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

清晨,薄霧瀰漫着整個京都城,溼漉漉的空氣中至今還殘存着刺鼻的糊味。回想起十五天前的那場駭人的大火,京都城的百姓至今都還心有餘悸。雖說那一次倒幕派最終沒能劫走天皇,但猶如野火一般的戰火卻已經在東瀛列島上如火如荼地蔓延開了。由於德川幕府這些年來一直都奉行親華政策,對內又竭力壓制各地方勢力。因此倒幕派的起事在第一時間就博得了多數城主、大名們的相應。各地慕名加入的大小武士更是數不甚數。不可否認,德川幕府的統治爲倭國帶來了難得的繁榮與安定。但這種安逸的生活對倭國的武士來說卻並不是一件好事。特殊的身份讓他們無法放下架子像尋常百姓那樣經商務農,加之幕府不斷地增強中央集權削弱武士階級的特權。這一切均使得不少倭國的武士對德川幕府充滿了恨意。而今倒幕派的起事就像是一道靈光給了倭國武士們新的希望。使他們彷彿有看見了戰國時代的重新到來。

不過,不管倭國各地的戰火打得如何激烈。作爲倭國正統意義上的國都京都表面上依舊是一副風平浪靜的模樣。但在私底下人們還是會忍不住偷偷討論一下外界的局勢。京都城內的親幕勢力更是整日深居簡出不敢隨意的拋頭露面。生怕在哪個不知名的角落裡會突然竄出幾個倒幕派的刺客結果了他們的性命。

如果不是想借助天皇的威勢也壓制現今日漸猖狂的西南諸藩,酒井宗勝同也不會在這種敏感的時刻離開自己在江戶的老巢來到京都。迄今爲止幕府方面至少已有7名高官僚死於倒幕派的刺客之手。但相比被刺客襲擊的危險,而今倒幕派勢如破竹的攻勢更讓酒井宗勝寢食難安。秦津、四國成爲倒幕派的天下那自是不用說了。最讓德川幕府震驚的是倒幕軍團竟只花了五天的時間連下福山、岡山,大有圍攻京都之勢。此外北方諸番在倒幕派的鼓動下亦開始蠢蠢欲動起來。面對而今四面楚歌的處境,老謀深算的酒井宗勝十分清楚除非自己能在戰場上給予倒幕派以重創,否則德川幕府辛苦建立起來的百年威望瞬間就會像沙礫一樣被倒幕的大潮給沖刷得一乾二淨。爲此酒井宗勝最終選擇親臨京都指揮作戰。

毫無疑問,這將是一場事關生死的決戰。但就目前來說無論是倒幕派還是德川幕府本身卻都還沒有進入主戰場決戰的意思。趁着雙方積聚實力的大戰間隙,酒井宗勝特地找來了水戶藩新任藩主德川光國前來商議之後的計劃。

“光國見過將軍大人。”庭院中一身戎裝的德川光國恭敬地向酒井宗勝行禮道:“此次能在大人您的麾下討賊是光國莫大的榮幸。”

“閣下真是太客氣了。這次水戶藩所帶來的兩千火槍兵對幕府來說可謂是神兵天降。日後老夫還得多多仰仗閣下您啊。”酒井宗勝眉開眼笑着說道。

“大人你過獎了。火槍兵其實並沒有傳聞中的那麼厲害。不過在下帶來的八門野戰炮多少還是能派上些用處的。將軍您如果不嫌棄的話,在下十分願意爲您的大軍提供火力掩護。”德川光國謙遜的說道。作爲一個親華的藩鎮,德川光國的水戶藩不但積極地接受中原文化,在軍事科學方面更是削尖了腦袋想要學習中華的先進技術。也因爲如此水戶藩成爲了倒幕派最主要的攻擊對象之一。

“能有閣下這番保證,老夫就放心了。”酒井宗勝滿意地一點頭,隨即又問道:“不過老夫聽說叛賊方面也擁有規模不小的火炮以及戰艦。這次福山一戰我軍就吃了大虧。”

“大人,薩摩諸藩雖然一直口稱攘華但他們在暗地裡卻始終都在學習着中原的先進技術。特別是火炮鑄造與戰艦製造。而日本的城池大多建於戰國時期,抵禦一下箭石沒什麼問題。但在鐵炮面前根本不堪一擊。”德川光國如實坦言道。

“那依閣下看來,我們應該怎麼應對叛軍?”酒井宗勝擡頭問道。

“大人,恕在下直言。依在下看我們應該避免與敵方在內陸的城池交戰,因爲脆弱的城牆無法抵擋火炮,反而會成爲我軍的累贅。同樣也別與對方在平原野戰,因爲叛軍擁有數量可觀的兵力,又有亂民爲他們作掩護。”德川光國說到這裡頓了一下正色道:“所以在下認爲最理想的決戰地點是沿海港口。”

