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姻親之盟

順治六年二月的紫禁城雖是冰雪初融,可沐浴在春日之下皇城內外卻洋溢着難得的喜慶氣氛。原因很簡單再過兩個月這皇城的主人順治皇帝就將迎來他人生的第一場大婚典禮了。古時,天子之正妻日“後”。秦漢以後,皇帝的正妻稱皇后。皇后歷有“國母”之尊,居中宮,主內治,統率各宮嬪妃,地位極崇。然而就象歷來皇家婚禮總帶着濃烈的政治色彩那樣。順治的這次婚姻自然也被烙上了政治的烙印。

此次按照叔父攝政王多爾袞的提議,由皇太后作主指定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博爾濟吉特氏爲皇后。另一邊在多爾袞的授意下親王滿達海、郡王尼堪等宗室,以及衆內大臣奏請於二個月內舉行大婚吉禮。一切看起來雖都是那麼的自然而又符合祖宗家法。

由於努爾哈赤創業之時,經常背後受到西北蒙古各部的威脅,而南面又有明朝軍隊的圍剿。於是努爾哈赤便採取了與蒙古王公聯姻的策略,變被動爲主動,徹底打破了明廷以蒙古牽制後金的戰略。自此以後,後金與蒙古科爾沁部更是親上加親,其子孫奉行着“南不封王,北不斷親”的政策,都從科爾沁部中挑選自己的后妃。當然順治帝這次皇后的人選雖然有清皇室“議婚選後”傳統的原因。但不可否認的是滿清在中原戰事的連連失利,其核心滿州八旗又有日漸衰落的趨勢,纔是其內在的原因。

由於滿清在軍事上的勢弱以及明軍大舉進攻西北的態勢。這一切都使得滿清的統治者們不得不更依賴於和自己有聯姻之盟的蒙古王公們。因此順治此次取博爾濟吉特氏爲皇后,其更深層的意義是爲了進一步鞏固滿蒙之間的同盟關係。好在蒙古各部對此項婚事也報着極大的熱情。畢竟在他們看來滿清已經佔領北京,怎麼說都算是入住中原的大國了。爲免夜長夢多於是雙方便一拍即合迅速促成了這場閃電婚姻。

然而就在滿蒙貴族們對這場政治聯姻津津樂道之時。作爲當事人的順治皇帝福臨卻對這次的婚姻打心底裡充滿着厭惡。倒不是因爲新娘不美麗不高貴。恰恰相反未來的正宮娘娘是蒙古科爾沁的公主,這位大漠公主不但門第高貴,而且聰慧可愛。這位慧敏格格算起來還是順治帝的表妹。其中的原因說複雜很複雜,說簡單也很簡單。因爲這場婚事是由攝政王多爾袞一手操辦的。對於年僅12歲的順治來說美女、婚姻、家庭還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但對那個篡取自己權利,並妄圖指染自己母親的男人,他有的只是無盡的怨恨。於是凡是叔父攝政王贊成的東西,順治就在心底裡反對。就算這婚事是由母親親自首肯的也一樣。但胳膊終究擰不過大腿。自知無能爲力的順治眼見着婚期日漸接近便開始心煩意亂起來,連帶着書也沒什麼心思讀了。

順治帝婚前的種種反常舉動自然都沒有逃過太后的一雙慧眼。對於自己兒子的心思做孃的自然是最清楚的了。作爲一個母親大玉兒打心底裡心疼自己的兒子和外甥女。雖然福臨已經做了六年的皇帝,但他畢竟還只是一個不滿12歲的孩子。要兩個才10左右的孩子接受一樁政治婚姻確實殘酷。但作爲大清的太后大玉兒就一定要促成這樁婚事。因爲這是祖宗定下的規矩誰都不能違反。更因爲這關係到大清日後的命脈,關係到滿蒙之間的姻親之盟。江山社稷的事容不得她有半點的婦人之仁。

