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一章 河北談判(上)

幽州的戰爭已經塵埃落定,但南方的戰爭還在繼續,田悅兩線作戰,他親自率領八萬大軍圍攻黎陽,又令堂弟田緒率三萬軍隊在棣州和李納軍隊對峙。

這時,晉軍攻克信都城的消息傳來,李納率先認輸,率軍渡過黃河返回淄州,田緒趁機率軍佔領了棣州,將李納在河北的唯一地盤拔掉了。

朱泚沒有渡過黃河,而是坐鎮白馬,隔江指揮黎陽城的戰鬥。

這時朱泚也得到了朱滔北撤,晉軍攻佔信都城的消息,這個消息讓朱泚的心涼了半截。

“陛下,放棄吧!”

謀士孔懷慶勸道:“燕王倉惶北撤,如果微臣沒有猜錯的話,一定是幽州出問題了。”

孔懷慶是大秦朝的翰林大學士,朱泚把他帶到身邊主要便於擬旨,同時也用他爲謀士。

“這是你的猜測,有依據嗎?”朱泚有些不悅地問道。

“陛下可是得到長安的消息,郭宋率軍去河北了,但郭宋在信都自始至終都沒有出現,他會在哪裡?陛下,幽州兵力空虛,晉軍遲遲不打信都,不就是爲了拖住燕王的主力,給郭宋攻打幽州創造機會嗎?”

這番話已經是孔懷慶第二次提醒朱泚了,之前朱泚不太相信,但現在,他確實有點動搖了。

更重要是,朱滔已經北撤,晉軍攻佔了信都,他們統一河北的計劃便徹底失敗了,自己確實該撤軍了。

沉默片刻,朱泚道:“就算不再北攻,但朕也希望,把黎陽城當做朕北上的跳板,放棄黎陽有點可惜了。”

“既然如此,陛下可以派人去和田悅談判,結束黎陽的戰爭,看看能不能找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

朱泚接受了孔懷慶的建議,派戶曹參軍王巍前往魏軍大營和田悅談判。

田悅攻打黎陽城也有點筋疲力盡,他也清楚,恐怕他們軍隊就算攻下黎陽城,代價也會十分慘重。

既然朱泚已經放棄了北上計劃,田悅便和朱泚達成了妥協,允許朱泚佔據黎陽城,但駐軍不能超過三千,作爲對等,魏軍也將濮州範縣作爲自己在黃河南岸的離縣,也承諾駐軍不超過三千人。

事實上,範縣一直就在魏王府的控制之下,它的戰略作用很小,最多是作爲一個商貿中轉點,朱泚也沒有放在心上,至於田悅這次提出想駐軍,朱泚也答應了,範縣那座縣城遠不能和黎陽城相比,就算駐軍一萬也守不住。

雙方達成了協議,朱泚開始從黎陽城撤軍,將城內的兩萬軍隊撤離,只剩下三千人繼續駐守黎陽城。

朱泚大軍在撤回黃河後,便浩浩蕩蕩返回洛陽,田悅也率八萬大軍返回元城,但田悅剛到元城,便得到了幽州的消息,郭宋率領大軍佔領了幽州。

這個消息令田悅倒吸一口冷氣,沒想到最後爭奪四家爭奪冀州之戰,變成了這個結局,郭宋吞併了李武俊和朱滔的地盤,自己只得了一塊李納的地盤。

河北由六家爭雄,最後變成了兩家對峙。

田悅心中極爲擔憂,自己會不會成爲朱滔第二?他坐不住了,連忙令人把王侑找來商議對策。

王侑沉思片刻道:“確實會有這個可能,但最近一段時間我估計不會,至少今年內不會,從郭宋以前的章法來看,他都是先穩住已攻下地盤,然後再擴張,隴右如此,河東如此,關中也是如此,所以我們還有時間。”

“還有時間做什麼?防禦還是結盟?”田悅按耐不住心中的惱火道。

“兩者都需要,王爺,現在最重要之事還是要加強防禦,增兵是一回事,但同時加強防禦質量,比如軍隊的戰鬥力,大型防禦武器的製造等等,這些都是必須要做之事,其次就是和朱泚結盟,希望他能提供給我們幫助,尤其在鐵火雷研製方面,希望兩家能緊密合作。”

田悅負手走了幾步,輕輕嘆息道:“這些都需要錢啊!”

