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節 蜀中大西

當北方的多爾袞正爲如何讓滿清在中原立足而愁白頭,南方的孫露正爲大明恢復元氣而嘔心瀝血時。蜀中的張獻忠此刻卻是過着錦衣玉食,真正皇帝般的生活。成都城內原來的蜀王王府如今造早被改建成了大西王宮。不僅規模比以前大了好幾倍就連內部裝飾都異常的奢華。王宮中收羅了大西軍從各處“徵集”而來的奇珍異寶以及各色美女。蜀中女子歷來美豔帶有詩意盎然般的風流韻致。她們的裙羅都是在白羅上用紅絲碧線繡成風流的香豔詩句。然後飄若驚魂地在市井間盈盈經過,引得路上行人紛紛注視着繡裙上的文字。她們每走一步那用檀木雕琢而成高底的繡花鞋便會在石板路上漏出一朵雛花狀的香末。沉浸在如此的溫柔香之中我們的“八大王”當然越發的紅光滿面起來。美酒與玉食更是使他漸漸地有了“富態”的傾向。掐指一算張獻忠帶着手下的人馬入川建立大西也有兩年多了。然而直到這半年張獻忠才真正享受了一番皇帝待遇。

這也難怪在以前張獻忠一方面要爲明軍的清剿或是“辮子軍”的入川終日惶恐不安。特別是李自成的覆滅讓張獻忠驚得整日整夜的睡不着覺。時刻準備帶着手下人馬放棄成都再次流竄。另一方面又要爲了底下弟兄及其家眷的生計和糧草犯愁。不會耕種,不懂販商的大西軍哪兒懂得治國啊。那些酸儒提出了這樣那樣的治國良策有個屁用!還不如老子明目張膽的搶來得見效快呢。抱着這樣的想法張獻忠的興國政策才維持了一年不到。便外甥打燈籠——照舊了。原來的承諾的免賦稅,分田地等等一切口號最後都成了泡影。蜀中各地百姓在大西軍的“草殺”下遭受了滅頂之災。大西軍也從原來的“子弟兵”翻臉成了“瘟神軍”。正當張獻忠內外交困時,出使南京的禮部尚書吳繼善卻解決了一切問題。

四個月前出使南京的吳繼善帶着隆武王朝給予張獻忠的“蜀王”封號以及白銀10萬兩,黃金一萬兩,錦緞三千匹的賞賜回到了成都。除此之外隆武內閣還承諾將給予蜀中百姓50萬石的糧食作爲“人道主義援助”。對於“蜀王”的封號張獻忠並沒顯得有多麼感冒。當初做皇帝的想法在他接收那10萬兩白銀和一萬兩黃金時早被拋到了九霄雲外去了。只要有錢有糧在蜀中做做土皇帝也不錯。總比回去再過流寇的日子好。人啊,一旦過貫了安逸的日子,再要他回去過苦日子可就難上加難了。一句“同宗同源,同位漢室”竟能得到如此的好處這是張獻忠事先絕沒想到的。白銀10萬兩,黃金一萬兩!媽的,那母貨還真有錢。若不是在明軍手上吃了多次大虧,以張獻忠的脾氣他早就忍不住去南明的地界撈一票去了。不過現在這樣也不錯。手頭沒錢沒糧了就向隆武王朝伸手要。反正按隆武內閣的說法大家都是同胞加兄弟嘛。至於“辮子軍”那就更不是問題了。你孫露不是很能打嗎。那好能者多勞嘛。北邊的靼子就交給你了。有明軍在河南牽制住清軍張獻忠便不再爲“辮子軍”從漢中入川而惶惶不可終日了。想到這裡張獻忠的眼睛不由的眯成了一條線向着底下的吳繼善問道:“吳愛卿,這南京來的糧食還沒送到嗎?”