於是在一個溫暖的午後,大玉兒以一個太后的身份走進皇帝的御書房。在屏退了周圍的侍從後她悄悄的來到了皇帝的身旁。卻見年幼的順治帝正在專心致志的讀着一本書。大概是發現了有人接近了自己,警覺的順治連忙就將那本書藏了起來。眼看着兒子鬼鬼祟祟的模樣莊太后不由黛眉一皺,便不動聲色的上去一把搜出了那書。翻看一看卻發現是一本再普通不過的《三字經》。頓時覺得又好氣又好笑的莊太后不禁柔聲說道:“皇上專心讀書乃是好事。爲何要躲躲藏藏的呢?”

卻見順治一把接過了《三字經》嘟囔道:“兒臣怕給叔父攝政王知道又要怪罪。”

“說什麼胡話呢。皇上好學你叔父攝政王高興還來不及呢。又怎會怪罪於皇上?”莊太后寬聲安慰道。她雖知兒子與多爾袞間隙頗深。然而目前的情勢卻迫使她不得不更依賴於多爾袞。在此前提下她必須讓兒子學會忍耐。

“額娘,兒臣可沒說胡話。叔父攝政王可是一直教導兒臣滿語騎射,滿洲根本,不可重蹈漢兒弱習。”順治說到這兒嘴角不由掛起了一絲冷笑嘲弄道:“可惜,精通滿文兒臣卻沒辦法讀閱奏章。結果只好由精通漢文的叔父攝政王代勞了。”

這哪兒是一個12歲的孩子該有的表情和語氣啊。莊太后此刻心中不由的翻起了一股酸苦。可正當她想進一步安撫順治時,順治卻突然以冷靜的向她開口道:“額娘放心,兒臣是不會去頂撞十四叔的。日後嫺習漢文時也會更加小心。額娘今天來是爲了慧敏吧?”

順治老練而又冷靜的口吻使得莊太后恍然間發現自己的兒子竟然已經成熟了許多。或許自己也該換種方式來同他對話了。於是她重重的嘆了口氣在兒子面前坐下道:“恩,額娘聽說你對這次的婚事很不滿意。額娘覺得咱們孃兒倆也該好好談談了。”

“兒臣反對又有何用。難道兒臣宣佈:大婚吉禮此時未可遽議,所奏不準行。就可以不用娶慧敏了嗎?”順治撅着嘴反問道。

“怎麼?皇上很討厭慧敏嗎?”莊太后循循善誘的問道。

“不,不是。兒臣只想將慧敏當親妹妹看。”順治有些心虛的回答道。

“這不算理由。”莊太后一針見血道:“是因爲你十四叔的原因吧?”

被母親說中心事的順治冷着臉把頭一撇,默不作聲起來。整個御書房頓時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靜之中。過了半晌順治才勉強地輕聲擠出了一句:“朕討厭那個男人。”

“胡鬧!皇上以爲自己是平常人家的懵懂孩童嗎。動不動就耍小孩子脾氣!”莊太后語氣嚴厲的呵斥道:“皇上是我大清的皇帝,是堂堂一國之君。皇上的婚事乃是國家大事。皇上不但要成這門親,更要高高興興的去拜堂!”

原本就覺得不開心的順治如今又被母親這麼一斥責,當下委屈的眼淚就直在眼眶中打轉了。或許是發現自己語氣重了些,莊太后長嘆一聲拉起了兒子的手,語重心長的說道:“孩子啊,知道爲什麼額娘要你娶我們科爾沁的姑娘爲皇后嗎?既不是因爲這是你十四叔的提議,也不是因爲慧敏是額娘外甥女。你們滿洲愛新覺羅氏的男人們征服八方,統轄四土,那便是國。而我們科爾沁的女人們卻統治着後宮,這便是家呀。如果沒有科爾沁蒙古騎兵的支持,大清就不會有現在的成就。孩子,其實婚姻更重要的是爲了大清的社稷啊。你是個聰明的皇帝,相信一定能明白額娘苦心的。”

