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

“陛下息怒,臣等絕無隱瞞陛下之意。”給孫露這麼一喝,閻爾梅慌忙下跪叩首道。

“那麼說是事先商量過的咯。怪不得一個前腳剛走,一個後腳就跟了進來呢。”孫露眉角一挑反問道。

“這……”閻爾梅頓覺語塞,額頭上也不由冒出了點點冷汗。須知歷代君王最忌臣子同仇敵愾。女皇雖知人善任平日裡對臣子也是用人不疑。可從她此刻的反應來看,帝王終究是帝王,心裡容不得半點兒岔子。想到這兒,閻爾梅不由懊悔自己一時心急貿然開了這個口,犯了女皇的忌諱。

正當閻爾梅左右爲難之際,一旁的蕭雲卻面不改色的叩首坦言道:“回陛下,臣等來之前確實與陳首相商議過此事。臣等也確實有在海外設立直屬農場的設想。至於這麼做的用意以及對朝廷的意義,想必剛纔陳首相已對陛下詳細闡明瞭。無須臣等在此再多做解釋。但是陛下,臣等提議設立專署的海外殖民機構並不僅僅是爲了給農林部徵收廉價糧食啊。”

“朕知道,卿家這麼做是爲了幫助朝廷更直接地控制殖民地。使帝國在海外的開拓更有目的性。這些剛纔閻大人都已經同朕說了。”孫露隨口應和道。

“可是陛下對此並不爲然不是嗎?”蕭雲大膽地反問道。他的這一反問讓一旁的閻爾梅着實是嚇了一跳。自己先前的話語已然惹得龍顏不悅,他蕭尚書再以這樣的口吻一反問,不是更是在雪上加霜嗎。然而面對閻爾梅私底下一個勁的暗示,蕭雲卻是熟視無睹,甚至還毫無顧忌的進一步直言道:“因爲在陛下的眼中海外殖民地的擴展就該由商業協會全權負責,而朝廷只需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從中取得鉅額紅利就行。陛下臣這麼說沒錯吧。”

“恩,不錯。朕確實是這麼認爲的。”蕭雲問的直白,孫露回答的更爲爽快。此刻的她絲毫沒有因爲蕭雲語氣上的“大不敬”而感到有何不悅。相反蕭雲的這種直白卻是她一直都欣賞的作風。卻聽孫露跟着傲然開口道:“兩位愛卿負責海外事宜已有多年。特別是蕭尚書,你可是親眼看着帝國的殖民地從無到有一步步開拓出來的。既是如此,兩位就應該清楚殖民地的特性。應該知道這些地區遠離中原,朝廷往往鞭長莫及。中間又有廣袤的海域阻隔,朝廷要想像在陸地上控制行省那般嚴格控制海外殖民地根本是件不可能的事。殖民地需要的是足夠的自制權限,這樣才能不斷地向外擴張。來自中土過多的干涉只會妨礙帝國在海外的發展。”

“可是陛下此一時彼一時,當初陛下放任商業協會自行開拓殖民地,確實使朝廷沒廢多少精力便得到了大批藩屬國和海外領地。掐指算來中原正式解除海禁向外擴張也已將近十年。商業協會在南洋諸島開拓殖民地的時間更是遠甚與此。那些早年的蠻荒之地在我天朝僑民的開拓下早已成了魚米之鄉。正所謂糧草充裕、羽翼豐滿!”蕭雲故意加重了最後一句話的語氣道。

蕭雲的脾氣孫露最是瞭解,至於那句“糧草充裕、羽翼豐滿”背後的深意,她也不會不明白。可是這種事雖不得不防,但捕風捉影亦不可取。於是孫露當下便冷眉一掃反問道:“蕭尚書此話何意?無憑無證可不能胡亂揣測啊。”

“回陛下,臣沒有懷疑任何人的意思。臣只是在實事求是罷了。”蕭雲淡然地回答道。

“實事求是?那卿家的意思是殖民地這頭奶牛已經放養的時間已經夠長了,該是圈起來擠奶了。”孫露眯起秀目正色道。

“那得看陛下您的意志。”

