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五章 渾水摸魚

董希芝出任荊襄節度使,主要管轄襄州、鄧州、唐州、均州、房州、隋州、郢州以及荊州的北部,擁有軍隊三萬人,其中兩萬人是朝廷軍隊,而另外一萬人是他以招募地方民團爲藉口,私下招募的軍隊。

董希芝已經得到情況,大將軍李鴻鑫率五萬大軍從洛陽南下,直撲鄧州,董希芝大驚失色,尤其統軍主將是自己的宿敵李鴻鑫,他便知道朱泚是要對自己下死手了。

他和李鴻鑫有殺妻害子之仇,二十年前,時任隴右兵馬使的董希芝在一次酒宴上喝醉酒,在後園調戲了一名女子,被這名女子嚴詞斥罵,董希芝惱羞成怒將這名女子踢下池塘,這名女子已懷有身孕,孩子流產了,這名女子不久也病逝。

卻沒有想到,這名女子就是李鴻鑫之妻,李鴻鑫從前線回來,得知妻子病逝,孩子也沒了,一屍兩命,他怒髮衝冠,拔劍來找董希芝拼命,當時的隴右節度使朱泚再三調解,命董希芝賠禮道歉,並把自己的一名愛妾送給李鴻鑫爲妻,這件事才勉強平息下來。

但李鴻鑫和董希芝之間從此接下了深仇大恨,朱泚也知道他們之間有仇,一直避免兩人之間有聯繫,這麼多年,兩人基本上沒什麼交集。

但這一次,朱泚居然派李鴻鑫率軍來攻打自己,由此可見朱泚已對自己不留餘地了。

董希芝令長子董祝率五千軍隊守襄陽,他自己親自統領兩萬五千大軍趕赴鄧州,迎戰從北面殺來的李鴻鑫大軍。

商州,一支三萬人的唐軍已經抵達武關,這支大軍由裴信統領,這次裴信是第一次獨擋一面,他的副將依舊是老搭檔楊玄英,郭宋給他們二人的任務很明顯,利用朱泚和董希芝的內訌,奪取襄陽以及周邊地區。

在武關以北,分佈着大片帳篷,三萬騎兵便駐紮在這裡,在最大的帥帳內,王侑指着地圖道:“最新情報是,董希芝親自率領兩萬五千軍隊北上,只留其子董祝率五千軍守襄陽,這是我們的機會。”

Wшw.тTk Λn.¢ Ο 楊玄英在一旁問道:“軍師認爲,董希芝的勝數有多大?”

這次王侑出任軍師,名義上是輔佐之職,但實際上郭宋事先有交代,重大決策以王侑爲主。

只是王侑比較謙虛低調,依舊和兩人商議爲主。

王侑淡淡笑道:“這一戰,董希芝必敗無疑!”

裴信有些不相信道:“軍師並不瞭解朱泚派來的五萬大軍,爲何這麼肯定?”

王侑笑着解釋道:“我並不是說雙方兵力懸殊,當然,這也是重要原因,但更重要是,董希芝軍隊出師無名,他憑什麼和王師抗衡?有多少人願意爲他賣命,如果他手下大軍都是自己招募,自己訓練,如果他手下大將都是自己培養,倒也可以和朱泚大軍一戰,可他什麼都沒有,道義上首先就虧了,這一戰他有希望打贏嗎?”

裴信和楊玄英同時點點頭,“原來如此,我們受教了!”

裴信倒也心悅誠服了,他又道:“那我們何時出發?”

王侑沉思片刻道:“如果董希芝軍隊出現逃兵,很可能他就會撤軍回襄陽了,事不宜遲,我建議今晚連夜出發!”

三萬騎兵當即起身,他們準備了七天的乾糧和戰馬的草料,大軍出了武關,向襄陽城方向疾速奔去.......