“兒臣知道。蒙古騎兵勇猛善戰,人稱‘鐵騎’,每逢我大清有大的征伐,必以兵從,爲大清國所依界,尤其是科爾沁部。”順治低着頭回答道。

“皇上能明白就好。要知道在大婚之日你舅舅科爾沁的汗王就在底下看着皇上。那些蒙古王公也在底下看着皇上呢。”莊太后不知道年幼的兒子是否真的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她至少要讓順治明白一點這次婚姻無論對他還是對清庭都是至關重要的。

“兒臣明白了。兒臣一定會按照額娘安排娶慧敏的。”順治抹了抹眼淚恭敬的答應道。繼而他又疑惑的向自己的母親問道:“那這麼說,科爾沁部與我大清皇室要這麼一直聯姻下去嗎?就象叔父攝政王把七格格下嫁吳家一般?”

“其實任何一個帝王都有着衆多的妻妾,他們的婚姻有些是爲了傳宗接代,讓皇室人丁興旺,有些則是一種政治需要。皇家聯姻決不是個人的意願,而是婚姻雙方家族利益的需要。七格格和慧敏都一樣,誰叫她們是身爲皇家女呢。”莊太后的一席話語象是在開導順治,又象是在給自己的婚姻做着註解。有些感慨的莊太后又長嘆了一聲補充道:“你十四叔入關時才帶了幾萬八旗兵。中原又如此大若沒有吳三桂這樣的漢人降將幫助,我大清又如何能在中原立足呢。況且南邊的南明還虎視眈眈地一心想要將咱們趕出關呢。這時候咱們更要恩威並施,好好安撫這幫降將才行。皇上年紀還小,有些事以後慢慢就會明白的。”

“額娘,南明人很厲害嗎?兒臣聽說他們的火槍火炮很厲害,還會許多的妖法。連咱們的八旗子弟都不是他們的對手。”順治嘟着小嘴揚起頭天真的問道。雖然他是皇帝深處紫禁城,年紀又小,可是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關於清軍在外連連失利的消息自然也通過太監宮女們的私下交談傳到了順治的耳朵裡。那些宮人們本來就沒什麼見識,以訛傳訛下明軍自然被形容得“不成人樣”。而在順治耳中那些時時威脅着自己國家的南蠻子簡直就是乳孃故事裡的惡鬼嘛。因此對於自己的對手年幼的順治可是既害怕又好奇的。

“皇上這是從哪個嚼舌根子的奴才嘴裡道聽途說來的。”莊太后臉色微微一變連忙正色道:“八旗子弟乃是我大清的根本,皇上更是滿州的第一牛錄。切不可因爲幾個奴才的流言就懷疑我八旗子弟。”

“可是額娘,圖賴、準塔、葉臣都是滿州響噹噹巴圖魯都戰死在了南方。就連善戰的十五叔也查點回不來。”順治進一步質疑道。

“皇上,圖賴將軍他們是中了南蠻子的圈套纔會殉國的。漢人都狡猾得很他們擅長使用各種計謀。可狐狸再狡猾總有一天還是會栽在獵人手中的。你十四叔叔父攝政王和洪大學士他們最後還不是成功救出了十五叔。而如今你十五叔豫親王也在紅毛將軍的幫助下駐守山東將南蠻子擋在了長江以南。因此咱們就更需要象範大學士、洪大學士這樣的漢臣幫忙。以漢人的計謀對付漢人。這叫以漢制漢。”莊太后沉着地向順治解釋道。其實身爲太后的她知道的消息遠比順治要多得多。但莊太后實在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兒子因爲敵人過於強大而在心中產生恐懼感。另外就目前的明清對峙的情況來看莊太后同滿清的貴族們一樣都還保有一絲僥倖的心理。畢竟就人數來看清軍確實比明軍多出許多。而莊太后也堅信有了蒙古騎兵的幫助清軍一定能在北方開闊的平原擊敗明軍的。