“沿海港口?”酒井宗勝皺着眉頭問道。

“是的,大人。就是沿海港口。首先,相比內陸城池沿海港口的防禦力更強,且港口靠海不會被叛軍從陸地全面包圍。雖然叛軍的艦隊也有些實力。但我們可以向天朝求援,請天朝派遣他們那無敵的艦隊來爲我們助陣。如此一來我們就可勝券在握!”德川光國興奮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聽完德川光國分析的酒井宗勝眉頭頓時就舒展了開來。顯然在向中原借兵這一問題上酒井同他是想到一塊兒去了。只見他當即便撫掌應和道:“好計劃!閣下的計劃真是太棒了。老夫常聞閣下與天朝關係不錯。這份求援書不如就由閣下起草怎樣?”

“光國十分願意效勞。”德川光國欣然答應道。

可正當此二人滿心盤算着如何向中華朝借兵來鎮壓本國叛亂之時,卻見一個侍從神色慌張地跪在了酒井宗勝的面前稟報道:“大人,天朝來信。”

酒井宗勝一聽是中華朝來的信心不由楞了一下,心想莫不是中原那邊已經知道自己這兒出事了。可待他打開書信仔細一瞧,上面的內容頓時就讓他胸口血氣翻涌,喉嚨一甜,哇地一聲吐出了一口鮮血。

見此情形一旁的侍從與德川光國頓時就嚇了一大跳。只見他連忙扶住了酒井宗勝驚呼道:“大人,大人,請振作一些。快去叫醫生!”

“是,是。”被嚇得手足無措的侍從聽罷趕忙起身飛也似地跑去叫人。而吐血的酒井宗勝這會兒卻稍稍緩口氣道:“老夫沒事。別驚慌。”

“大人您真沒問題嗎?這上面究竟寫了什麼?”德川光國關切的問道。面對他的詢問,酒井宗勝表情痛苦地將書信遞了過去道:“你自己看吧。”

德川光國一臉狐疑遞接過了書信,纔看了個開頭就嚇得將書信脫手道:“天朝親王被刺殺!這…這可如何是好!”

面對哭喪着臉的德川光國,已經緩過氣來的酒井宗勝老臉一沉果斷的說道:“怕什麼!這事又不是我們乾的。”

“話是這麼說。可大人,現在天朝來向我們興師問罪,我們的解釋天朝會聽嗎?再說現在出了這種事,天朝還會答應借兵給我們嗎?”眼看着向中華朝借兵的計劃瞬間化做泡影,德川光國一臉沮喪地說道。

“會的。一定會!”酒井宗勝迷起了眼睛一字一頓地說道:“閣下的求援信還是照寫不誤。就說刺殺親王一事系倒幕派所爲,天皇之前也是險遭叛賊毒手。另外要在信中將我們現在的遭遇全盤托出,最好是讓天朝覺得幕府在叛軍的威脅下岌岌可危。”

就在酒井宗勝與德川光國商議於一處港口與倒幕軍團決戰之時,作爲倒幕軍團主力的薩摩部倒真是在全力圍攻倭國最繁華的港口——長崎。雖說倒幕派現今已佔據了倭國西南的半壁江山。但長崎港卻始終沒能爲倒幕派所控制。這一來是因爲長崎港爲中倭共管,擁有完善的防禦工事以及充足的彈藥。這二來長期的開阜也使長崎風氣開放不似倭國其他地區那樣排外。因此倒幕派揭杆起事並沒有在長崎得到相應的響應,甚至在薩摩藩主兵臨城下後都拒絕開城迎接。這一舉措無疑是激怒了風頭正勁的倒幕派。本就反感長崎親華的倒幕派而今更是叫囂着要破城殺光城內所有叛徒,用鮮血洗淨這座城市的罪孽。然而如此充滿血腥的威脅並沒有嚇倒長崎,卻更加堅定了城內固守的決心。

濃烈的硝煙遮蔽了原本清朗的天空,震耳欲聾的炮轟聲打破了人們寧靜的生活。三日來長崎城每天都要經歷這樣猛烈的進攻,看着猶如螞蟻一般的倒幕軍一次又一次地從陸地的四面八方蜂擁而至。每到這個時候,長崎城頭就會毫不吝惜地用城頭的要塞炮賞賜對方一頓猛揍。加之這些日子以來天氣經常陰雨綿綿,於是在雨水與槍林彈雨的雙重澆灌下,長崎城下早已是泥濘一片滿是彈坑了。不過如此狼狽的戰場並沒有澆滅倒幕軍團進攻的士氣。畢竟攻城戰纔開始三天,長崎抵抗得越頑固越能激發起武士們對血腥的渴望。

