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這一天孫露第一次睡到了日上三杆。昨天晚上宿醉的感覺現在仍影響着孫露。真是太丟臉了竟然當着陳邦彥他們的面就這麼喝醉了。不知道他們會怎麼想。當孫露滿懷心事的洗漱完畢後。卻發現蕭雲已經早早的等在外面了。一見孫露出來了就連忙告訴孫露楊開泰要見她。聽了這個消息孫露猛的覺得自己清醒些了於是問到:“哦,你說楊老爺要見我。是在楊家嗎?”

“不是,這次約在縣城裡的雲來閣。”

“雲來閣?”

“是的,時間是明天下午。”

“告訴他明天我準時赴約。”該來的終究是要來的。孫露暗暗想到。

第二天下午,孫露準時的來到了雲來閣。她讓蕭雲在外面等着。自己一個人進去赴約了。一進大門孫露就發現蘇九斤蘇大掌櫃正等着自己。蘇九斤見只有孫露一人赴約於是行禮道:“孫小姐你好,老爺正在樓上的雅室等你。老夫給你帶路吧。”

“那就麻煩蘇掌櫃了。”說着孫露跟着蘇九斤來到了三樓的雅室。卻見忠叔守在門口。自從上次孫露去了楊家之後忠叔就沒和她聯繫過。此時的忠叔看上去有點尷尬。不過孫露卻對他友好的一笑然後轉進了那間雅室。

進了雅室孫露卻在心裡微微一驚。原來在雅室裡的並不只有楊開泰一個人。而是還有一個年紀較大的老人。和一臉精幹的楊開泰不同。這個老人明顯要矮胖些,樣子更象是個土財主。當然孫露並不會就這麼認爲他是個土財主。在這個時候能出現在這裡的相信也是個不簡單的人物。當下孫露不動聲色的行禮道:“侄女見過楊伯伯。不知這位伯伯是?”

“啊,侄女啊。我來介紹一下這是你陳文豹陳伯伯。也就是家明的父親。”楊開泰微笑着介紹。

“侄女見過陳伯伯。”哦?這就是陳家明的父親相差好多哦。孫露一邊行禮一邊觀察着陳文豹。當然陳文豹也在打量着孫露。

“哈哈,侄女不必行此大禮。我家家明也是經常的提起你啊。原來用300人剿了整個牛頭寨的就是你這個丫頭啊。”陳文豹爽朗的大笑起來示意孫露坐下。

“那裡,讓陳伯伯見笑了。”說着孫露也找了個位子坐了下來。仔細的打量了一番這間雅室。此雅室坐落在雲來閣北邊的角落裡。平時很少有人經過所以清靜得很。屋裡被佈置得簡約而不失華貴。

在看着孫露坐下後,楊開泰開門見山的說:“侄女上次的建議我已經同你陳伯伯商量過了。既然侄女想開拓廣東的生意。那我與你陳伯伯就幫你一把吧。玻璃鏡子我們可以幫你遠銷到中原甚至關外都沒問題。至於利潤嘛。怎麼分就由侄女你決定吧。”

面對楊開泰大方的決定孫露並沒有什麼反應。她慢慢的品了口茶說道:“楊伯伯和陳伯伯只要這點利潤嗎?”

“那當然,我們這些前輩怎麼能欺負你這晚輩呢。”陳文豹笑着說。其實這玻璃鏡子只要由楊開泰他們銷售到中原或關外無論怎樣提取利潤這都是筆不小的買賣。

“難到兩位伯伯就不想要這玻璃鏡子的配方嗎?”

“那裡,這可是貴莊的鎮莊之寶。老夫豈敢奢求啊。”楊開泰擺着手說道。

哼,老狐狸其實是想的要命吧。心裡這麼想孫露的臉上卻揚起了迷人的微笑。她從懷裡拿出了一個信封擺在了桌上。

“兩位伯伯。這就是玻璃鏡子的配方。兩位想要的話就拿去吧。”

孫露這句話一出,楊開泰和陳文豹都不禁微微一震。孫露甚至發現陳文豹的拿茶碗的手都略微有些發抖了。

過了好一會兒楊開泰纔開口道:“侄女說笑了吧。”

“兩位伯伯,侄女並沒有戲弄兩位伯伯的意思。這配方就在這兒。侄女決不反悔。”說着孫露將那信封推了過去。

楊開泰和陳文豹看了那信封許久又將信封推還給了孫露緩緩說道:“孫莊主,有什麼要求請說。陳某和你楊伯伯都是無功不受祿的。”

