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

“陛下恕罪,臣剛纔一時走了神。”陳家明畢恭畢敬地欠身道。透過繚繞的煙霧,他看不清女皇此刻的表情,卻能感受到一股無形的壓力正向他襲來。

坐在案牘背後的孫露依舊一邊自顧自地翻着手中的帳簿,一邊則以平和的語調嘆息道:“也難怪,商會的事務那麼多,卿都得親力親爲,難保不會精神不濟。說起來朕倒是偷懶有很長時間沒管商會的事務啦。”

“陛下日理萬機、心繫社稷,自然是不能將有限的精力耗費在商會那些無關緊要的雜事上。”陳家明低着頭應道。

“這香江商會的事務可不是無關緊要的雜事啊。”孫露說到這裡合起了帳冊擡起頭注視着對面的陳家明說道:“家明,這些年辛苦你了。”

“陛下……”陳家明顯然對這句突如其來的道謝有些手足無措。然而孫露卻擡手打斷了欲言又止的他,既而將目光轉向了疊在桌子上的帳冊說道:“這些年你的辛苦、你的委屈朕都清楚,這個商會會長不好當,如履薄冰、人言可畏。記得在新安桃源山莊的時候朕曾經對你說要與你一起創建一番豐功偉業,那時候固然是年輕氣盛,不知天高地厚。但朕自負當時並沒有看錯人,香江商會能有今天,家明你是居功至偉。”

“陛下請別這麼說。若非當初有陛下您的知遇之恩,家明至今也不過是個碌碌無爲的公子哥而已。”陳家明攏着手躬着腰畢恭畢敬地回作道。

而孫露聽罷只是淡淡一笑擺了擺手道:“就算朕給了機會,那也得看你自己有沒有那個造化。外頭的人都當我等已經功成名就,往後就該守着這中華朝、守着這香江商會、守着以前打下的這份基業就成。然而朕和你心裡都清楚這一切只是個開始而已。當然黃宗羲也明白這個道理,只可惜他的眼裡只有中原,只有眼前的中華朝。有這些東西擋着他自然也就難以看得更遠。”

被皇帝誇獎固然是一件令人振奮的事情,可若是被皇帝拿來同自己相提並論,那可就不是一種愉快的經歷了。因此孫露的這番話一出口,陳家明頓時就覺得自己的頭皮一陣發麻,當下撲通一聲跪在了孫露的面前小心翼翼地說道:“陛下高瞻遠矚,臣只是尊旨辦差罷了。”

面對跪在地上的陳家明,孫露微微動了動眉毛,隨即起身繞過幾案將其扶起道:“家明,你這是幹什麼。此刻朕與你是以商會董事的身份談話,用不着如此謹言慎行。”

在孫露的攙扶下陳家明站起了身,可依舊低着頭謹慎地不作聲響。不過孫露卻並沒有就此生氣,相反陳家明的表現讓她長長地舒了口氣。倘若陳家明此刻真已有了明確的想法,那他大可打蛇順杆上地迎合自己,從而上演一場“君臣釋嫌”的佳話。但他並沒有這麼做。從陳家明眼前沉默的態度來看,孫露已然感受到了他的猶豫。而這“猶豫”正代表着他內心深處的矛盾。既然有猶豫與矛盾就說明她與陳家明之間的“君臣緣分”尚還沒有盡。

想到這裡孫露不禁口氣一軟道:“朕知道卿這麼做是顧忌外頭的人言。但不管外頭人怎麼嚼舌根子,卿的功績這些年在朕的心中都是無可撼動的。朕雖然對大局有着種種設想,但若非有卿的協助這些設想終究也不過是紙上談兵而已,所以朕一直以來都慶幸自己當初在桃源山莊沒有看錯人。”

孫露這番話有七分是出於自己的肺腑之言,三分則是爲了勾起陳家明對往事的追憶。果然經她這麼一提當年的種種,往事立即就像走馬燈一樣在陳家明的腦海中一一閃過。當年的他滿腦子想的只是如何討好楊緋兒娶這位漂亮的表妹爲妻而已。直到有一天眼前這位女子來到他的面前向他伸出手問道“公子,難道就沒想過自己闖一番事業嗎?”那一刻陳家明忽然發現原來棲息在自己內心深處的並非是只安於現狀的燕雀,他真正想要的是像大鵬一樣翱翔天際。於是他選擇了將自己的未來託付給這位看穿他靈魂的女人。作爲回報,他也確實如願以償地得到了他所期盼的天空。然而不知從何時起,陳家明發現自己的翅膀越來越重,並開始覺得害怕起來。

