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

就在唐軍佔領陳留城的同一時刻,李正已親率五萬大軍突襲濮州,擊敗了駐守在濮州一萬田承嗣軍,數千河北敗兵撤回滑州,李正已軍隊佔領了濮州。

田悅大怒,隨即親自率三萬大軍殺入濮州,在濮陽縣南遭遇李正己次子李經率領的兩萬軍隊,兩軍爆發激戰,田悅在軍中親自引弓射傷李經,淄青軍大敗,河北軍勢如破竹,兵指甄城,李正已畏懼河北軍鋒芒,便從濮州撤軍回濟州。

而李勉則率數萬大軍北進滑州,進駐韋城縣,和田承嗣的魏博軍對峙。

李忠臣志不在中原,率軍南下,他以圍剿李靈曜殘軍爲由,縱兵殺入富庶的宋城縣,大肆姦淫搶掠,一時間,宋城縣內生靈塗炭,百姓奪城而逃,哀聲遍野。

消息迅速傳到了鄭州,此時,太子李適率十萬大軍坐鎮鄭州,上午時分,宋城縣的消息送到了大營。

帥帳內,李適狠狠將茶杯摔在地上,砸得粉碎,大帳內傳來他的怒吼聲,“該死的狗賊,若抓住他。我非親自將他千刀萬剮。”

行軍司馬崔楠走進大帳,低聲勸道:“李忠臣本來就是狼子野心,他雖然做下人神共憤之事,但太子殿下一定要冷靜。”

李適強行剋制住心中的震怒,轉身走到帳前,負手望着天空,胸膛劇烈起伏,崔楠連忙給侍衛使個眼色,兩名侍衛上前迅速將茶盞碎片收走。

這時,李適緩緩道:“我一直關注李正已和田承嗣,沒想到李忠臣纔是一頭惡狼,至少田承嗣和李正已還知道假裝收買民心,不會縱兵搶掠,這個李忠臣比豺狼還可恨,簡直就是一個惡魔,這次我一定要滅了這頭惡魔!”

崔楠沉聲道:“他既然縱兵搶掠宋州,說明他的野心不在中原,微臣還記得他幾次向朝廷提出要成立護鹽軍,其目的就是爲了控制揚州,微臣懷疑他的真正目的是想借李靈曜之亂控制整個江淮。”

李適點點頭,“崔司馬的猜測很有道理,現在他這樣急匆匆南撤,恐怕就是爲了南下揚州,我們決不能讓他得逞。”

他沉思片刻,隨即下令道:“令馬遂率一萬五千騎兵跟隨李忠臣,伺機將之全殲,不接受投降,務必將全軍斬盡殺絕!”

這是太子李適第一次下達殺絕令,淮西軍在他眼皮下姦淫搶掠宋城縣,讓他心中恨之入骨。

他又下令道:“告訴馬遂,獲取李忠臣人頭者,封伯爵,賞銀萬兩!”

將令發出去了,李適又在案頭寫了一卷鴿信,交給侍衛,“立刻將鴿信發給開封縣!”

侍衛匆匆去了,李適負手走到帳門口,自言自語道:“這次也同樣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

..........

當天晚上,郭宋便率領騎兵離開了瓦崗山,疾速向南進發,滑州雖然成了四戰之地,但已經沒有他施展才能的舞臺了,他畢竟只有一千騎兵,而南撤的李忠城卻給了施展才華的機會,且不說太子密令他南下對付李忠臣,就算太子不下令,他的目標也同樣是李忠臣。

一千騎兵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上疾奔,道路兩邊是大片大片的麥田,麥子已經快成熟,在夜風輕拂下陣陣麥浪翻滾。

天快亮時,他們抵達了任丘縣以東,郭宋見前方有一大片樹林和小河,便下令士兵們就地休息,士兵和戰馬都疲憊不堪了,這一夜他們竟然奔出了一百多裡。

士兵紛紛牽着戰馬去河邊飲水,樑武又派幾人去四周警戒,雖然這一帶遇到敵軍的可能性不大,但樑武還是很警惕,不敢大意。

喂好了馬匹,士兵們都靠在樹上閉目休息,現在天氣已經比較熱了,可以不用裹毯子睡覺。

樑武坐在郭宋身邊低聲道:“使君,李忠臣爲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韙縱兵搶掠?他就不怕被千夫所指嗎?卑職着實想不通這個道理。”

郭宋笑了笑道:“他現在縱兵搶掠宋州,目的是爲了不搶揚州,他千里迢迢率軍北上,如果不給士兵們好處,恐怕將士們對他的忠誠度就會下降很多,當兵爲什麼,無非就是爲了吃飯、掙錢,他自己揹負罵名,讓士兵們得到好處,對他的忠誠度也會上升,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就看你怎麼選擇。”

“使君說縱兵搶掠宋州,是爲了不搶揚州,難道李忠臣的目標是揚州?”

