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節 受禪壇與憲誥

就在王霖生同東林黨人會面的同一時刻在南京城內孫露也在自己的相府邸接見了陳子壯與黃宗羲。--鳳-舞-文-學-網--與他三人第一次會面的況不同由於孫露如今份的變化使得這次會面的氣氛拘謹了不少。雖然孫露依舊尊稱陳子壯爲老師。但陳子壯卻不敢再直呼孫露的字而是同其他人一樣尊稱其爲“大人”。當然用不了多久後這稱謂還會被改爲“陛下”。至於此刻的黃宗羲更是一改當年的桀驁不遜眼神中充滿着對孫露的崇拜與敬仰。

毫無疑問黃宗羲是一個充滿漏*點的人。就算是六年的仕途生涯亦沒有磨去他上的那種書生意氣。一想到一個新的王朝馬上就要誕生了在新主的帶領下中華大地將迎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變化。而自己更是能象歷代的開國良臣那般締造一個不朽的盛世。一種難以言喻的自豪與激動頓時就溢滿了黃宗羲的心田。此刻的他巴不得孫露即可就登極稱帝。想到這兒他的臉上頓時就泛起了激動的紅暈道:“相大人如今顯德帝已然登基。我等羣臣只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奏表獻上再讓顯德帝降下禪國詔大人即可受詔即位了。”

黃宗羲的話音剛落卻聽一旁的陳子壯當下便撫着鬍鬚笑道。“太沖啊你還真是心急。昔魏王受禪之時三辭而詔不許然後受之。爲絕天下之謗大人當然是要上表謙辭的。若是匆忙受禪草率即位豈不是讓天下人笑話。”

“相大人登極稱帝乃是順應天命的事。天下的百姓早就在外翹期盼了。再說咱相大人歷來講究效率也不是那種虛榮之人。咱們又何必如此乎那些虛禮呢。直接讓顯德帝下詔禪讓既快捷又簡明。”黃宗羲滿不在乎的說道。在他看來陳子壯等人堅持的那些繁文縟節完全就是在浪費錢財和時間。老百姓只要知道國家換了一個皇帝不就夠了嘛。憑什麼楞是要搞出那麼多事來呢。

“太沖你胡說什麼呢!禪讓乃是關乎國家社稷的大事怎麼能象你說的那樣草率行事。但凡禪讓必須先遣太常寺卜地於繁陽繼而築起三層高壇名曰‘受禪壇’。然後擇一吉良辰集公卿庶民與此進行受禪儀式。這樣做才能保佑新朝國運亨通。若是象你說的那般草草了事豈不是同蠻夷無異了嘛。這如何能顯出我中原天朝的威嚴。”陳子壯把臉一唬正色道。對於黃宗羲那種不把禮教放在心上的“狂生”本色陳子壯是早就見識過的。但他沒想到黃宗羲在做了五、六年的內閣大臣後在這方面非但沒有收斂反而是越來越離經叛道起來。

眼看着陳子壯與黃宗羲一老一少你一言我一語的爲了禪讓儀式而辯駁。作爲當事人的孫露卻只能在旁邊無奈的苦笑。其實就她個人來講她更欣賞黃宗羲提的建議。現如今國家剛剛從戰亂中走出確實不宜大搞儀式慶典。而孫露本來對儒家的這些禮儀也不是很感冒。但陳子壯等士大夫們在這件事上卻表現得異常的堅決。這幾他們正以極大的張羅着授禪儀式。孫露知道他們這麼做一方面是出於對儒家禮節的遵從另一個方面其實也是在尋求一種心靈的慰籍。與黃宗羲等少壯派不同陳子壯等人對於自己策劃並參與“篡”明的事始終抱有一種負罪感。於是他們便希望通過一次極其符合禮教制度的禪讓儀式來證明自己的所作所爲是順應天命。畢竟這些人活了五六十年其大半生都是在受禮教的錮。他們雖然能接受新的思想卻不能象黃宗羲等少壯派那般徹底擺脫舊禮教的束縛。所謂的禪讓儀式只不過是他們在信仰與現實之間找到的一個平衡點而已。

當然孫露本人也不想立刻就登極稱帝。因爲在稱帝之前孫露同樣也有一件極其重要的事需要辦妥。而她對這件事的執着絲毫不亞於陳子壯等人對禮教的虔誠。一想起這事孫露便立刻來了精神。卻見她輕咳了一聲打圓場道:“黃大人禪讓的事自沈大人他們去按排。至於那個受禪壇是用木頭與水泥築成的既花不了多少時間也花不了多少錢。咱們還是先說說你那邊立法的事進行得怎樣了吧。”