孫露看着楊開泰和陳文豹真誠的眼神,連忙起身行了禮後說道:“兩位伯伯如此誠信讓侄女佩服萬分。侄女也就不拐彎抹角了。是的,侄女還有一個更大計劃希望兩位伯伯一起參加。而這配方就是抵押。”

一聽孫露說有更大的計劃楊開泰和陳文豹的眼睛都亮了起來。等着孫露說出這個值得用玻璃鏡子配方來交換的計劃。孫露並沒理會他倆的反應只是問道:“兩位伯伯可知荷蘭人的東印度公司嗎?”

孫露這個問題一出楊開泰和陳文豹都不禁皺了一下眉頭心想這丫頭問紅毛夷幹嘛。難道她要對付紅毛夷。顧不得心裡的疑問楊開泰回答道:“侄女說的可是在臺灣島上的紅毛夷?”

“正是,侄女就是想建立一個象荷蘭東印度公司那樣的商會。所以需要兩位伯伯的幫助。”

聽了孫露的計劃原來只是要建立商會。楊開泰和陳文豹都不禁莞而一笑。原來這丫頭的大計劃是這個啊。那用那麼重要的配方作交易也太兒戲了吧。

看着楊開泰和陳文豹的樣子孫露又說道:“看兩位伯伯的反應,好象還不知道荷蘭東印度公司對荷蘭的意義吧。”

“這,不就是個商會嘛。我們廣東也有不少商會啊。”陳文豹忍不住提醒起孫露來。

而孫露卻只是微微一笑。接着給楊開泰和陳文豹講起了荷蘭的歷史。從16世紀初,尼德蘭成爲西班牙屬地。西班牙在那裡派駐總督。到後來1566年,反對天主教會的羣衆運動點燃了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的火焰。經過幾十年的鬥爭荷蘭獨立。以及以後荷蘭的擴張過程等等從頭到尾的講了一遍。爲了加深他們的映象孫露還特別提到了英國的議會制和殖民擴張過程。在講完這一切之後孫露又象是總結似的加了句:“所以說如果荷蘭的政府也就是朝廷是皇帝的話,那麼荷蘭東印度公司就是太上皇。怎樣兩位伯伯知道侄女的意思了嗎?”

聽了孫露這麼大段的論述。楊開泰和陳文豹都驚呆了。楊開泰甚至在聽到一半時還失神打翻自己的茶碗。這,這不是想造反嗎。商會竟能控制國家。這對於處在重農輕商的中國的商人來說是不能想象的。可這又是確確實實的事實。

“這,這侄女的意思是?”楊開泰試探着問起來。

“兩位伯伯,或許想說這是造反。可侄女認爲稱其爲改革更爲合適。”孫露喝了口茶斯條慢理的說道。

“不行,絕對不行。陳某雖然只是一介商賈。但卻決不能做出這麼大逆不道的事情。這件事就當陳某沒聽過。”說完陳文豹起身要走。卻被孫露給攔住了。

“怎麼?難道陳某今天要是不答應。孫莊主就不讓陳某離開這兒嗎?”陳文豹瞪着孫露說道。

陳文豹的話也提醒了一旁的楊開泰。想到孫露能用300人剿滅牛頭寨。那麼自己今天要是不同意的話保不定就不能活着走出雲來閣。想到這兒楊開泰不禁打了個冷顫。

“陳伯伯,您誤會了。來坐下來聽侄女慢慢解釋吧。”

陳文豹原本還想發作卻發現坐在旁邊的楊開泰也拉着自己的衣角。無奈只好又坐了下來冷冷的說:“孫莊主請指教吧。這個伯伯陳某可不敢當。”

孫露沒有在意陳文豹話裡的骨頭。而是誠懇的說道:“都怪侄女剛纔沒說清楚。其實侄女的意思是建立象荷蘭東印度公司那樣的商會藉此來加大商人對朝廷的影響。這樣一來就能大大的提高我們商人的地位。”

“哼,剛纔孫莊主可是說想做朝廷的太上皇啊。”陳文豹冷哼了一聲。

“那只是打個比方。現在的形勢想必兩位伯伯要比侄女還要清楚吧。兩位伯伯認爲照現在的形勢朝廷還能堅持多久?”

“難道孫莊主想要趁人之危?”

