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

就在黃宗羲等人爲皇室財產絞盡腦汁之時,關乎天下納稅人利益的國債議案亦這一年的七月末被國會通過了。雖說爲了修法一事國會內外被搞得沸沸揚揚,但這並沒有影響到中華朝首例關乎國債的議案的審議與通過。畢竟經過這麼多年的摩合,而今的中華國會儼然已經煉就一副金剛不壞的神經。知道了丁是丁卯是卯的原則。

不過國債議案被國會通過,並不代表所有人都滿意這樣的安排。至少在江南諸商的眼裡,朝廷以這種近乎內定的方式授權香江銀行全權發行國債,多少讓他們有點不滿。當然不滿歸不滿,以江南諸商的實力與膽識,就算他們有天大的不滿,此刻也只得接受最終的結果,並將這口怨氣壓在肚子裡。

相比之下作爲江南商場領軍人物的王罡倒並不是那麼耿耿於懷。在他看來以香江銀行目前的地位與實力,得到國債的發行權,完全就是意料之中的事。與其爲香江銀行的門庭若市忿忿不平,不如抓住這次的機會增強自身的實力。說起來,這幾年來王罡的低調作風無疑是與陳家明的如日中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是這並不代表這位杭州商業協會會長真的肯就此附庸於人。經過了若干年的歷練,而今的王罡隱約感覺到中華朝的金融界正涌動着一股強大的暗流。如若現在不早做打算,日後自己的家族將無法抵禦那股暗流涌出時的衝擊。而且這種預感隨着國債出現更是日益變得深切起來。

對於自己的這種感受,王罡本人並沒有對外進行什麼宣揚。因爲那畢竟只是他個人的感受而已。不過王罡也沒有就此鬆懈。事實上,他這些年在金融界的活動,絲毫不亞於香江商業協會的陳家明。而在國債議案被通過之後,王罡的步調似乎又比原先加快了不少。

七月的南京炎熱異常,對於常年往來於春城昆明與聖城拉薩的木羅桑來說,京師的夏天真是令人不敢恭維。不過相比炎熱的天氣,眼前江南精緻奢華的園林顯然更能吸引木羅桑的注意力。只見他一臉羨慕地打量着周圍無邊美景感嘆道:“都說江南是人間天堂。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啊。”

“可就是太炎熱了些啊。”王罡輕輕品了口龍井微笑道。在他的身後兩名麗妝侍婢正搖着碩大的蒲扇爲現場的幾位貴客消除暑氣。

“是啊。京師這兒可不比雲南涼快多少。不過雲南可沒有京師這麼美的涼亭,這麼漂亮的花園啊。”被王罡一語道中心事的木羅桑直爽地笑道。

“木公子過獎了。這些都是人工之作,哪兒比得上雲南等地的天造美景啊。若是公子真喜歡江南的園林,在下倒是可以介紹幾位匠人隨公子一起去雲南。”王罡大方地說道。

“多謝王會長好意。不過咱是跑馬幫的一年之中待在家裡的次數十個手指頭都能數得過來。造那麼大的院子也沒什麼意思。”木羅桑坦然地說道。

“說得也是。木家此次爲朝廷立下汗馬功勞,又聯合西南諸馬幫在康丁辦起了銀行。而今木公子可謂是生意興隆財源廣進啊。”王罡放下茶杯恭維道。當然他說的也確實是實情。雖然之前爲李定國帶路使木家馬幫在生意上遭受了一點兒損失。但這與隨後所帶來的豐厚利潤相比,根本算不了什麼。而今的木家儼然已經成了西南馬幫公認的盟主,不僅控制了茶馬要道的民間運輸。更通過此次與朝廷的合作得到了中原與西藏兩方面的諸多優惠政策,並以此爲契機與江南諸商合作在康定辦起了銀行。因此木家雖地處西南,但就實力而言卻並不比中原的商業協會來得差。

“這還不是仰仗了江南諸商業協會的仗義相助。特別是王會長您的幫助。”木羅桑說到這裡一個抱拳向王罡致謝道:“在下在此就代西南的馬幫謝過王會長了。”

“木公子客氣了。這種事談不上謝不謝的。聯合西南諸馬幫的是木公子你,爲朝廷帶路入藏的也是公子自個兒,就連辦銀行也是公子你早有的打算。這一點,燕兒早已同我說過了。在下只不過是見機投資賺點錢而已。”王罡謙遜地說道。