“噢?取決於朕的意志。朕剛纔不是已經說了自己對殖民地的看法了嗎。蕭尚書什麼時候也學會這種繞彎子話了。”

“回稟陛下,臣沒有戲弄陛下的意思。如果陛下僅想將海外殖民地視做帝國攝取資源的奶牛,那大可保持現有的機制不變。但陛下若是將殖民地當作帝國開疆拓土的一柄利劍。那就得小心柄日漸鋒利的寶劍莫要反傷着自己。所以帝國在殖民地採取怎樣的戰略,完全取決於陛下您的對殖民地的期望。”蕭雲不禁不慢地回答道。

“那朕若是既想要奶牛又想要利劍呢?”孫露仰起下巴反問道。

“回陛下,那您就得小心。莫要日後養虎爲患。”蕭雲沉聲警告道。

面對蕭雲的這句警告,孫露轉即心悅誠服地撫掌爽朗大笑道:“蕭蔘謀長,這些年你可一點都沒變。任何一點可疑的隱患都逃不過你的眼睛。既然你覺得有東西威脅帝國,那就放手去解決吧。朕相信你會掌握好分寸的。至於這個新部門的名字嘛。朕看就叫殖民司。”

“遵命陛下。臣定然會讓奶牛與利劍合併成爲帝國開疆拓土的戰車。就算貿易亦是戰爭的一種形式。”蕭雲一臉肅然的抱拳領命道。

眼見女皇陛下不但接受了自己的提議,還給蕭雲委以瞭如此重任。一旁的閻爾梅着實爲蕭雲大膽的舉動捏了把冷汗。剛纔的他還真怕蕭雲的話太沖會就此惹惱龍顏呢。可看女皇現在的反應,閻爾梅頓覺自己先前的擔憂完全是多餘的。這蕭雲同女皇是何等關係,對陛下的脾性當然比自己清楚。由此他也不禁暗附,陳、蕭等人或許正是摸清了女皇的聖意纔敢如此雙管齊下。但不管怎樣,以目前的情況看來兩邊的提案都已讓女皇通過。接下來就該輪到自己這些臣子持皇命好好大幹一場了。想到這兒,閻爾梅不由信心十足的進言道:“陛下聖明,相信軍務部不日便能將殖民司籌建完畢。

“殖民司的籌建光有軍務部還不夠。卿家之前也說殖民地權限牽涉甚廣。殖民司既是朝廷日後總領殖民事務的部門,自然得由軍務部、海軍部、外務部、南洋宣慰司、香江商業協會五方共同出面籌建才行。反正南洋宣慰司的國會代表會搭乘龔紫軒他們的艦隊一同回京城。到時候各方齊聚,商討殖民司一事,朕以爲更爲妥當。”孫露擺了擺手搖頭道。

見女皇陛下如此堅持,閻爾梅心中雖有諸多不樂意。但也不敢附逆皇帝的意志。待見身旁的蕭雲又沒發表什麼異議,他便只好跟着高聲唱喏道:“遵命陛下。”

“好了,兩位卿家都平身吧。說實話,與其說貿易是戰爭的一種形式,朕倒是認爲戰爭纔是貿易的繼續。朕希望諸位卿家在處理殖民地時能秉承古時對藩屬國‘因地制宜、入鄉隨俗、以夷制夷’的傳統。要儘量與當地的士紳賢達合作,而不是一味的使用武力硬來。開疆拓土的志向固然能讓人熱血綠色。但抱着‘過客’心態,卻能讓人更爲冷靜務實。”孫露沉吟了一聲,語重心長的說道。

