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後金來談判

抗議,總有人會抗議,大明那邊還沒有得到消息,但是後金卻是得到了消息。

不得不說,後金的探子真的很可怕,他們無處不在,誰也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就混了進來。內衛已經很嚴密的排查,但是誰讓張弘斌的領地剛剛遷徙了一批流民進來,搞得內衛如今加班加點的核查,也沒辦法詳盡的排除間諜。

張弘斌派人北上攻打蒙古的消息,後金知道了,發回來抗議的時候,曹文詔和李定國早就深入敵境,展開了攻擊。

知道有點遲,但作爲後金與張弘斌的同盟官,這位名名叫索尼的青年,還是來到了張弘斌的面前。

索尼作爲康熙初期四大輔政大臣,正黃旗出身,且孫女還是康熙的皇后,此刻他也不過才三十歲正值壯年。

本來按照張弘斌的意思,這位應該是被黃臺吉留在身邊重用的纔是,誰知道卻是派出來到自己這裡當外交官。

如此是否可以認定,要麼就是黃臺吉真的看中自己,把自己比作大明一樣級別的存在;還是索尼原本的升遷軌跡本來就是這樣,從下面一點一點提拔上去的?

只怕他此刻也沒有想到,自己日後會多麼的輝煌,甚至他兒子索額圖也是康熙時代的重要臣子。

“如今後金不是與救世軍結盟期間嗎,爲什麼你們要攻打我們後金的盟友?”索尼沒有表現得太裝B,但也是咬着大義和所謂的盟約在力爭。

“你們的盟友卻不是我的盟友,我沒有任何理由不攻打他們。更別說據我瞭解,我攻打的這批蒙古部落,還是你們後金蒙古盟友的對頭,換言之我是在幫助你們,你們不殺豬宰羊謝我就算了,哪有你這樣直接跑過來抗議的?”張弘斌帶着很濃厚的不滿迴應道。

“原本我們的盟友已經開始和這些部落的首領進行洽談,不日他們就會歸順我們的盟友,所以他們也算是我們的盟友。”索尼很快就給出一個理由。

“按照你說的,那麼他們就還不是你們的盟友。再則,他們主動攻打我們,若是我們就這樣什麼都不做,那我們和大明又有什麼區別?若真是那樣,那也沒什麼必要反了,我們直接接受大明的招安得了。”張弘斌聳了聳肩。

索尼也知道張弘斌這是在故意那麼說的,一個已經稱王的反賊,哪裡還有被招安的可能性。就算招安成功,這位也得過着不見天日的日子,說不定還有生命危險,傻子纔會選擇招安。

“閣下的損失我等願意賠償,或者用足夠的貨物進行彌補,但我方的盟友直接受到我們的保護,但我等之間又有盟約,只希望閣下不要讓我們難做。”索尼退了一步。

“我可以給你們一個面子,同時還有一個交易,打算和你深入談談。不過有一個前提,我抓到的俘虜,我不會放走,否則我下面的士卒不會同意,那些遭受過他們侵略的百姓,同樣也不會答應。”張弘斌劃了一個範圍。

“這個沒問題,只希望自這一刻開始,閣下的部隊不要繼續北上,可否?”索尼想了想答應了這個條件。

“來人,派人告訴曹文詔他們,讓他們回來吧!”張弘斌滿意的擡頭喊了句。

實際上打到這個地步,已經沒什麼好打下去的了,補給線太長打下去不划算。本想着也就是這幾天收兵,如今剛好賣個人情給後金。如此,也好談談下面的交易。

初步的意向達成,而後金黃臺吉他們還沒有進一步的指示,故而索尼也只能先把這個話題放在一邊。

其實他此刻更希望聽聽,張弘斌又有什麼新買賣要和他談,或者說他背後的後金談。

“實際上,你也看到了,我們陝西經歷過了差不過兩年的兵災,這就使得我們這裡的人口流失的非常嚴重。哪怕我之後也允許外面的人遷徙進來,但人口依然很少。故而,打算和你們做點交易,無論是朝鮮人,還是明人,根據他們的種族、年齡、性別和健康情況我會列出不同的報價,而你們要做的,就是把人給我帶過來,不知道閣下覺得如何?”張弘斌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是的,就是人口買賣,或者說張弘斌需要以買賣人口的方式,最快的把人口補充起來。到時候無論是恢復生產,還是擴兵都是不錯的選擇。要知道,後金幾乎每年都會想辦法南下,掠奪華夏的資源,錢糧和人口回去。像這樣的髒活,自然交給他們來做最好,若是宣傳得當,還能夠讓被買來的百姓感恩戴德,對自己忠貞不渝。