眼見王罡說得中肯,木羅桑不禁將目光投向了身邊端坐着的一位黃衫麗人。雖說是錦衣金釵,但在眉宇間,依稀還是可以辨認出這位佳人正是數年前隨同在張煌言身旁的那位“徐公子”。此女的真實身份乃是王罡的表妹,閨名燕燕。只不過她自小就不甘心做那江南烏巷深院的燕雀。因此在得知杭州商業協會有意與西南馬幫接觸後,她便向長輩毛遂自薦了自己。徐燕燕在當時當然是引來了長輩們一致的否決。但王罡卻始終支持着她的想法。因爲他知道自己的這位表妹在才智上絲毫不遜於堂堂男兒。而事實也證明,王罡最初的判斷是正確的,徐燕燕不僅圓滿地完成了商業協會交予的任務,還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家族與雲南木家之間的關係。是的,徐燕燕眼下的身份正是木羅桑的妻子,木家馬幫的少奶奶。

此刻,見丈夫與表哥都將目光投到了自己的身上,徐燕燕不由嫣然一笑道:“表哥,我夫君雖心有壯志,怎奈雲南終究是離京師千里的邊陲之地。像這次朝廷發行國債,我等也是到了江南之後才知曉的。再說地處內陸的馬幫哪兒有靠海而生的商業協會財路廣呢。所以我等日後還得仰仗表哥您的提攜呢。”

“哎,夫人此言差矣。這世上最有錢的並不是商人。財富的源泉也並不一定來自海洋。”王罡仰起頭自信地指出道。

“王會長您指的是那些土司老爺吧?”木羅桑想了一想問道。

“木公子真是一針見血。”王罡緩緩點頭分析道:“不錯,就是那些世襲封地至今的土司。唐、宋、元、明無論中原的朝代如何更替,政局如何變換,都不會對那些土司帶來什麼致命的影響。其一代又一代積累下的財富,絲毫不會遜色於官家。”

“王會長說得是。可那些土司各個嗜財如命,想要賺他們的錢可不容易啊。”木羅桑苦笑道。正如其所言那些西南邊陲的土司、土王一直以來在其封地都享有極大的權利。對木羅桑這樣的商人來說不在貿易過程中被這些土霸王敲詐就已經不錯了。想要大把大把地把他們的錢從庫房裡賺出來,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木公子的意思,在下明白。光靠貿易自然是不可能將那些土司的財富都給挖掘出來。因此在這個時候就要靠銀行來幫忙了。”王罡意味深長的說道。

“銀行?”木羅桑皺了皺眉頭道:“那些土司老爺們更喜歡把銀子鎖在自家的庫房裡,也不願意存到銀行裡。再說銀行的利息也比不上他們在自己的封地放高利貸來得多。”

王罡心知木羅桑說的都是事實。不僅是康定銀行,就算是揚子銀行、香江銀行在西南、西北的一些地區同樣也會遇到相似的困擾。這些地區大多都有多個民族混居,在朝廷與當地百姓之間往往還隔着土司、頭人之類的少數民族貴族。再加上宗教信仰以及民族傳統的影響,朝廷的一些律法在這些地區便不可避免的被大打折扣。特別是在中原被嚴厲打擊的“高利貸”現象,在這些地區卻依舊由當地的少數民族貴族所把持。想要改變這種情況,就勢必得剝奪土司貴族的一部分權利。這極可能意味着風煙將再次在帝國的邊陲燃起。而出於對漢族政權的警惕,當地的少數民族百姓還不一定會去領朝廷的這份情。

因此面對如此左右爲難的狀態,中華財閥們當初那種封狼居胥的豪情,頓時就被拋到了九霄雲外。甚至在一些人看來當初在攻下西北之後,就應該將其當作中華的殖民地,而非納入中華的版圖。這種想法,後來直接影響到了中華朝對倭國的態度。不過就西北、西南本身來說木已成舟,吃進去的肉不可能再吐出來。財閥們在一邊通過國會努力給朝廷施加壓要求削弱邊陲土司權利的同時,亦在另一邊通過自己的方式來與當地的勢力進行搏弈。

此刻眼見木羅桑一副無可奈何的模樣,王罡不禁欣然笑道:“木公子不必如此沮喪。這天下沒有不好腥的貓。只要銀行能提出一些更有誘惑力的方案來使那些土司認爲把錢交給銀行能謀取更大的利益,就不怕他們不把錢投到銀行裡。至於那些民間的小戶,他們要向土司老爺們借錢就讓他們借去吧。只要綁住那幾個大戶。那些錢最終還不是流到咱銀行的口袋裡。積累越多的資金,對咱也就越有利。”

給王罡這麼一點撥,木羅桑的眼睛頓時就亮了起來。不過他隨後就略帶嫉妒的問道:“這麼說來,大哥的銀行已經有了新的妙策了咯?”