當孫露說完那席話的一刻,她從閻爾梅和蕭雲眼中讀出了不解與疑惑。確實,而今的中華帝國如日中天,論國力武力都屬世界一流。加之先前的殖民地均來得不費吹灰之力。不禁讓人覺得憑藉着手中的長槍厲炮就能輕而易舉地讓那些“土著”永遠臣服於中華帝國。然而孫露還是打從心底裡希望自己的臣子能明白,殖民地就是殖民地,地區文化間的差異總有一天會讓這些殖民地紛紛獨立。在她的腦海中西班牙、葡萄牙、法國曾經是何等風光。又有哪兒一個不希望永久留守當地,甚至把殖民地劃入國家的海外省。但他們最終還是相繼失敗了。而實現日不落帝國的英國人,卻始終抱着“過客”心態,只關注經濟上有沒有好處,不指望長期霸佔殖民地。在入鄉隨俗的同時又不斷的以自己的文化配合武力改變殖民地的習俗。

其實說起來,這種以夷制夷,鋼柔並進的手腕本就是漢家的拿手好戲。可在經歷了之前蒙古人的異族統治和之後滿人的威脅之後,使漢人的心態發生了潛移默化的變化。往日那種對文明的自負,正逐漸被對武力的崇尚所替代。有鐵血精神固然是好事,但若是爲此而喪失漢民族特有的博大胸懷,亦不是孫露所希望看到的事。但有些事情一旦開啓就不會輕易的以人的意志爲轉移。正如孫露現在就算將後世英、法兩國在殖民地處理方式和最終結果差異,全盤告訴蕭雲等人也難改變衆人的想法。這既是經濟殖民地主義與古典殖民地主義的分歧。同時也是孫露這個後世人的“預言”同處於摸索狀態的中華帝國的分歧。

然而此時的孫露並不知曉這種分歧並不僅限於殖民地問題。就在她與蕭雲等人爲了“戰爭是貿易的繼續”和“貿易是戰爭的一種形式”間的差異爭論之時。司法院的左、右督御史沈猶龍與湯來賀正雙雙神色匆匆地走進會極門,沿着東邊甬道穿過會極中極建極三大殿。

時值仲夏,號稱火爐的南京日頭之下暑氣蒸人。走完甬道的沈、湯二人才來到雲臺門口,卻早已鬧了個汗流浹背了。趁着二人揩汗之際,領路的牙牌內侍低聲說道:“請兩位大人稍稍留步,卑職先進去稟告一聲。”

管事牌子纔剛進去不久,須臾間就有一個宛若黃鸝的悅耳之聲傳了出來道:“呦,今兒是什麼日子啊。內閣的老爺們來了一撥又一撥的。這回兒,連司法院的兩位青天大老爺也來了咯。”不錯,這迎面而來的美婦人不是別人,正是女皇的貼身女官董小婉。卻見一席宮裝的她邁着風姿綽約的小碎步,上前柔柔地道了一個萬福道:“妾身見過兩位大人。”

“董夫人好。”沈、湯二人趕忙收起了汗巾客氣的回禮道。雖然論品級和身份董小婉都不可能與堂堂的司法院大臣相提並論。但無論是司法院、內閣還是其他部門的大臣在董小婉時都不約而同地會顯得特別的客氣。這一來是因爲她天生麗質,二來則是因爲她乃是女皇身邊器重的頭號女官。再加上她爲人向來客氣、善於左右逢源,又習得一手的好字,常爲女皇起草文書。因此沒過多久她便擁有了巾幗女相的外號。更有不少官員大臣在私下裡稱其爲“內相”。可無論外界的人怎麼樣評價自己,董小婉本人卻始終保持着她那溫婉的作風。或許正是如此,一干沉浮於宦海勾心鬥角的大臣在見到她時總會忍不住放輕鬆。

果然一見如此美貌的女官大人,沈猶龍當下就覺得涼快了起來。卻聽他打着哈哈笑着說道:“老夫倆個哪兒是什麼青天哦。這劉富春的案子一日不結,咱們在老百姓的心裡頭就是頭號的大昏官啊。”

