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

“回陛下,臣以爲帝國扶植南美印第安人一事固然會驚動歐洲。但相信只要歐洲方面輿論引導得當應該不會對帝國在歐洲的外交造成什麼影響。畢竟歐洲是歐洲。美洲是美洲。”黃宗羲微微欠身道出了同科爾貝爾極爲相似的論調。只是相比之下身爲中華帝國首相的他底氣明顯比那位法王寵臣要硬得多。卻聽黃宗羲頓了一頓後又傲然的說道:“如今歐洲諸國與我天朝通好。與其說是仰慕我天朝的文化不如說是敬慕於我朝的威勢。只要我朝手握各大航線控制茶葉、香料等特殊商品的輸出。歐洲人便不得不臣服於我朝。因此目前需要考慮調整心境的並非是我朝而是歐洲人。”

面對黃宗羲自我感覺良好的發言外務尚書李啓新與商務尚書羅勝卻顯得不以爲意。對於中華朝的優勢以及歐洲人的心態他二人瞭解得絕對不會比黃宗羲來得少。而李、羅也決非是那種滿心“博愛”的迂腐之人。事實上正由於是從“在商言商”的角度出發他們此刻纔會如此在意歐洲人的看法。只見兩人飛快的交換了一下眼神之後,羅威便轉過身向孫露抱拳道:“陛下,我朝威甲四方自然是不用去在意那些彈丸小國樂不樂意。但朝廷卻不能不顧及我中華在海外民衆心目中的形象。須知外夷雖需要南洋的香料和中原的茶葉。而我朝的國力也讓歐洲諸國駭然。但許多時候問題並不出在貿易或是軍事上。卻在於人們之間的風俗差異。西人與華人不僅相貌迥異且風俗習慣相關甚大。特別是在中歐與東歐由於受宗教的影響歷來就比較排外。就算我朝的貨品價廉物美也往往難以打入那裡的市場。更不用說是讓那裡的人接受我天朝的教化了。因此無論是出於貿易的需要,還是爲了我華夏文明的傳播。朝廷都需要爲歐洲民衆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纔是。”

羅勝的這段話直說得李啓新等人連連點頭。黃宗羲聽了卻稍稍動了動眉頭。須知扶植托馬斯建立印加聯邦雖是孫露在很久以前就定下的計劃。但具體的過程卻是由內閣來指揮實施的。想當初對於中華駐歐洲大使館在得到印加聯邦獨立的消息後立即連同荷蘭等國發布公告,以求在最短的時間裡給予歐洲諸國以有力的威懾的決定。羅勝與李啓新那都是一致同意的。可眼前差使已然辦完他二人卻突然轉了口風。就連黃宗羲一時間也沒有鬧清楚羅、李二人葫蘆裡賣的究竟是什麼藥?

不過羅勝這邊話音剛落那邊龍椅上的孫露便已開口詢問道:“哦?卿的意思是要就這次的事向歐洲人進行解釋嗎?”

“回陛下,正如黃首相剛纔所言我朝不需要爲這點小事向他人做辯解。不過西人重利只要朝廷適當的賜予一些小恩小惠便能將其安撫下來。”羅勝紅光滿面的說道。

重利的是爾等吧?望着同僚的一副勢利相黃宗羲在心中冷哼了一聲。此時的他覺得自己已然明白了對方的用意。所謂“擔心扶植印加聯邦會引起歐洲不安”不過是個藉口罷了。羅、李二人繞了大半個圈原來還是爲了拉生意。雖說中華朝的對外貿易政策比之前任何一個朝代都要寬鬆都要開放。但在那些不遠千里前來“淘金”的鬼佬眼裡總有那麼一點兒不完美。例如中華朝允許外商深入內陸收購茶葉。但同時卻又對茶葉出口抽取高昂的關稅。當然就中華帝國來說,由於茶葉是經濟作物產量有限,而工業革命之前茶葉對歐洲來說還只是上流社會的奢侈品。相比之下對西藏、蒙古、青海等等廣大內陸地區的牧民來說茶葉卻是實實在在的生活必須品。因此中華帝國特就茶葉的出口內銷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調節供需平衡。只是這些調控手段對於尚還處於自由貿易時代的歐洲人來說多少有點難以接受。