董希芝率領大軍並沒有在南陽縣停留,而是繼續北上,殺到了方城縣魯陽關。

魯陽關是鄧州的戰略要地,這裡正好是一條南下的通道關鍵點,左有伏牛山,右有方城山,兩座大山橫亙,在兩座大山之間存在着一條寬約百餘里的南北大通道,但這條通道就像一個倒扣的葫蘆,北面寬,向南慢慢收窄,魯陽關正好就在葫蘆口上,是一條寬約五六裡的通道,修建了一座關隘。

不過董希芝來晚了一步,一支兩千人的朱泚軍騎兵已經搶先一步攻佔了魯陽關,這支騎兵隊的主將便是南唐大將鄧惟恭,當初他率領兩千騎兵在岸上護衛閹黨的船隊,他見大勢已去,便率領騎兵先走一步,率領騎兵去投降了朱泚。

本來董希芝也看中了這支騎兵,希望他們能留在襄陽,但朱泚知道這件事,便嚴令騎兵北上來洛陽,那時董希芝還不敢和朱泚對抗,只得放鄧惟恭和兩千騎兵北上。

鄧惟恭立刻被封爲縣公,賞銀萬兩,賜美宅一座,並任命他爲萬騎營虎賁郎將,官階爲從三品雲麾將軍,可謂對他非常器重。

這次,鄧惟恭的兩千騎兵也起到了奇兵作用,搶在董希芝之前佔領了魯陽關,也就打開了進軍荊州的大門。

董希芝無奈,他沒有攜帶攻城武器,只得暫時退守方城縣,就在這時,李鴻鑫的五萬大軍也抵達了魯陽關,大軍沒有在魯陽關停留,而是繼續南下,浩浩蕩蕩向方城縣殺來。

方城縣只是一座中縣,城牆不高,城門破舊,縣城也不算大,周長只有十五里,但要命的是,方城縣的糧食不多,最多隻能支撐兩萬五千軍隊二十天,董希芝再想撤退到南陽縣已經來不及了,敵軍主力已出現在方城縣以北三十里處。

而這時已經不是糧食不足的問題,更要命的是董希芝的軍隊裡出現了逃兵。

這是董希芝沒有想到的,自己的軍隊抵達魯陽關後,士氣一下子變得低迷,士兵十分厭戰,尤其軍中傳聞天子派五萬精銳大軍前來鎮壓反叛,軍心便開始嚴重動搖。

絕大部分將士都以爲大軍北上是來抵抗唐軍入侵,卻沒有想到竟然是要和朝廷大軍對抗,感覺到上當受騙的將士開始嚴重不滿,尤其當李鴻鑫率五萬精銳大軍南下的消息傳遍軍隊後,士氣便有了崩潰跡象,逃兵出現了。

“使君,再拖下去,對我們嚴重不利,卑職建議今晚夜襲敵軍大營,還有大敗敵軍的機會。”

獻策的將領是副將向左輝,他的計策得到了董希芝的認同,他們士氣低迷,正面對抗肯定不是敵軍的對手,那就只能出奇兵,夜襲敵軍大營確實是比較好辦法。

董希芝點點頭,“向將軍的這個方案不錯,讓我考慮考慮細節!”

..........

入夜,董希芝兵分兩路,他令向左輝率一萬軍隊守方城縣,他自己則率比較精銳的一萬五千軍隊出了縣城,藉助夜色掩護,大軍向二十里外的敵軍大營潛去。

很快大軍便抵達了大營西面,董希芝大軍藏身在一片樹林內,向兩裡外的敵軍大營望去,大營是木柵營,十分安靜,軍營大門前有兩盞燈,兩名巡哨在大門前來回踱步,依稀還可以看見哨塔上有哨兵的身影。

不被敵軍發現是不可能了,只有抓緊時間,在敵軍主力沒有反應過來之前,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董希芝低聲喝令道:“出擊!”

前鋒一千騎兵率先殺出,後面大軍奔涌而出,儼如決堤的河水般從樹林裡衝出,向兩裡外上的大營席捲而去。

哨塔上的士兵率先發現了敵情,立刻敲響的警鐘,“當!當!當!”刺耳的警鐘聲劃破了夜空。

門口的哨兵掉頭便向大營內奔去,大喊道:“敵軍殺來了!敵軍殺來了!”

董希芝更加確信無疑,今晚自己要偷襲成功了。

大軍撞開了大門。直接殺進了敵軍大營內.......

但很快,他們便發現了不對,所有的大帳都是空帳,裡面竟然沒有一個士兵。

“使君,敵軍大帳內都是空的!”士兵紛紛稟報道。

“中計了!”