郭宋點點頭,“當初我和劉相國在揚州治鹽之時,李忠臣就想出兵揚州了,只不過他當時沒有這個膽子,現在李正已出兵了,田承嗣出兵了,這個機會他怎麼可能放過?他現在撤軍返回,一定是去揚州。”

“那我們該怎麼應對?”

郭宋沉吟一下道:“太子給我的命令是,儘量拖住他們,我考慮還是得從淮河入手,我們先去淮河看看情況再說。”

休息了兩個時辰,郭宋再度率領士兵啓程了。

五天後,郭宋率領一千騎兵進入泗州,在距離徐城縣約三裡的一片樹林內休息。

徐城縣距離淮河只有二十里,距離漕河入淮口臨淮縣約八十里,之所以要這裡停留,是因爲士兵們攜帶的乾糧已經消耗殆盡,必須要進行補充。

郭宋便讓許荊南帶着十幾名士兵扮作糧商前往徐城縣購糧,其餘士兵則在樹林休息。

中午時分,許荊南帶着二十幾艘平底船到來,船上裝滿了糧食、黑豆和不少肉食,郭宋帶着手下迎了上來,笑道:“許參軍買了很多糧食啊!”

許荊南呵呵一笑,“現在糧食比較便宜,一石小麥只要一貫錢,我買了五百石小麥和五百石黑豆,又買了一百擔豬肉,給弟兄們打打牙祭,還買了十幾口大鍋。”

郭宋看了一眼幾名船伕,問道:“這些船伕怎麼樣?”

“這些船伕都是老實本份人,很可靠,我把他們和船一起僱傭了,僱傭了一個月,這裡河流密佈,船隻是最主要的運輸工具,徐城縣是產糧大縣,糧價一直不高,缺糧我們就補充,這樣我們的後勤問題就能解決了。”

郭宋點點頭,許荊南說得有道理,他們不像在瓦崗山有一處根基,如果沒有一個流動的補給點,糧食問題一直會掣肘他們的行動。

“那後勤問題我就拜託許參軍,我再給你十名士兵,正好組成後勤軍。”

許荊南微微一笑,這也是他願意做的事情,他拱拱手道:“願爲使君分憂!”

士兵們取糧做飯,給戰馬蒸黑豆,許荊南在一塊大石旁對郭宋道:“我也打聽了李忠臣軍隊渡河的消息,他們是在臨淮縣渡河,但船隻都在對岸,需要這邊通知,船隊纔會駛過來。”

“那怎麼通知對岸呢?”

“這就是關鍵了,臨淮縣有一支千餘人的駐軍,他們負責接應北上的李忠臣主力大軍,卑職考慮,千餘人軍隊怎麼接應數萬人的大軍?其實只有一個可能,他們負責安排船隻,卑職認爲,通知對岸船隊過來的指令,就藏在這支軍隊內。”

郭宋點點頭,許荊南的分析合情合理,事實上,他們的時間也不多,最遲三天後,李忠臣的大軍就會抵達淮河。

郭宋當機立斷,“吃過午飯後,我們去臨淮縣!”

.........

臨淮縣是一座中縣,位於淮河北岸,城池東面便是運河,大量槽船便是從這裡進入淮河,然後向東行駛百里,從盱眙縣出淮河繼續南下。

臨淮縣重要性更體現在航運中轉上,它的軍事價值並不高,這使得臨淮縣並不是一座堅城,城牆不高,城門破舊,基本上沒有守軍。

不過李忠臣北上後,便在這裡留了一千士兵,他們的任務是接應主力南下,也就是說,當北上主力大軍需要船隊時,他們就要立刻調船北上接應。

天剛亮,臨淮縣城門開啓,郭宋帶着幾名士兵扮作文士和隨從前往縣城,和其他縣城一樣,臨淮縣也只有東城門和西城門,淮河一帶的馬匹很少,騎馬太醒目,郭宋帶着幾名士兵步行向西城門走去。

他站在城下仔細打量了城門和城牆,搖了搖頭,這樣的城牆根本不具備防禦,只能約束一下百姓,在任何軍隊眼中,它都是不堪一擊,還不到兩丈高,而且十分破舊,至少有三四十年沒有修繕過了。

