,這支軍隊便是藏匿在太行山的朱泚軍隊,也就是假李寶,他們老巢並非在滏口陘附近,而是在相州南部的太行山深處。

這支軍隊人數時多時少,最少時只有三四百人,最多之時就是最近了,兵力達到了五千人,主將叫做李銀龍,是淮西軍的降將,十分狡詐多疑,朱泚特地讓他負責奪取相州。

李銀龍用調虎離山之計,成功將相州兵馬使李萬春調離了安陽縣,他隨即率領四千軍隊趁夜間而來。

李銀龍對安陽縣的防衛已經非常瞭解,安陽的兩座城門,夜間只有北城門上有士兵當值,防止夜間有急事,而南城門夜間不開,也沒有士兵把守。

他率領四千人來到了南城門,士兵們搭設木板跨過了護城河,城頭上一片漆黑,沒有士兵巡哨,士兵們搭了兩架攻城梯,一個接一個,迅速攀城而上。

李銀龍目不轉睛地注視城頭,一名手下將領低聲道:“不知城內會有多少敵軍?”

“放心吧!一共三千守軍,李萬春帶走兩千人,現在只有千人守城,士氣低迷,我們可以手到擒來。”

旁邊幾名將領都不解問道:“守城軍隊爲何士氣低迷?”

李銀龍冷笑一聲道:“李萬春是田悅的心腹,田緒開始清理軍中將領,下一步就輪到他了,他根本就沒有心思帶兵,士氣怎麼能不低迷?”

“那他會不會投降我們?”

“不一定,天子以前招攬過他,被他回絕了,據說他和李納關係不錯,是不是想投降李納就不知道了。”

這時,城頭上揮舞火把,緊接着吊橋緩緩放下,城門開啓。

李銀龍大喜,喝令道:“殺進城內!”

黑暗中,四千士兵加快速度向城內奔去,但出乎李銀龍意料,安陽縣軍營內竟然沒有士兵,他詢問了縣令才得知,李萬春把三千守軍全部帶走了,安陽縣竟然是一座空城。

李銀龍忽然感覺到不太對勁.......

李萬春年約四十歲,身材中等,長得其貌不揚,他之所以成爲田悅心腹,成爲最重要的相州兵馬使,根本原因還是他能獨當一面,他頭腦清醒,統率能力很強,深受田悅的信任。

李萬春已經得到消息,左軍大將邢典曹和後軍大將滿守義都被田緒殺了,懷州主將趙倫被革職,這是田悅的嫡系軍隊遭到清洗,而外面軍隊中的田悅心腹就只剩下自己和貝州兵馬使司馬笠。

司馬笠已經投降了晉國,現在田緒的屠刀依舊沒有放下,那下一個目標肯定是自己了。

李萬春這幾天一直在殫精竭慮如何擺脫危機,李萬春是想去投齊王李納,李萬春也是高句麗人,他父親李建曾是李正已的部將,李萬春是和李納一起長大,他後來被田承嗣賞識,收爲部將,二十多年來一直對魏國忠心耿耿,但現在,他不得不考慮自己的退路了。

李萬春當然決定投降李納,只是他需要一些本錢,他如果單身跑去投奔李納,恐怕得不到重用,可如果拉一支軍隊過去,那就有自己的本錢了。

李萬春正在考慮找什麼藉口召集軍隊,恰好臨漳縣發生了山匪搶掠事件,他立刻找到了藉口,迅速聚集六千軍隊,藉口剿匪,但他率領六千軍隊向東南方向浩浩蕩蕩奔去。。

李萬春率領六千軍隊帶着七天的乾糧,一路向東南方向疾奔,進入魏州南部,他們沿着黃河北岸行軍,他們的目標是前往棣州,李萬春會將六千軍隊連同棣州一起投降李納,這就是他的本錢了。

事情的發展確實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李萬春竟然在關鍵時刻放棄了相州,率領相州魏軍撤離了,使朱泚的軍隊兵不血刃佔領了安陽縣。

雖然沒有形成張雲鶴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局面,但這場相州爭奪戰究竟誰笑到最後,還爲未可知。

