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節 蜀中攻略(二)

正如李定國所預計的那樣明軍最終選擇了從水道沿長江三峽西進重慶。四川居長江流域的上游,是典型的盆地地形。在盆地外圍的每個方向,都是崇山峻嶺,其防護之厚非其它地域可比。長江三峽是其與東方之間的往來孔道,嘉陵江及其支流河谷低地是其與北方之間的往來孔道。兩個方向的往來孔道俱極險要。大抵東面爲水路,行江道;北面爲陸路,行棧道。水路是由重慶東出,經三峽穿越巫山,可入湖廣,大抵以夔州爲其門戶,瞿塘關即在此處;陸則是從成都北出,由金牛道、米倉道入漢中,另由陰平道可通隴上,大抵以劍閣爲其門戶,劍門關即在此處。如今明軍與吳三桂部對峙於潼關尚未能佔據陝西關中,因此從北路入川難度較大。而在東路素有長江天險之稱的瞿塘關一直爲明軍所控制。掌握了四川東北門戶的明軍自然而然的選擇了從水路入川。

大西軍雖然喪失了瞿塘關天險但素有“小遲尉”之稱的李定國當然不會就此坐以待斃。憑藉着重慶在長江上的最後一段天險“巴郡小三峽”大西軍竭力做着殊死掙扎。“巴郡小三峽”主要由貓兒峽、銅鑼峽、明月峽組成。此三處峽谷江水切嶺成峽,入谷成沱,江面寬窄相間,漫灘較多。大西軍更是在幾段險灘上拉起了粗大的鐵鏈以阻擋明軍艦隊的西進。再加上巴郡小三峽淺灘較多水流湍急明軍艦隊因船隻體積較大難以駛入。由此逆流而上的明軍艦隊不得已在此處停下了腳步,並在重慶以東的南山安下了營寨。

湍急的江水猶如青龍一般蜿蜒着穿越了巴蜀的羣山峻嶺。陡峭的山崖間大風呼嘯着穿梭着夾帶起了點點的春雨。雖是牛毛般的春雨可這淅淅瀝瀝的水珠打在臉頰上、脖子上依然透着股錐心的涼意。茂密的叢林中古代木製的棧道若隱若現,不時的從蒼鬱的羣山間傳來猿猴尖銳的鳴叫聲。面對如此的青山繡水身處的其中的明軍軍官們卻絲毫沒有欣賞的心思。

“遊將軍就象這地圖所示我軍只要突破賊寇的這片最後防區就沿長江進抵重慶城。只要拿下重慶平定蜀中就成功了一半。翻過了大婁山之後就是一馬平川的平原。到時候直搗黃龍攻取成都擒殺張獻忠那賊頭就指日可待了!”大帳中一個獨眼軍官指着地圖興奮的說道。此人便是秦良玉之子馬祥麟。他自小隨母親南征北戰,經歷大小陣戰無數。當年同其母親鎮守山海關時。一日,馬祥麟帶兵巡關時,被敵軍的流矢射中一目,他忍痛拔出箭簇,援弓搭箭向遠處的敵人射去,連發三箭,射死三個敵人,清將大力震懼,從此不敢輕易再來山海關挑釁了。這次他則以第九山地步兵師師長的身份出征重慶。其母秦良玉雖是第三軍團軍團長可她年事已高不宜出征。因此就由第二步兵師師長遊沛龍做爲副軍長出任這次行動的總指揮。

“可馬師長如今李定國在小山峽附近依山傍水着佈置了重重關卡,我軍船身過大難以通過啊。蜀中的情況馬師長最清楚了。難道就沒有別的路可以進取重慶了嗎?”遊沛龍指着外頭停泊的戰船苦笑着問道。在坐的不少軍官也算是海賊出身了。當年太平洋上的風浪都沒讓他們皺過眉頭,可是一跑到四川卻沒了方向。這裡雖然河道縱橫卻同沿海乃至長江下游都有着天壤之別。明軍引以爲傲的大型戰艦在這裡更是沒有用武之地。由於艦隊逆流而上不少險灘都必需靠縴夫用人力將船隻拉過才行。

“除去水路還有棧道可行。若是派工兵整修一番大隊人馬還是能過的。”那馬祥麟指着外頭懸崖峭壁上的棧道建議道。

但衆人一看那搖搖欲墜的棧道心中立刻就涼了一半。由於年久失修懸崖上的棧道大多已經是破敗不堪了。山野間的大風吹得那腐朽的木板發出一陣啪啪聲。就算是讓工兵現在伐木開道估計也只能讓步兵通過。至於那幾門沉重的火炮想要從棧道上通過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卻見遊沛龍皺了皺眉頭擺手道:“眼前李定國所設的水、陸寨是一定要過的。留給我軍的時間不多。重齊新修棧道的話花費的時間不少,也很難保證不會被李定國所察覺。”