此外中華朝對於各類技術的輸出也一直持謹慎態度。誠然帝國十分樂意同其他國家交流自由落體運動、元素週期表之類跨世紀的科學研究成果。可一旦涉及到瓷器燒製技術、桑蠶的養殖、硫酸加工設備、乃至肥皂的配料等等之類的商業技術,慷慨的中國人立即就會變得小氣起來。就算有人受不了金錢的誘惑肯向上帝的子民透露這其中的一部分秘密。也會受到來自商會或是朝廷的百般阻撓。這可比吸血鬼一般的關銳更主歐洲商人感到鬱悶。畢竟這些來自大洋彼岸的“大鼻子”們並不打算永遠像現在這樣跑來中國用一船又一船的銀子換走那些令他們眼饞的貨品。他們也希望有朝一日能養出可以織出漂亮絲綢的蟲子。能在自己的殖民地種出可口的茶葉。爲此歐洲的商人們從未放棄過實現這些願望的努力。他們跑國會,見大臣,軟磨硬泡想讓中國人更爲了解自由貿易的好處。而作爲帝國商務尚書、外務尚書的羅勝與李啓新自然是成了各國商人的“主攻”對象。

正因爲如此眼前的羅、李二人怎麼看都像是在借南美的事給西人以好處。倘若真是如此那豈不是帝國打了勝仗還得給別人好處。想到這裡黃宗羲心頭頓時怒火中燒,可正當他打算當庭拆穿二人的用心之時。卻聽孫露面無表情的開口問道:“哦?小恩小惠?卿是指擴充對外貿易品種類嗎?”

“對對貿易事關社稷。臣怎敢妄加非議。”羅勝把腰彎得低低的回答道。他意識到自己剛纔的措辭可能對女皇產生了某種誤會,於是跟着便忙不迭的解釋道;“陛下,臣以爲明年的博覽會將是一個向西人施加恩惠的好機會。或許他們會很樂意看到能有新的產品問世。”

真是謙卑而又得體的回答。站在一旁的黃宗羲甚至都覺得自己剛纔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不過坐在御案背後的孫露並沒有搭腔,而是回頭向滿腹心事的黃宗羲問道:“黃卿,那現在博覽會籌備得怎麼樣了?朕可不希望到時候各國賓客乘興而來空手而歸啊。”

“回陛下,博覽會的籌備進行得十分順利。各地商家在得到消息後都早早的趕來了京師爲展示各自的特產做準備。臣相信到了明年京師定會是一副萬人空巷的盛景。”黃宗羲回神答覆道。

“嗯,這就好。這就好啊。”孫露聽罷欣慰的點了點頭,然後環視了一遍羣臣跟着說道:“此次的博覽會對於我朝的商人來說是次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更是內陸省份向外界介紹自己的一個契機。當然就像羅尚書剛纔所言這同樣也是對歐洲各國的一項恩惠。畢竟我朝是如此大度的將自己的特產與資源同世界分享。”

“陛下聖明。”衆臣聽罷異口同聲的稱頌道。當黃宗羲擡起頭時卻意外的發現羅勝的眼中閃過了一絲失落。猛然間他終於意識到原來羅勝等人並非是在給西人做說客。而是在爲香江一系的財閥謀利益。至於他們的目標也完全不是對外貿易或技術輸出,而是來年的博覽會。

所謂的博覽會原本是女皇爲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與科技而舉辦的。期間爲了紀念亡夫楊紹清女皇還特意將親王獎的頒發典禮設在了博覽會上。因爲誰都知道楊親王在世之時一直都致力於不同文明的文化交流。只不過如此一場世紀盛會在商業味濃郁的商業部參與之後多少有了些許“變味”。工務尚書方以智甚至在私下裡毫不客氣的抱怨說。羅勝早晚會將好好的“博覽會”搞成了一場嘈雜的“廟會”。對此黃宗羲倒是並不感冒。在他看來女皇召開博覽會原本就有商業上的目的。這一來是參加博覽會的海外諸國不管是白皮膚還是黑皮膚的,在骨子裡其實都是衝着中華的貨品而來的。二來就算是那些將在會上展示的新技術也大多是與工商業生產有關。當然這對以商立國的中華朝來說這本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然則從剛纔女皇與羅勝之間的對話中。黃宗羲卻忽然意識到這場博覽會並非只是單純的商品技術的展示。想來羅勝與李啓新剛纔的一舉一動其實都是想借這次南美的事來慫恿女皇對歐洲做出一些安撫性的政策。因爲香江一系的財閥與朝廷向來關係密切。甚至毫不客氣的說他們就是官商。倘若朝廷對歐洲在商業上進行安撫,哪怕只是傳出一點兒的風聲。都能爲香江一系的財閥造勢,使其在博覽會上壓制其他商業組織。從而壟斷帝國與歐洲的貿易。事實上就目前來說帝國在歐洲的市場確實是由香江一系來把持的。對於軍事或政治方面的問題黃宗羲都有十分明銳的觀察力。惟獨在商業方面他卻總是慢那些“奸商”半拍。眼前又差點被羅勝搶了先機。這讓他這個首相多多少少心裡頭有些鬱悶。好在女皇及時看穿了羅勝等人的心思。並當衆明確的表述了其希望扶持內陸地區對外貿易的意願。這點還是讓黃宗羲頗感欣慰的。因此他這一聲“陛下聖明”可算是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了。

