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藩屬國四方來朝賀男爵爺驚羨中華制

如果說在香江商業協會的即興演講只是達德利男爵中國之行的熱身運動的話,那三日後的國會開幕儀式則是他此次任務的真正開場白。雖然之前遭受了中國官員的諸多刁難,但那日與商業協會議員的會晤卻讓達德利男爵對完成能自己肩負的任務充滿了信心。於是在熬過了類似三年的漫長三日之後,荷蘭使者一行人終於迎來了他們苦等多時的中華國會。或許是出於興奮,亦或是出於心中殘留的忐忑。這天天才矇矇亮,使節們便早早地穿戴好了自己的行頭,帶上自己精心準備的供品以及一篇推敲了無數遍的賀稿,離開外務部安排的住宅,來到了國會的召開地文淵閣。

然而出乎荷蘭人意料的是,當他們滿懷信心以爲自己能比別人早一步到達開會地點,以向中國人彰顯自己的誠意之時,卻發現此時的文淵閣候客室內的早已熙熙攘攘地坐滿了不少前來朝貢的使節。意識到自己沒能佔得先機的荷蘭人多少有點沮喪。好在由於知道荷蘭使團是第一次參加正式的朝貢,外務部特地爲達德利男爵等人預留了座位。才使得荷蘭使節沒有陷入無座位可坐的尷尬境地。而達德利男爵等人在慶幸自己沒有同那些土著站在一塊兒等候的同時,也從一個來自裡海附近的屬國君主口中得知,原來依照中國的習慣,禮賓上向來就要求有一定的時間差。等的時間越長,榮譽也就越高。這些已經向中華帝國納貢多年的土著對於帝國的規矩自然是早已熟門熟路了。

面對阿拉伯人得意洋洋的表情,達德利男爵雖說心裡是頗爲不屑,但他也十分清楚一旦荷蘭成爲中華帝國的屬國同樣的規矩也要遵守。不僅是這些不成文的規矩,東方人還擁着名目衆多的繁文縟節。其中有不少禮節在歐洲人看來甚至是頗難接受的。就達德利男爵來看,最讓人受不了的莫過於磕頭的禮節了。依照先前中國官員的命令,荷蘭特使在國會上晉見女皇時必須雙膝跪地磕三個頭。對此達德利男爵一開始在心中當然是充滿了牴觸,但中國人的態度同樣強硬。在得到不磕頭就不許以貢使的身份進入國會的恢復之後,達德利男爵心中雖有不滿,最終還是答應遵守這個規矩,畢竟自己此刻來中國是有求於人的。好在,在陳總督的幫助下,中國官員也同意給予荷蘭人在國會宣讀賀表的機會。雖然給予的時間並不長,但這卻等於是變相給予了荷蘭人向女皇陛下和帝國國會表明心志的機會。這一條件使得達德利男爵覺得自己的三個響頭磕得多少還算值得。

當然無論遵照中國人的禮節能得到什麼樣的好處,當衆向人跪下磕頭的舉動依舊會在這位荷蘭貴族的心頭產生一定的陰影。爲了暫時甩去這一令人不愉快的事實,達德利男爵下意識地就將目光投向了在場其他國家的貢使身上。並以一個外交官的視角仔細觀察着這些來自使節各地的朝貢者。

在經過了一番認真的掃視之後,達德利男爵很快就發覺來此朝貢的使者絕大多數都來自亞洲或是非洲。其中不少藩屬與其說是國家還不如說是土邦或是部落更爲確切一些。如果說稍微有些實力,或是說稍微像些國家的藩屬,那就只有一個叫倭的國家和一個叫朝鮮的國家。這兩個國家都是亞洲國家,他們的使者在長相上也與中國人沒有多大的區別,甚至還都使用漢字。因此達德利男爵不假思索地就將兩者歸入了中華帝國的版圖。