耳聽木羅桑改稱自己爲大哥,王罡便知曉這事又進了一步了。卻見他擺了擺手道:“妙策談不上,只不過是一些買賣而已。木賢弟你也知道,一些邊陲之地的土人對咱漢人心存偏見,有些生意不是那麼好談。你們木家就不同了。在西南與藏地享有盛名,又與各地土司交情甚廣。談起一些生意來自然是比咱漢人容易得多。”

“哦,表哥你又發覺了什麼新財路嗎?”徐燕燕立刻接口道。作爲木羅桑的妻子,她更多地是站在自己夫君的角度上考慮問題。更何況徐燕燕十分清楚商業協會間的遊戲規則向來都是有什麼說什麼的。

“確切的說應該是老財路。”王罡賣了個關子道:“木賢弟,若是在下記得沒錯的話,西南省及藏地在陸上是與中南半島和印度相接壤的吧?”

“是啊。”木羅桑點頭應道。他不知道王罡爲什麼要問他這個從地圖上顯而易見的問題。

“那想來馬幫應該也與這些地區有些買賣往來吧?”王罡進一步問道。

給他這麼一提醒木羅桑算是明白了點道道。卻見他沉吟了一下回道:“馬幫在陸上確實與安南、緬甸、暹羅等國有貿易往來。至於同印度人做生意也只是聽老一輩的人說過。朝廷現在不都是從海上與這些國家做買賣了嗎?”

“話是這麼說,可那也得人家肯同你做買賣才行。現在人家連港口都不讓你進,還談什麼做生意。”王罡嘴角一挑嘲弄地笑道。相比崇尚貿易自由的歐洲人,奧斯曼、印度等國在中華財閥們的眼中無疑要難纏得多。雖然印度並沒有像奧斯曼完全將中國人排斥在外。但各種貿易上的壁壘以及行政上的刁難還是讓中華朝的各大商業協會在當地發展緩慢。

“哦,這麼說來外頭有關天朝商船在印度洋被封的傳聞是真的咯?”一旁的徐燕燕趕緊問道。

“傳聞?那早就是各大商業協會心知肚明的舊聞了。就目前來說,想要恢復中原與奧斯曼和印度的貿易,恐怕還得花一點時間。但咱們的買賣還是得做下去的。既然海路不通,那走陸路還不是一樣。”王罡略帶幸災樂禍地說道。雖然印度洋的封港事件讓杭州商業協會多少也蒙受了些損失。但與香江商業協會相比起來這還算不了什麼。更何況在王罡這一次的封港事件對於江南諸商業協會來說也未嘗不是件好事。須知,無論香江商業協會與朝廷最終如何解決此事,中間都需要花上大量的時間。而在這段時期內,香江商業協會的海上貿易必然會受到影響。這便給了其他商業協會帶來了一場難得的機會。在王罡看來這一關鍵突破口正是中華朝與印度的陸上貿易。

“恩,大哥的這個主意好。等回去後我一定爲大哥同藏地的那些土司、頭人說說去。這些老爺不少都與印度那邊的土王有些關係。屆時,咱同印度做生意還得靠那些老爺們幫忙呢。”木羅桑起勁的說道。

“哪兒是幫我說呢。這買賣若是成了自然也有賢弟的一份啊。”王罡迷着眼睛笑道。

不過一旁的徐燕燕卻並沒有就這個熱門話題繼續談下去。卻見她瞥了一眼正在興奮中的丈夫,轉口向王罡問道:“表哥,聽說朝廷這次在東瀛打了大勝仗。東瀛的幕府許下了不少好處酬謝我天朝。想必杭州商業協會這次也得了不少好處吧。”

那知徐燕燕的話音剛落,王罡便把臉一沉冷哼道:“陛下這次是爲皇夫報仇。這得來的好處自然得拿去體恤楊家。”

【……263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 文字更新最快……】@!!

()

