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節 南夷與胡虜

馬車上的孫露靜靜的看着窗外的飛馳而過的景色。同往常一樣孫露依然保持着她那固有的從容而又冷靜的氣質。但是誰都不知曉在她那沉靜的外表下有着一顆暗潮洶涌的心。就想這看似平靜的南京城一樣。大同的陷落對於孫露來說其實是一次政治的重大挫折。反清聯盟中後期出現的分裂問題。讓孫露見識到了傳統封建勢力的根深蒂固。自己許多政策的優勢還沒完全發揮出來。可挑戰皇權、封建勢力的惡果卻率先顯現出來了。在南方自己可以憑藉權利控制南方的言論。而南方的百姓由於得到了新的土地和稅收政策的好處對於政府的新政策沒有牴觸。南方的地主士紳也在隆武內閣一系列扶植工商業的措施下嚐到了甜頭從而逐漸向新政府靠攏。但是北方處於滿清控制下。南方的政策對北方老百姓來說是陌生而又不可理解的。南方的論調在北方宗族勢力和封建勢力看來是大逆不道的。范文程和洪承躊的等人就是抓住了這點在北方散佈關於南方的各種謠言。鼓吹他們所謂“獨尊儒術”的論調。從中挑撥各方反清勢力與明之間的關係。

好個范文程!好個洪承躊!兩張嘴皮子擺平了數萬義軍,拉攏了北方無數士人鄉紳。確實是難得的人才。他二人的精彩表演着實讓孫露學習了一下什麼纔是“帝王之術”。想到這裡孫露的臉上忽然露出了一種欣賞的表情。孫露的那一絲微笑引起了一旁蕭雲的注意。自從孫露成爲首相之後蕭雲發現眼前這個女子經常會在不經意間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而她的心也象深邃的大海般難以預測。大同的陷落雖然在軍事上損失並不算嚴重。可是朝廷在北方卻失去了不少民心。山西反清聯盟的分裂其實是北方士紳地主對隆武內閣一系列變法的直接反映。結果顯示大多數人對於南方的變法牴觸得很厲害。蕭雲不知道孫露爲何現在還笑得出來。

眼見蕭雲欲言又止的樣子孫露換了個坐姿勢道:“總參謀長,有什麼話就直說吧。這裡沒別人。”

“回首相大人。我人爲大人目前的做法不符合朝廷的利益。我們在北方正失去大量的民心。”蕭雲的回答直截了當沒有絲毫的修飾和隱晦。

孫露並沒介意蕭雲直白的責問。自從蕭雲進入兵部後他便很少過問政務上的事情了。就算有也是代表參謀府從軍事的角度向孫露提供些專業意見。今天既然提起了那事孫露也想聽聽蕭雲的看法。於是反問道:“總參謀長指的是范文程等人在北方鼓吹的‘夷夏之辯’吧。按他們的說法我們是破壞三綱五常,祖宗家法的蠻夷。范文程給我們取了個什麼頭銜?好象是‘南夷’吧。”

蕭雲一聽“南夷”二字臉上立刻就露出了不自然的表情。他立刻的回答道:“是的,如今范文程等漢奸公然扭曲我華夏禮法,混淆是非,壞我大義。從軍情局在北方收集的情報來看范文程等漢奸的言論在北方流傳很廣啊。這嚴重破壞了朝廷在普通百姓心中的正統地位。這樣下去朝廷在北方將失去大量的民心啊。”

“那總參謀長,認爲何爲華?何爲夷?是以漢家的血統區分呢?還是以是否符合‘萬世法’來區分?”孫露的問題直指人心。擁有漢家血統的隆武王朝破壞“萬世法”,信奉“萬世法”的滿清又明顯的是胡虜。“是選擇漢家血統,還是選擇儒家的‘萬世法’?”這個尖銳的問題第一次被赤luo裸的擺在了這個時代的漢人學者面前。孫露很想看看那些信奉中庸之道的鴻儒們是如何解決這個矛盾的。

秦漢之後漢族就一直缺少應有的血性以及對本民族的認同感。這同漢家歷來以是否接受儒學爲標準來判斷一個民族是否爲“華”有關。接受儒學便是“華”,不接受的便是“夷”。從五胡鬧中原,到後來的遼、金、蒙古的入侵。無數漢人都是用“蠻夷接受我華夏禮法”來自我安慰並接受異族統治的。這對一個“封建國家”來說能使所統治的臣民帶有奴性更容易統治。可對一個“民族國家”來說則是危險的。如果一個“民族國家”中最大種族都沒獨立的“民族意識”的話。那麼這個國家將失去靈魂。沒有“民族意識”何來“愛國主義”!明帝國若想成爲一個民族國家,首先佔這個國家最多人口的漢族就必須恢復其血緣上的民族意識。

