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 科布多夏完淳出征長江口陳家明歸國

當夏完淳在科布多看到卓特巴巴圖爾的屍首時已經是八天以後的事情了。然而此刻面對那顆用臘與石灰密封着裝在黑色漆盒裡的頭顱,他卻並沒有想象中的那般興奮,反倒是憑添了幾份惆悵。在之前的兩個多月裡夏完淳率領着他遠征團與土謝圖部一起橫掃了整個貝加爾湖。連續收復了上安加爾斯克、巴爾古津堡、巴翁托夫斯克堡等數個沙俄據點,徹底將羅剎人的勢力趕出了貝加爾湖地區。對此土謝圖部等蒙古部落自然是拍手稱快,但夏完淳本人對那幾場勝利卻顯得十分平靜。畢竟這是在冬季,羅剎人向來就有在冬天進冬營的習慣,再加上之前羅剎遠征軍的覆沒。因此巴爾古津堡等沙俄據點在夏完淳等人到達之前就早已人去樓空了。當然能收復詩仙李白的故鄉還是讓出身書香的夏完淳頗感自豪。可一想到還在西竄的準葛爾部,他便立刻收起了詩興一路披星趕月着追擊起來。卻不想得到的竟會是這樣一個結局。

對於吳三桂捷足先登殲滅準葛爾部,夏完淳本人並不介意。他所難以釋懷地是卓特巴巴圖爾的死。這樣一個讓天朝頭痛了將近三年的敵酋最後竟然死在自己人手多少讓人覺得有些失望。在夏完淳看來這樣一個對手應該死在戰場上更符合他的身份。不現在一切均已成爲事實無可挽回,他也只得無奈地合上了蓋子。

就在夏完淳爲卓特巴巴圖爾的死暗自悵然之時,一旁的吳三桂也在仔細觀察着眼前這位年輕的軍官。杭愛山一戰讓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夏完淳成爲了西北戰場的一個傳奇。更使其年紀輕輕便受到了皇帝的賞識。因此對於這樣一個人物吳三桂自然是充滿了好奇。卻聽他以不經意地口吻向夏完淳詢問道:“怎麼夏團長覺得有什麼不對勁嗎?”

“屬下剛纔一時失神讓將軍見笑了。”回過神來的夏完淳禮貌地應道。雖說吳三桂之前有過諸多不良記錄,但西北之戰多少爲他挽回了一些名譽。不過夏完淳本人對吳三桂這次的作戰還是存有諸多疑問的。只見他跟着便向吳三桂問道:“吳將軍,屬下聽說這次誅殺卓特巴巴圖爾的是他手下的四個頭人,可有此事?”

“不錯,卓特巴巴圖爾確實是被杜爾伯特部首領蘇赫巴魯同輝特部的三個頭人一起誅殺的。老實說這蘇赫巴魯還真是個識事務的人傑啊。”吳三桂惺惺相惜地說道。

“蘇赫巴魯…”夏完淳的腦中立刻就顯現出了那日女皇接見蘇赫巴魯時的情景。可吳三桂的這一回答,卻讓他眉頭皺得更深了。只見他沉吟了一下,不解道:“可屬下也聽說這次將卓特巴巴圖爾接應出將軍包圍圈的正是杜爾伯特部的人馬啊。”

面對夏完淳的質疑,吳三桂不置可否地笑了笑道:“這有何怪。或許蘇赫巴魯本就有替代之心。故而才先接應卓特巴巴圖爾取其信任。”

“可他這麼做難道就不怕惹怒卓特巴巴圖爾的綽羅斯部嗎。其他準葛爾頭人又會如何看待他殺主之舉?”夏完淳連連搖頭道。他知道女皇這次是想讓遠征團聯同準葛爾的殘部一起西進西伯利亞。而蘇赫巴魯則是女皇所看中的準葛爾汗人選。可如今他卻親手殺了卓特巴巴圖爾。這點讓夏完淳不得不擔心此人是否還能得到準葛爾諸部的忠誠。

“夏團長多慮了。其實在卓特巴巴圖爾死之前就已經失去了準葛爾諸侯的忠誠。故而蘇赫巴魯才能如此輕易地就將其格殺。再說蒙古韃子不比我中華,實力纔是他們衡量一切的標準,而非我們漢人在意的禮儀廉恥、君臣之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蘇赫巴魯的做法也是在鞏固他的汗王地位。”看出夏完淳心思的吳三桂欣然解釋道:“夏團長我們現在是在大漠草原而非中原,所以爲人處世更應該遵照這裡的原則。”

其實有關蒙古上層相互殘殺爭權奪利的傳聞,夏完淳這些年也聽了不少。只不過從小接受的儒家教育讓他在面對這種事情時,總會不自覺地有種牴觸感。此刻聽吳三桂這麼一說,他不由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道:“將軍所言甚是。屬下受教了。不知將軍接下來有何打算?”