不過坐在龍椅上的女皇似乎並沒有太過在意底下羣臣各懷心事的表情。卻見她微微點了點頭跟着便開口說道:“恩,那今天的事就到這裡吧。黃卿、羅卿,爾等留下。其他人可以散了。”

隨着羣臣魚貫退去。女官爲女皇端上了一杯清香四溢的花茶。孫露在細細品了一口之後方纔放下茶杯衝着向底的兩個臣子微笑道:“這段日子又是組建央行。又是籌辦博覽會的,財政部與商務部肩上的擔子都不輕。兩位卿家真是辛苦了。”

“爲陛下分憂是臣等應盡的職責。”黃、羅二人雙雙彎腰還禮道。此次財政部與商務部奉命共同主持央行的籌建事宜。雖說是同朝爲官又都是身處同一黨派陣營,但出身仁途與出身商途之間的差異還是讓黃、羅二人在認識有着諸多的差異。特別在組建央行過程中還涉及了南北兩系財閥的利益衝突更讓倆人萌生了些許隔閡。不過此刻在女皇的面前兩人自然是擺出了一副團結一致的模樣來顯示目前內閣的“固若金湯”。

“嗯,兩位卿家都是國之棟樑。朕也相信只要你二人精誠合作定能將這兩樁利國利民的差使給辦好。”孫露點頭鼓勵道。

“請陛下放心,臣等一定攜手辦好差使。絕不辜負您的期望。”羅勝聽罷搶先表明心機道。而黃宗羲在撇了他一眼之後只是拱了拱手便算是附和了。另一邊孫露似乎並沒有在意兩者之間的這一系列小動作。而是隨口向黃宗羲問了一個似乎並不怎麼搭調的問題:“黃卿,嘉定大興號的案子現在怎麼樣了?朕從報紙上得知那首犯韓澤孝已經畏罪潛逃了,不知情況究竟如何啊?”

“回陛下,督察司正在全力緝拿此賊。法網恢恢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此賊定會落網伏法。”黃宗羲斬釘截鐵的說道。韓半瓶的脫逃讓他這個首相在這些日子裡承受了不小的壓力。特別是韓半瓶在脫逃的同時還順帶捲走了一筆錢款。消息傳出後受騙者固然是擔心追不回損失。那些市井小民則對韓半瓶捲走的那筆錢充滿了興趣。紛紛揣測他會將如此一大筆錢藏在哪裡。更有一些“居心叵測”之徒還在報紙上聲稱正是朝廷方面貽誤辦案才讓人犯有逃跑的可趁之機。對於這樣的閒言碎語黃宗羲縱然是恨得牙癢癢卻也無能爲力。要知道在中華朝因爲個人情緒問題不讓人說話是萬萬不行的。

而在另一邊似乎打算修補剛纔不愉快的羅勝也跟着同黃宗羲附和道:“是啊。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量那賊子也跑不遠。”

“莫非王土嗎?這世界可大得很啊。”孫露玩味着兩個臣子的話語感嘆道。帶見兩人臉上都露出了尷尬之色,她收起了思緒安慰道:“罷了,該是誰的就是誰的。或許這案子日後還能成爲一大奇案呢。”

聽女皇這麼一說黃宗羲本還想表白幾句。卻不想這會兒一個女官來到了女皇的身邊耳語了幾句。卻見女皇朝那女官點頭囑咐了幾句隨即便回頭向二人開口說道:“鎮海公連同揚子銀行、汾水銀行、康定銀行的三位當家都已入宮。兩位卿家陪朕一起見見吧。”