“副軍長,不如這樣吧。我軍在此兵分兩路。一路挑選精壯士兵數百人,穿着與草木同色的清蓑衣,攜帶小船從支流悄悄饒到上游去。另一路則按照事先設定的計劃由大部隊從正面進攻。再分兩軍,一軍攻其陸寨;一軍攻其陸寨。並且放棄艦隊中的大型戰艦,改爲是使用體型較小的沙船。”一旁一直沒開口的參謀長李穀子思略了一番後建議道。

“改用小船?那會不會影響部隊的攻擊力啊?那些小船可都沒裝配火炮啊。”幾個軍官頓時竊竊私語起來。雖然知道大船沒辦法越過封鎖但衆人仍然不願放棄戰艦強而有力的攻擊力。

“火炮不是問題。我們可以從戰艦上拆下一兩門6磅火炮安在小船之上。其實李定國的人馬並沒有多少火器。用四、五門火炮轟擊其營寨應該綽綽有餘。”李穀子進一步解釋道。

“恩,李參謀長的建議不錯。我倒知道此地有幾條支流能饒到上游去。只不過那裡河道狹窄水流湍急,就算是一般的小船也很難通過,得用皮筏子才行。”馬祥麟一邊點頭讚許一邊抱拳請命道。“若是遊將軍信得過末將,末將願親自帶上人馬摸到上游去。”

“好!就這麼辦!馬師長你需要什麼儘管提。炸藥、手雷、地雷、甚至騎兵炮也行。”遊沛龍聽罷衆人的建議興奮的說道。卻見馬祥麟摸了摸下巴沉默了半晌開口道:“我只要兩個連的人馬就行。騎兵炮就不用了這玩意太重筏子容易翻。這次去的弟兄都不帶火槍,每人身上配一把緬刀和一把強弩。另外帶上數十枚手雷和水雷就行。”

“就這點東西嗎?不帶火槍嗎?”遊沛龍有些擔心的問道。不帶炮還能理解可是不帶火槍是不是有些託大了。眼見遊沛龍和其他將領有些疑惑馬祥麟不由嘿嘿一笑解釋道:“這點東西綽綽有餘了。火槍雖然威力巨大,可那玩意聲音太響了,一扣扳機就會冒火星晚上特別容易暴露。幹這種活還是弩箭、緬刀好使些。要不,再給兩桶桐油吧。”

“行!就安你說的辦。那些東西我馬上就叫人置辦去。”遊沛龍爽快的答應道。續而他又走到馬祥麟跟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馬將軍這次的行動就拜託你了!”

“將軍放心。末將定當不辱使命,爲我大軍敲開西進入川的大門!”

初春巴南的天氣就象娃娃的臉一般說變就變。白天還是豔陽高照的天氣可轉眼間到了傍晚就風雨交加起來。直到第二天清晨這山雨才漸漸的停了下來。一夜風雨過後山裡的氣溫突然驟降就算是穿上了夾襖依然還是覺得透骨的涼。晨色中整個漫灘和江面上都籠罩起了一股白色的薄霧。江水嘩嘩的拍打着橫在江中黝黑而又粗大的鐵鏈,象是一條一條黑龍般橫臥江中阻擋了一切妄想從此地通過的船隻。

天還沒完全透亮岸邊大西軍的營寨中響起了一陣陣整齊的號子聲。開闊校場上一羣兵勇正殺氣騰騰的認真操練。這羣兵勇乃是李定國部的親兵。李定國向來治軍甚嚴,規定兵勇們在公雞打鳴第一聲後必需立即起牀開始操練,可謂是十年如一日。與之相對應的則是處在上游的幾個帳篷。那裡的士兵正稀稀拉拉地從帳篷中走出,一個個都還是一副未睡醒的模樣。他們有的互相開着玩笑,有的則三三兩兩的跑到了江邊忙着洗淑起來,還有幾個好象是昨夜喝多了一般正懶洋洋的倚在旗杆下。那杆旗杆上赫然掛着一面醒目的“劉”字大旗。

眼看着劉文秀的人馬一副懶散的模樣,一旁正在練兵的楊祥不由皺起了眉頭。楊祥是李定國的親信部將。因爲知道次此明軍來犯非同尋常,故李定國特地命其點齊精良步卒作爲先鋒在此抵擋明軍。可是前日趕來支援的劉文秀部卻都是一副不堪重任的模樣。成都這些年招收了不少壯丁,大西的人馬一下子擴展了數倍。可楊祥也聽說那些個新兵大多沒受過什麼訓練只是些烏合之衆罷了。如今看來這傳言真是所言非虛啊。這幫散兵遊勇嚇嚇老百姓還行。可怎能阻擋得了下游的那幫虎狼之師呢?

