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二百二十七節 王夫之廂房出草案黃宗羲深宮進諍言

“而農,你想將這份草案遞交國會?”在看完王夫之遞來的摺子後,閻爾梅皺起了眉頭問道。

“這是有關規範民間政治捐助及政黨資金的草案。其中包括對民間捐助的限制、政黨收支的申報等等一系列的問題。”王夫之跟着解釋道。

然而閻爾梅在聽完解釋後卻不置可否地將摺子往桌子上一丟反問道:“而農啊,你可知到時候審議這份草案的究竟是些什麼人?”

“都是受益於現存規則的人。”王夫之直言不諱地回答道。

“你既然知道這些人的底細,又爲何做出如此不智之舉?”閻爾梅以嚴肅的口吻責問道。

“因爲在下認爲以而今的情況是該對民間政治捐助做出一定規範的時候了。如果一味地放任某些現象繼續發展下去,朝廷的綱紀早晚會因此而敗壞。”王夫之理直氣壯的說道。

“滅頂之災?而農,你該不會也信了那顧炎武的鬼話吧。那個狂儒滿口雌黃。動不動就在那裡危言聳聽,蠱惑鄉民,擺出一副世人皆醉,他獨醒的模樣。可依老夫看來,他對政治根本就是一竅不通。就拿他這次在報紙上寫的汾水銀行那事來說吧。文章確實是寫得義正辭嚴,可觀點卻是十足的狗屁不通。說什麼官商勾結,說什麼買賣議席。姑且不論那汾水銀行的財力本就雄厚,完全夠資格參與競爭。就算像他說的那樣財團商業協會出資資助政黨競選議席那又怎樣。朝廷的憲誥明文規定我中華國民有表達個人的政治意願。那些個財團商業協會不過是在用捐款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政治意願而已。”閻爾梅不以爲然地冷笑一聲道:“聽說而農你與他關係不錯。依老夫看作爲一個黨魁,你還是應該同這樣的人保持點距離好。莫要因交友不慎而耽誤了自己的前程。陳大人你說是嗎?”

眼見閻爾梅示意自己勸說王夫之,陳子龍不由地遲疑了一下。其實對於顧炎武捅出汾水銀行一事,他多少還是持點肯定態度的。畢竟就東林黨看來,在汾水銀行的事件上覆興黨確實有以倭國利益拉攏西北財主們的意思。但顧炎武千不該萬不該,他不該把這事上升到政黨與財閥間的政治捐助上來。這樣一來無疑是在宣佈身處政壇的每一個人身上都有屎。而閻爾梅等說客在顧炎武的筆下更是成了委瑣卑鄙的皮條客。這也就無怪乎此刻的閻爾梅會有如此大的反應了。不過對於王夫之的這份草案,陳子龍倒是早就知曉了。卻見他跟着便爲王夫之解釋道:“爾梅,你也別太激動了。而農,他這麼做並非是受了顧炎武的鼓動。據老夫所知而農還曾經試圖阻止顧炎武在報紙上發表有關汾水銀行的文章。結果兩人還鬧得不歡而散呢。”

“哦?還有這事?”閻爾梅狐疑道:“既然如此,那而農你爲何還要起草這樣一份草案?!”

“閻先生,在下確實與顧炎武就汾水銀行一事產生過爭論。不過在民間政治捐助的問題上,在下與顧兄的想法還是頗爲一致的。事實上現實中的政治捐贈與賄賂也確實存在不容易劃分的問題。”王夫之頗爲憂慮的說道:“須知尋常百姓對朝廷的政務活動本就不怎麼了解。而現實中也確實有那麼一些人在利用錢權交易禍害百姓。當然在下相信政壇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是嚴於律己的。只不過任何行業總會有害羣之馬存在。這些小人的卑劣舉動直接影響了整個政壇的形象。至使百姓對我政壇產生了不信任感。正所謂一犬嘯日,百犬嘯天。就像這次汾水銀行的事,就算其背後真的沒有任何貓膩。現在給報紙這麼一報道,又有幾個人真心相信這件事是清白的呢?如果相類似的事情再發生幾次。屆時百姓會怎麼想?女皇陛下又會怎麼想?”