被孫露這麼一提醒黃宗羲立刻就想到自己還欠着相大人一個重要任務呢。於是他立刻就將禪讓的事丟到了一邊。當下便一個拱手恭敬的報告道:“相大人您放心關於《憲誥》的修改兩年前就開始進行。其主要內容我等早已編撰完成。現在我等只是需要在先前編撰的基礎稍加修改就行。按照大人您的要求吾等在原有《乙酉憲誥》的基礎上將新的《憲誥》分撰成總章、國民、司法、皇帝、內閣、議會、軍隊、稅務、行省、藩屬、禮制等若干部分。並按您的要求在新的憲誥中添加了:帝國議會分國會與地方議會其中國會又分上國會和下國會上國會由勳貴和敕選議員組成下國會由公選議員組成;內閣由皇帝任命的內閣大臣組成其對皇帝負責而不對議會負責內閣相由內閣尚書兼任;司法權以皇帝的名義由司法院行使法官非依刑法之宣告或懲戒之處分不能免職;國民在法律許之範圍內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等自由有服兵役和納稅的義務等等內容。除此之外吾等也將《乙酉憲誥》中有關稅制、行政、行省劃分等方面進行了修改與重申。修改後的《憲誥》合計八十一條。具體校驗工作司法部正在緊張的進行相信後天初稿就能上交給相大人您查驗了。”

“恩要在登極前完成《憲誥》的修訂這可比建造受禪壇的任務要艱鉅得多。黃大人這些子辛苦你們了。”孫露溫婉的一笑道。按照她事先的設想新的《憲誥》必須在自己登極前先由國會通過。再在自己登極那天向全天下公佈。雖說由國會通過《憲誥》就目前來說只不過是走個過場而已。但孫露卻認爲這個過場是必須的。因爲這麼做至少在禮節和形式上都承認了憲法與議會在這個國家所擁有的地位。向世人表明了皇帝亦要遵從憲法。孫露不指望現在人們立刻就能接受這一點。但她希望自己點點滴滴的努力能讓後世的繼任者以此爲依據進一部鞏固憲法至高無上的地位。

“相大人過獎了。完成您交予的任務是我等的職責。”黃宗羲謙遜的迴應道。他與陳子壯也知道新《憲誥》的重要。但他們卻有着另一種理解另一種想法。卻見此時的黃宗羲猶豫了一下忍不住又開口道:“不過相大人您真決定這樣編修新《憲誥》嗎?我是說您就不再修改以下有關皇帝的內容嗎?”

“怎麼?黃大人覺得《憲誥》中關於皇帝義務與權利的內容有什麼問題嗎?那一部分好象一直是由你負責的啊。”孫露擡起頭滿含笑意的反問道。

“是的相大人。那一部分確實是由屬下負責的。可是可是…當初我等在修撰這一部分時針對的是朱明皇室。可現如今這一部分針對的卻是相大人您啊。所以所以大人您看是不是將‘皇帝’這卷稍加修改一下?”黃宗羲尷尬的建議道。

不錯黃宗羲當初確實是自告奮勇着接下了這份工作。也異常花心思的推敲了經手的每一條法規。可以說關於皇帝權益與義務的這一段是他花了極大心思修編的。但正如他所言這一部分的條款完全是針對朱明皇室編寫的。但如今勢卻生了急劇的變化本來用來制約朱明皇室那些昏庸之君的《憲誥》卻完全反還到了孫露上。本就覺得皇帝是天下第一大害的黃宗羲自然是對君權進行了嚴格的限制。但他也覺得這種嚴格的限制應該是針對那些昏庸之君的。至於象孫露這樣的有道明君完全可以憑藉其個人的品德來治理國家。如此一來自然也就不需要什麼《憲誥》制約監督明君了。

而孫露本人似乎也已經看穿了黃宗羲心中的這些想法與矛盾。卻見她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後反問道:“哦?難道那些條款只能針對朱明皇室而不能針對本相嗎?隆武帝、顯德帝是皇帝本相在登基後也是皇帝又能有何不同呢?”