覺得有些無可奈何的楊祥不禁搖了搖頭長嘆了一聲。可就在此時從岸邊忽然傳來了一陣喧鬧聲。楊祥眯起眼睛一瞧只見岸邊的那些衣衫不整的兵勇們正興奮地朝着江面叫嚷着。他們好象突然發現了什麼寶貝似地手舞足蹈起來。覺得有些蹊蹺的楊祥不由回頭向自己的部將命令道:“去看看發生什麼事了?”

“是!”那部將得令後趕忙向江邊跑去。不一會兒就見他匆匆跑回報告道:“回將軍,那些弟兄說從上游的江面上飄下了很多黑蛋。”

“黑蛋?走,看看去。”覺得有些蹊蹺的楊祥向後面一揮手便帶着幾個親兵急匆匆的朝岸邊跑去。

到了江邊一看楊祥纔看清了那些所謂的“黑蛋”。只見寬闊的江面上零星漂浮着幾個黑色小球,約莫有菜瓜一般的大小。看樣子是從上游飄下來的不象是江中原有的物件。周圍的兵丁有的指指點點,有的則躍躍欲試着想下去撈呢。可惜江水太急了,只有幾個大膽的兵丁敢拿竹竿試探着捅捅而已。那些黑蛋很快就被橫江的鐵鏈給阻擋住了,並且在鐵鏈附近越積越多起來。面對着突如起來的“訪客”一種不祥預感在楊祥心中油然升起。

正當楊祥納悶着這些東西是從哪兒來的時候。一聲突如其來的巨想震驚了所有人。江面上連續發生數次劇烈的爆炸,爆炸激起的水柱足有十幾米高。手臂般粗的鐵鏈頓時就被炸成了兩截。剛纔還在岸上熙熙攘攘的大西軍兵勇此刻早就被嚇得抱頭鼠竄起來。有些人乾脆腿一軟乾脆就癱坐在了河灘上。而楊祥本人則楞楞的站在原地驚訝着看着眼前的“盛景”。江面怎麼會突然爆炸呢?難道是明軍炮轟鐵鏈了嗎?可沒見明軍的戰船啊!一瞬間種種猜測在楊祥的腦中一一閃過。就在此時江面上又發生了幾次零星的爆炸。規模沒先前的那幾次大,可卻讓楊祥等人看清了爆炸真正的出處。造成這一列大爆炸的正是那些漂浮在江面上的黑蛋。

是水雷!楊祥猛然驚醒後高聲叫喊道:“是水雷!明軍進攻了!快擊鼓鳴旌!”楊祥的話語使整個河灘比剛纔更亂了。本來不知所措的劉部兵勇們一聽到明軍來襲就更加慌亂。只見他們象無頭蒼蠅般亂竄着。有些人甚至還直接丟盔棄甲向岸上的樹林逃去。明軍的影子還未出現這羣人儼然已經亂了陣腳了。

唯一讓楊祥值得慶幸的是岸上軍營裡很快就響起了沉悶的鼓聲。先前還在操練的李部將士立刻拿起兵器集合起來準備戰鬥。他們沒有潰逃,沒有叫嚷,沒有慌亂。在第一時間就在各自頭目的帶領下進入了指定位置準備從水、陸兩面阻擊明軍。果然就在爆炸聲停歇後的一刻鐘左右長江的下游隱約出現了幾個艘戰艦。然而還未等大西軍看清對方的旗幟對方的火炮搶先開火了。炮彈呼嘯着劃過了天際在河灘上炸出了一朵朵黑色的火花。但由於明軍6磅炮的射程有限因此更多的炮彈則是在長江裡擊起了一根根的水柱。趁此機會架設在兩岸的大西土炮開始嚮明軍戰船轟擊起來。一時間整個峽谷中炮彈的呼嘯聲與爆炸聲此起彼伏,響撤天際。

灘塗上楊祥一邊忙着指揮步卒以弓弩、火充等遠距離武器反擊;一邊則命人將事先準備好的縱火木筏點燃後放任其漂流而下以阻止明軍戰船的前進。就在楊祥忙於調兵譴將之時一匹快騎突然衝入了大營。只見那衣衫藍縷的騎士踉踉蹌蹌地跑到楊祥報告道:“楊將軍,不好啦!天威營被襲擊了!整個營盤都被燒了!”