給王夫之這麼一反問,閻爾梅不由地也爲之語塞起來。此時卻聽一旁的陳子龍又跟着說道:“是啊,雖說陛下一直以來都不避諱我等結黨。但萬事都得有個度。雖說這次的事發生在復興黨身上,說句小人的話,我等本該袖手旁觀,落井下石纔是。不過正所謂聖威難測。現在這種情況下又有誰能揣測得了陛下的聖意。”

“咳,話雖如此。可而農、子龍你們又何必先出這個頭呢。難道他們復興黨裡頭就沒人明白這個理嗎?就算現在每個人都瞭解此間的利害關係,可又幾個人是希望改變現狀的呢。”閻爾梅嘆了口氣道。

“閻先生,您的意思在下明白。也正是因爲如此,所以在下並不想以東林一黨的名義來向國會提交此草案。而是希望能就此事聯合政壇商界的一同發出倡議立法規範政壇秩序。如此重任想來只有先生您這樣的政壇元老領頭才能成事。因此在下今日纔想拜託先生來幫這個忙。”王夫之一個抱拳恭敬地說道。

“而農啊,看來原來你早就惦記上老夫了咯。”面對王夫之的恭維閻爾梅撫摩着山羊鬍須低頭想了一想道:“好吧,老夫就先去幫你探探口風。”

“那就有勞先生您了。”王夫之欣然行禮道。他知道閻爾梅這樣的人做事向來謹慎,沒有太大把握的事他是不會輕易答應的。

事實上,無論是閻爾梅、陳子龍,還是王夫之本人都清楚眼前這份草案所存在的風險。正如閻爾梅所言這涉及政壇所有人的利益。任何人在得到其他多數人認可之前都無法動搖即定的潛規則。也正因爲如此纔有了閻爾梅之類的說客叱詫南京。不過對一個君主制國家來說有一個人卻是可以超越政府、凌駕於法律。那就是擁有無上權利的皇帝。凡是做臣子的都知道如果能得到皇帝的首肯與支持,那啥事都會變得好辦起來。在那種情況下,別說是發佈一部法令了,就是給整個中華政壇來個大換血也並不是件不可能的事。然而古往今來又有幾個臣子能得到君主的完全信任一展抱負。其中又有幾人能最終成功能名流千古。而對中華朝來說黃宗羲無疑就是這麼一個令人羨慕的政治寵兒。

由於去年賢親王楊紹清的遇刺身亡讓帝國民間的對外態度一下子變得強硬起來。讓原本可能因赤字、好戰、官商勾結等不利因素影響名聲的復興黨也隨之從民間大大地賺了一票同情分。因此雖然離國會正式召開尚還有半年的時間,但復興黨勝出蟬聯的態勢卻已然成了定局。於是內閣首相一職的競爭也提前被納入了復興黨內部推選。依照帝國憲誥已經連任兩屆首相之職的陳邦彥將於弘武十一年五月離開其坐鎮了十年的內閣,轉而進駐與內閣僅一牆之隔的文淵閣出任上國會議長。雖然儒林對復興黨的這一安排早就有了耳聞,也曾不止一次在報紙上譏諷此舉是在將上國會當退休官僚養老院。但絕大多數的國會議員還是十分歡迎陳邦彥出任議長的。畢竟論資歷、論聲譽,而今的中華朝中確實難有人與陳邦彥競爭此職。至於首相一職對復興黨來說這個人選早在五年之前就已經有了定論。那就便是現任內務尚書黃宗羲。

對於任何一個讀書人來說能在不惑之年出任一國宰相都堪稱幾世修來的服氣。而尚不滿知天命之年的黃宗羲偏偏就成了這樣一個幸運兒。然而在外界的儒生以羨慕而又嫉妒的目光打量這位即將就任的年輕首相之時,黃宗羲本人心裡卻十分清楚自己即將接手的是怎樣一樁艱辛的差事。

千百年來“君與相”之間的關係無疑是一種最微妙的關係。特別是那些所謂的明君與良相的組合。雙方總是存在着既敬重又憎恨,既依賴又忌憚的感覺。一句“天意難測”讓多少胸懷抱負的名相功敗垂成。雖說當朝的弘武女皇一直以來都十分尊重內閣尊重國會,與陳邦彥一起被世人稱頌爲當世的明君與良相。但身處內閣黃宗羲卻十分清女皇在外界看來雖很少對內閣進行直接干涉,但陳邦彥的每一項決策幾乎都在得到女皇的默許之後纔開始實施的。甚至可以不無誇張的說在過去的十年間,陳邦彥一直以來都在嚴格遵循女皇指定的方針行事。從不敢有半點越雷池之舉。可黃宗羲並不是陳邦彥,在治國之道上他有着自己的想法與作風。對於目前中華朝的某些現狀他也並不滿意。做爲新一任的首相自己是否還要沿着前任的路線繼續走下去呢?懷揣着這個一直以來都在困擾自己的問題黃宗羲在冬日的一個下午覲見了女皇陛下。