“回萬歲,首批十萬石糧食目前已經運抵京城了。至於剩餘的糧食由於數量龐大,加之蜀道難行估計要晚些日子。按照南京那邊的說法下一批人道主義援助要到三個月後才能運抵。”吳繼善小心翼翼的回答道。雖然接受了明朝“蜀王”的封號,但在四川人們還是要稱張獻忠爲萬歲,稱成都爲京城。隆武朝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允許大西使用自己的年號,擁有自己的軍隊,任命自己的官員。只要在名義上還承認授命於隆武王朝就行。

人道主義援助?張獻忠聽罷眉頭不由一皺。糧食就糧食了。還搞這麼些道道。不過被吳繼善這麼一提醒張獻忠忽然又想起了什麼。於是一臉嚴肅的問道:“吳愛卿,朕聽說這南京給的糧袋上還打有隆武朝的年號?可有此事啊?”

“回萬歲,確有此事。明軍在麻袋上打上年號是爲了記錄糧食入倉的時間。”吳繼善低着頭連忙解釋道。他這次雖然圓滿的完成了任務。可回來後卻差一點兒掉了腦袋。因爲有人向張獻忠進言說他吳繼善早已勾結了明軍出賣了大西。若不是還有這50萬石的救濟糧未到四川吳繼善估計自己這次真的會被多疑的張獻忠給砍了腦袋。如今聽張獻忠突然這麼一問他心中不由的咯噔了一下。

哼,果然沒錯。還真的猶如左丞相所言那女人在糧袋做了手腳想要收買人心。小樣的,我不會換口袋嗎。要發也是發我大西朝的救濟糧而不是你們明朝的糧食。要不怎麼體現我大西愛民如子呢。想到這兒張獻忠輕蔑的一笑然後命令道:“傳旨,將所有的麻袋都換成印有我大西朝年號的麻袋再分發下去。記住絕不能讓百姓看到印有明朝年號的麻袋。違旨者斬無赦!”

“臣尊旨。”吳繼善恭敬的令命道。背後卻已經不自覺的冒出了一身的冷汗。原來是爲了年號的事啊。不過這種事該不會是張獻忠這樣的大老粗想得到的。吳繼善不禁在心中盤算起會在這種事情上做文章的人是誰。

就在此時一個內侍走了進來恭敬的稟告道:“啓稟萬歲,大將軍孫可望、左丞相汪兆齡求見。”

“哦?我兒可望來了嗎?還有汪丞相。好,宣他們進殿。”張獻忠一聽孫可望來了立刻有了精神。孫可望同李定國等人既是張獻忠的愛將又是他的養子。堪稱張獻忠的左膀與右臂。一直以來李定國在蜀東與明軍相對峙。而孫可望則帥軍在四川與雲貴的交界處活動。往往一段時間下來都能有不小的收穫。只聽內侍以尖銳的聲音傳令道:“宣孫可望、汪兆齡進見。”

不一回一個身材魁梧的武將和一個年長的文官便一前一後的走進了大殿。只見兩人齊聲行禮道:“臣孫可望、臣汪兆齡參見萬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兩位愛卿平身吧。”

“謝萬歲。”兩人應聲起身後。汪兆齡這才發現吳繼善也在大殿之中不由冷冷的瞥了他一言。而孫可望也同張獻忠互換了一下眼神。心領神會的張獻忠輕咳了一聲向吳繼善說道:“吳愛卿,若沒別的什麼事你可以退下了。”

“是萬歲,”吳繼善連忙行了個禮在汪兆齡冰冷的目光護送下退出了大典。汪兆齡直到見吳繼善漸漸遠去這才露出了滿臉的媚笑向張獻忠進言道:“恭喜萬歲,文韜武略鎮住了南明。如今南明獻上歲貢乃是我朝之福啊。”

雖然明知汪兆齡這是胡謅但一句“歲貢”還是聽得張獻忠渾身舒服。丞相就是丞相比剛纔的吳繼善會講話多了。什麼人道主義援助。援助,援助的。聽上去多難聽啊。好象大西受人接濟一般。“歲貢”的意義就完全不同了。於是張獻忠立刻眉開眼笑的說道:“不知汪愛卿找朕所謂何事啊?”