就眼前所展現的這些藩屬國來說,其實力與影響力上都不可能與荷蘭相提並論。他們中的有些國家甚至在十年多以前還是聯合省的殖民地。這樣的情況不禁讓達德利男爵暗自感嘆這些年幸運女神確實拋棄了聯合省。不過一想到荷蘭就算是成爲中華帝國的藩屬國也是其中最強的一個成員。達德利男爵心情多少還算好受一些。

當然現場除了荷蘭外,還有西班牙、葡萄牙、法國乃至英國的代表。但他們大多是各國的商務代表,僅僅是出於非官方的身份來向中國人道賀罷了。而不似荷蘭這般來朝貢的。一想到自己過一會兒要當着這些歐洲各國商務代表的面跪地磕頭,達德利男爵的臉色又再一次地變得難堪起來。

正當達德利男爵內心前後矛盾之際,門外忽然傳來的莊嚴的鼓聲。在場的貢使們立刻停止了互相交流,一個個神情嚴肅地開始整理自己的衣冠和貢品來。意識到國會大典馬上就要召開,達德利男爵也立刻便將剛纔的諸多胡思亂想拋到了九霄雲外,跟着站起了身隨着衆人井然有序地從偏廳魚貫而出向着議政大廳走去。

由於各國貢使進入議政大廳時,中華帝國的國會議員們早已入席就坐。因而達德利男爵等人幾乎是在七百多雙眼睛的同時注視下穿過議政大廳就坐的。如此規模的議會在歐洲並不多見,但相比中華帝國那讓人難以想象的遼闊疆域,在場的國會議員的人數又似乎略顯少了一些。從一些中國官員的口中,達德利男爵得知中華帝國的每個省份、宣撫司最多隻有三十個國會議員名額。而這些東方的行省卻都要比整個聯合省大出數十倍甚至數百倍。因此達德利男爵不難想象到在坐的這些中國議員在他們各自所屬的省份擁有怎樣令人羨慕的實力與名聲。

這種由精英把持的國會顯然不是歐洲共和分子們所向往的代表全民的議會。但來自荷蘭的達德利男爵卻對中華國會的這種設置十分讚賞。作爲一個貴族出身的奧蘭治派,達德利男爵堅信一個國家必須要有一個強而有力的權威才行。而現在的荷蘭之所以會淪落到如此被動的地步,完全是由於國內那種不正常的“無執政狀態”造成的。

須知在荷蘭雖然沒有世襲的國王,卻有近乎世襲荷蘭執政位置的奧蘭治家族。因而奧蘭治派也可被稱爲擁有荷蘭特色的“保皇黨”。他們甚至還真的策劃過讓荷蘭執政威廉二世登基稱帝的計劃。然而威廉二世的突然病故,使這一計劃泡了湯。而荷蘭的三極議會趁機廢除執政一職,將行政、軍事、司法等諸多權利收歸於手。使之成爲了這個時代最強勢議會。可好“景不長”的是,這一次的英、荷戰爭卻充分暴露了這種議會獨掌大權制度的脆弱性。盛極一時聯合省在戰場上面對克倫威爾**統治下英國絲毫沒有招架的餘地。一敗再敗的戰績,同時也讓國內共和分子的聲譽一落千丈。沉寂多年的奧蘭治派則趁此機會在聯合省各地四處活動起來。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了達德利男爵的中國之行。

在奧蘭治派看來現今只要能從議會手中收拾完殘局,那國內的輿論和民心就會倒向他們着一邊。這樣一來他們就完全有本錢將那些自稱“愛國者”的共和分子趕出阿姆斯特丹及海牙的議會,並恢復荷蘭執政之前的地位。爲此花再大的代價都是值得的。至於磕頭、納貢、稱臣之類有失一國尊嚴的舉動,回去之後都可以通過各種粉飾來掩蓋。對於遠在地球另一頭的荷蘭民衆來說,他們只需知道奧蘭治派完成了一次偉大的外交活動,爲聯合省在東方找到了一個實力強勁的盟友。這個盟友將幫助荷蘭擺脫目前的困境,讓戰爭迅速結束,讓商人可以繼續做生意,讓漁民可以再次出海打漁,這就夠了。至於“賣國”一詞對於國家概念本就不強的荷蘭人來說只要價錢合理,賣一兩次也是無傷大雅的。一想到這些,達德利男爵立刻就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爲自己接下來的表演做起了準備。但在那此之前,他卻得要先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觀摩一下這個時代最強勢君主制國家國會的開幕儀式。