薩摩藩主島津義久此刻也站在攻城的大軍中興致勃勃地望着倒幕勇士們所發起了一次次進攻。不過他心中所想的並不是破城後如何替天行道處死那些親華的叛徒,而是如何將城內數不甚數的財寶、金錢收歸己有充爲軍費。這倒並不是說島津義久虛僞或貪財,畢竟打仗是要花錢的。武器彈藥、士兵糧餉這一切都像是個無底洞一般吞噬着倒幕派有限的財力。特別是那些從各地慕名投靠邇來的“義軍”,一無財力,二無靠山,完全都得由倒幕派出資維持。就算西南諸藩再強也無法長時間供養數目如此龐大的軍隊。但在與幕府決戰之前倒幕派又確實需要這些義軍的加入。爲此倒幕將領們便不得不爲“搞錢”大費周章了。

就目前來說倒幕派的財政主要是依靠西南諸藩的賦稅以及一些尊皇地主富商們的捐助。想要在短時間裡大幅度增加財政收入,光靠這幾條財路當然是沒希望的。事實上,島津義久等人也十分清楚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查抄富戶。可這樣一來勢必會影響倒幕派起事以來建立起的良好形象。左思右想之際,長崎城就此進入了人們的視線。一個向來親華,充當幕府走狗,盤剝自己同胞的城市難道不值得去討伐嗎?於是在“替天行道”的旗號下將近五萬的倒幕大軍就此蜂擁到了長崎城下。

就在島津義久思慮之際,一聲熟悉的“父親”將他的思緒又拉了回來。他不禁回頭一看,卻見兒子島津恆忠正毫髮無損地站在自己的身後。時隔數月父子再次相見,島津義久在欣慰之餘,亦忍不住詢問起了中原的行刺計劃道:“一路上辛苦了。那件事辦得怎樣了?”

“回父親,大師他失敗了。”島津恆忠垂下了腦袋沮喪地說道。

“什麼?難道說大師失手了!”島津義久失望地驚呼道。雖然早知道刺殺中華女皇一事勝算無幾,但抱着孤注一擲想法的島津義久依然希望有奇蹟出現。

“回父親,可以說失手,也可以說是得手。”島津恆忠吞吞吐吐地說道。

“混蛋!又是得手又是失手的,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被掉足了胃口的島津義久大聲呵斥道。

“回父親,大師沒能刺殺中華女皇,但他擊斃了女皇的丈夫。”島津恆忠尷尬地說道。事實上,面對這樣的情況,他本人也不能判斷這究竟算是成功了呢?還是徹底失敗了。

果然島津義久在聽完兒子的報告後,也驚訝得楞了半晌。需知倒幕派之所以會想到派人暗殺中華女皇,除了爲報復中華朝;同樣也是爲了引起中原混亂使之無暇顧及日本。由此也好讓倒幕派有機可趁,推翻幕府甚至重新控制琉球等重要島嶼。依照他們原先的計劃,如果刺殺成功,則中原大亂,日本可藉機與朝鮮一起聯手擺脫中華朝的控制。如果刺殺失敗,則將全部責任推到德川幕府的頭上。畢竟在公文記載中海慧和尚是由德川幕府引見的,其所獻的佛像也出自京都。就算到時候德川幕府矢口否認,並將矛頭轉向倒幕派,至少也已經離間了兩者之間的關係。

然而現在的情況卻顯然與島津義久等人事先的設定有着很大的出入。相比之下,皇夫的死並不會帶來衆人設想的中原大亂。但他的死卻會帶來中華帝國嚴厲的報復。也就是說中華帝國介入日本內戰的可能性並沒因這次的刺殺而削弱,反而是大大增加了。如此結果倒幕派來說無疑是個不祥的徵兆。也難怪向來自信的島津恆忠這會兒會流露出恐懼的顫音。

不過比起兒子來,經歷過大風浪的島津義久很快就緩過了神來。卻見他在陣地上來回轉了兩圈後忽然惡狠狠的說道:“恆忠,你先別急。這事沒完,我們還有機會。”

【……196德川幕府楚歌四面 西北諸藩勤皇倒幕 文字更新最快……】@!!