是的,現在的陳家明真的很怕,但他所懼的並非失去金錢與地位。出身於商賈世家的他從小就不愁吃穿,自然也不會像一些窮苦出身的人那樣在心理上對錢有着極度的慾望。事實上以他目前的身家,金錢的概念只不過是不斷翻動的一堆數字而已,至於世俗的地位在他的眼裡更是不值一錢的東西。身處世界統治中樞,他十分清楚在普通人看來風光無限的地位,其實只不過是當權者之間用以戲耍的籌碼而已。這世上決定一切的只有金錢和權利而已,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事實上,真正讓他戀戀不捨的是那各執掌乾坤的感覺。這世上有的是家財成貫者,有的是帝王將相,但真正能指點江山將天下於斡旋股掌之間的又能有幾人?

所以讓陳家明感到恐懼的是女皇不再信任他,不再需要他。因爲他這個人原本就是爲了不斷攀登新的高峰而生的,而孫露正是那個不斷爲他指出高峰所在的人。然而君主與臣子之間的信任又是那麼的脆弱,一句流言,一次猜忌,都可能破壞這種相輔相成的微妙關係。爲此陳家明選擇了韜光養晦,可一切似乎都無濟於事。直至此刻孫露的一番話語卻像是一股暖流撫慰了陳家明惶恐的心。一瞬間在激動之餘他甚至都有了熱淚盈框的衝動。過了良久之後他才說出了句:“陛下恩德臣沒齒難忘。”

哪知孫露卻只是輕輕地搖了搖頭道:“家明,你無須記得朕的恩情,過去的種種本就是互惠互利的事。朕只希望你和你的子孫能明白一點,皇室與爾等財閥同氣連枝,無論缺少了任何一方,剩下的那一方都會獨木難支。”

歷來在中國的文化當中恩情都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內容。往小裡說孫露對陳家明知遇之恩,往大里說孫露對陳家乃至整個帝國都有救命之恩,畢竟若非她的介入華夏早已亡了。可孫露此時卻並不顯擺自己對陳家明的恩情,而是直言皇室與財閥的關係。陳乃是聰明之人,怎能聽不出其中的玄機,說起來恩情這種東西可虛可實,惟有利益是永恆的。

眼見孫露如此推心置腹,陳家明自然也不能再繼續緊閉心扉。卻見他血氣一涌便向女皇坦白言道:“陛下對臣等財閥的聖眷臣等感恩涕淋。只是樹欲靜而風不止,臣也知外界對財閥,特別是臣頗有非議。其實也難怪他人如此議論,畢竟臣等富可敵國又執掌大權,故誠爲國之隱患。倘若臣站在他們的立場上同樣也會有此想法。”

“所以你當年就主動卸了南洋總督一職?現在又毫不吝惜地將香江銀行交給朝廷?”孫露眨了眨眼睛向對方問道。

“是的,陛下。”陳家明一咬牙承認道。當他說出剛纔那番話語之後忽然覺得渾身一陣輕鬆,彷彿是將多年來揹負的包袱一骨腦兒地都卸了下來似的。

“家明,這些年你韜光養晦得如履薄冰,朕這邊同樣也是步步爲辛啊。”孫露苦笑着說道。她也發現當一切真的攤了牌之後壓力反倒是輕了許多。於是她接着又開誠佈公地說道:“當初的南洋、現在的香江銀行哪一個不是你的心血之作。但南洋朕必須得收,因爲那是歸入我中華的疆域,朕身爲一國之君不得不將其納入朝廷的管轄之內;現在的香江銀行同樣也關係着國之根本,所以朕又一次把你的心血給收了回來。朕知道這兩件事是朕欠你的,朕無法還你。”

“陛下,請別這麼說。南洋與香江銀行同樣也是陛下您的心血啊。再說臣當初接手這些任務時,陛下您都已經向臣挑明。”陳家明連忙擺手道。其實正如孫露所言,陳家明對這兩件事確實心存着疙瘩。但此刻被女皇這麼一挑明反倒是他不知該如何是好了。

“有功就有賞,有罪就有罰,這是朕一貫的原則。你既然爲朝廷立下了這麼多年的汗馬功勞,朕自然也虧待不了你。”孫露說到這裡,回頭望着陳家明,眼神之中已全然沒有剛纔的矯情,取而代之的是冷靜而又果斷的目光。“家明,朕知你絕非貪慕高官厚祿之人。所以朕許你接手香江銀行目前在海內外商業上的業務另設一家銀行。至於該家銀行的組建由你全權負責,皇室將不會入股這家新銀行,不過這新銀行也不得再用香江銀行的名頭了。”

“陛……陛下,您……”對於陳家明來說這是僅次於先前皇室出讓五成股份的決定。姑且不論香江銀行在商業上的龐大業務,光是皇室不入股這一條就足夠令陳家明唏噓一番了。因爲這意味着新銀行至少在理論上將不再受女皇的支配。當然光是陳氏一族還不足以接下如此大的盤子,不過陳家明對此並不擔心,他現在唯一納悶的是女皇的真實意圖。因爲那可是小半個香江銀行啊。想到這裡陳家明立即就冷靜了下來,探身問道:“陛下,香江銀行不是要改組爲中央銀行嗎?真要是那麼做的話,恐怕內閣不會同意吧?”