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夜襲江陵第一百章 草原夜獵第七百七十五章 溫酒話別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將功贖罪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八百七十二章 河北談判(下)第二百二十章 面臨選擇第五百二十四章 麥子熟了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月夜截擊第七百五十章 田宅開發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洛陽異動第四百九十九章 涇源兵變(下)第九十六章 婉拒拉攏第四百一十六章 初步進攻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入洛陽第六百二十章 深入敵內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五百五十章 逆我者亡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三百八十四章 拜堂成親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敵在先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新式窗戶第二百四十章 九原縣城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九百五十五章 除弊革新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獨孤隱患第二百五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二百九十八章 薛家有客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七百八十九章 玉真宮主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朱滔之死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喘息之機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審時度勢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二百二十四章 巡哨旅帥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新羅新政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五百七十章 緊急救助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強則強第八百五十五章 策略失誤第九百六十九章 北衙覆滅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連夜行動第六百一十五章 延州火油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酒後失言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稽私風暴(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再走古道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錢方案第七百五十五章 親情難逾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遠交近攻第六百二十章 深入敵內第七百四十四章 南唐改元第七百二十七章 獨孤之擇第一百九十五章 折中之策第七百九十九章 援軍抵達第三百六十五章 灞上新軍第九百八十四章 朝房論政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大魚上鉤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酒眉壽第四百一十九章 血戰張掖(下)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達成共識(下)第六百五十七章 探子落網第五百三十五章 沙州之戰(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策外衛第八百七十九章 解開真相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三百三十一章 倦鳥歸京第三百八十六章 新婚燕爾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跨江出兵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三十五章 甘雷私奔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變(下)第七百零二章 可汗之死第九十三章 李氏皇商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五百四十六章 光復北庭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六百五十九章 朱泚登基第二百六十章 集思廣益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寵信漸淡第八百一十九章 盜賊事件第五百三十二章 安西軍情第五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四十三章 黑月混戰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五百一十六章 隴右消息第一百四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外圍之戰(下)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巡視琉球(上)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難民大營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
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夜襲江陵第一百章 草原夜獵第七百七十五章 溫酒話別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將功贖罪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八百七十二章 河北談判(下)第二百二十章 面臨選擇第五百二十四章 麥子熟了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月夜截擊第七百五十章 田宅開發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洛陽異動第四百九十九章 涇源兵變(下)第九十六章 婉拒拉攏第四百一十六章 初步進攻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入洛陽第六百二十章 深入敵內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五百五十章 逆我者亡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三百八十四章 拜堂成親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敵在先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新式窗戶第二百四十章 九原縣城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九百五十五章 除弊革新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獨孤隱患第二百五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二百九十八章 薛家有客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七百八十九章 玉真宮主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朱滔之死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喘息之機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審時度勢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二百二十四章 巡哨旅帥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新羅新政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五百七十章 緊急救助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強則強第八百五十五章 策略失誤第九百六十九章 北衙覆滅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連夜行動第六百一十五章 延州火油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酒後失言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稽私風暴(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再走古道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錢方案第七百五十五章 親情難逾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遠交近攻第六百二十章 深入敵內第七百四十四章 南唐改元第七百二十七章 獨孤之擇第一百九十五章 折中之策第七百九十九章 援軍抵達第三百六十五章 灞上新軍第九百八十四章 朝房論政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大魚上鉤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酒眉壽第四百一十九章 血戰張掖(下)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達成共識(下)第六百五十七章 探子落網第五百三十五章 沙州之戰(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策外衛第八百七十九章 解開真相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三百三十一章 倦鳥歸京第三百八十六章 新婚燕爾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跨江出兵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三十五章 甘雷私奔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變(下)第七百零二章 可汗之死第九十三章 李氏皇商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五百四十六章 光復北庭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六百五十九章 朱泚登基第二百六十章 集思廣益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寵信漸淡第八百一十九章 盜賊事件第五百三十二章 安西軍情第五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四十三章 黑月混戰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五百一十六章 隴右消息第一百四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外圍之戰(下)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巡視琉球(上)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難民大營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