“大人這當然是有差距的。朱明皇室刻薄寡恩出過不少昏庸之君。這些無道的昏君乃是全天下最大的禍害。爲了防止這些禍害進一步危害百姓與社稷我等自然是要訂立《憲誥》讓天下人以此爲依據監督君主。但是您不同大人您的英明您的仁德都不是那些昏君可以比擬的。”黃宗羲激動的說道。

“黃大人說的是。過多的牽制與監督會讓朝廷效率低下。最終也會妨礙到明君治理國家指點江山。”陳子壯也跟着點頭附和道。在他看來議會、憲誥雖能限制君主胡作非爲。但從另一個角度也削弱了中央的實力。毫無疑問一個擁有議會、憲誥的朝廷絕對比不上一個擁有明君的集權的朝廷來得有效率。

“二位真是太擡舉本相了。說實話本相也是人也會犯錯誤。二位與本相結識子也不短了應該知道本相也犯過不少錯誤。因此本相不可能做到聖人的水平。這樣看來本相與那些昏庸之君一樣都可能因爲自己的錯誤而給國家和百姓帶來災難。至於本相的子孫本相就更不敢保證了。歷代帝王中往往只有開國之主生長戎馬憂患之中能與士卒同甘共苦出生入死。而以後繼承江山的君王則大多是生長深宮錦衣玉食不辨五穀不知百姓疾苦。因此作爲一個開國之主我也希望能有一份這樣的《憲誥》來時刻敲打我的繼任者。”孫露感觸頗深的說道。既然她選擇了稱帝這條路就意味着她的子孫將不可能過正常人的生活。而就孫露所知的歷史來說只有順從於憲法的皇室纔可能生存下來。就這一點來說孫露也希望自己的子孫能明白這一點。

“大人嚴餘律己真是讓吾等欽佩萬分。其實我等也不是不想訂立《憲誥》。只是希望您能將《憲誥》中的某些條款放寬一些。某些地方稍適修改一下。這不但是爲了您與新皇室着想。也是爲了我中華大地着想。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若是君臣之間的界限太過模糊的話那國將不國啊。”陳子壯苦口婆心的說道:“就拿《憲誥》中分卷的次序來說吧。總章排位無可非議。可緊接着卻是‘國民’、‘司法’、‘皇帝’。如此排序草民以爲頗爲不當。這‘民’怎麼能放在‘君’與‘法’之前呢。草民知道大人向來以民爲本以法爲綱。可是就算如此也不能亂了君主與臣民之間的份啊。依草民看來大人大可將順序改爲‘司法’、‘皇帝’、‘國民’。如此一來既體現了您的大公無私又不會就此亂了份。還請大人三思而行啊。”

聽陳子壯這麼一說孫露只好在心中晦澀地苦笑了一下。在訂立憲法時臣子一方拼命的爲君主開脫而君主卻拼命地想要增加對自己的限制。想必如此詭異的立憲過程只可能生在自己這裡吧。不過事雖是如此但至少在陳子壯等人看來憲法是必要的。至於憲法定到何種程度便要依照這個時代的特點來劃定了。就此來說陳子壯等人的建議還算是務實的。想到這兒孫露便欣然回答道:“恩關於修改的事還等司法院的初稿定完後再一起定奪吧。具體的內容到時候還是要請老師在旁協同指點。”

“是大人。”陳子壯與黃宗羲異口同聲地領命道。眼見孫露在這件事上沒有太堅持黃宗羲緊接着又向孫露進言道:“大人這《憲誥》雖已完成在即。可新朝的國號至今還沒能選定。大人這新《憲誥》總不成還是象以前那般用干支來命名吧。”

“國號?”

“是啊大人。您也應該選出新國號和新年號了吧。屬下等還等着用新年號訂立新皇曆新禮制呢。這事可萬萬拖不得。”黃宗羲急切地提醒道。他十分希望自己辛辛苦苦編撰的《憲誥》最後能以新朝的年號還命名。一旁的陳子壯倒是沒顯得那麼心急。只見他跟着試探地問道:“大人其實國號事幾位大人的提案都不錯。可是大人您卻遲遲都未給我等回覆。莫非大人您心中已有心儀的國號了?”

--鳳舞文學網----

鳳舞文學網爲衆多讀者免費提供各類小說,作品涵蓋了玄幻小說、武俠小說、科幻小說、軍事小說、恐怖小說、言等,並提供可電腦和手機閱讀的TXT、CHM、UMD、JAR格式的電子書下載。

http://www.fengwu.net?...??