()

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205 華艦橫掃東瀛沿海中倭艦隊狹路相逢第21節 陪審團(上)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第9節 蘇州織工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200 南洋艦隊北上覆命西北軍團圍追準匪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第9節 盛京之戰(三)第365節 聞易主衆移民憂心 抵弗州詹姆斯賣乖第七節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29節 蜀中攻略(六)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129 開眼界男爵慕龍艦爲謀權達賴尊天朝第26節 蜀中攻略(三)第32節 忙碌的四月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26節 東林鉅子第24節 第二屆國會第337節 接風宴百官互試探 攔馬車主事告密情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第17節 國會(一)84 賞明月粵黨聚瞻園爲案情兩臣起爭執199 徵倭國兩軍擬計劃請出戰皇子闖大殿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113 易新主準葛爾崛起擒西疆孫女皇故縱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第一節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第17節 前夜(下)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第1節 姻親之盟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46 龔紫軒舉杯成交易楊紹清穿越法蘭西第255節 走末路島津擔責任 赴長崎紫軒當欽差第二十二節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第19節 國會(三)第220節 王夫之歸京遇故友 冒闢疆升職待入閣第6節 五月內閣24 中式國會政法熔權申明亭前大選開鑼第211節 遇天兵西藏王求救 聞喜訊達賴佛勸降第38節 洛陽之戰(三)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113 易新主準葛爾崛起擒西疆孫女皇故縱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80 舉先例兩臣述隱患細分析首相護公社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第26節 蜀中攻略(三)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52 引山海南荒地得名受封號冒險家揚名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143 格雷欣婉言拒合作詹姆斯雪夜遭堵截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第46節 忠烈廟200 南洋艦隊北上覆命西北軍團圍追準匪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138 受重託鄭森押黃金苦守關完淳終升遷185 蘇伊士公爵會公爵歐羅巴君主助君主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第39節 金融革命第19節 楊紹清喜獲嚮導人博雷利歷數共和史第30節 編制202 科布多夏完淳出征長江口陳家明歸國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第8節 盛宴(三)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第3節 新加坡總督第15節 暗戰(一)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第31節 蜀中大西第375節 定青藏張煌言回京 安軍心張家玉出面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21節 山海關202 科布多夏完淳出征長江口陳家明歸國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第27節 山東鏖戰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33節 民惟邦本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第10節 《乙酉憲誥》
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205 華艦橫掃東瀛沿海中倭艦隊狹路相逢第21節 陪審團(上)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第9節 蘇州織工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200 南洋艦隊北上覆命西北軍團圍追準匪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第9節 盛京之戰(三)第365節 聞易主衆移民憂心 抵弗州詹姆斯賣乖第七節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29節 蜀中攻略(六)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129 開眼界男爵慕龍艦爲謀權達賴尊天朝第26節 蜀中攻略(三)第32節 忙碌的四月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26節 東林鉅子第24節 第二屆國會第337節 接風宴百官互試探 攔馬車主事告密情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第17節 國會(一)84 賞明月粵黨聚瞻園爲案情兩臣起爭執199 徵倭國兩軍擬計劃請出戰皇子闖大殿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113 易新主準葛爾崛起擒西疆孫女皇故縱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第一節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第17節 前夜(下)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第1節 姻親之盟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46 龔紫軒舉杯成交易楊紹清穿越法蘭西第255節 走末路島津擔責任 赴長崎紫軒當欽差第二十二節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第19節 國會(三)第220節 王夫之歸京遇故友 冒闢疆升職待入閣第6節 五月內閣24 中式國會政法熔權申明亭前大選開鑼第211節 遇天兵西藏王求救 聞喜訊達賴佛勸降第38節 洛陽之戰(三)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113 易新主準葛爾崛起擒西疆孫女皇故縱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80 舉先例兩臣述隱患細分析首相護公社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第26節 蜀中攻略(三)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52 引山海南荒地得名受封號冒險家揚名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143 格雷欣婉言拒合作詹姆斯雪夜遭堵截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第46節 忠烈廟200 南洋艦隊北上覆命西北軍團圍追準匪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138 受重託鄭森押黃金苦守關完淳終升遷185 蘇伊士公爵會公爵歐羅巴君主助君主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第39節 金融革命第19節 楊紹清喜獲嚮導人博雷利歷數共和史第30節 編制202 科布多夏完淳出征長江口陳家明歸國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第8節 盛宴(三)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第3節 新加坡總督第15節 暗戰(一)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第31節 蜀中大西第375節 定青藏張煌言回京 安軍心張家玉出面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21節 山海關202 科布多夏完淳出征長江口陳家明歸國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第27節 山東鏖戰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33節 民惟邦本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第10節 《乙酉憲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