“回萬歲,臣今天前來可是爲了咱大西的江山着想啊。只不過忠言逆耳,恐衝撞了萬歲。”汪兆齡忽然一臉嚴肅的說道。

“哦?朕深知汪愛卿一向爲大西嘔心瀝血。有什麼事但說無妨。朕恕你無罪。”張獻忠大度的回道。

“謝萬歲,那臣就斗膽吐一吐真言了。啓稟萬歲,我大西現在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危險境地了啊。若再不加以防範。那到時候我等均將死無葬身之地啊。”汪兆齡說罷撲通一下跪在了地上。連一旁的孫可望也隨之跪倒在地。

張獻忠見狀不由一驚連忙伸手道:“兩位愛卿快快起身。這是從何說起啊?”

“起奏萬歲,如今天下已成漢末三足鼎立之勢。萬歲順應民心進駐蜀中堪比那劉皇叔。關外的滿清趁我中原大亂竊我中原大片故土。南明女主亂政敗壞朝綱。無論是多爾袞,還是那孫露均是以臣子身份挾天子以令諸侯。由此可見萬歲纔是天下漢人的中興之主。肩負着復興漢室的重任。”汪兆齡說到這裡不禁臉孔都興奮地漲得通紅。彷彿張獻忠就是那劉玄德,而他汪兆齡便是武侯諸葛亮。

被人稱爲劉玄德當然是件舒服的事。可是張獻忠自各兒心裡清楚自己到底有幾斤幾量。於是擺了擺手說道:“呵,愛卿所言太過了吧。朕怎可比得上當年的劉皇叔。再說我大西地處偏遠如何能同明和清鬥。”

“萬歲萬萬不可妄自菲薄。這三國之勢微妙之處就在於三國之間互相牽制。一方若是進攻其中一方就會遭到另外兩方勢力的聯手回擊。當年曹操是何等威風還不是敗於蜀、吳聯軍的手上。”汪兆齡連忙進言道。

“照愛卿所言,如今大西和南明聯手對付滿清不是和當年的蜀、吳聯軍一樣?”張獻忠忽然覺得好象就是那麼一回事哦。自己不是更象劉備了嘛。

“非也,萬歲。聯手的雙方不是看是否同宗同源,也不是看雙方所處的地理位置。而是由三方實力所決定的。總是由弱的兩方聯手對付強的一方。如今看來滿清雖然以弓馬取勝。然而兩淮一戰其銳氣已挫。加之滿清乃是異族恐難得民心。而南明有孫露的義勇軍在。義勇軍以火器火炮取勝,兵器精良。隆武王朝又自稱明朝正統。這點很能收買人心。至於錢糧方面衆所周知江南乃是有名的魚米之鄉。而湖廣與南直隸土地也甚是肥沃。當年的朱元璋便是依靠南方諸省‘廣積糧,築高牆’最終將蒙古靼子趕出了中原。因此以目前的形式應該是南明的隆武朝稍佔優勢纔是。”汪兆齡認真分析道。

“可是,南京剛剛給予我大西大量的錢財錦緞和糧食。北方又有明軍爲我朝抵禦辮子軍。說明南京那裡是很想同大西合作的啊。”張獻忠想了一下說道。

“萬歲明見,正是這天上掉下的錢財、錦緞和糧食纔是最惡毒的計謀。孫露那女子可謂是居心叵測。她見我大西實力雖弱但明軍貿然入川進攻大西以蜀地特殊的地形恐難一擊必中。到時候北方的滿清便會乘機南侵使明軍兩頭不能兼顧。於是她便以錢財和漢家血統來安撫我等。爲的就是要騰出手來先與北方的滿清決一死戰。然而那女人一旦成功一統中原後又如何會放過我大西。到那時候大西纔是真正的孤立無援啊。”汪兆齡語重心長的說道。

“這……”聽汪兆齡這麼一分析張獻忠不由一語頓塞。他還從未想過這麼一回事呢。若真象汪兆齡所說那自己這土皇帝也做不長久咯。於是他連忙向汪兆齡請教道:“那按愛卿的意思當如何是好啊?”