果然,孫露的回答讓蕭雲不由一楞。等他反應過來後才以堅定的語氣回答道:“我是一個漢人。我身上流淌的是漢家的血。我們是華夏的正統。這同是否符合三綱五常那些鬼條例無關。”

孫露滿意的看着蕭雲點頭道:“是的,我們之所以是華夏正統。首先是我們身上流淌着的是漢家的血液,其次纔是我們是否符合漢家的禮法。而禮法是人定的。至於如何駁斥范文程等漢奸的謬論相信史大人他們比我們在行。”

孫露這麼說當然是有依據的。就連蕭雲剛纔聽到“南夷”二字都忍不住變臉。何況是自詡“儒學正宗”的江南儒林呢?滿清的言論在拉攏北方儒林同時也在刺激着南方儒林。特別是范文程等人聲稱“明”是蠻夷國家,明人是“南夷”。這兩點讓江南的儒生們覺得受到了極大的侮辱。頓時整個江南都爲之綠色。無論是接受新學的學者,還是死抱着祖宗家法不放的腐儒。現在都有了一種同仇敵愾的味道。紛紛奮起口誅筆伐,引經俱典的證明對北方言論的荒謬。與此同時也不斷爲隆武內閣的所作所爲提供理論上的依據。以證明“明”才中華正統。北方的都是歪曲聖人教化的“胡虜”。頗有“敵人支持的我們就反對,敵人反對的我們就支持”的味道。於是整個中原大地在地理上分裂成兩半的同時其文化與思想也在不斷的衝擊當中逐漸的朝着兩個截然不同的方向發展着。當然這只是一個小小的開端而已。

孫露則以一個上位者的身份看待着這種思想上的衝擊。現在的明和清不但是一種軍事上的南北對立,更是一種文化思想上的南北對立。如何利用這樣的對立讓輿論順着自己所希望的方向發展是孫露這個上位者最需要考慮的事。這種對立不但能使隆武內閣的改革在理論上得到本土化的支持。還能進一步的鞏固孫露在明的地位。這使得孫露在心理上越來越傾向於南北對立的態勢了。

作爲一個女子,作爲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臣子。她清楚的知道“鳥盡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目前的局勢是靠着軍隊強硬壓制以及衆人對北方的遊牧民族的恐懼才能維持這種微妙而又穩定的局面。一旦失去了外部威脅孫露將要面對的是封建勢力瘋狂的反撲。兩年無論對孫露,還是對那些財閥來說都太短了。他們的根基未穩,還未真正成爲主導這個國家的中堅力量。於是爲了保住自己和自己所代表勢力的利益孫露要極力利用一切能利用的形勢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然而孫露內心的雄心壯志卻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她的追隨者更關心的是怎樣能在海上取得更大的貿易分額。那些已經踏入海上貿易的財閥腦子裡除了貿易還是貿易。國家、民族、國土、榮譽都不能抑制他們對利益的追逐。他們和同一時期的歐洲同行一樣認爲:“賺錢是人類最終的和唯一的目的。”“重商主義”在給一個國家帶來巨大利益的同時,所伴隨着的卻是道德的淪喪。作爲一個17世紀標準的資本主義國家背信棄義、賄賂、殘殺和卑鄙行爲是一種理所當然的舉措。許多人在叫嚷着要發展商業,釋放資本的同時,並不明白資本主義是一頭怪獸。一旦解開栓在其脖子上的鎖鏈便很難再駕御它了。因爲資本主義從其誕生的那一刻起它的每一寸毛孔都散發着血腥與罪惡。而孫露的心也在一次又一次的矛盾與取捨中漸漸縮小成一塊小小的堅硬的石頭。

這世界上沒有讓所有人都幸福的道路。孫露知道自己既然已經做出了選擇就要毫不猶豫的走下去。只聽孫露以讚賞的語氣向蕭雲說道:“這次參謀府制定的《陸軍作戰條例》以及最新繪製的作戰地圖我都看了,很不錯。這段時間辛苦了。”

“回首相,這是屬下的職責。”蕭雲謙遜的回答道。新成立的參謀府在許多人看來都是一個新奇的部門。對加入參謀府的軍官來說更是如此。它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幕僚或軍師。參謀府主要有四項職能一是負責軍需安排;二是繪製作戰地圖;三是研究軍史,參謀府專門負責研究當代和以往戰爭中的經驗教訓,總結戰爭的規律;四是收集各國情報,加以分析,然後想定各種情況,制定針對各國的戰爭計劃。