“恩,朕雖然許諾會將五成的股份捐獻給朝廷,但也是國會通過相關議案之後的事。在此之前尚還有一年的時間,相信足夠家明你完成業務上的調整了吧。”孫露悠然一笑道。

“話是這麼說。可是陛下您爲何要臣將銀行的這部分業務從中央銀行中剝離出去呢?”陳家明謹慎地詢問道。

孫露不得不佩服陳家明面對如此大的誘惑還能保持冷靜探究原由。當然她也沒有向對方隱瞞自己意圖的意思,於是她跟着便開口解釋道:“正如朕先前所言,朝廷設中央銀行並非爲了營利,所以有些業務就必須得從央行中剝離。”

“陛下英明。”陳家明擡頭看了看似笑非笑的女皇,立即就明白了其中的意義。

“家明你能明白朕就放心了。至於央行組建方面的問題還需要你這邊多多費心了。”孫露滿意地頷首道。

“陛下放心,臣一定配合朝廷完成交接。”陳家明欣然應和道。

姑且不論今日這番談話解開了陳家明心中的多少心結,至少對孫露來說,讓了家明另立門戶的做法,既解決了組建央行的問題,又安撫了陳家。當然除此之外孫露這麼做還有更深一層的原因。那就是日後萬一中央銀行的儲備金不夠出現危機,或是遇到其他什麼的金融危機,還能通過與這些帝國的商業銀行通力合作來度過難關。畢竟雞蛋不能都放在一個兜裡,那樣的話風險實在太大了。而對於中華朝來說,可以信賴的盟友又實在少之又少。真要是有了“萬一”的那一天,歐洲人一定會趁機反撲,至於倭、朝那兩隻出了名的白眼狼也會忙不迭地落井下石。能救中國的只有中國人自己而已。對此孫露並不在意陳氏家族或是其他金融家族的忠誠度,因爲他們本身與帝國就脣齒相依的關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倘若中原的市場崩潰了,自然也就沒有他們生存下去的根基。孫露先前向陳家明提到的同氣連枝其實也有這一層意思。

想到這裡,孫露突然回頭問道:“家明,緋兒對念華婚事好象還有些想法吧。”

陳家明並沒想到女皇會突然將話題轉到這上面來。須知對於妻子瞞着自己向女皇提親一事,陳家明一直以來都很生氣,在他看來此舉無疑是在將自己架在火上烤,就算女皇當時真同意了,恐怕底下大臣們也會鬧上天。所以他十分慶幸這件事最後不了了之了。但楊緋兒對此耿耿於懷卻是衆所周知的事。陳家明此刻還鬧不清楚孫露說這話的用意。於是他只得回答道:“內子的愚見陛下不必在意。臣的犬子年紀尚幼,不是駙馬的合適人選。”

“還是家明瞭解朕的意思。其實陳楊兩家本就是親家,日後親上加親的機會也有得是。”孫露笑着暗示道。

陳家明聽罷身體不由微微一顫,隨即深深地鞠了躬道:“臣代表陳家謝陛下聖恩。”