第5節 溼牛皮第255節 走末路島津擔責任 赴長崎紫軒當欽差第37節 揚帆第329節 弄玄虛摩根得先機 爲殲敵施琅縱英艦第二十五節第5節 風口浪尖(五)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四十一節第321節 小酒館韓帳房醉酒 英武殿夏將軍答辯第243節 見女皇來賀探聖意 上奏摺宗羲圖朝鮮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143 格雷欣婉言拒合作詹姆斯雪夜遭堵截第5節 風口浪尖(五)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3節 帝都風雲(三)第三十四節第257節 遊說客國會忙內外 西夷使帝都謀利益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第22節 徐州雪夜(下)第337節 接風宴百官互試探 攔馬車主事告密情第370節 四大銀行御前受封 中華首相雷厲風行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第15節 結社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第三十五節第46節 忠烈廟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30節 歐洲之行第13節 同氣聯枝(上)第1節 姻親之盟第24節 蜀中攻略(一)第344節 傳皇子女皇嚴訓斥 見聖上學士報喜訊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21節 山海關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第30節 編制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第211節 遇天兵西藏王求救 聞喜訊達賴佛勸降第291節 種水稻遼東獲豐收 進忠言閣臣生間隙第29節 促膝談心第18節 羅馬交流雞同鴨講薩城參觀豔驚四座第6節 路(一)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第295節 爲求援英使表忠心 牽歐洲女皇扶島國第40節 對馬基地第222節 排外運動殺戮四起 伊藤仁齋巧柬藩主第270節 對列強父子齊護國 設總督秦津忙漢化第41節 桑稻之爭(一)第15節 暗戰(一)第十七節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120 弘武帝外交改陋習衆大臣陸海做選擇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第259節 黃首相試探繼承權 鎮海公言明國會意第四十節第3節 登陸旅順第28節 蜀中攻略(五)第4節 帝都風雲(四)第332節 追友軍鄭森赴戰場 卡奇灣旗艦對旗艦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第278節 蘇赫巴魯心窺火炮 米哈伊爾終明敵情第18節 再戰松山(中)第256節 奉天命幕府建鈔局 析孝道華使識倭人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第33節 交易117 議西局張尚書解惑窺商機王會長心動第241節 入冬營中華軍休戰 馬關港華倭使會晤第3節 誰是獵物?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34 王夫之析分拆遷案陳子龍歷數省議席第244節 爲霸業內閣擬計劃 尋金礦百姓闖關東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第226節 棲霞寺爾梅當說客 爲稅賦而農巧周旋第32節 朝鮮使節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第14節 盛宴(六)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63 爭標段晉商巧貸款爲商務倭朝遣特使79 金鑾殿閣老齊獻策駁農林陳子龍進言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第354節 黃首相盤算國有化 陳會長聞訊阻危局第341節 赴晚宴皇女展英姿 回軍校皇子遇煩惱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第27節 山西烽火(三)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琅下伏筆第28節 返航
第5節 溼牛皮第255節 走末路島津擔責任 赴長崎紫軒當欽差第37節 揚帆第329節 弄玄虛摩根得先機 爲殲敵施琅縱英艦第二十五節第5節 風口浪尖(五)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四十一節第321節 小酒館韓帳房醉酒 英武殿夏將軍答辯第243節 見女皇來賀探聖意 上奏摺宗羲圖朝鮮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143 格雷欣婉言拒合作詹姆斯雪夜遭堵截第5節 風口浪尖(五)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3節 帝都風雲(三)第三十四節第257節 遊說客國會忙內外 西夷使帝都謀利益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第22節 徐州雪夜(下)第337節 接風宴百官互試探 攔馬車主事告密情第370節 四大銀行御前受封 中華首相雷厲風行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第15節 結社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第三十五節第46節 忠烈廟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30節 歐洲之行第13節 同氣聯枝(上)第1節 姻親之盟第24節 蜀中攻略(一)第344節 傳皇子女皇嚴訓斥 見聖上學士報喜訊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21節 山海關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第30節 編制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第211節 遇天兵西藏王求救 聞喜訊達賴佛勸降第291節 種水稻遼東獲豐收 進忠言閣臣生間隙第29節 促膝談心第18節 羅馬交流雞同鴨講薩城參觀豔驚四座第6節 路(一)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第295節 爲求援英使表忠心 牽歐洲女皇扶島國第40節 對馬基地第222節 排外運動殺戮四起 伊藤仁齋巧柬藩主第270節 對列強父子齊護國 設總督秦津忙漢化第41節 桑稻之爭(一)第15節 暗戰(一)第十七節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120 弘武帝外交改陋習衆大臣陸海做選擇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第259節 黃首相試探繼承權 鎮海公言明國會意第四十節第3節 登陸旅順第28節 蜀中攻略(五)第4節 帝都風雲(四)第332節 追友軍鄭森赴戰場 卡奇灣旗艦對旗艦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第278節 蘇赫巴魯心窺火炮 米哈伊爾終明敵情第18節 再戰松山(中)第256節 奉天命幕府建鈔局 析孝道華使識倭人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第33節 交易117 議西局張尚書解惑窺商機王會長心動第241節 入冬營中華軍休戰 馬關港華倭使會晤第3節 誰是獵物?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34 王夫之析分拆遷案陳子龍歷數省議席第244節 爲霸業內閣擬計劃 尋金礦百姓闖關東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第226節 棲霞寺爾梅當說客 爲稅賦而農巧周旋第32節 朝鮮使節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第14節 盛宴(六)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63 爭標段晉商巧貸款爲商務倭朝遣特使79 金鑾殿閣老齊獻策駁農林陳子龍進言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第354節 黃首相盤算國有化 陳會長聞訊阻危局第341節 赴晚宴皇女展英姿 回軍校皇子遇煩惱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第27節 山西烽火(三)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琅下伏筆第28節 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