“不過你好象將這次吏部派來兵部的幾個官吏架去兵營了?”孫露突然擡頭問道。這件事史可法已經親自跑來向孫露抗議過了。那幾個官吏是剛剛通過科舉考試的進士和舉子,各個年輕有爲。結果到兵部報告的第一天據說就被幾個大兵架去了兵營。

“是的,是我下達的命令。他們不象士兵。”蕭雲冷靜的回答道。那天他在兵部只看了那些官吏一眼就毫不猶豫地做出了將他們送去新兵訓練營的決定。

“所以你將那幾個白面書生送去了新兵訓練營?”其實孫露大致也知道了些來龍去脈。只是很難想象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白面書生如何能扛得住三個月的新兵訓練。

“他們首先該是個軍人。其次纔是兵部的文書。三個月的訓練能使他們更象個軍人。”蕭雲的回答理直氣壯。

孫露饒有趣味的一笑說道:“這樣吧,乾脆立個條例規定每個進入兵部的專職軍官必須接受三個月的軍事訓練纔可述職。還有下次這麼做最好先和吏部打個招呼。否則吏部還以爲我們把他們的高才生給吃了呢。”

“是,我會盡快讓參謀府列出內部紀律的。”蕭雲立刻嚴肅的回道。

蕭雲做事認真缺少通融這同傳統的官僚系統是格格不入的。但孫露就是欣賞蕭雲的這種機械般精準的作風。想到這兒孫露忽然問道:“總參謀長,我上次所說的那個提議參謀府討論得增樣了?”

孫露的話音剛落蕭雲的眼中就立刻顯現出了一種異樣的光彩。只聽他以略帶激動的口吻回答道:“首相大人的計劃堪稱經典。若我軍真能成功的話此戰將被載入史冊。”

“啞,總參謀長什麼時候也學會吹捧了,”孫露擺了擺手道:“我那次所說的只是一個提議。我想知道這個提議以我們目前的情況是否可以實施?”

蕭雲聽罷沉默了一會兒衷肯的回答道:“回首相,這個提議按照我們目前的實力勝算只有三成。”

“三成?”孫露挑了挑眉毛看着蕭雲問道。

“是的,三成。但參謀府會爲以此提議爲基礎做出一分更可行的計劃。在收集了足夠的情報,經過充足的準備後勝算能有八成。”蕭雲肯定道。新成立的參謀府除了要負責戰時軍需供應和爲司令官起草命令、計劃行軍道路等輔助工作外。最主要是收集各國情報,加以分析,然後想定各種情況,制定針對各國的戰爭計劃。而蕭雲的計算,並不是以敵人的無能爲前提。他和他的參謀部所做的戰前假設,可能比實戰中發生的情況要嚴峻得多。

孫露的臉上綻開了一絲笑容。蕭雲的回答讓她覺得很滿意。軍事基本上是一門純藝術,優秀的將領通過經驗學習戰爭,依靠自身的聰明穎悟總結戰爭,因爲一己的堅強和智慧在戰爭的硝煙裡脫穎而出。就象岳飛所說:“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然而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命運,不可以只寄託在誕生一位天才身上。現在在歐洲已有雛形的參謀部制度,讓人們看見了軍事科學性。一個理性的制度能使戰爭指揮這門藝術對新手來說更有可操作性。雖然以目前的通訊水平參謀部制度還不能發揮其最大的優勢。雖然參謀府的計劃比起名將來總是更保守些。但是對現在缺乏經驗的明軍來說是很重要的。

於是孫露滿懷期望的回道:“好,那我就等着參謀部給我一個完美的計劃。”

【……】@!!

()