“可是大家都說南明的首相孫露是個妖女,她的一個妖法就能殺死上萬人馬。連滿州的薩滿大法師都不能破她的妖法,就算是最惡毒的法術詛咒對她都沒用。”順治耷拉着腦袋將自己道聽途說的東西一併抖落了出來。

“什麼妖女、法術。這些都是奴才們無知的流言。整天想着如何用巫術妖法詛咒敵人是不會有出息的!皇上是一國之君面對強敵就該好好學習治國之道,勵精圖治。這樣才能將我大清治理得國富民強。這纔是打敗對手的王者之道!”莊太后立刻嚴詞批駁道。作爲一個同樣身處權力頂峰的女人莊太后欽佩孫露的膽識與手段。但她同樣也見識了那個南方女人的傲慢與野心。南明這些年的步步緊逼使得滿清上層的統治者自然不敢有半點的懈怠。但莊太后畢竟一直深處內宮。此刻的她還不知曉如今滿清的情勢遠比她想象中的要糟糕得多。

“恩,兒臣一定會向馮大學士等夫子好好學習治國之道。早日成爲一個合格的君王。”順治點了點頭信誓旦旦的說道。看着兒子乖巧懂事的模樣莊太后的眼中充滿了慈祥與深情。只見她一把將順治摟在了懷中,象一個普通母親撫摩愛兒一般撫摩着年幼的皇帝,喃喃的說道:“額娘知道額孃的小福臨總有一天會長成一個比雪鷹還勇敢,比獵豹還矯健的巴圖魯。”

難得一次感受到母親溫情的順治連忙把頭深深地埋在了母親懷裡。卻聽他一邊蹭着母親一邊極其認真的發誓道:“到那時侯朕就會親政。沒人再敢欺負額娘和朕,就算是叔父攝政王也不行。朕還會率領大軍掃平南京,打敗那個叫孫露的妖女。”