“那裡兩位大人日夜爲案件奔波勞苦,相信等案子了結之後,不僅外界的老百姓會讚揚兩位大人,女皇陛下也一定會獎賞二位的。”董小婉柔聲說道。

“承董夫人貴言。不過而今老夫二人不求得賞,但求無過便心願足矣。”湯來賀撫須嘆息道。他這倒並不是在客氣而是完全出自於自己的肺腑之言。事實上在看過沈猶龍帶來的報告後,湯來賀這些日子就對劉富春的案子充滿了焦慮。毫不容易捱到了今日,又探聽到了剛纔陳邦彥等人面聖的結果之後,他與沈猶龍二人這纔敢入宮面聖稟明此事。雖然就湯來賀看來陳邦彥等人的消息只能說明女皇今天心情不錯,並不能給他們的案子帶來多大的啓示。

眼見湯來賀神情黯然,董小婉當下莞爾一笑道:“這麼說來兩位大人想必是來面聖稟告劉富春一案的吧。”

“正是。還請夫人勞煩通報一聲。”沈猶龍客氣的拱手道。

“兩位大人請稍候。陛下現在正在接見蕭尚書與閻大學士。”董小婉如實地解釋道。

“哦?蕭尚書也入宮了。真是難得啊,不知他們所爲何事面聖?”湯來賀微微吃驚的脫口問道。

而董小婉卻報以了一個甜甜的微笑,搖頭道:“這等軍國大事,以妾身的身份怎可過問呢。”

“董夫人見諒。老夫剛纔失言了。”反應過來的湯來賀連忙尷尬的賠罪道。一旁的沈猶龍見狀,不由在心裡埋怨湯來賀太過缺心眼,這種事當着外頭這麼多人的面對方當然不可能作答。於是他趕忙轉口說道:“既然如此,那咱們就在外頭候着吧。”

“兩位大人說笑了。這麼熱的天怎能讓兩位大人站在外頭曬太陽呢。還是快進屋子涼快涼快吧。”董小婉說罷便將兩人引進了一旁的一間耳房。

【……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 爲殖民君臣生分歧 文字更新最快……】@!!

()

