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

“號外,號外,黃首相烏臺就職,新五年計劃出臺!”

當黃宗羲的新五年計劃隨着報童那清脆的叫賣聲響撤了帝都南京的大街小巷之時,人們同樣迎來了刺皇案的最終宣判。由於此案干係重大,加之而今又時值召開之際。因此民間對這次宣判的關注遠高於之前的數次開庭。大理寺旁聽席的席位甚至比國會的旁聽席還要炙手可熱。然而無論民間百姓對此案的熱情有多麼高漲,這大理寺的公堂總是有限的。因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他們至多也只能在街頭巷尾聊聊案情,猜猜測測結果而已。當然如果有興趣地話還可以在地下賭局裡就刺皇案的結果押幾注,看看自己的手氣與眼光是否真的那麼獨到。畢竟國人向來是不會放過任何可以拿來下注的好機會。雖然他們的這些活動歷來爲朝廷所明令禁止。

無論賭徒們如何看來這一次的審判,對於中華朝來說這場歷時將近一年的審判卻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這一來是因爲此案乃是中華朝立國至今的頭號大案,同樣也是帝國司法院有史以來最爲獨立地一次審判一級要案。其最爲明顯的表現就是,自刺皇一案開庭審理到最終的宣判,人們的目光始終都停留在大理寺,而非大內或內閣。

大理寺,始設於北齊,隋、唐以後皆沿其制,是歷代王朝掌管審讞平反刑獄的官署。其主要職責是專門審覈天下刑名,凡罪有出入者,依律照駁;事有冤枉者,推情詳明,務必刑歸有罪,不陷無辜。它與刑部、都察院合稱三法司,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糾察,大理寺駁正。凡未經大理寺評允,諸司均不得具獄發遣。大理寺審理案件,初期置有刑具和牢獄。明朝弘治以後,大理寺只閱案卷,囚徒俱不到寺。重大案件,由三法司會審,初審以刑部、都察院爲主,複審以大理寺爲主。然而在現實之中,大理寺不僅設罷不時,名稱和編制等也不斷變更。明代中葉以後,刑名之柄爲宦官所奪,甚至大理寺大審時太監居公案之中,列卿受其指使,大理寺也就此形同虛設。

事實上,不僅是大理寺,中國歷史上的諸多司法官署都不約而同地經常爲權勢所左右,缺乏嚴格的司法程序制度,更欠缺程序上的公正。中國早在西周時期便建立了一套司法制度,但在裁判中監行神判與天罰制度,程序方面體現了濃厚的等級制。即所謂的“八議”:一議親,看看是不是皇家親戚;二議故,看看是不是跟隨皇家久的人;三議功,看看對皇家是否有功勞;四議賢,看看是不是有名望的人;五議能,看看是否是對皇上有用的能人;六議勤,看看有沒有苦勞。沒功勞也有苦勞;七議貴,看看是不是一定爵位以上的貴族。八議賓,看看是不是國賓級人物。而後儒家學說又強調無訟,認爲“訴訟過多”是官吏“德化不足”和“缺乏政績”的表現,因此也就使得後來的統治者對司法程序始終不抱重視。

相比之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孫露當然明白司法程序的重要性。其在還是南明首相之時就對此十分重視。訴訟程序、辯護制度、陪審團制度無不填補着中華在司法上的空白。不過,定規矩是一回事,將其付諸實施就是另外一會事了。在這點上,就連孫露本人也不得不承認自己有時亦會動用手中的權利就一些影響較大的案件對司法機關進行一定的干涉。

然而此次的刺皇案卻是一個特例。這一次從案件的調查取證,到開庭審理,再到最後宣判定案,身爲帝國最高統治者的弘武女皇始終採取着規避的態度。內閣則出於其在刺皇案上的失職,爲了不給國會留下口舌,也一直對此案保持着低調的態度。原本在傳統上最容易左右司法程序的兩個勢力卻因各自在案件中特殊的位置與狀況,最終都放棄了對司法程序的干涉。於是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司法院在刺皇案上這才得以按照既定的司法程序完成對整個案件的審理。也就有了眼前的這場耗時一年的大審判。

此時此刻在大理寺的訟署之中,正等待升堂的訟師何夢吉略帶焦慮的向一旁端坐着的董志寧詢問道:“先生,您說今天的官司會有一個怎樣的了結。”