第3節 新加坡總督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第7節 銅錢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第8節 騎鶴遊揚州66 移僑民商會開農場重膚色土王怠華使23 羣臣獻策外儒內法女皇綢繆以權制權115 賢首相暢談新五年弘武帝心繫弱勢省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第3節 誰是獵物?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91 聯合省急尋中間人菲爾德提議驚四座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第5節 科舉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第42節 王神甫第320節 整股市議員出主意 爲壟斷倆商揣聖意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第20節 尾聲第7章 投命狀204 長崎陷落李海請戰中華宣戰朝王驚恐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第14節 漢奸199 徵倭國兩軍擬計劃請出戰皇子闖大殿第350節 查案情令史見女皇 收詩詞皇女生思緒68 受贊助埃及圖復辟暗投資中華謀運河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第15節 結社第10節 大海我來啦!第16節 暗戰(二)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185 蘇伊士公爵會公爵歐羅巴君主助君主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第8節 路(三)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第1節 姻親之盟第十九節105 歐洲博士開壇講課中原書生針鋒相對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第16節 紅夷橫行黃金海岸使團終抵第勒尼安第25節 大投資第332節 追友軍鄭森赴戰場 卡奇灣旗艦對旗艦第244節 爲霸業內閣擬計劃 尋金礦百姓闖關東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第25節 山西烽火(一)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第33節 交易110 陳子壯進諫收道統楊紹清簡介歐洲事第31節 蜀中大西129 開眼界男爵慕龍艦爲謀權達賴尊天朝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第16節 前夜(上)第二十節48 窺華軍孔代大開眼聞事蹟衆使哀聖女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363節 達和約中奧擬簽字 揚國威君臣議閱兵第二十節第22節 陪審團(下)第375節 定青藏張煌言回京 安軍心張家玉出面第288節 內閣廳太沖議封建 御書房來賀獻民律第17節 暗戰(三)第21節 徐州雪夜(上)第10節 遼東戰報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第8節 稅制第377節 報父仇英王算舊帳 抗王權議會爭貸款 黑色柳丁第9節 盛宴(四)第226節 棲霞寺爾梅當說客 爲稅賦而農巧周旋第3節 帝都風雲(三)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20節 尾聲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第二十五節第255節 走末路島津擔責任 赴長崎紫軒當欽差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第5節 科舉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第21節 山海關第4節 燃燒的營口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第21節 支援第32節 朝鮮使節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38節 巨獸第332節 追友軍鄭森赴戰場 卡奇灣旗艦對旗艦第240節 中華使會場巧周旋 詹姆斯跨海送情報第21節 支援第18節 國會(二)
第3節 新加坡總督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第7節 銅錢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第8節 騎鶴遊揚州66 移僑民商會開農場重膚色土王怠華使23 羣臣獻策外儒內法女皇綢繆以權制權115 賢首相暢談新五年弘武帝心繫弱勢省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第3節 誰是獵物?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91 聯合省急尋中間人菲爾德提議驚四座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第5節 科舉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第42節 王神甫第320節 整股市議員出主意 爲壟斷倆商揣聖意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第20節 尾聲第7章 投命狀204 長崎陷落李海請戰中華宣戰朝王驚恐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第14節 漢奸199 徵倭國兩軍擬計劃請出戰皇子闖大殿第350節 查案情令史見女皇 收詩詞皇女生思緒68 受贊助埃及圖復辟暗投資中華謀運河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第15節 結社第10節 大海我來啦!第16節 暗戰(二)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185 蘇伊士公爵會公爵歐羅巴君主助君主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第8節 路(三)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第1節 姻親之盟第十九節105 歐洲博士開壇講課中原書生針鋒相對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第16節 紅夷橫行黃金海岸使團終抵第勒尼安第25節 大投資第332節 追友軍鄭森赴戰場 卡奇灣旗艦對旗艦第244節 爲霸業內閣擬計劃 尋金礦百姓闖關東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第25節 山西烽火(一)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第33節 交易110 陳子壯進諫收道統楊紹清簡介歐洲事第31節 蜀中大西129 開眼界男爵慕龍艦爲謀權達賴尊天朝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第16節 前夜(上)第二十節48 窺華軍孔代大開眼聞事蹟衆使哀聖女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363節 達和約中奧擬簽字 揚國威君臣議閱兵第二十節第22節 陪審團(下)第375節 定青藏張煌言回京 安軍心張家玉出面第288節 內閣廳太沖議封建 御書房來賀獻民律第17節 暗戰(三)第21節 徐州雪夜(上)第10節 遼東戰報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第8節 稅制第377節 報父仇英王算舊帳 抗王權議會爭貸款 黑色柳丁第9節 盛宴(四)第226節 棲霞寺爾梅當說客 爲稅賦而農巧周旋第3節 帝都風雲(三)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20節 尾聲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第二十五節第255節 走末路島津擔責任 赴長崎紫軒當欽差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第5節 科舉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第21節 山海關第4節 燃燒的營口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第21節 支援第32節 朝鮮使節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38節 巨獸第332節 追友軍鄭森赴戰場 卡奇灣旗艦對旗艦第240節 中華使會場巧周旋 詹姆斯跨海送情報第21節 支援第18節 國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