“陳伯伯,不是趁人之危而是救國救民。現在朝廷之所以會陷入農民暴動的泥潭。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土地大量被兼併至使百姓無田可耕大量失業。二是賦稅太重,農民本來就是靠天吃飯的。現在天下大旱朝廷卻不斷的增加賦稅。百姓怎能不反抗。第三是吏治不清。各級地方官員欺上瞞下,貪污受賄。這些問題當然不只是本朝有。幾乎歷朝歷代都有。難道就沒有根治的方法了嗎?不!侄女認爲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就在我們商人身上。”

“啊!”孫露的話一出口楊開泰和陳文豹都叫了起來。這些關係到民生社稷的關鍵這麼會是他們這些商人?這讓楊開泰和陳文豹怎麼都想不明白。

“兩位伯伯也就不要妄自菲薄了。就拿桃源山莊來說吧。山莊現在實行的土地改革是從地主手中收購土地再將土地低價的買給農民併爲他們承擔的一定的稅收。但這樣做山莊卻並沒有損失什麼。反而發展的越來越好。這是爲什麼呢?”

這個問題楊開泰和陳文豹也很感興趣。在他們看來那簡直就是個賠本買賣。一開始還有不少人笑話桃源山莊的做法。但一年下來桃源山莊現在的情況卻讓大多數的地主大跌眼鏡。

“那是因爲山莊讓地主們將資金都投入到了辦廠經商之中。商業帶來的利潤遠大於農業。而爲了獲取更大的利潤,那就要不斷的發展技術。於是大量的資金又投入到了各種新技術的開發。若是將這樣的方法推廣到全國。那以上的兩個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雖然對於孫露所說的楊開泰和陳文豹還不是怎麼聽得懂。但大致的意思他們已經明白了。陳文豹想了一下問道:“那麼怎樣清吏治呢?”

孫露見他這次口氣緩和了不少。也沒有了先前的敵意。當下暗暗的舒了口氣。心想:總算繞過來了。對於陳文豹的問題孫露也不敢大意於是回答道:“這個問題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侄女的意思就是仿效英國建立上下議院。這樣一來就能監督朝廷決策。使朝廷能夠了解民意。當然這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做到的。誰都不想被人監督不是嗎?那些官僚們是不會同意這麼做的。所以我們需要擁有自己的力量與他們抗衡。這就是侄女想要建立商會的原因。”

一口氣講了那麼多的東西,孫露只覺得口乾舌燥。於是一邊喝茶一邊小心翼翼的觀察着楊開泰和陳文豹的反應。只見倆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過了許久倆人才緩緩的擡起了頭對視了一下。然後象是決定了什麼倆人同時問道:“孫莊主,下一步該怎麼做?”

夜已深,但陳家明卻被自己的父親叫到了書房。看着坐在案牘後的一言不發的父親。陳家明在心裡猜想着父親的究竟爲什麼這麼晚了還找自己。難道是自己又做錯了什麼事?沒有啊。自己這兩天來除了爲桃源山莊打點生意就是和孫露他們一起談天說地。並沒做什麼越軌的事情啊。

就在陳家明胡思亂想時他的父親陳文豹開口了:“家明,你這段時間一直在爲桃源山莊工作吧。”

“是的,父親,我這只是幫幫朋友的忙。有什麼不妥嗎?父親。”陳家明一聽到父親提起桃源山莊。以爲父親是要反對他給山莊做事。不禁暗暗心急。

“啊,沒什麼。我只是想問問你對桃源山莊有什麼看法。”

父親什麼時候對桃源山莊那麼感興趣了陳家明納悶着。不過還是老老實實的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從山莊對農民的政策,到對新興工業的發展,以及山莊特有的管理體系陳家明都詳細的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末了他還加了句:“這纔是真正的桃源仙境。”

“哦,是桃源仙境嗎?”聽了陳家明的論述陳文豹發現自己對桃源山莊又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恩,如果那個丫頭說的都是真的。那麼大明或許真的能夠迎來重生吧。看着窗外的明月陳文豹不禁又想起了白天孫露那堅定的眼神。

此時在楊府,楊開泰也在自己的書房回想着白天的同孫露會面的情景。總的來說孫露的計劃還是有可行性的。關於這一點楊開泰也很有信心。就算達不到孫露所說的控制朝廷的規模至少新建立的商會也回是廣東乃至整個嶺南地區最大的商會。想到這兒楊開泰的心情又開始激動起來。做朝廷的太上皇。真的,能做朝廷的太上皇嗎?要是那樣的話……楊開泰的眼中閃起了異樣的光芒。