“錢糧肯定需要,也可以向朱泚求援,希望他能支援我們。”

這時,有侍衛在門口稟報道:“啓稟王爺,晉王派人前來送信。”

田悅一怔,向王侑望去,王侑眼中也有一點困惑,對田悅道:“先看看信再說!”

田悅連忙道:“把送信人帶上來。”

不多時,侍衛將送信士兵帶了上來,送信人躬身行一禮,將一封信呈給田悅,田悅接過信問道:“晉王殿下現在在哪裡?”

“回王爺話,我家主公現在應該在太原了。”

田悅微微一怔,他還以爲郭宋會繼續攻打遼東,沒想到他收兵回太原了。

他連忙打開信看了一遍,信中沒有提及幽州之事,只是希望兩國儘快劃定邊境,和平共處,他把信遞給王侑,王侑看了信道:“王爺,我覺得晉王的提議很有誠意,談判應該儘快進行,上面提到在洺州商議,我覺得洺州可行,然後時間可以定在十天後,正好是四月初五,王爺以爲呢?”

“我贊成!”

田悅立刻動筆寫了一封回信,交給送信兵,囑咐他道:“時間比較緊,煩請你儘快趕回太原。”

田悅又下令賞了送信兵五十兩銀子,送信兵告辭而去。

“軍師覺得郭宋爲什麼不繼續攻打遼東?把朱滔徹底掃平。”

王侑嘆口氣道:“遼東是一個大坑,裡面勢力太多,一旦踩進去就很難脫身,估計郭宋也清楚這一點,所以他不會輕易進入遼東,至少目前不會。”

田悅想了想又道:“郭宋爲什麼要確定邊境,難道不是按照現在各自的控制地?”

“我想他應該是想定一些規矩,不準搶掠邊民之類,這些是有必要的,或許他還有別的想法,可以談一談,談得好的話,估計能爭取到一兩年的時間。”

田悅沉思片刻道:“那就煩請先生去一趟洺州,看看郭宋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

此時,郭宋確實在太原,正好溫佑也在太原,郭宋便決定讓溫佑代表自己去洺州和田悅談判。

郭宋在地圖上沿着永濟渠畫了一條線,對溫佑笑道:”最好還是有一條天然邊界,我覺着中部永濟渠最合適,西部就沿着滏陽河爲界,這本來是邢州和相州的天然交界,東部按照浮水爲界........”

浮水是連接永濟渠和渤海的一條支流,河道不寬,幾乎沒有什麼名氣,但它正好將滄州一分爲二,而滄州是田悅的控制地,郭宋這一刀等於是要將滄州一半割走。

溫佑搖了搖頭,“按照這個方案,中部以永濟渠爲界,貝州一半就要劃給我們了,還有滄州,滄州原本是田悅的地盤,現在攔腰割一半,田悅會答應嗎?”

郭宋沉吟一笑道:“滄州大部分都是沿海灘塗,是河北最重要海鹽產地,我割走一半也是需要滄州的鹽場,對我們而言非常重要,有了海鹽,每鬥鹽的本錢就會降到五文錢,參事堂一年就有三百萬貫的鹽利了。”

“卑職明白滄州鹽場很重要,但問題是,貝州和滄州各割走一半,嚴重侵犯了田悅的利益,他會答應嗎?”

“我打算用懷州來和他交換,我相信他會願意。”

“懷州?”