“朝鮮人也要?”索尼反而比較在意這點。

“聽說朝鮮的女人非常適合做小妾,怎麼說都得試試不是?要知道,我這裡打光棍的可不少。至於他們的男人……和倭人一樣我覺得看着就很礙眼。”張弘斌擺了擺手說道。

張弘斌對民族主義已經沒有穿越前的那麼執着,此刻說的這句話也很有看玩笑的成分在內。只是對於那兩個民族,他真的沒有多少好感就是了。

“朝鮮那邊,我相信應該不成問題,大明已經沒有任何能力保衛他們的屬國了。但是至於明人,呵呵,只怕我們後金自己,阿哈都還不夠需要的。”索尼沒有把話說死,但還是表達出了後金對待明人俘虜的器重。

能不看中麼?後金沒有行政人才,治理地方必須要大明的讀書人,畢竟這個時候願意主動投靠大明的讀書人還沒有,哪怕是范文程那也是被俘虜之後才投降的,說是主動投降或者發現後金有什麼天命那純粹是後期美化。

大明有後金需要的才子,需要的匠人,最重要的是爲了維護滿族的高貴,還需要大量的啊哈。

其實說穿了,就是大明的滿族子民都當兵了,整個社會也是以一種軍事模式構成,後期的八旗制度更是確立了滿人爲主要戰鬥力,而漢人負責在滿人出征的情況下,確保後方的生產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故而,別說賣給救世軍,自己都不夠用。

“該送回去的話,直接傳回去就是了,能不能談得下來,你也未必能夠做主。另外,送來的人口不要太多老弱,青壯和年輕的女子我也是很需要的。另外蒙古、西藏等異族的女子,我們也是歡迎的。”張弘斌當然知道後金的情況,索性告訴索尼自己的要求,至於最終如何,還要看後金那邊要如何考慮這個問題。

或者說,如何看到自己這個盟友。

索尼沒轍,只能夠告辭。

進攻蒙古的大軍開始撤退,索尼也總算是鬆了口氣。至於張弘斌的提議,在一個月後也由黃臺吉親自發來了一份信函,上面明確表示,要人可以,大明以外的女子自然會想辦法給張弘斌弄來。至於明人,則會在明年南下的時候,想辦法蒐羅一批,就算自己需要,也可以均出三成交易給張弘斌。