聽夏完淳這麼一問吳三桂像是早有心理準備似地一笑道:“接下來當然是與貴部及蘇赫巴魯的人馬一起北上準葛爾的都城和布克賽爾。待平定準葛爾局勢後,也該是老夫回京師覆命的時候了。”

“回京師?將軍不留在西北嗎?那西北這邊怎麼辦?”夏完淳問道。

“戰爭結束將軍當然就得歸朝。至於西北這裡想來朝廷很快就會派新的總督來此坐鎮。反正老夫的任務算是圓滿完成了。”吳三桂輕鬆地說道。但他此刻內心深處卻有種說不出的落寞。歷代王朝對於征戰在外的將領總會有各種忌憚與防備。這一點中華朝也不例外。與宋明兩朝貶低武人地位的做法不同,中華朝往往在收回兵權的同時給予將領極高的榮譽與賞賜。有時還會在朝中爲部分將領安排一些文職。總之在人們的眼裡中華朝的軍人代表着榮譽、財富與威望。這些也激勵着更多的年輕人束髮從軍去追尋自己的夢想。對此沉浮多年的吳三桂當然清楚卓特巴巴圖爾的死對他意味着什麼。不過比起被前朝“卸磨殺驢”的那些前輩來,中華朝安排的結局對於吳三桂本人來說或許是再完美不過的。想到這裡他不由拍了拍夏完淳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往後就是你們年輕人的時代了啊!夏團長,好好幹吧!”

面對吳三桂那語氣頗爲複雜的祝福,夏完淳會意地朝他敬了個軍禮。就在此時校場外傳來了一陣沉悶的號角聲。吳三桂趕忙收起了心中的感慨站起身道:“看來蘇赫巴魯的人馬已經集合完畢。夏團長,那我等就出去閱兵吧。”

“是,將軍請。”夏完淳恭敬地應和了一聲便隨着吳三桂一起來到了校場之上。卻見不大的校場上早已密密麻麻地戰滿了即將起程的將士。在夏完淳的左手邊站着的是軍容整潔荷槍實彈的西路軍。他們中的多數人將留在西北戊戌這片廣袤而又貧瘠的土地。在夏完淳的右手邊的則是他的遠征團與蘇赫巴魯所率的準葛爾部。不可否認,這支服色不一、語言不同的隊伍在對面西路軍的映襯下怎麼看都像更象是一羣烏合之衆。一想到自己即將帶着這鬍子一般的人馬一路西征,夏完淳頓覺北方吹來的寒風異常的刺骨。

就在夏完淳迎着西伯利亞吹來的寒風準備踏上自己的征程之時,陳家明也逆着太平洋上的東北季風回到了久違的中原。有道是二月春風似剪刀,當帝國的西北還是一片冰天雪地之時,溫暖的東南沿海卻早已是一片春意昂然的復甦景象。往年這個時候帝國東南沿海的港口之中總能停滿來自北中國海的各色商船。商人們滿載着從遼東、朝鮮、倭國乃至北美蒐羅來的皮毛、礦石、人蔘、木材、玉米等土特產來此交易,並販回布匹、茶葉、鐵器、蔗糖、食鹽等北方緊缺的商品。然而在皇夫的遇刺身亡以及倭國內戰的兩大事件的影響下今年南下的商船明顯比往年少了將近六成。不過從南洋火速趕來的戰艦很快就彌補了這些數量上的缺口。因此在外人眼中吳凇港還是一如既往地繁忙。

“真是太壯觀了!會長,我敢打賭這裡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阿姆斯特丹、亞歷山大、倫敦在她的面前也要黯然失色。”船頭上一個頭戴小紅帽的歐洲青年面對爲戰爭而忙碌的長江口激動地讚歎道。

“那是當然。這裡是連接帝國內陸運河與海洋的樞紐。我們的船隊將從這裡駛入帝國最大的河流長江並一路逆流而上抵達帝都南京。”看着身邊像孩子般躍躍欲試的青年,陳家明微笑着指引道。

“會長,帝都南京是馬可波羅記述中的大都嗎?”青年好奇地問道。

“不,大都在離這數百海里的北方,我們漢人稱其爲燕京。現在她已不是帝國的都城了。”陳家明一邊解釋,一邊指了指年輕人頭上戴着的小紅帽善意地提醒道:“熱雷米亞,我說過很多次了,在我們的船上你不用戴這東西。”

