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再臨江夏

李納最終選擇了撤軍,迫於形勢的壓力,他連夜率軍向北撤退,同時派人去通知曹光率水軍撤退,至於最後他得知水軍已不再屬於他,會是什麼感受,那就是以後的事情了。

郭宋在江都接見了淮南五州刺史後,隨即返回潤州,此時已是九月中旬,儘管郭宋還有明州、溫州、宣州等地沒有巡視,但他沒有時間再繼續南下巡視,在潤州呆了一天,郭宋便正式結束了江南的巡視,帶着家人乘船返回了長安。

郭宋巡視江南意義重大,他安撫官場,拜訪豪門,憫慰百姓,穩定了官場和人心,贏得了江南士族的支持,使江南又重新迴歸朝廷。

郭宋隨即任命陸展爲兩浙道鹽鐵轉運使,負責轉運兩浙道的稅賦和糧食,陸展雖然出生在長安,在長安長大,但他卻是蘇州陸氏不折不扣的族人,又跟隨郭宋多年,由他負責江南的財稅,郭宋很放心。

船隊在波光浩渺的長江上航行,此時已是深秋時節,江面上颳着強勁的西北風,又是逆水航行,船隊必須依靠縴夫拉拽而行,因此船隊緊靠南岸航行,上千名縴夫赤着上身,喊着低沉的號子,列隊在岸上艱難地拉拽着大船西行。

郭宋坐在一間船艙內全神貫注地批閱奏摺,奏摺是朝廷不久前派人送到潤州,有一些重要的奏摺必須要他批准,比如明年的科舉方案,比如安西招募長征健兒的方案,以及十幾份御史臺的彈劾書。

另外,史家採購的最後一批五千頭駱駝送到了張掖,至此,五萬頭駱駝全部到位,朝廷由此付出了近一百萬兩白銀,遠遠超過當時設定的五十萬兩白銀的預算,由於預算嚴重超標,就需要郭宋特批。

這時,薛濤走進船艙,親自給丈夫送來一盞剛煎好的參茶,她把茶盞放在桌上笑道:“這是船隻,會晃動的,夫君趕緊趁熱把他喝了!”

郭宋放下筆,端起茶盞喝了一口,笑問道:“大家都在做什麼?”

“除了小薇在畫她的《江南秋意圖》外,其他人都比較無聊,要麼聚在一起閒聊,或者玩雙陸棋,坐船實在太無聊,大家都渴望着早點回到長安。”

郭宋笑道:“我原本還想說下次我去安西巡視,要不要帶你們一起去?”

薛濤吃了一驚,“夫君明年要去安西嗎?”

“不一定是明年,也或許是後年,肯定是要去一趟的。”

薛濤當然知道丈夫以後的巡視還會有很多,巡視對各地的穩定很重要,這次她們就深有體會,將來的巡視肯定是不可避免,她便不再多說什麼,只是默默點了點頭。

這時,郭宋想起一事,從身後取過厚厚一答疊報紙,遞給薛濤笑道:“這是剛纔親衛送來的,都是最近一個多月的。”

薛濤頓時又驚又喜,驚訝地道:“江面上怎麼會有報紙?”

“剛纔有一艘從襄陽過來的驛船,準備送去潤州,我們的船隻便攔截下來,兩種報紙各要了一份。”

“這下我們有報紙可看了!”

薛濤歡喜無限,拿着報紙匆匆去了,有了報紙,她們的旅程就不會那麼無聊了。

...........

這天上午,船隊抵達了鄂州江夏縣,船隊停泊在江夏縣進行了補給,衆人也紛紛上岸休整,薛濤帶着衆人前往黃鶴樓遊玩,當年她和郭宋從巴蜀逃出時,曾經來過江夏,也是在這裡買下了敏秋,這裡也是敏秋的故鄉,只是她父母的墳塋已經在幾年前被郭宋派人遷去長安,她在這裡已經沒有什麼留念了。

黃鶴樓內的遊人已經清空,數百士兵戒備森嚴,除了王妃和其他家眷外,不準任何外人入內,

登上了黃鶴樓,衆人都興致盎然,唯獨敏秋顯得有些情緒低沉。

薛濤慢慢走到敏秋身邊,柔聲道:“我記得你曾經說過,你舅父在江夏,你不去看看他?”

敏秋搖搖頭,“當年他霸佔了父母留下的房子,把我賣身爲奴,我和他便已經恩斷義絕了,我沒有什麼舅父。”

“那你還有別的心事?”

薛濤又笑道:“有心事就說出來,別憋在心中。”

敏秋望着下方的長江,輕輕嘆了口氣道:“我也不知道,我想去看看故居,可是又.......”