在南北兩側,好幾處城牆都坍塌了,牆磚被百姓拿回家修屋,露出裡面填充的沙土和腐朽的木樁,長滿了野草和苔蘚,看得出已經坍塌了好幾年。

郭宋對城牆沒有了興趣,他隨即轉身進城去查看一千接應軍隊的駐紮軍營。

第五百四十二章 再走古道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二百八十四章 血戰豐城第八百七十七章 碎葉染痾第六百五十章 深宮驚變(上)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接受條件第五百一十九章 春雷真人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星夜兼程第九百一十八章 絕望慘敗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七百零一章 渾河之戰第九百九十二章 連夜逃亡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豆盧廣原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二十二章 武道大會(二)第七百六十七章 夜襲船場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家有嚴母第二百四十四章 守城初戰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五百八十七章 舊緣新續第九百四十八章 驕兵之計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二百四十七章 半渡而擊第六百零七章 夜奪蕭關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泉州消息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返回長安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第五百零九章 外圍騷擾第一千零八章 軍相激辯第五百五十一章 意外發現第九百六十三章 半途劫人第七百章 回紇出兵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騎虎難下第八百三十二章 兄弟相勸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隱刺暗伏第八百一十九章 盜賊事件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略差火候第七百六十一章 價高者得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六百零七章 夜奪蕭關第三百一十一章 薛父南調第九百三十八章 分化打壓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阻止風險第七百九十九章 援軍抵達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九百六十章 意外失手第十二章 君子報仇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四路大軍第五百八十三章 圍魏救趙第五百二十三章 壓力如山第八百三十八章 迂迴調查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九百九十二章 連夜逃亡第三百八十七章 新婿回門第五百八十六章 碎葉大戰(下)第八百四十二章 千里追蹤(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夜奪徐州第三百一十三章 宛北平匪第七百三十四章 成都來人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一百七十八章 瓜州首戰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驚現疫病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泉州之行(上)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四百七十章 以暗對暗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跨江出兵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宋城瘟禍第二百零九章 老薑彌辣第八百六十九章 安穩民心第一百四十一章 水賊張燕第二百九十四章 關心則亂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異國斥候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新式窗戶第四百五十二章 韓滉罷相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驚現疫病第九百四十二章 碎葉失陷第五百零六章 雍縣偶遇第一百七十二章 招攬手下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略差火候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玉璽初現第四百九十一章 宦官讀心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臨上黨第八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二十九章 武道大會(九)第五百九十三章 抽籤分房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激戰內庫(上)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審時度勢第九百三十六章 春赴新豐第九十七章 酒宴較技
第五百四十二章 再走古道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二百八十四章 血戰豐城第八百七十七章 碎葉染痾第六百五十章 深宮驚變(上)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接受條件第五百一十九章 春雷真人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星夜兼程第九百一十八章 絕望慘敗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七百零一章 渾河之戰第九百九十二章 連夜逃亡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豆盧廣原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二十二章 武道大會(二)第七百六十七章 夜襲船場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家有嚴母第二百四十四章 守城初戰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五百八十七章 舊緣新續第九百四十八章 驕兵之計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二百四十七章 半渡而擊第六百零七章 夜奪蕭關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泉州消息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返回長安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第五百零九章 外圍騷擾第一千零八章 軍相激辯第五百五十一章 意外發現第九百六十三章 半途劫人第七百章 回紇出兵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騎虎難下第八百三十二章 兄弟相勸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隱刺暗伏第八百一十九章 盜賊事件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略差火候第七百六十一章 價高者得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六百零七章 夜奪蕭關第三百一十一章 薛父南調第九百三十八章 分化打壓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阻止風險第七百九十九章 援軍抵達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九百六十章 意外失手第十二章 君子報仇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四路大軍第五百八十三章 圍魏救趙第五百二十三章 壓力如山第八百三十八章 迂迴調查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九百九十二章 連夜逃亡第三百八十七章 新婿回門第五百八十六章 碎葉大戰(下)第八百四十二章 千里追蹤(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夜奪徐州第三百一十三章 宛北平匪第七百三十四章 成都來人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一百七十八章 瓜州首戰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驚現疫病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泉州之行(上)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四百七十章 以暗對暗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跨江出兵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宋城瘟禍第二百零九章 老薑彌辣第八百六十九章 安穩民心第一百四十一章 水賊張燕第二百九十四章 關心則亂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異國斥候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新式窗戶第四百五十二章 韓滉罷相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驚現疫病第九百四十二章 碎葉失陷第五百零六章 雍縣偶遇第一百七十二章 招攬手下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略差火候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玉璽初現第四百九十一章 宦官讀心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臨上黨第八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二十九章 武道大會(九)第五百九十三章 抽籤分房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激戰內庫(上)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審時度勢第九百三十六章 春赴新豐第九十七章 酒宴較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