“黃愛卿,聽說你已被複興黨推選爲下屆首相的候選人了。真是祝賀卿家了。”龍椅上的孫露道賀道。

“謝陛下關愛。臣這次有幸得以提名首相後選,全賴同人支持。說起來,臣至今都還有些惶恐呢。”黃宗羲謙遜的說道。

“惶恐?這可不像卿家你一貫的風格啊。”孫露打趣的說道:“我們的黃尚書可向來都是敢作敢爲的哦。”

“臣做事孟浪讓陛下見笑了。”黃宗羲拘謹的拱手道。

眼見黃宗羲的表現有些緊張,孫露不由微微一笑着人取來了一副棋道:“今日難得卿家有空進宮來見朕。相請不如偶遇,不如就趁此冬日暖陽殺一盤如何?”

“這……”黃宗羲看着棋盤猶豫了一下。可孫露卻滿不在乎地擺開了架勢道:“怎麼卿家今日來找朕有什麼公務嗎?”

“回陛下,這是新科進士們的安排。請陛下過目。”黃宗羲說着取出了一份名單遞給女皇道。

“好的,朕待會看的。”孫露接過名單隨手翻了幾頁後問道:“卿家還有別的事嗎?”

“沒有了。”黃宗羲回答道。

“那陪朕下一盤吧。”孫露說着便率先落了子。眼此情形,黃宗羲也不好在多推辭,只得應接了上去。卻聽孫露又跟着有一搭沒一搭的說道:“朕聽說這段時間京師的大小報刊熱鬧得很。不少人都在談論汾水銀行的事。不知卿家對此可有耳聞?”

面對女皇突如其來的問題,剛想落子的黃宗羲先是遲疑了一下,隨即便據實地回答道:“回陛下,這事臣也聽說了。私下裡相關的一些文章臣也看了不少。”

“哦?那卿家如何看待此事?”孫露隨口問道。

“回陛下,臣以爲就汾水銀行參與競標這件事本身來說並無多大的異議。顧炎武對此事的指責,也是揣測多大於實證。”黃宗羲緩緩說道。

“這麼說卿家不同意顧炎武的說法咯?”孫露頭也沒擡繼續問道。

“回陛下,臣雖不同意顧炎武對汾水銀行之事的指責。但對於他一些看法臣還頗爲贊同的。”黃宗羲一邊仔細觀察着皇帝的反應,一邊謹慎地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卿家既然不認爲汾水銀行的事有什麼問題。又何以會同意顧炎武的看法呢?”這一次孫露擡起了頭問道。

“汾水銀行參與竟標一事,資料上有軍部的存檔,律法上有明文規定。中間雖也有讓人質疑之處,但還不足以夠成賄選。更何況若是真有相關嫌疑,帝國廉正司也是不會放過此事的。而顧炎武從對汾水銀行之事的質疑進而提出對目前政黨經營、民間捐助中存在弊端。就這一點來說對朝廷還是很有借鑑意義的。所以這是兩件事,一碼歸一碼。”黃宗羲冷靜的分析道,與此同時他手中的棋子也不再像先前那般猶豫了。

見黃宗羲已然進入了狀態,孫露不禁在心底發出了會心一笑。她就知道黃宗羲今日來找自己絕對不會僅是爲了幾個翰林的安置問題。想到這兒她又跟着追問道:“這麼看來卿家也像那顧炎武一樣覺得目前的政壇存在弊端嗎?”

而此時的黃宗羲卻再一次地遲疑了起來,卻見他一手持子懸於半空,緊鎖起了眉頭。像在思考棋局,又像是在想女皇剛纔的問題。過了好一回兒,那顆懸於半空的棋子終於落在了棋盤上,黃宗羲則擡起頭以堅定的目光注視着女皇回答道:“是的陛下,臣以爲如果繼續放任某些財閥使用資金扶植某些政客爲其代言,使其運用朝廷所授予的國家權力,爲其私人牟取官家壟斷所帶來的巨大利潤,進而損害社會公衆福祉。則長此以往下去行賄貪污會將會成爲一種明目張膽的行經。就算是廉正司對地方官吏的那些調查在老百姓眼中也只會成爲拍蒼蠅不打老虎的象徵。”

【……227王夫之廂房出草案 黃宗羲深宮進諍言 文字更新最快……】@!!