“那等會兒讓夫君安排一下,既然來了,還是要去看一看,下一次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呢!”

敏秋輕輕點頭,她心中對故居充滿了期待........

郭宋在江夏視察了駐軍大營,在江陵戰事結束後,除了裴信率一部分軍隊返回關中外,張雲則率兩萬軍隊進駐江夏,準備下一次的淮西戰役。

張雲雖然還是名義上斥候軍統領,但他已經升爲驃騎將軍,職權範圍已不再是斥候營,他同樣也開始率大軍獨擋一面,斥候營的實際主將是三位副統領,虎賁郎將陳禮、虎賁郎將張遠智和虎賁郎將周飛,軍務則由長史邵簡之負責。

士兵們在演武場上訓練,郭宋在衆將陪同下,在校場邊視察,他又問道:“士兵們對這裡還算習慣吧?”

“弟兄們適應得很好,這裡面有一萬軍隊是馬燧的部下,他們大都是附近州縣的人,訓練有素,作戰能力很強,不比我們軍隊差。”

郭宋點點頭,“所以沒有把他們解散,解散回鄉太可惜了。”

他們來到帥帳,郭宋走到地圖前,注視地圖片刻問道:“地圖上的紅旗是什麼意思?”

“回稟殿下,紅旗就是有軍隊駐紮的城池,一支紅旗代表一千人,像黃州的黃岡縣,安州的安陸縣,申州的義陽縣,這是緊靠荊襄的三個州,每個關鍵縣城都各駐紮了五千人,然後是東面的廬州合肥縣,壽州壽春縣,以及舒州舒城縣也各有五千駐軍,整個淮西八州中只有蘄州和光州沒有駐軍。”

郭宋冷笑一聲,“兵力這麼分散,他們就不怕被我們各個擊破?”

“一個主將一個習慣吧!像廣陵郡王薛綸喜歡把軍隊都聚在揚州,而淮西郡王高幽則喜歡把兵力分散,他以前駐軍宋州時,就把五千軍隊分散到各個縣去,每個縣一千人。”

郭宋笑着讚許道:“不愧是斥候主將出身,把敵將研究得很透徹啊!”

張雲摸摸鼻子道:“多謝殿下誇獎,卑職確實習慣了,恨不得把對方的祖宗八代都查得清清楚楚。”

張雲說得幽默,衆人一起大笑起來。

..........

下午時分,郭宋陪着敏秋來到了江夏城南,雖然敏秋只是妾,但她畢竟也是郭宋的妻子之一,作爲丈夫,郭宋當然要陪同她去故宅看一看。

有丈夫陪同,敏秋原本緊張的心情也放鬆了很多,她有了一種強烈的安全感,這也是郭宋喜歡的她的一個重要原因,敏秋心中一直缺乏安全感,她便對丈夫格外依賴,行房事之時也全身心付出,恨不得和丈夫融爲一體,每次在她那裡過夜,郭宋都會得到極大的滿足。

“就是那間院子!”敏秋指着靠路邊的一間院子低聲道。

敏秋的父親是個開私塾的教書先生,和薛濤的外祖父一個職業,她家的房子地段不錯,緊靠大街,佔地約有兩畝,難怪敏秋父母病逝後,她舅父爲了霸佔房產,便把她賣身爲奴。

江夏縣令已經先來一步,給房子的主人交代好了,數十名士兵也進行了安全部署,郭宋帶着敏秋直接走進了院子。

走進院子,敏秋頓時呆住了,淚水撲簌簌落下,郭宋見她情緒異常,輕輕摟住她問道:“怎麼了?”

“不見了,我從前的家已經沒有了。”她再也忍不住,轉身伏在丈夫懷中哀哀哭了起來。

郭宋細看了一眼房子,頓時明白了,房子都是新的,才修了沒幾年,應該是敏秋的故居已經被拆掉了。

這時,縣令帶着房主人走來,房主人是個四十餘歲的中年人,他不知對面人是什麼來頭,連縣令見他都恭恭敬敬。

房主人嚇得跪下磕頭行禮,郭宋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小民叫麻勇,大家都叫我麻五郎!”

“是他嗎?”郭宋問道。

敏秋搖搖頭,抹去眼淚問道:“這座房子你問誰買的?”

“是一個叫蔣泉的人五年前賣給我的,房子都要塌了,就是一塊地皮。”

蔣泉正是敏秋舅父的兒子,敏秋又問道:“有個叫蔣逸的老者,你知道嗎?”

“當然知道,是那個蔣泉的父親,這塊地皮就是他的名字,但這個人早就死了,十幾年前就死了,包括這個蔣泉,聽說去年也死了。”

“蔣泉怎麼死的?”