汪兆齡聽罷心中不由一陣得意知道張獻忠是被自己說動了。於是他同孫可望對望了一眼後回道:“回萬歲,臣以爲目前我大西還不能同南明翻臉。還要繼續接受南明提供的錢糧。但我們也不能就此圍繞着孫露那女人的意願轉。照現在的形勢南明與滿清的大戰在即。我們不但要坐山觀虎鬥還要利用這次的機會充實大西的實力。臣和孫將軍的意思都是趁南明與滿清交戰之際出兵雲貴!”

“出兵雲貴?”張獻忠回頭向孫可望問道:“可望,你的意思也是這樣嗎?”

“回父親。孩兒和汪丞相想法一樣。雲南的黔國公沐天波一家收刮民脂民膏可謂是不至膏見髓幹不止。我等出兵雲貴也是順應民心啊。遙想當年武侯七擒七縱孟獲平定南疆之後才能六出祁山揮師北伐。再說這黔國公府可絲毫不比瑞王府和蜀王府差啊。”孫可望故意加重最後一句話道。他孫可望可不會象李定國那麼傻呼呼的搞什麼屯田。那和種地的莊稼漢有什麼區別。大丈夫既然有兵有權在手當然要求榮華富貴。南明是根難啃的骨頭。可這雲南的黔國公就是個軟柿子了。不捏白不捏。

張獻忠聽孫可望這麼一說頓時眼睛都發亮了。他當然也知道雲南有油水撈。以前一直忌諱南明守在門口才不敢貿然出手。如今聽汪兆齡這麼一分析好象確實有道理。於是他整了整坐姿大聲宣佈道:“好,就這麼辦。兩位愛卿現在就可早做準備一旦時機到來立刻揮師入滇!”