第14節 同氣聯枝(下)第17節 國會(一)22 英武殿上專員起誓衆臣面前女皇律己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64 開國門東瀛受衝擊圖奮進倭使窺天學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第三十節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第47節 開封之戰(一)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9節 新安財閥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第四十五節第248節 達共識刺皇案裁斷 見女皇蕭尚書請辭第二十五節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第295節 爲求援英使表忠心 牽歐洲女皇扶島國第2節 藩王第326節 乘龍艦公爵忙奉承 抵印度紫軒送補給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第5節 科舉第5節 痢疾!第33節 求援第三十六節第6節 盛宴(一)第22節 雙頭鷹58 司法院苦嘆法不全老百姓樂道青天眼第二十四節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第23節 賜名第29節 隆武皇帝(上)第343節 呈計劃張家玉面聖 調部署李定國回京第三十四節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第二十四節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182 鄭提督設計巧脫身大維齊款待英國使第371節 遊南北喬三少挑刺 爲民權顧議員上書93 賢親王爺回鄉祭祖南洋總督欣然赴宴第259節 黃首相試探繼承權 鎮海公言明國會意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第25節 蜀中攻略(二)202 科布多夏完淳出征長江口陳家明歸國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181 北美大陸羣雄逐鹿大西洋上艦隊遭襲第14節 農村公社第10節 生死界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第46節 結束與開始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12節 北方使者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第261節 上書房皇子拜新師 爲解答二師起爭執第6節 兵臨城下57 得雛鳳楊紹清幸喜廢國會英格蘭惶恐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47節 開封之戰(一)第13節 巾幗英雄第334節 英國王欲抵殖民地 詹姆斯暗算當土王第40節 楊府夜談(二)第268節 聞徵朝歐洲使憂心 獻書信倭使挑民憤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第26節 山西烽火(二)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琅下伏筆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168 弘武帝北訪收番王兩重臣爲國起爭執第24節 登基44 驅紅夷南洋終歸順諾千金中軍護商隊25 韓半瓶攜妻投小舅張村民投票換酒席第37節 洛陽之戰(二)第29節 隆武皇帝(上)第四十五節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第16節 前夜(上)第11節 禪智寺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339節 嘗新鮮君臣遊青天 揣聖意陳家明告罪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37 小見大製造業起步十年功蒸汽機露臉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181 北美大陸羣雄逐鹿大西洋上艦隊遭襲101 擺鹿鳴女皇會才峻設鷹揚皇子首閱兵第42節 桑稻之爭(二)25 韓半瓶攜妻投小舅張村民投票換酒席第35節 朱仙鎮第26節 東林鉅子
第14節 同氣聯枝(下)第17節 國會(一)22 英武殿上專員起誓衆臣面前女皇律己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64 開國門東瀛受衝擊圖奮進倭使窺天學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第三十節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第47節 開封之戰(一)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9節 新安財閥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第四十五節第248節 達共識刺皇案裁斷 見女皇蕭尚書請辭第二十五節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第295節 爲求援英使表忠心 牽歐洲女皇扶島國第2節 藩王第326節 乘龍艦公爵忙奉承 抵印度紫軒送補給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第5節 科舉第5節 痢疾!第33節 求援第三十六節第6節 盛宴(一)第22節 雙頭鷹58 司法院苦嘆法不全老百姓樂道青天眼第二十四節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第23節 賜名第29節 隆武皇帝(上)第343節 呈計劃張家玉面聖 調部署李定國回京第三十四節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第二十四節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182 鄭提督設計巧脫身大維齊款待英國使第371節 遊南北喬三少挑刺 爲民權顧議員上書93 賢親王爺回鄉祭祖南洋總督欣然赴宴第259節 黃首相試探繼承權 鎮海公言明國會意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第25節 蜀中攻略(二)202 科布多夏完淳出征長江口陳家明歸國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181 北美大陸羣雄逐鹿大西洋上艦隊遭襲第14節 農村公社第10節 生死界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第46節 結束與開始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12節 北方使者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第261節 上書房皇子拜新師 爲解答二師起爭執第6節 兵臨城下57 得雛鳳楊紹清幸喜廢國會英格蘭惶恐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47節 開封之戰(一)第13節 巾幗英雄第334節 英國王欲抵殖民地 詹姆斯暗算當土王第40節 楊府夜談(二)第268節 聞徵朝歐洲使憂心 獻書信倭使挑民憤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第26節 山西烽火(二)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琅下伏筆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168 弘武帝北訪收番王兩重臣爲國起爭執第24節 登基44 驅紅夷南洋終歸順諾千金中軍護商隊25 韓半瓶攜妻投小舅張村民投票換酒席第37節 洛陽之戰(二)第29節 隆武皇帝(上)第四十五節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第16節 前夜(上)第11節 禪智寺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339節 嘗新鮮君臣遊青天 揣聖意陳家明告罪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37 小見大製造業起步十年功蒸汽機露臉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181 北美大陸羣雄逐鹿大西洋上艦隊遭襲101 擺鹿鳴女皇會才峻設鷹揚皇子首閱兵第42節 桑稻之爭(二)25 韓半瓶攜妻投小舅張村民投票換酒席第35節 朱仙鎮第26節 東林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