溫佑愣了片刻,他才明白郭宋的意圖,黃河北岸的懷州現在對晉國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了,但對田悅卻非常重要,難怪主公那麼自信,把貝州和滄州各割走一半。

“如果是這也,或許田悅會答應。”

溫佑又有點猶豫,“只是這樣一來,懷州的百姓就要吃苦了。”

郭宋淡淡道:“或許會吃一點苦,但爲了大局考慮,吃一兩年的苦,我覺得也沒有什麼不能忍受,等將來再補償他們吧!”

..........

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城不寧第一百三十七章 狙擊破局第六章 忍無可忍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張雷煩惱第五十五章 求才若渴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異國斥候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平原困馬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必道歉第三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精確穿插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返回長安第六百三十七章 紙上談兵第七百三十二章 籠絡人心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七百九十四章 舉賢攬才第六百三十二章 馬場秋遊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八百零八章 晚節不保(上)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泉州小憩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士及第第九百六十九章 北衙覆滅第三百三十七章 元家遇事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秋後算帳(上)第六百三十三章 李泌入世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忍無可忍第六百八十一章 貞元新年第七百二十七章 獨孤之擇第七百九十七章 江南風緊第五百九十四章 靈州來客第八百八十七章 徵詢意見第八百八十八章 家有規矩第五百九十六章 棉花節日第一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發第三百四十九章 套路太深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齊國滅亡第三百九十章 視察莊園(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國元載第八百四十七章 趙魏之戰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第一千零一章 探查病情第二百九十八章 薛家有客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八百一十三章 家有貴客第七百八十七章 輕騎夜襲第四百七十三章 京城童謠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九百八十章 自限權力第八百七十八章 上門告狀第一千一百章 唐州商會第四百四十五章 雪原行軍第六十五章 初見段君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五百零一章 徹底暴露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稍晚一步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中原再戰第六十六章 當街發威第五百一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一百六十三章 月夜偷襲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跨江出兵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二百二十三章 寶丰酒樓第一千二百一十零章 外圍之戰(上)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三百四十五章 抓住機會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人相邀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八百五十七章 井陘異動第二百零三章 重回安西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第三百七十二章 微服私訪(下)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七章 學武之擇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收之東榆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釋前嫌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以儆效尤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給人嫁衣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
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城不寧第一百三十七章 狙擊破局第六章 忍無可忍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張雷煩惱第五十五章 求才若渴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異國斥候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平原困馬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必道歉第三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精確穿插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返回長安第六百三十七章 紙上談兵第七百三十二章 籠絡人心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七百九十四章 舉賢攬才第六百三十二章 馬場秋遊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八百零八章 晚節不保(上)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泉州小憩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士及第第九百六十九章 北衙覆滅第三百三十七章 元家遇事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秋後算帳(上)第六百三十三章 李泌入世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忍無可忍第六百八十一章 貞元新年第七百二十七章 獨孤之擇第七百九十七章 江南風緊第五百九十四章 靈州來客第八百八十七章 徵詢意見第八百八十八章 家有規矩第五百九十六章 棉花節日第一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發第三百四十九章 套路太深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齊國滅亡第三百九十章 視察莊園(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國元載第八百四十七章 趙魏之戰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第一千零一章 探查病情第二百九十八章 薛家有客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八百一十三章 家有貴客第七百八十七章 輕騎夜襲第四百七十三章 京城童謠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九百八十章 自限權力第八百七十八章 上門告狀第一千一百章 唐州商會第四百四十五章 雪原行軍第六十五章 初見段君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五百零一章 徹底暴露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稍晚一步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中原再戰第六十六章 當街發威第五百一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一百六十三章 月夜偷襲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跨江出兵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二百二十三章 寶丰酒樓第一千二百一十零章 外圍之戰(上)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三百四十五章 抓住機會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人相邀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八百五十七章 井陘異動第二百零三章 重回安西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第三百七十二章 微服私訪(下)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七章 學武之擇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收之東榆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釋前嫌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以儆效尤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給人嫁衣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