“會長,謝謝您的好意。不過我在歐洲的同胞現在還戴着同樣的記號。所以我想我還是繼續戴着它好了。”熱雷米亞靦腆的一笑道。

不錯,熱雷米亞是一個來自威尼斯的猶太人。在這個時代的歐洲,所有猶太人都要戴紅帽子以標示身份。猶太人只能統一住在猶太區。此外他們還不被允許擁有任何產業,錢幣或許是他們唯一能擁有的財富。事實上,不僅在歐洲,就算是在奧斯曼帝國等穆斯林國家猶太人仍被規定戴上獨特的標誌加以區分。但他們在穆斯林國家的所受的限制遠小於歐洲。因此不少歐洲的猶太人選擇了從歐洲遷往奧斯曼等國謀生。並在這些穆斯林國家充當醫生、管家、翻譯等體面的工作。不過隨着中華帝國的崛起,越來越多的猶太人將目光投向了遙遠的東方。並開始爲黃皮膚的東方人服務。這不僅是因爲爲漢人工作能賺取更多的報酬,更是出於中華文明在宗教上一貫平等的傳統。

熱雷米亞便是這其中的一員。憑藉着聰慧的頭腦、敏捷的反應以及勤快的手腳,他很快就從香江商業協會的衆多威尼斯僱員中間脫穎而出,並得到了隨陳會長一起來中原本部學習的殊榮。對於這次的東方之行熱雷米亞真是即興奮又忐忑。興奮的是自己終於有機會來到馬可波羅筆下的那個黃金之國。忐忑的是自己是否能給本部留下一個好印象。多年爲香江商業協會工作的經驗告訴他這些自稱漢人的東方人可不比那些生性懶散的土耳其人、放浪貪婪的基督徒。這是一個十分聰慧的民族。他們與猶太人一樣精於算計、勤儉持家。想糊弄漢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相比那些爲土耳其人服務的猶太同胞,熱雷米亞等人往往要付出更多的辛勞。不過在他看來這些付出完全是值得的,因爲他所得到的回報也頗爲豐厚。更重要的是他在香江商業協會能得比金錢還來得重要的東西——尊重。

眼看熱雷米亞固執地不肯摘去那帶有歧視色彩的小帽,陳家明只得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於是他隨即便轉了個話題道:“熱雷米亞,你這是第一次來中原吧。我們中原的飲食習慣你可能都不適應。我在南京認識幾個長期猶太人,如果不介意的話,你可以寄住到他們那裡。”

“謝謝會長。其實我出發時長老也給了我一封介紹信,要我到南京後憑此投靠那裡的同胞。”熱雷米亞感激的說道。

“哦,是這樣啊。那我就放心了。如果你在南京遇到什麼困難的話儘管提出來。商業協會一定會幫你解決的。”陳家明和藹地說道。

雖然只是默不作聲地行了一個禮。但陳家明的一席話語其實說得熱雷米亞心裡暖滋滋的。在他眼中陳家明是一個十分獨特的商人。仁慈、慷慨、謙遜等諸多高尚品德在他的身上得以體現。殊不知這種對下屬的人文關懷本就是儒商文化的一大傳統。

就在熱雷米亞在心中受寵若驚之時,一艘從他們面前經過的貨船忽然引起了他的注意。卻見貨船上的男男女女們正以好奇的目光打量着這邊。粗陋的服飾以及拖家帶口的情景,讓熱雷米亞不由聯想到了大西洋上那些前往新大陸的移民船。於是他當即便向陳家明好奇的問道:“會長,這些人要去哪裡?”

“去太平洋的另一端。他們將在北美大陸安新家。”陳家明隨口回答道。

“您是說他們要離開富裕的中華帝國移民去遙遠的新大陸?!”熱雷米亞瞪大着眼睛驚訝道。在他的印象當中中華帝國簡直就是一塊人間樂土。不僅富庶而又強大,其對猶太民族的態度更是讓熱雷米亞深信中華帝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稱得上平等自由的國家。若非有浩瀚的海洋與荒涼的戈壁高原阻擋,恐怕歐洲的那些一貧如洗的平民早就想盡一切辦法蜂擁而入了。可現在竟會有人放棄如此樂土跑去貧瘠荒涼的新大陸!

【……202科布多夏完淳出征 長江口陳家明歸國 文字更新最快……】@!!