“一個合乎朝廷律法的了結。”董志寧輕輕吹着杯中的茶水淡然地回答道。

董志寧的回答顯然不能讓何夢吉覺得滿意。其實何夢吉倒並不是一個焦躁的人,只不過今日所要了解的這樁案子實在太大也太重要了。爲了這一天在場的衆人這一年來都付出了艱辛的勞動。誰都不想自己的努力白白浪費。卻聽一旁的另一個訟師蕭曹跟着說道:“何賢弟,不必如此緊張。這本就是一場必敗之訴。只要盡力了就行。”

“是啊,如果我們真的勝訴了,外界的百姓還不鬧翻了天不成。”與何夢吉相仿的劉文搖着紙扇笑道。

“此案無關勝訴與否。只要能將案情最客觀地展示出來,能讓案犯受到與他們所犯罪行匹配的懲罰。就是吾等最大的勝利。”先前不以爲然的董志寧頗爲嚴肅地說道。

聽完董志寧的一席話,周圍的其他幾個訟師連連點頭稱是。正如其所言,衆人在接手這樁案件之時,本來就做好了敗訴的準備。而董志寧等人所要向世人證明的也絕非刺皇案本身的案情。更確切的說是訟師這份所存在的真正價值。

正當一干人等被董志寧的話語所打動之時,門外忽然響起了一陣莊嚴的鼓聲。衆人知曉,是升堂的時辰到了。於是衆訟師紛紛起身,整了整袍衫,邁着沉穩而又矯健的步伐魚貫着向公堂走去。

當董志寧等人來到公堂之上時,陪審團以及旁聽者都已端坐就位。惟有堂首還另設了一把交椅,董志寧心知這是爲女皇陛下所準備的。與此同時另一邊的符曉秦等檢察官也跟着來到了堂上。只見符曉秦等人各個頭戴法冠,身穿內白外紅的法袍,長袖飄飄間給人以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相比之下,董志寧等人雖也是衣官楚楚,但在氣勢上終究是差了一截。不過這並沒有給衆訟師在心理上帶來什麼壓力。事實上,對於這種情況在場的訟師早已習以爲常。卻見兩隊人只是禮貌地點了點頭,便衆人的注視之下一左一右各司其位了。

就在董志寧等人就坐不久,公堂之上又一次響起了莊嚴的鼓聲。卻聽那司儀跟着高聲喊了一句:“皇上駕到。”在場的衆人立刻就如被風吹過的小麥一般通通起身恭敬地行起禮來。而弘武女皇本人則在衆人虔誠的萬歲聲中,緩緩地步入了公堂。卻見身着喪服的孫露環視了一下四周,然後以沉穩地語調點頭道:“諸位平身。”

“謝,陛下。”衆人在一口同聲的謝恩之後,便陸續回到了自己的作爲。而董志寧在平身之際卻不想恰巧碰上了女皇的目光。意識到自己可能犯禁的他趕忙低下了頭。可就是這短暫的一瞬,卻讓董志寧覺得女皇的眼神極其複雜。不過待他再次擡起頭時,女皇已經回頭向身旁主審的湯來賀囑咐道:“湯大人,朕今日是作爲原告來此旁聽的。所以一切均由卿來主持,不必請示朕。”

“遵命,陛下。”湯來賀微微欠身點了點頭,隨即便坐上了主審之位,猛地一拍驚堂木道:“升堂!帶人犯!”

隨着湯來賀一聲令下,數十名案犯就此被分批帶到了公堂之上。雖然他們都因刺皇案被起訴的,但值得回味的是在這一干人等之中卻沒有一人在此之前見過女皇本人,更不用說是被刺殺的皇夫楊紹清了。因此這些人在恐懼之餘更多的則是對堂上那爲至“高無上者”的好奇。有幾個人甚至還十分膽大的擡頭直視女皇。畢竟他們都身負着謀殺、顛覆等重罪,就算此刻再加上一條不敬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不過案犯的狂妄之舉很快就被一旁的侍衛給喝了回去。

與此同時堂上的湯來賀則不緊不慢地打着官腔向符曉秦與董志寧點頭道:“符大人、董訟師,爾等可以做結案陳詞了。”

“是,大人。”符曉秦與董志寧雙雙做了個揖。隨即由符曉秦率先出列道:“尊敬的女皇陛下,尊敬的庭上。衆所周知,全體被告參與了一場令分發指的謀殺。其手段之卑鄙殘忍,實屬罕見……”

隨着符曉秦那抑揚頓挫的語調響起,現場的氣氛也隨之開始發生起微妙的變化來。雖說旁聽席上的人員大多有着一定的身份與地位,雖然女皇就坐在堂上。但在符曉秦高聲朗讀結案陳詞之時,有幾個人還是情緒激動地高喊道:“殺了那些賊子!把他們都凌遲了!”