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第三十節第三十一節第九節第30節 編制第10節 大海我來啦!第3節 帝都風雲(三)第17節 再戰松山(上)101 擺鹿鳴女皇會才峻設鷹揚皇子首閱兵第229節 更內閣中華起風雲 會重臣跛書生明志第10節 遼東戰報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256節 奉天命幕府建鈔局 析孝道華使識倭人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66 移僑民商會開農場重膚色土王怠華使第370節 四大銀行御前受封 中華首相雷厲風行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第三十二節第340節 泡溫泉孫女皇沉思 攜女兒李鳳兒面聖第220節 王夫之歸京遇故友 冒闢疆升職待入閣第四十六節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第220節 王夫之歸京遇故友 冒闢疆升職待入閣第21節 支援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9節 新安財閥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第38節 巨獸第211節 遇天兵西藏王求救 聞喜訊達賴佛勸降第1節 姻親之盟第41節 洪承躊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61 齊聯手王罡籌農校釋新政衆儒探淵源第272節 朝鮮王改革頻受阻 士林派大殿除政敵第23節 鄭家第265節 聞讒言家明訓驕妻 議開戰女皇粗算帳第298節 駕龍艦施琅抵安曼 勤胡王華僑受封賞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第18節 朝鮮王的野心第270節 對列強父子齊護國 設總督秦津忙漢化第三十一節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第25節 大投資第5節 風口浪尖(五)第二十九節第250節 詮憲政子壯引黃老 結本土新學終脫胎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39節 搏弈之間第329節 弄玄虛摩根得先機 爲殲敵施琅縱英艦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107 舉天學諸生排夷學拋石子女皇釋科學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第2節 帝都風雲(二)第256節 奉天命幕府建鈔局 析孝道華使識倭人第28節 天下之法43 三大洋米字旗飄揚太平洋金龍旗獨秀第44節 北京方式第12節 北方使者第213節 御書房紫軒析局勢 午門外鄭森求面聖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77 御花園二女論社稷石巢園東林議對策第10節 驚變(一)第13節 盛宴(五)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第三十五節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185 蘇伊士公爵會公爵歐羅巴君主助君主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201 昭莫多吳三桂大勝雪月夜準葛爾更權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第8節 銀圓第12節 北方使者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66 移僑民商會開農場重膚色土王怠華使第22節 雙頭鷹第29節 蜀中攻略(六)第304節 整吏治法王提新人 憂財政總監進忠言37 小見大製造業起步十年功蒸汽機露臉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第36節 新朝官制第9節 蘇州織工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第6節 盛宴(一)第6節 路(一)第28節 影子戰場第345節 歷千辛蒸汽機成型 爲保密劉逢慶進言105 歐洲博士開壇講課中原書生針鋒相對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第30節 編制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
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第三十節第三十一節第九節第30節 編制第10節 大海我來啦!第3節 帝都風雲(三)第17節 再戰松山(上)101 擺鹿鳴女皇會才峻設鷹揚皇子首閱兵第229節 更內閣中華起風雲 會重臣跛書生明志第10節 遼東戰報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256節 奉天命幕府建鈔局 析孝道華使識倭人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66 移僑民商會開農場重膚色土王怠華使第370節 四大銀行御前受封 中華首相雷厲風行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第三十二節第340節 泡溫泉孫女皇沉思 攜女兒李鳳兒面聖第220節 王夫之歸京遇故友 冒闢疆升職待入閣第四十六節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第220節 王夫之歸京遇故友 冒闢疆升職待入閣第21節 支援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9節 新安財閥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第38節 巨獸第211節 遇天兵西藏王求救 聞喜訊達賴佛勸降第1節 姻親之盟第41節 洪承躊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61 齊聯手王罡籌農校釋新政衆儒探淵源第272節 朝鮮王改革頻受阻 士林派大殿除政敵第23節 鄭家第265節 聞讒言家明訓驕妻 議開戰女皇粗算帳第298節 駕龍艦施琅抵安曼 勤胡王華僑受封賞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第18節 朝鮮王的野心第270節 對列強父子齊護國 設總督秦津忙漢化第三十一節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第25節 大投資第5節 風口浪尖(五)第二十九節第250節 詮憲政子壯引黃老 結本土新學終脫胎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39節 搏弈之間第329節 弄玄虛摩根得先機 爲殲敵施琅縱英艦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107 舉天學諸生排夷學拋石子女皇釋科學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第2節 帝都風雲(二)第256節 奉天命幕府建鈔局 析孝道華使識倭人第28節 天下之法43 三大洋米字旗飄揚太平洋金龍旗獨秀第44節 北京方式第12節 北方使者第213節 御書房紫軒析局勢 午門外鄭森求面聖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77 御花園二女論社稷石巢園東林議對策第10節 驚變(一)第13節 盛宴(五)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第三十五節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185 蘇伊士公爵會公爵歐羅巴君主助君主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201 昭莫多吳三桂大勝雪月夜準葛爾更權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第8節 銀圓第12節 北方使者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66 移僑民商會開農場重膚色土王怠華使第22節 雙頭鷹第29節 蜀中攻略(六)第304節 整吏治法王提新人 憂財政總監進忠言37 小見大製造業起步十年功蒸汽機露臉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第36節 新朝官制第9節 蘇州織工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第6節 盛宴(一)第6節 路(一)第28節 影子戰場第345節 歷千辛蒸汽機成型 爲保密劉逢慶進言105 歐洲博士開壇講課中原書生針鋒相對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第30節 編制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