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149 奪三城奇正相呼應無音訊敵酋失蹤影第14節 農村公社第24節 第二屆國會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第17節 再戰松山(上)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第九節第21節 范文程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6節 楊家大少爺第243節 見女皇來賀探聖意 上奏摺宗羲圖朝鮮第32節 忙碌的四月第4節 公試第259節 黃首相試探繼承權 鎮海公言明國會意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11節 石柱義莊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第15節 結社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十八節第345節 歷千辛蒸汽機成型 爲保密劉逢慶進言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13節 同氣聯枝(上)第26節 蜀中攻略(三)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52 引山海南荒地得名受封號冒險家揚名第10節 遼東戰報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8節 盛京之戰(二)第22節 燕京騷亂第259節 黃首相試探繼承權 鎮海公言明國會意第26節 蜀中攻略(三)第二十七節第三十節第八節第328節 遭遇戰英軍失先機 中華軍卡奇灣再戰第10節 遼東戰報第38節 巨獸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第18節 血腥的鬧劇(上)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第16節 分歧第8節 盛京之戰(二)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第24節 第二屆國會第十節第229節 更內閣中華起風雲 會重臣跛書生明志第四十一節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229節 更內閣中華起風雲 會重臣跛書生明志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第351節 候聖駕兩臣懷心事 建央行政商起爭執第18節 紅月第36節 決戰牧野(二)162 準軍大營父子脫逃翁金河畔滿漢再遇第294節 龔紫軒書房析局勢 弘武皇御園見公爵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第21節 楊祖潤淺探共和制顧寧人深思倡廉政44 驅紅夷南洋終歸順諾千金中軍護商隊第2節 奉皇命黃得功赴京 接家書吳克善朝聖第12節 大同義軍(下)第34節 百舸爭流第四十六節133 忙告辭滿人躲亂局籠勇士可汗當說客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第361節 遇說客黃太沖探底 收殘局閻爾梅佈陣 黑色柳丁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25 韓半瓶攜妻投小舅張村民投票換酒席第4節 橘子與枳子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143 格雷欣婉言拒合作詹姆斯雪夜遭堵截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16節 分歧第44節 北京方式第213節 御書房紫軒析局勢 午門外鄭森求面聖第248節 達共識刺皇案裁斷 見女皇蕭尚書請辭28 十六鋪口當家行禮水城上下市民選官第12節 北方使者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第341節 赴晚宴皇女展英姿 回軍校皇子遇煩惱第250節 詮憲政子壯引黃老 結本土新學終脫胎第2節 帝都風雲(二)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39節 定戰術軍民互合作 爲埃及諸使匯開羅第343節 呈計劃張家玉面聖 調部署李定國回京第17節 前夜(下)第250節 詮憲政子壯引黃老 結本土新學終脫胎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第25節 大投資第26節 東林鉅子第二十節第2節 藩王第21節 陪審團(上)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
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149 奪三城奇正相呼應無音訊敵酋失蹤影第14節 農村公社第24節 第二屆國會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第17節 再戰松山(上)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第九節第21節 范文程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6節 楊家大少爺第243節 見女皇來賀探聖意 上奏摺宗羲圖朝鮮第32節 忙碌的四月第4節 公試第259節 黃首相試探繼承權 鎮海公言明國會意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11節 石柱義莊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第15節 結社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十八節第345節 歷千辛蒸汽機成型 爲保密劉逢慶進言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13節 同氣聯枝(上)第26節 蜀中攻略(三)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52 引山海南荒地得名受封號冒險家揚名第10節 遼東戰報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8節 盛京之戰(二)第22節 燕京騷亂第259節 黃首相試探繼承權 鎮海公言明國會意第26節 蜀中攻略(三)第二十七節第三十節第八節第328節 遭遇戰英軍失先機 中華軍卡奇灣再戰第10節 遼東戰報第38節 巨獸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第18節 血腥的鬧劇(上)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第16節 分歧第8節 盛京之戰(二)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第24節 第二屆國會第十節第229節 更內閣中華起風雲 會重臣跛書生明志第四十一節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229節 更內閣中華起風雲 會重臣跛書生明志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第351節 候聖駕兩臣懷心事 建央行政商起爭執第18節 紅月第36節 決戰牧野(二)162 準軍大營父子脫逃翁金河畔滿漢再遇第294節 龔紫軒書房析局勢 弘武皇御園見公爵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第21節 楊祖潤淺探共和制顧寧人深思倡廉政44 驅紅夷南洋終歸順諾千金中軍護商隊第2節 奉皇命黃得功赴京 接家書吳克善朝聖第12節 大同義軍(下)第34節 百舸爭流第四十六節133 忙告辭滿人躲亂局籠勇士可汗當說客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第361節 遇說客黃太沖探底 收殘局閻爾梅佈陣 黑色柳丁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25 韓半瓶攜妻投小舅張村民投票換酒席第4節 橘子與枳子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143 格雷欣婉言拒合作詹姆斯雪夜遭堵截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16節 分歧第44節 北京方式第213節 御書房紫軒析局勢 午門外鄭森求面聖第248節 達共識刺皇案裁斷 見女皇蕭尚書請辭28 十六鋪口當家行禮水城上下市民選官第12節 北方使者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第341節 赴晚宴皇女展英姿 回軍校皇子遇煩惱第250節 詮憲政子壯引黃老 結本土新學終脫胎第2節 帝都風雲(二)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39節 定戰術軍民互合作 爲埃及諸使匯開羅第343節 呈計劃張家玉面聖 調部署李定國回京第17節 前夜(下)第250節 詮憲政子壯引黃老 結本土新學終脫胎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第25節 大投資第26節 東林鉅子第二十節第2節 藩王第21節 陪審團(上)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