如此情形雖然在大理寺已經不止一次上演過了,可這一次湯來賀卻並沒有像前幾次那樣姑息這些情緒激動者。卻見他毫不客氣地拍了拍驚堂木道:“肅靜!肅靜!來人,將堂下喧譁者帶出去!”

眼見幾個高聲吶喊者被侍衛架了出去,已然綠色的公堂這才逐漸地安靜了下來。而符曉秦也得以將那一再被打斷地結案陳詞唸完道:“故吾符曉秦代表督察司全體同仁,懇請庭上嚴懲兇徒賊子。以慰無辜之靈,以彰天道之理。謝謝。”

符曉秦念罷又朝女皇鞠了躬,這才退了下去,將發言權交給了對面的董志寧。與符曉秦待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董志寧一上來,就糟到了來自旁聽席的唏噓聲。爲此湯來賀不得不再次動用了他手中的驚堂木這才使下面得以安靜。董志寧本人似乎並沒有在意那些聲音。卻見他邁着堅定的步伐走到了中央,朝女皇恭敬地做了個揖。當他擡頭時又再一次觸及了女皇的目光。這一次女皇的眼中充滿了鼓勵,使得一向冷靜的董志寧也不由地有了一種激昂的情緒。卻見他微微揚起了下巴傲視着周圍的唏噓者在不用稿子的情況下高聲發言道:“尊敬的女皇陛下,尊敬的庭上,尊敬的在場諸位。吾知道大家都已經厭煩了這場看似無休無止的審判。可吾等爲何還要站在這兒花上一年的時間來審理這樁看似毫無爭議的案件?爭論那些早已爲人們耳熟能詳的細節呢?”董志寧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在環視衆人後,突然回過身指着身後的一干案犯道:“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這些人得到應有的懲罰!所以在此吾懇請庭上依據事實、依據《中華律》,給予這些人以與其罪行相適應的懲罰。謝謝。”

不知是湯來賀之前的驚堂木起了作用,還是董志寧的話確實怔住了某些人。總之在他走回位置時,再也沒有人發出任何的唏噓聲,取而代之的則是一片死一般的寂靜。孫露望着眼前默不作聲的衆人,亦不得不佩服董志寧的勇氣。毫無疑問,他纔是今天堂上真正的勇者!

想到這裡,孫露當即輕咳了一聲向湯來賀提醒道:“湯大人該宣判了吧。”

“哦,是,陛下。”湯來賀這纔回過了神一拍驚堂木起身宣佈道:“堂下聽判!”

由於大理寺是對案犯逐個進行宣判的,所以最後的判決書超乎衆人意料的長。但歸咎起來無外乎兩種情況。以島津父子爲首的主犯毫無懸念地被判處了斬刑。田川次郎等無明確證據證明其直接參與刺皇行動的破壞分子則被判處了185年到75年不等的刑期。他們將會在帝國最北端的凍土完成那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刑期。

面對這樣的結果,在場的衆人總算是鬆了一口氣。雖然部分人對那將近200年的刑期覺得有些多餘。不過由於中華朝實行併科原則,即對數罪分別宣告刑罰,然後數刑相加,合併執行。因此會出現百年刑期倒也不足爲奇。

然而對於那些案犯來說這樣的判決則更像是一種羞辱。其中一個倭人當即便跳了起來,用生硬的漢語叫罵道:“你們華人才是真正的殺人犯!破壞者……”

侍衛的槍托讓那人很快就安靜了下來。但在場的旁聽者卻一個個都露出了不解與鄙視的表情。顯然他們並不知道對方的怨恨與怒火究竟來自何方。但孫露以及現場的重臣及財閥卻十分清楚這一切的本源究竟是什麼。不過在將案犯一個個都押解下去後,湯來賀還是面帶喜色地向女皇寬慰道:“陛下,現在只等李將軍他們直搗黃龍,讓島津父子受到應有的懲罰。賢親王的在天之靈也好得以告慰了。”

誰知孫露卻深吸了一口氣,以一種略帶悔恨的口吻喃喃地說道:“但願吧。”

【……254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 文字更新最快……】@!!