()

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第343節 呈計劃張家玉面聖 調部署李定國回京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24節 君與臣(下)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217節 納新術中西學互補 科學院女皇解衆疑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第2節 貿易與私掠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第268節 聞徵朝歐洲使憂心 獻書信倭使挑民憤第33節 芝蘭第四十節第4節 帝都風雲(四)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第4節 風口浪尖(四)第338節 聞騙局馮貴訪陳府162 準軍大營父子脫逃翁金河畔滿漢再遇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5節 奇貨可居第16節 暗戰(二)第九節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第41節 桑稻之爭(一)79 金鑾殿閣老齊獻策駁農林陳子龍進言第18節 國會(二)第18節 羅馬交流雞同鴨講薩城參觀豔驚四座第34節 百舸爭流第6節 義塾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第32節 朝鮮使節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363節 達和約中奧擬簽字 揚國威君臣議閱兵76 斥衆臣女皇追罪責倒苦水尚書吐實情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第26節 山西烽火(二)第19節 審判夜第36節 新朝官制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第19節 審判夜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第46節 結束與開始第15節 結社第14節 盛宴(六)第12節 大魚吃小魚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第244節 爲霸業內閣擬計劃 尋金礦百姓闖關東第26節 虎狼之師第14節 盛宴(六)第40節 楊府夜談(二)149 奪三城奇正相呼應無音訊敵酋失蹤影第365節 聞易主衆移民憂心 抵弗州詹姆斯賣乖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第298節 駕龍艦施琅抵安曼 勤胡王華僑受封賞第九節第11節 驚變(二)第十六節第45節 受降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170 尼羅河上公爵納言君士坦丁英使告密161 多爾袞錦袍藏書信多爾博救父忙點兵第36節 新朝官制第6節 楊家大少爺第332節 追友軍鄭森赴戰場 卡奇灣旗艦對旗艦207 生赤字內閣議徵稅發國債女皇會公爵159 獲水源輜重營德救巧碰面雙俊傑初識第二節162 準軍大營父子脫逃翁金河畔滿漢再遇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73 催糧款官府押公田求說法農夫告御狀第42節 桑稻之爭(二)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第14節 漢奸第13節 同氣聯枝(上)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第268節 聞徵朝歐洲使憂心 獻書信倭使挑民憤第265節 聞讒言家明訓驕妻 議開戰女皇粗算帳第4節 公試第14節 歷史的界線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46 龔紫軒舉杯成交易楊紹清穿越法蘭西第10節 遼東戰報206 大隅海施琅扭乾坤臨覆滅倭艦殊死搏第三十四節第6節 楊家大少爺第24節 君與臣(下)第5節 科舉
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第343節 呈計劃張家玉面聖 調部署李定國回京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24節 君與臣(下)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217節 納新術中西學互補 科學院女皇解衆疑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第2節 貿易與私掠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第268節 聞徵朝歐洲使憂心 獻書信倭使挑民憤第33節 芝蘭第四十節第4節 帝都風雲(四)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第4節 風口浪尖(四)第338節 聞騙局馮貴訪陳府162 準軍大營父子脫逃翁金河畔滿漢再遇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5節 奇貨可居第16節 暗戰(二)第九節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第41節 桑稻之爭(一)79 金鑾殿閣老齊獻策駁農林陳子龍進言第18節 國會(二)第18節 羅馬交流雞同鴨講薩城參觀豔驚四座第34節 百舸爭流第6節 義塾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第32節 朝鮮使節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363節 達和約中奧擬簽字 揚國威君臣議閱兵76 斥衆臣女皇追罪責倒苦水尚書吐實情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第26節 山西烽火(二)第19節 審判夜第36節 新朝官制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第19節 審判夜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第46節 結束與開始第15節 結社第14節 盛宴(六)第12節 大魚吃小魚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第244節 爲霸業內閣擬計劃 尋金礦百姓闖關東第26節 虎狼之師第14節 盛宴(六)第40節 楊府夜談(二)149 奪三城奇正相呼應無音訊敵酋失蹤影第365節 聞易主衆移民憂心 抵弗州詹姆斯賣乖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第298節 駕龍艦施琅抵安曼 勤胡王華僑受封賞第九節第11節 驚變(二)第十六節第45節 受降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170 尼羅河上公爵納言君士坦丁英使告密161 多爾袞錦袍藏書信多爾博救父忙點兵第36節 新朝官制第6節 楊家大少爺第332節 追友軍鄭森赴戰場 卡奇灣旗艦對旗艦207 生赤字內閣議徵稅發國債女皇會公爵159 獲水源輜重營德救巧碰面雙俊傑初識第二節162 準軍大營父子脫逃翁金河畔滿漢再遇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73 催糧款官府押公田求說法農夫告御狀第42節 桑稻之爭(二)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第14節 漢奸第13節 同氣聯枝(上)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第268節 聞徵朝歐洲使憂心 獻書信倭使挑民憤第265節 聞讒言家明訓驕妻 議開戰女皇粗算帳第4節 公試第14節 歷史的界線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46 龔紫軒舉杯成交易楊紹清穿越法蘭西第10節 遼東戰報206 大隅海施琅扭乾坤臨覆滅倭艦殊死搏第三十四節第6節 楊家大少爺第24節 君與臣(下)第5節 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