“聽說是坐渡船過江,船翻了,他一家人坐在船艙內,結果逃不出來,全反扣在船內,後來連屍體都沒有找到。”

敏秋半晌說不出話來,她一直深恨舅父,可聽說他們一家都死了,她心中又有點失落,恨不起來了。

“還要進去看看嗎?”

敏秋搖搖頭,“我們走吧!”

郭宋帶着她離開院子,兩人坐上馬車,馬車直接向碼頭駛去。

等他們走了,房主人才小聲問縣令道:“請問縣君,他們是何人?”

縣令哼了一聲,在他耳邊低聲說了一句,房主人嚇得‘撲通!’攤坐在地上,嘴脣哆嗦着說不出話來,剛纔那個人竟然是.........

第四百七十五章 內務反擊第四十八章 血染紫霄第七百章 回紇出兵第十八章 甘雨下山第六百三十八章 蔣幹盜書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終獲突破第二百二十五章 夜截航船第二十三章 武道大會(三)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精確穿插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第五百四十章 激戰疏勒第九百九十三章 關注荊州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九百七十一章 發現秘密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布棋落子(三)第六百三十五章 無法迴避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四百一十三章 籠絡衙官第四百二十三章 出兵酒泉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意外來客第三百三十七章 元家遇事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開拓思路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聞警訊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紇使者第一百四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七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二十三章 武道大會(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九百三十五章 年輕縣令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寵信漸淡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閣者死第二百八十四章 血戰豐城第一千一十四章 注目東南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平原困馬第六百四十七章 橫掃河東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背後捅刀第五百三十二章 安西軍情第三百八十四章 拜堂成親第十二章 蒼鷹猛子第三百五十二章 崔府壽宴(中)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王事件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終獲突破第十六章 比武消息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五十章 仗義出手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襲瀘川第三百九十二章 相國薦才第九百九十九章 天子學畫第五十章 仗義出手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六百九十四章 白登述史第七百六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當街殺人第六百七十章 巡視考場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保守勢力第一百三十章 晉升子爵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七百六十四章 居者有屋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八十五章 騎射大賽(上)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禍起蕭牆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七百零六章 內部摻沙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輿論之劍(下)第六百零七章 夜奪蕭關第七百八十七章 輕騎夜襲第三百一十章 出乎預料第四百一十一章 內務新軍第六百九十七章 回紇公主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三百四十五章 抓住機會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尋找情報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九百六十六章 最大漏洞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曠野決戰第七章 學武之擇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新相人選第四百六十八章 出乎意料第一千章 接踵而來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全軍覆滅第四百三十九章 機緣湊巧第八百零二章 懷柔手腕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失有得
第四百七十五章 內務反擊第四十八章 血染紫霄第七百章 回紇出兵第十八章 甘雨下山第六百三十八章 蔣幹盜書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終獲突破第二百二十五章 夜截航船第二十三章 武道大會(三)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精確穿插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第五百四十章 激戰疏勒第九百九十三章 關注荊州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九百七十一章 發現秘密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布棋落子(三)第六百三十五章 無法迴避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四百一十三章 籠絡衙官第四百二十三章 出兵酒泉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意外來客第三百三十七章 元家遇事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開拓思路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聞警訊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紇使者第一百四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七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二十三章 武道大會(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九百三十五章 年輕縣令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寵信漸淡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閣者死第二百八十四章 血戰豐城第一千一十四章 注目東南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平原困馬第六百四十七章 橫掃河東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背後捅刀第五百三十二章 安西軍情第三百八十四章 拜堂成親第十二章 蒼鷹猛子第三百五十二章 崔府壽宴(中)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王事件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終獲突破第十六章 比武消息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五十章 仗義出手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襲瀘川第三百九十二章 相國薦才第九百九十九章 天子學畫第五十章 仗義出手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六百九十四章 白登述史第七百六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當街殺人第六百七十章 巡視考場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保守勢力第一百三十章 晉升子爵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七百六十四章 居者有屋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八十五章 騎射大賽(上)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禍起蕭牆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七百零六章 內部摻沙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輿論之劍(下)第六百零七章 夜奪蕭關第七百八十七章 輕騎夜襲第三百一十章 出乎預料第四百一十一章 內務新軍第六百九十七章 回紇公主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三百四十五章 抓住機會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尋找情報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九百六十六章 最大漏洞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曠野決戰第七章 學武之擇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新相人選第四百六十八章 出乎意料第一千章 接踵而來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全軍覆滅第四百三十九章 機緣湊巧第八百零二章 懷柔手腕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失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