“什麼!”楊祥一聽驚訝的叫道。他雖然清楚上游的營寨一定出事了。卻未想到明軍竟然抄了天威營。怎麼辦!自己該怎麼辦!下游是氣勢洶洶的明軍戰艦,上游的營寨又被明軍給拔去了。楊祥忽然覺得自己陷入了兩難境地。

然而正當大西將士們忙於應付江面上的明軍戰船時。突然從灘塗的東北方向上傳來了一陣喊殺聲。只見大隊的明軍正端着火槍叫囂着從那裡喊殺而來。而最讓大西士兵們感到不寒而慄的卻是那隊打着紅旗的騎兵。那越來越近的馬蹄聲不但擊碎了灘塗上的碎石更擊碎了大西將士僅剩的那點士氣。

【……第二十五節 蜀中攻略(二) 文字更新最快……】@!!

()

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第24節 君與臣(下)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第三十九節第15節 結社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第16節 暗戰(二)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第38節 兩京風雲第42節 王神甫第22節 雙頭鷹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第32節 諜影重重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第五節第十六節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第4節 帝都風雲(四)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125 互謀利議員達共識嘆現狀尚書勸黨魁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231節 受遊說黃宗羲萌計 留遺言護國公長辭第33節 交易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第三十七節第315節 武裝商船海峽立功 奧軍艦隊後撤求援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第30節 編制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第一節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第二十三節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143 格雷欣婉言拒合作詹姆斯雪夜遭堵截第214節 接玉牌成功受重託 拜王府志寧尋證據第240節 中華使會場巧周旋 詹姆斯跨海送情報26 浦江畔十六行林立漕鹽弄勞工安身家第15節 關中日落第二十七節第32節 朝鮮使節第9節 朝貢第3節 新加坡總督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第334節 英國王欲抵殖民地 詹姆斯暗算當土王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第4節 風口浪尖(四)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第十節第18節 再戰松山(中)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第1節 姻親之盟第26節 蜀中攻略(三)第288節 內閣廳太沖議封建 御書房來賀獻民律162 準軍大營父子脫逃翁金河畔滿漢再遇165 多爾博橫掃準軍營蒙古兵暈頭互殘殺第20節 尾聲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第11節 石柱義莊第24節 東路第294節 龔紫軒書房析局勢 弘武皇御園見公爵第3節 議會與申明亭第343節 呈計劃張家玉面聖 調部署李定國回京138 受重託鄭森押黃金苦守關完淳終升遷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140 表忠心和卓獻歲貢展實力可汗送馬靴第4節 燃燒的營口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第十九節第十六節57 得雛鳳楊紹清幸喜廢國會英格蘭惶恐第36節 新朝官制第233節 忤聖意勞工法受挫 說聖上陳家明直言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第19節 攝政王的選擇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第9節 朝貢第24節 君與臣(下)第40節 對馬基地第261節 上書房皇子拜新師 爲解答二師起爭執第21節 范文程第5節 奇貨可居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
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第24節 君與臣(下)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第三十九節第15節 結社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第16節 暗戰(二)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第38節 兩京風雲第42節 王神甫第22節 雙頭鷹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第32節 諜影重重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第五節第十六節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第4節 帝都風雲(四)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125 互謀利議員達共識嘆現狀尚書勸黨魁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231節 受遊說黃宗羲萌計 留遺言護國公長辭第33節 交易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第三十七節第315節 武裝商船海峽立功 奧軍艦隊後撤求援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第30節 編制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第一節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第二十三節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143 格雷欣婉言拒合作詹姆斯雪夜遭堵截第214節 接玉牌成功受重託 拜王府志寧尋證據第240節 中華使會場巧周旋 詹姆斯跨海送情報26 浦江畔十六行林立漕鹽弄勞工安身家第15節 關中日落第二十七節第32節 朝鮮使節第9節 朝貢第3節 新加坡總督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第334節 英國王欲抵殖民地 詹姆斯暗算當土王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第4節 風口浪尖(四)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第十節第18節 再戰松山(中)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第1節 姻親之盟第26節 蜀中攻略(三)第288節 內閣廳太沖議封建 御書房來賀獻民律162 準軍大營父子脫逃翁金河畔滿漢再遇165 多爾博橫掃準軍營蒙古兵暈頭互殘殺第20節 尾聲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第11節 石柱義莊第24節 東路第294節 龔紫軒書房析局勢 弘武皇御園見公爵第3節 議會與申明亭第343節 呈計劃張家玉面聖 調部署李定國回京138 受重託鄭森押黃金苦守關完淳終升遷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140 表忠心和卓獻歲貢展實力可汗送馬靴第4節 燃燒的營口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第十九節第十六節57 得雛鳳楊紹清幸喜廢國會英格蘭惶恐第36節 新朝官制第233節 忤聖意勞工法受挫 說聖上陳家明直言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第19節 攝政王的選擇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第9節 朝貢第24節 君與臣(下)第40節 對馬基地第261節 上書房皇子拜新師 爲解答二師起爭執第21節 范文程第5節 奇貨可居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