一個念頭涌上頭,他的臉刷地變得慘白,董希芝顫抖着聲音大喊道:“撤....撤退!速速後撤!”

但撤退已經來不及了,只聽四周響起了山崩地裂般的喊殺聲,無數敵軍從四面八方殺來。

第三百二十七章 給人嫁衣第一百八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零三章 重回安西第十七章 忽聞噩耗第七百七十四章 視察鹽州第八百三十八章 迂迴調查第五百零一章 徹底暴露第六百零七章 夜奪蕭關第四百六十四章 宣召進京第二百三十八章 靈州上任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一百四十一章 水賊張燕第七百三十一章 直言不諱第一千一百章 唐州商會第三百零九章 佳婿攻勢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八百九十九章 假戲成真第四百五十二章 韓滉罷相第六百三十七章 紙上談兵第一百三十七章 狙擊破局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臨趙州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處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孫大娘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動請纓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兵臨泉州(上)第五百六十六章 循循教導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機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名之狀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再臨江夏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虛晃一槍第九百九十章 關鍵一票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變(下)第九百三十五章 年輕縣令第一百八十章 救援蒲桃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八百三十四章 科舉名額第七百六十三章 江南求援第七十章 靈州武會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登門座談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二百九十章 永豐新縣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朱泚歸西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三分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打草驚蛇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貨幣之爭(上)第三十五章 甘雷私奔第八百七十四章 郭張聯姻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酒後失言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遠交近攻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淮河封鎖第五百零一章 徹底暴露第五百七十四章 尋查奸細第一百九十七章 突破封鎖第三百九十二章 相國薦才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豆盧廣原第六百四十七章 橫掃河東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刺殺大案第四十一章 軍機泄露第六百七十九章 智取武關(下)第八百八十八章 家有規矩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略差火候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第一百九十八章 輪臺小店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太后詔書第一百二十九章 刺殺權宦第一千一十章 兵臨江南(下)第六百零四章 內部清洗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命換爵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策外衛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一百九十一章 兩吐分裂第二百五十章 視察廢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動請纓第四百七十六章 思路漸清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六百二十九章 淮西來客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動請纓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八百五十八章 夜襲井東第九百九十章 關鍵一票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六百三十五章 無法迴避第一千一十三章 王侑獻謀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
第三百二十七章 給人嫁衣第一百八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零三章 重回安西第十七章 忽聞噩耗第七百七十四章 視察鹽州第八百三十八章 迂迴調查第五百零一章 徹底暴露第六百零七章 夜奪蕭關第四百六十四章 宣召進京第二百三十八章 靈州上任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一百四十一章 水賊張燕第七百三十一章 直言不諱第一千一百章 唐州商會第三百零九章 佳婿攻勢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八百九十九章 假戲成真第四百五十二章 韓滉罷相第六百三十七章 紙上談兵第一百三十七章 狙擊破局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臨趙州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處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孫大娘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動請纓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兵臨泉州(上)第五百六十六章 循循教導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機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名之狀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再臨江夏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虛晃一槍第九百九十章 關鍵一票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變(下)第九百三十五章 年輕縣令第一百八十章 救援蒲桃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八百三十四章 科舉名額第七百六十三章 江南求援第七十章 靈州武會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登門座談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二百九十章 永豐新縣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朱泚歸西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三分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打草驚蛇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貨幣之爭(上)第三十五章 甘雷私奔第八百七十四章 郭張聯姻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酒後失言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遠交近攻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淮河封鎖第五百零一章 徹底暴露第五百七十四章 尋查奸細第一百九十七章 突破封鎖第三百九十二章 相國薦才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豆盧廣原第六百四十七章 橫掃河東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刺殺大案第四十一章 軍機泄露第六百七十九章 智取武關(下)第八百八十八章 家有規矩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略差火候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第一百九十八章 輪臺小店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太后詔書第一百二十九章 刺殺權宦第一千一十章 兵臨江南(下)第六百零四章 內部清洗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命換爵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策外衛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一百九十一章 兩吐分裂第二百五十章 視察廢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動請纓第四百七十六章 思路漸清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六百二十九章 淮西來客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動請纓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八百五十八章 夜襲井東第九百九十章 關鍵一票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六百三十五章 無法迴避第一千一十三章 王侑獻謀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