110 陳子壯進諫收道統楊紹清簡介歐洲事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第298節 駕龍艦施琅抵安曼 勤胡王華僑受封賞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第15節 本相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第23節 賜名第34節 戰敗者第12節 首相第30節 歐洲之行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第12節 北方使者129 開眼界男爵慕龍艦爲謀權達賴尊天朝第6節 路(一)第9節 蘇州織工第1節 染血的臺階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第23節 休整101 擺鹿鳴女皇會才峻設鷹揚皇子首閱兵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第2節 帝都風雲(二)第24節 蜀中攻略(一)第10節 《乙酉憲誥》第375節 定青藏張煌言回京 安軍心張家玉出面第二十五節第9節 朝貢第26節 東林鉅子第216節 司法院新制愁百官 道法之說重現中原第19節 攝政王的選擇第7節 茶與茶杯149 奪三城奇正相呼應無音訊敵酋失蹤影46 龔紫軒舉杯成交易楊紹清穿越法蘭西第15節 潛在規則第二十節第十五節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第17節 暗戰(三)第30節 歐洲之行第25節 山西烽火(一)第26節 東林鉅子第231節 受遊說黃宗羲萌計 留遺言護國公長辭第3節 議會與申明亭第15節 關中日落第二十五節37 小見大製造業起步十年功蒸汽機露臉第14節 多爾袞的三個心願第328節 遭遇戰英軍失先機 中華軍卡奇灣再戰第7節 茶與茶杯23 接拜帖知縣會好友品香茗諸人論爲官第二部二百二十七節 王夫之廂房出草案黃宗羲深宮進諍言第291節 種水稻遼東獲豐收 進忠言閣臣生間隙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第18節 國會(二)第46節 忠烈廟第360節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黑色柳丁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68 受贊助埃及圖復辟暗投資中華謀運河第23節 鄭家第1節 風口浪尖(一)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第21節 山海關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第299節 豔陽日奧軍港遇襲 嗅異味英國艦脫逃第22節 雙頭鷹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149 奪三城奇正相呼應無音訊敵酋失蹤影第257節 遊說客國會忙內外 西夷使帝都謀利益91 聯合省急尋中間人菲爾德提議驚四座203 爲解壓中華忙移民承夫志女皇設基金楔子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6節 盛宴(一)第15節 關中日落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15節 關中日落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14節 漢奸第三十三節第20節 尾聲第三十五節第279節 哥薩克奇襲中華營 夏完淳暗自愁補給第三節202 科布多夏完淳出征長江口陳家明歸國第213節 御書房紫軒析局勢 午門外鄭森求面聖第3節 登陸旅順第11節 大同義軍(上)第38節 兩京風雲208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3節 登陸旅順第371節 遊南北喬三少挑刺 爲民權顧議員上書58 司法院苦嘆法不全老百姓樂道青天眼第3節 帝都風雲(三)第13節 盛宴(五)
110 陳子壯進諫收道統楊紹清簡介歐洲事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第298節 駕龍艦施琅抵安曼 勤胡王華僑受封賞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第15節 本相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第23節 賜名第34節 戰敗者第12節 首相第30節 歐洲之行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第12節 北方使者129 開眼界男爵慕龍艦爲謀權達賴尊天朝第6節 路(一)第9節 蘇州織工第1節 染血的臺階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第23節 休整101 擺鹿鳴女皇會才峻設鷹揚皇子首閱兵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第2節 帝都風雲(二)第24節 蜀中攻略(一)第10節 《乙酉憲誥》第375節 定青藏張煌言回京 安軍心張家玉出面第二十五節第9節 朝貢第26節 東林鉅子第216節 司法院新制愁百官 道法之說重現中原第19節 攝政王的選擇第7節 茶與茶杯149 奪三城奇正相呼應無音訊敵酋失蹤影46 龔紫軒舉杯成交易楊紹清穿越法蘭西第15節 潛在規則第二十節第十五節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第17節 暗戰(三)第30節 歐洲之行第25節 山西烽火(一)第26節 東林鉅子第231節 受遊說黃宗羲萌計 留遺言護國公長辭第3節 議會與申明亭第15節 關中日落第二十五節37 小見大製造業起步十年功蒸汽機露臉第14節 多爾袞的三個心願第328節 遭遇戰英軍失先機 中華軍卡奇灣再戰第7節 茶與茶杯23 接拜帖知縣會好友品香茗諸人論爲官第二部二百二十七節 王夫之廂房出草案黃宗羲深宮進諍言第291節 種水稻遼東獲豐收 進忠言閣臣生間隙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第18節 國會(二)第46節 忠烈廟第360節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黑色柳丁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68 受贊助埃及圖復辟暗投資中華謀運河第23節 鄭家第1節 風口浪尖(一)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第21節 山海關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第299節 豔陽日奧軍港遇襲 嗅異味英國艦脫逃第22節 雙頭鷹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149 奪三城奇正相呼應無音訊敵酋失蹤影第257節 遊說客國會忙內外 西夷使帝都謀利益91 聯合省急尋中間人菲爾德提議驚四座203 爲解壓中華忙移民承夫志女皇設基金楔子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6節 盛宴(一)第15節 關中日落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15節 關中日落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14節 漢奸第三十三節第20節 尾聲第三十五節第279節 哥薩克奇襲中華營 夏完淳暗自愁補給第三節202 科布多夏完淳出征長江口陳家明歸國第213節 御書房紫軒析局勢 午門外鄭森求面聖第3節 登陸旅順第11節 大同義軍(上)第38節 兩京風雲208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3節 登陸旅順第371節 遊南北喬三少挑刺 爲民權顧議員上書58 司法院苦嘆法不全老百姓樂道青天眼第3節 帝都風雲(三)第13節 盛宴(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