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第20節 尾聲第10節 驚變(一)第23節 休整第4節 狗熊?英雄?34 王夫之析分拆遷案陳子龍歷數省議席第316節 接書信英軍議北上 奧國臣圖謀除國賊第22節 雙頭鷹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二節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78 劉富春名動直隸府督御史愁眉公社案第23節 休整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第四十三節第20節 湯若望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第二十六節第28節 蜀中攻略(五)第22節 荷蘭人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第22節 陪審團(下)129 開眼界男爵慕龍艦爲謀權達賴尊天朝第23節 鄭家第28節 返航第四節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第二部二百二十七節 王夫之廂房出草案黃宗羲深宮進諍言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第三十六節第39節 搏弈之間第31節 蜀中大西第328節 遭遇戰英軍失先機 中華軍卡奇灣再戰第2節 藩王157 紅海畔蘇萊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第28節 蜀中攻略(五)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第260節 借修法儒道首爭鋒 關國事皇子收報紙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第10節 《乙酉憲誥》第339節 嘗新鮮君臣遊青天 揣聖意陳家明告罪第28節 影子戰場第351節 候聖駕兩臣懷心事 建央行政商起爭執207 生赤字內閣議徵稅發國債女皇會公爵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第四十節第4節 橘子與枳子第304節 整吏治法王提新人 憂財政總監進忠言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第12節 大同義軍(下)第3節 誰是獵物?第三十節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第20節 寧古塔將軍第12節 北方使者第四十四節第295節 爲求援英使表忠心 牽歐洲女皇扶島國28 十六鋪口當家行禮水城上下市民選官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第20節 關中雙雄第278節 蘇赫巴魯心窺火炮 米哈伊爾終明敵情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第251節 內務部啓用新紀年 冒闢疆晉升內閣臣第10節 遼東戰報第6節 義塾第341節 赴晚宴皇女展英姿 回軍校皇子遇煩惱第34節 戰敗者第九節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29 威尼斯謀略蘇伊士中華朝指染愛琴海第265節 聞讒言家明訓驕妻 議開戰女皇粗算帳第38節 兩京風雲24 中式國會政法熔權申明亭前大選開鑼
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第20節 尾聲第10節 驚變(一)第23節 休整第4節 狗熊?英雄?34 王夫之析分拆遷案陳子龍歷數省議席第316節 接書信英軍議北上 奧國臣圖謀除國賊第22節 雙頭鷹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二節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78 劉富春名動直隸府督御史愁眉公社案第23節 休整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第四十三節第20節 湯若望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第二十六節第28節 蜀中攻略(五)第22節 荷蘭人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第22節 陪審團(下)129 開眼界男爵慕龍艦爲謀權達賴尊天朝第23節 鄭家第28節 返航第四節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第二部二百二十七節 王夫之廂房出草案黃宗羲深宮進諍言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第三十六節第39節 搏弈之間第31節 蜀中大西第328節 遭遇戰英軍失先機 中華軍卡奇灣再戰第2節 藩王157 紅海畔蘇萊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第28節 蜀中攻略(五)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第260節 借修法儒道首爭鋒 關國事皇子收報紙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第10節 《乙酉憲誥》第339節 嘗新鮮君臣遊青天 揣聖意陳家明告罪第28節 影子戰場第351節 候聖駕兩臣懷心事 建央行政商起爭執207 生赤字內閣議徵稅發國債女皇會公爵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第四十節第4節 橘子與枳子第304節 整吏治法王提新人 憂財政總監進忠言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第12節 大同義軍(下)第3節 誰是獵物?第三十節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第20節 寧古塔將軍第12節 北方使者第四十四節第295節 爲求援英使表忠心 牽歐洲女皇扶島國28 十六鋪口當家行禮水城上下市民選官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第20節 關中雙雄第278節 蘇赫巴魯心窺火炮 米哈伊爾終明敵情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第251節 內務部啓用新紀年 冒闢疆晉升內閣臣第10節 遼東戰報第6節 義塾第341節 赴晚宴皇女展英姿 回軍校皇子遇煩惱第34節 戰敗者第九節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29 威尼斯謀略蘇伊士中華朝指染愛琴海第265節 聞讒言家明訓驕妻 議開戰女皇粗算帳第38節 兩京風雲24 中式國會政法熔權申明亭前大選開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