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第十八節第二十八節第363節 達和約中奧擬簽字 揚國威君臣議閱兵第270節 對列強父子齊護國 設總督秦津忙漢化第十九節第320節 整股市議員出主意 爲壟斷倆商揣聖意105 歐洲博士開壇講課中原書生針鋒相對130 成正果國會終落幕互試探草原盛會起第291節 種水稻遼東獲豐收 進忠言閣臣生間隙22 英武殿上專員起誓衆臣面前女皇律己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107 舉天學諸生排夷學拋石子女皇釋科學第222節 排外運動殺戮四起 伊藤仁齋巧柬藩主第23節 父子君臣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第34節 百舸爭流第36節 新朝官制第三節第284節 議投降哥薩克出策 入軍營俄總督獻劍181 北美大陸羣雄逐鹿大西洋上艦隊遭襲第269節 施將軍領命徵朝鮮 大維其召見中華使第2節 奉皇命黃得功赴京 接家書吳克善朝聖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第二部二百二十七節 王夫之廂房出草案黃宗羲深宮進諍言163 遇強敵衆將領攜手覓獵物蒙古汗親征第14節 歷史的界線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12節 太后的決斷第44節 北京方式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第372節 繼父業艾哈邁德拜相 會奧相紫軒巧周旋第3節 登陸旅順203 爲解壓中華忙移民承夫志女皇設基金第325節 推法案海商造商機 起間隙復興暗角鬥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第21節 楊祖潤淺探共和制顧寧人深思倡廉政第20節 湯若望第14節 同氣聯枝(下)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第5節 科舉第19節 楊紹清喜獲嚮導人博雷利歷數共和史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十三節第30節 編制第11節 海盜第10節 生死界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155 沙俄司令小窺北疆蒙古大汗草原起誓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第8節 盛京之戰(二)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第14節 漢奸第6節 盛宴(一)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第299節 豔陽日奧軍港遇襲 嗅異味英國艦脫逃第274節 臨大敵朝鮮忙黨爭 中華軍月夜登仁川第251節 內務部啓用新紀年 冒闢疆晉升內閣臣第三十二節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49 共和君主難斷優劣惡狼入室巴黎遭劫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第32節 諜影重重第213節 御書房紫軒析局勢 午門外鄭森求面聖第260節 借修法儒道首爭鋒 關國事皇子收報紙第32節 除夕笛聲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第14節 多爾袞的三個心願第33節 交易68 受贊助埃及圖復辟暗投資中華謀運河第39節 金融革命第35節 受禪大典第二十一節第42節 王神甫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3節 誰是獵物?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第13節 盛宴(五)第31節 宗族會議第1節 風口浪尖(一)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第244節 爲霸業內閣擬計劃 尋金礦百姓闖關東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第四十四節第327節 下決心施琅意決戰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110 陳子壯進諫收道統楊紹清簡介歐洲事第四十五節113 易新主準葛爾崛起擒西疆孫女皇故縱第297節 欲效華博士進直言 析戰局王室圖雙贏22 英武殿上專員起誓衆臣面前女皇律己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
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第十八節第二十八節第363節 達和約中奧擬簽字 揚國威君臣議閱兵第270節 對列強父子齊護國 設總督秦津忙漢化第十九節第320節 整股市議員出主意 爲壟斷倆商揣聖意105 歐洲博士開壇講課中原書生針鋒相對130 成正果國會終落幕互試探草原盛會起第291節 種水稻遼東獲豐收 進忠言閣臣生間隙22 英武殿上專員起誓衆臣面前女皇律己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107 舉天學諸生排夷學拋石子女皇釋科學第222節 排外運動殺戮四起 伊藤仁齋巧柬藩主第23節 父子君臣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第34節 百舸爭流第36節 新朝官制第三節第284節 議投降哥薩克出策 入軍營俄總督獻劍181 北美大陸羣雄逐鹿大西洋上艦隊遭襲第269節 施將軍領命徵朝鮮 大維其召見中華使第2節 奉皇命黃得功赴京 接家書吳克善朝聖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第二部二百二十七節 王夫之廂房出草案黃宗羲深宮進諍言163 遇強敵衆將領攜手覓獵物蒙古汗親征第14節 歷史的界線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12節 太后的決斷第44節 北京方式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第372節 繼父業艾哈邁德拜相 會奧相紫軒巧周旋第3節 登陸旅順203 爲解壓中華忙移民承夫志女皇設基金第325節 推法案海商造商機 起間隙復興暗角鬥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第21節 楊祖潤淺探共和制顧寧人深思倡廉政第20節 湯若望第14節 同氣聯枝(下)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第5節 科舉第19節 楊紹清喜獲嚮導人博雷利歷數共和史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十三節第30節 編制第11節 海盜第10節 生死界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155 沙俄司令小窺北疆蒙古大汗草原起誓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第8節 盛京之戰(二)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第14節 漢奸第6節 盛宴(一)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第299節 豔陽日奧軍港遇襲 嗅異味英國艦脫逃第274節 臨大敵朝鮮忙黨爭 中華軍月夜登仁川第251節 內務部啓用新紀年 冒闢疆晉升內閣臣第三十二節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49 共和君主難斷優劣惡狼入室巴黎遭劫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第32節 諜影重重第213節 御書房紫軒析局勢 午門外鄭森求面聖第260節 借修法儒道首爭鋒 關國事皇子收報紙第32節 除夕笛聲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第14節 多爾袞的三個心願第33節 交易68 受贊助埃及圖復辟暗投資中華謀運河第39節 金融革命第35節 受禪大典第二十一節第42節 王神甫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3節 誰是獵物?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第13節 盛宴(五)第31節 宗族會議第1節 風口浪尖(一)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第244節 爲霸業內閣擬計劃 尋金礦百姓闖關東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第四十四節第327節 下決心施琅意決戰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110 陳子壯進諫收道統楊紹清簡介歐洲事第四十五節113 易新主準葛爾崛起擒西疆孫女皇故縱第297節 欲效華博士進直言 析戰局王室圖雙贏22 英武殿上專員起誓衆臣面前女皇律己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