索尼看到這份信函,這才意識到,黃臺吉似乎很看重救世軍。其實黃臺吉也沒辦法,想要先進的火器,想要最好的商品的話,就離不開救世軍。

不管是主要利益,還是支線利益也好,都不允許後金在現階段,就丟掉張弘斌這個盟友。

而張弘斌也不是傻子,若是不趁機撈好處,那自己也未免太奴才了。

第108章 釣到條大魚第28章 父子的對話(下)第125章 初步工業化第3章 好貨人人想第41章 最後一層樓第53章 這裡我做主第79章 曹文詔歸心第66章 月內下一府第32章 明末足球賽(下)第101章 朝廷的應對第144章 瘋狂的彩票(下)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125章 初步工業化第148章 崇禎要學習(上)第5章 大秦文化節(下)第3章 貿易初體驗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23章 1628年半事記第145章 挖李巖牆角第117章 崇禎要滅清第101章 突襲團出戰第120章 領地的教育第90章 且忍辱負重第87章 總攻進行時第24章 三千對三萬第84章 各人的去路第38章 小婢女楊愛第73章 繼承的條件第37章 家人短相聚第161章 後金消滅戰(4)第79章 曹文詔歸心第51章 耿直徐光啓第113章 魏國近代化第163章 後金消滅戰(6)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49章 宗茂的求見第22章 李自成反擊第43章 公務員考試(二)第110章 對蒙古用兵第29章 大批海貨到第140章 讓愛遍天下(上)第20章 新產品上市第62章 死掉的最好第32章 攻打蒲城縣第62章 敵人在海底第53章 這裡我做主第85章 沒法淡定了第160章 後金消滅戰(3)第73章 張氏家族會第129章 接觸印第安第31章 救世軍整合第7章 密會的背後第81章 臺灣我來了第61章 海軍行進時第145章 挖李巖牆角第38章 解決的方法第53章 這裡我做主第102章 神機營威武第54章 系統到四級第93章 黃臺吉之殤第92章 皇家軍校立第98章 羅汝才設計第130章 人心不易得第93章 黃臺吉之殤第21章 神蹟現長安第32章 明末足球賽(下)第68章 銀行那些事第17章 向士紳收稅第77章 驚聞與抽獎第67章 敵人在哪裡第53章 這裡我做主第34章 張靖的心聲第130章 初步站穩腳第53章 爹惑兒來解第98章 且虛與委蛇第34章 稅收的重要第54章 傳統與迷信第127章 碼頭送兄長第57章 不對等戰鬥第150章 第一批奴隸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74章 崇禎要海貿第57章 吐蕃軍出動第98章 且虛與委蛇第57章 慈善演唱會第63章 敵蹤的真相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55章 柳如是登場第21章 各地的響應第91章 新婚小登科第23章 1628年半事記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27章 虎頭山攻防(下)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136章 六豔的安置第123章 印度洋海戰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52章 大移民計劃(下)
第108章 釣到條大魚第28章 父子的對話(下)第125章 初步工業化第3章 好貨人人想第41章 最後一層樓第53章 這裡我做主第79章 曹文詔歸心第66章 月內下一府第32章 明末足球賽(下)第101章 朝廷的應對第144章 瘋狂的彩票(下)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125章 初步工業化第148章 崇禎要學習(上)第5章 大秦文化節(下)第3章 貿易初體驗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23章 1628年半事記第145章 挖李巖牆角第117章 崇禎要滅清第101章 突襲團出戰第120章 領地的教育第90章 且忍辱負重第87章 總攻進行時第24章 三千對三萬第84章 各人的去路第38章 小婢女楊愛第73章 繼承的條件第37章 家人短相聚第161章 後金消滅戰(4)第79章 曹文詔歸心第51章 耿直徐光啓第113章 魏國近代化第163章 後金消滅戰(6)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49章 宗茂的求見第22章 李自成反擊第43章 公務員考試(二)第110章 對蒙古用兵第29章 大批海貨到第140章 讓愛遍天下(上)第20章 新產品上市第62章 死掉的最好第32章 攻打蒲城縣第62章 敵人在海底第53章 這裡我做主第85章 沒法淡定了第160章 後金消滅戰(3)第73章 張氏家族會第129章 接觸印第安第31章 救世軍整合第7章 密會的背後第81章 臺灣我來了第61章 海軍行進時第145章 挖李巖牆角第38章 解決的方法第53章 這裡我做主第102章 神機營威武第54章 系統到四級第93章 黃臺吉之殤第92章 皇家軍校立第98章 羅汝才設計第130章 人心不易得第93章 黃臺吉之殤第21章 神蹟現長安第32章 明末足球賽(下)第68章 銀行那些事第17章 向士紳收稅第77章 驚聞與抽獎第67章 敵人在哪裡第53章 這裡我做主第34章 張靖的心聲第130章 初步站穩腳第53章 爹惑兒來解第98章 且虛與委蛇第34章 稅收的重要第54章 傳統與迷信第127章 碼頭送兄長第57章 不對等戰鬥第150章 第一批奴隸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74章 崇禎要海貿第57章 吐蕃軍出動第98章 且虛與委蛇第57章 慈善演唱會第63章 敵蹤的真相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55章 柳如是登場第21章 各地的響應第91章 新婚小登科第23章 1628年半事記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27章 虎頭山攻防(下)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136章 六豔的安置第123章 印度洋海戰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52章 大移民計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