()

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41 拒千金青年赴萊頓邀才峻親王開講壇第45節 火槍與聖水92 歷艱辛訪歐使回國迎親人總督擺盛宴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185 蘇伊士公爵會公爵歐羅巴君主助君主第31節 蜀中大西第27節 山東鏖戰第341節 赴晚宴皇女展英姿 回軍校皇子遇煩惱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23節 休整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第三十四節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123 爲商會家明挽局勢求貸款男爵忙奔走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第30節 編制第34節 百舸爭流第20節 關中雙雄第223節 中華毛利會戰高鬆 德川光國陣前受傷第373節 增實力各方攏海軍 妒下屬施琅存不滿第一節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328節 遭遇戰英軍失先機 中華軍卡奇灣再戰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42節 王神甫第3節 風口浪尖(三)第4節 狗熊?英雄?第15節 關中日落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第20節 寧古塔將軍第220節 王夫之歸京遇故友 冒闢疆升職待入閣第18節 紅月第13節 血染東直門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第18節 紅月第7節 銅錢第248節 達共識刺皇案裁斷 見女皇蕭尚書請辭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41 拒千金青年赴萊頓邀才峻親王開講壇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21節 山海關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第327節 下決心施琅意決戰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第40節 對馬基地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5節 帝都風雲(五)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第10節 江左諸府第12節 大同義軍(下)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第四節第14節 漢奸84 賞明月粵黨聚瞻園爲案情兩臣起爭執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127 爲解分歧羣策羣力各抒己見實業方略第4節 燃燒的營口第14節 盛宴(六)57 得雛鳳楊紹清幸喜廢國會英格蘭惶恐第15節 結社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第30節 編制第四十節182 鄭提督設計巧脫身大維齊款待英國使第9節 蘇州織工第19節 血腥的鬧劇(中)第五節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第17節 前夜(下)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第17節 國會(一)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第10節 大海我來啦!第211節 遇天兵西藏王求救 聞喜訊達賴佛勸降第304節 整吏治法王提新人 憂財政總監進忠言第2節 我們不會死的!第12節 北方使者第341節 赴晚宴皇女展英姿 回軍校皇子遇煩惱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第11節 禪智寺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第339節 嘗新鮮君臣遊青天 揣聖意陳家明告罪第15節 潛在規則第42節 桑稻之爭(二)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181 北美大陸羣雄逐鹿大西洋上艦隊遭襲
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41 拒千金青年赴萊頓邀才峻親王開講壇第45節 火槍與聖水92 歷艱辛訪歐使回國迎親人總督擺盛宴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185 蘇伊士公爵會公爵歐羅巴君主助君主第31節 蜀中大西第27節 山東鏖戰第341節 赴晚宴皇女展英姿 回軍校皇子遇煩惱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23節 休整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第三十四節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123 爲商會家明挽局勢求貸款男爵忙奔走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第30節 編制第34節 百舸爭流第20節 關中雙雄第223節 中華毛利會戰高鬆 德川光國陣前受傷第373節 增實力各方攏海軍 妒下屬施琅存不滿第一節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328節 遭遇戰英軍失先機 中華軍卡奇灣再戰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42節 王神甫第3節 風口浪尖(三)第4節 狗熊?英雄?第15節 關中日落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第20節 寧古塔將軍第220節 王夫之歸京遇故友 冒闢疆升職待入閣第18節 紅月第13節 血染東直門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第18節 紅月第7節 銅錢第248節 達共識刺皇案裁斷 見女皇蕭尚書請辭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41 拒千金青年赴萊頓邀才峻親王開講壇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21節 山海關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第327節 下決心施琅意決戰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第40節 對馬基地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5節 帝都風雲(五)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第10節 江左諸府第12節 大同義軍(下)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第四節第14節 漢奸84 賞明月粵黨聚瞻園爲案情兩臣起爭執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127 爲解分歧羣策羣力各抒己見實業方略第4節 燃燒的營口第14節 盛宴(六)57 得雛鳳楊紹清幸喜廢國會英格蘭惶恐第15節 結社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第30節 編制第四十節182 鄭提督設計巧脫身大維齊款待英國使第9節 蘇州織工第19節 血腥的鬧劇(中)第五節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第17節 前夜(下)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第17節 國會(一)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第10節 大海我來啦!第211節 遇天兵西藏王求救 聞喜訊達賴佛勸降第304節 整吏治法王提新人 憂財政總監進忠言第2節 我們不會死的!第12節 北方使者第341節 赴晚宴皇女展英姿 回軍校皇子遇煩惱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第11節 禪智寺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第339節 嘗新鮮君臣遊青天 揣聖意陳家明告罪第15節 潛在規則第42節 桑稻之爭(二)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181 北美大陸羣雄逐鹿大西洋上艦隊遭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