第34節 百舸爭流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43 三大洋米字旗飄揚太平洋金龍旗獨秀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61 齊聯手王罡籌農校釋新政衆儒探淵源189 遵憲誥陳邦彥卸任接新職黃宗羲受教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第3節 帝都風雲(三)第16節 八旗眷屬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三十六節第22節 徐州雪夜(下)第1節 姻親之盟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第9節 蘇州織工第8節 銀圓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66 移僑民商會開農場重膚色土王怠華使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第220節 王夫之歸京遇故友 冒闢疆升職待入閣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第365節 聞易主衆移民憂心 抵弗州詹姆斯賣乖第25節 蜀中攻略(二)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第35節 朱仙鎮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第31節 皇宮深院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第4節 風口浪尖(四)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第十四節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50 赴晚宴楊紹清周旋起豪言太陽王立志第25節 孟津渡口第25節 山西烽火(一)第345節 歷千辛蒸汽機成型 爲保密劉逢慶進言第17節 再戰松山(上)第3節 登陸旅順66 移僑民商會開農場重膚色土王怠華使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第270節 對列強父子齊護國 設總督秦津忙漢化第18節 血腥的鬧劇(上)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第十七節第22節 徐州雪夜(下)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第二十六節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第11節 石柱義莊第325節 推法案海商造商機 起間隙復興暗角鬥第十九節第32節 忙碌的四月第243節 見女皇來賀探聖意 上奏摺宗羲圖朝鮮第三十四節101 擺鹿鳴女皇會才峻設鷹揚皇子首閱兵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第251節 內務部啓用新紀年 冒闢疆晉升內閣臣第3節 風口浪尖(三)第10節 江左諸府第375節 定青藏張煌言回京 安軍心張家玉出面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67 臻盛世奧斯曼稱雄中西使共遊蘇伊士22 英武殿上專員起誓衆臣面前女皇律己第211節 遇天兵西藏王求救 聞喜訊達賴佛勸降第4節 風口浪尖(四)第38節 兩京風雲第27節 受禪壇與憲誥154 東賽汗山官軍遇襲布爾干城蒙兵送信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第26節 東林鉅子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第18節 再戰松山(中)95 使團船隊逆流北上畫家醉心長江美景第287節 國會請援公審朝王 內閣大臣讀報論事第374節 剿匪幫官軍平東北 升少將夏完淳面聖170 尼羅河上公爵納言君士坦丁英使告密第27節 蜀中攻略(四)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第345節 歷千辛蒸汽機成型 爲保密劉逢慶進言第9節 新安財閥第329節 弄玄虛摩根得先機 爲殲敵施琅縱英艦第331節 遇援軍英軍得解圍 謊稱援施琅勸盟友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第十節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123 爲商會家明挽局勢求貸款男爵忙奔走
第34節 百舸爭流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43 三大洋米字旗飄揚太平洋金龍旗獨秀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61 齊聯手王罡籌農校釋新政衆儒探淵源189 遵憲誥陳邦彥卸任接新職黃宗羲受教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第3節 帝都風雲(三)第16節 八旗眷屬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三十六節第22節 徐州雪夜(下)第1節 姻親之盟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第9節 蘇州織工第8節 銀圓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66 移僑民商會開農場重膚色土王怠華使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第220節 王夫之歸京遇故友 冒闢疆升職待入閣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第365節 聞易主衆移民憂心 抵弗州詹姆斯賣乖第25節 蜀中攻略(二)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第35節 朱仙鎮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第31節 皇宮深院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第4節 風口浪尖(四)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第十四節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50 赴晚宴楊紹清周旋起豪言太陽王立志第25節 孟津渡口第25節 山西烽火(一)第345節 歷千辛蒸汽機成型 爲保密劉逢慶進言第17節 再戰松山(上)第3節 登陸旅順66 移僑民商會開農場重膚色土王怠華使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第270節 對列強父子齊護國 設總督秦津忙漢化第18節 血腥的鬧劇(上)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第十七節第22節 徐州雪夜(下)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第二十六節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第11節 石柱義莊第325節 推法案海商造商機 起間隙復興暗角鬥第十九節第32節 忙碌的四月第243節 見女皇來賀探聖意 上奏摺宗羲圖朝鮮第三十四節101 擺鹿鳴女皇會才峻設鷹揚皇子首閱兵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第251節 內務部啓用新紀年 冒闢疆晉升內閣臣第3節 風口浪尖(三)第10節 江左諸府第375節 定青藏張煌言回京 安軍心張家玉出面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67 臻盛世奧斯曼稱雄中西使共遊蘇伊士22 英武殿上專員起誓衆臣面前女皇律己第211節 遇天兵西藏王求救 聞喜訊達賴佛勸降第4節 風口浪尖(四)第38節 兩京風雲第27節 受禪壇與憲誥154 東賽汗山官軍遇襲布爾干城蒙兵送信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第26節 東林鉅子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第18節 再戰松山(中)95 使團船隊逆流北上畫家醉心長江美景第287節 國會請援公審朝王 內閣大臣讀報論事第374節 剿匪幫官軍平東北 升少將夏完淳面聖170 尼羅河上公爵納言君士坦丁英使告密第27節 蜀中攻略(四)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第345節 歷千辛蒸汽機成型 爲保密劉逢慶進言第9節 新安財閥第329節 弄玄虛摩根得先機 爲殲敵施琅縱英艦第331節 遇援軍英軍得解圍 謊稱援施琅勸盟友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第十節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123 爲商會家明挽局勢求貸款男爵忙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