()

第240節 中華使會場巧周旋 詹姆斯跨海送情報181 北美大陸羣雄逐鹿大西洋上艦隊遭襲57 得雛鳳楊紹清幸喜廢國會英格蘭惶恐第17節 再戰松山(上)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第21節 山海關第234節 爲勞力君臣齊謀策 發國債香江印債券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第355節 探聖意東林攀裙帶 審局勢復興隨女皇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三十七節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237節 莫臥爾種植場蓄奴 奧斯曼棉花商受挫第18節 朝鮮王的野心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第243節 見女皇來賀探聖意 上奏摺宗羲圖朝鮮第2節 奉皇命黃得功赴京 接家書吳克善朝聖第40節 對馬基地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第6節 路(一)第36節 新朝官制23 羣臣獻策外儒內法女皇綢繆以權制權43 三大洋米字旗飄揚太平洋金龍旗獨秀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第17節 國會(一)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第29節 蜀中攻略(六)第30節 歐洲之行第8節 稅制第11節 驚變(二)43 三大洋米字旗飄揚太平洋金龍旗獨秀第33節 求援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第36節 洛陽之戰(一)第四十節84 賞明月粵黨聚瞻園爲案情兩臣起爭執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第38節 洛陽之戰(三)第21節 徐州雪夜(上)第38節 巨獸第31節 百家爭鳴第21節 楊祖潤淺探共和制顧寧人深思倡廉政第23節 君與臣(上)第十一節第374節 剿匪幫官軍平東北 升少將夏完淳面聖159 獲水源輜重營德救巧碰面雙俊傑初識第241節 入冬營中華軍休戰 馬關港華倭使會晤147 心不甘黑山開聖戰抵武威定國做準備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34 王夫之析分拆遷案陳子龍歷數省議席第336節 會奧帥法使得答覆 奉皇命欽差下江南第36節 密談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24節 第二屆國會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22節 徐州雪夜(下)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第6節 義塾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第8節 稅制120 弘武帝外交改陋習衆大臣陸海做選擇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第311節 御書房女皇展計劃 將軍府馮貴遭拒絕第39節 金融革命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199 徵倭國兩軍擬計劃請出戰皇子闖大殿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第19節 國會(三)第二十九節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第四十四節第四節53 剪羊毛王公開財路窺資源沙俄又探手28 十六鋪口當家行禮水城上下市民選官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第28節 蜀中攻略(五)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第18節 國會(二)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第25節 蜀中攻略(二)164 當先鋒羅剎鬼擺譜充誘餌中華軍死戰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第2節 藩王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35節 仲夏之夜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楔子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
第240節 中華使會場巧周旋 詹姆斯跨海送情報181 北美大陸羣雄逐鹿大西洋上艦隊遭襲57 得雛鳳楊紹清幸喜廢國會英格蘭惶恐第17節 再戰松山(上)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第21節 山海關第234節 爲勞力君臣齊謀策 發國債香江印債券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第355節 探聖意東林攀裙帶 審局勢復興隨女皇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三十七節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237節 莫臥爾種植場蓄奴 奧斯曼棉花商受挫第18節 朝鮮王的野心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第243節 見女皇來賀探聖意 上奏摺宗羲圖朝鮮第2節 奉皇命黃得功赴京 接家書吳克善朝聖第40節 對馬基地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第6節 路(一)第36節 新朝官制23 羣臣獻策外儒內法女皇綢繆以權制權43 三大洋米字旗飄揚太平洋金龍旗獨秀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第17節 國會(一)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第29節 蜀中攻略(六)第30節 歐洲之行第8節 稅制第11節 驚變(二)43 三大洋米字旗飄揚太平洋金龍旗獨秀第33節 求援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第36節 洛陽之戰(一)第四十節84 賞明月粵黨聚瞻園爲案情兩臣起爭執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第38節 洛陽之戰(三)第21節 徐州雪夜(上)第38節 巨獸第31節 百家爭鳴第21節 楊祖潤淺探共和制顧寧人深思倡廉政第23節 君與臣(上)第十一節第374節 剿匪幫官軍平東北 升少將夏完淳面聖159 獲水源輜重營德救巧碰面雙俊傑初識第241節 入冬營中華軍休戰 馬關港華倭使會晤147 心不甘黑山開聖戰抵武威定國做準備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34 王夫之析分拆遷案陳子龍歷數省議席第336節 會奧帥法使得答覆 奉皇命欽差下江南第36節 密談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24節 第二屆國會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22節 徐州雪夜(下)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第6節 義塾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第8節 稅制120 弘武帝外交改陋習衆大臣陸海做選擇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第311節 御書房女皇展計劃 將軍府馮貴遭拒絕第39節 金融革命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199 徵倭國兩軍擬計劃請出戰皇子闖大殿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第19節 國會(三)第二十九節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第四十四節第四節53 剪羊毛王公開財路窺資源沙俄又探手28 十六鋪口當家行禮水城上下市民選官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第28節 蜀中攻略(五)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第18節 國會(二)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第25節 蜀中攻略(二)164 當先鋒羅剎鬼擺譜充誘餌中華軍死戰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第2節 藩王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35節 仲夏之夜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楔子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