估摸着大約過了二十分鐘左右,衆人期盼已久的女皇陛下終於在諸多大臣們的簇擁下和幾個佛教僧侶一起出現在了議政大廳。這位擁有全世界最大帝國女士的駕臨,一下子就使得先前已經肅靜異常的國會帶上了一絲神聖的氣息。在莊嚴的鼓樂聲中在場的所有人都起身向端坐在黃金龍椅上的女皇鞠躬行禮。在完成了這一恭敬的禮儀之後,緊接站在女皇身旁的國會議長便高聲宣佈會議正式召開。

依照中華帝國的規矩,在頭一天的國會上得由上一屆的內閣首相當中宣讀內閣在之前五年所完成的一系列政績以及財政狀況。雖然達德利男爵聽不懂臺上哪個老年官員的高聲詠讀。但從身旁神甫那並不專業的翻譯中,以及周圍中國議員得意的神情上,老練的達德利男爵還是深切地感受到了這個東方帝國在之前五年中取得的驕人成績。

是的,驕人成績。達德利男爵認爲現場的每一箇中國人都完全有資格爲他們的帝國感到驕傲。他們的帝國強盛、廣袤而又團結。相信任何一個歐洲人在觀摩過中華帝國的國會後都會產生一種難以言喻的敬畏感。因爲他們會驚奇的發現在場的中國議員是如此的迥然不同。他們有的來自雪山草原,有的來自熱帶雨林,有的來自戈壁荒漠,有的則來自蔚藍海洋。他們之中有佛教徒,有伊斯蘭教徒,有基督徒,還有信奉各類原始宗教的信徒。但如此衆多地域、宗教、文化乃至語言都不同人卻又能和諧劃一地凝聚在中華帝國的旗幟下,是同一時期深受宗教、民族問題困擾的歐洲人所不能理解的,更是讓他們深感震撼的。

而這一次特殊的經歷更是讓達德利男爵由衷地覺得中華帝國不僅僅擁有令人羨慕的瓷器、絲綢,他們那可以包容多種文化的制度同樣也是歐洲所不能媲及的。一旦英、荷戰爭結束,荷蘭本土勢必也將經歷一次不小的變動。那眼前中華帝國的議會制度多少都將對荷蘭有一定借鑑的作用。報着這樣的想法達德利男爵下意識地就打起了精神將神甫所翻譯的內容一一刻在了自己的腦海之中。以便日後回荷蘭向自己的同僚進行介紹。

相比聽得津津有味的達德利男爵而言,同樣的過程對於同座的某些藩屬國使節來說,並不是一個讓人興奮的內容。特別是對倭、朝等國來說中華帝國不少驕人成績都是建立在他們本國大量資源金錢流失的基礎上的。因此聽中華內閣的報告在他們眼裡並不是一件另人愉快的事情。好在他們的這種強顏歡笑的時間並不長。中國人在回味完之前種種成績之後,接下來的壓軸好戲就是接受萬國來朝了。

由於荷蘭人是第一次以貢使身份出現。因此他們在獻貢順序上被排在了最後。卻見那達德利男爵和他兩名隨從徑直走到了正中臺前,在完成了中國官員規定的一系列叩拜禮儀之後,達德利男爵獨自一人拾級而上,呈遞了荷蘭議會的信,並送上了相應的禮單。作爲回贈女皇和顏悅色地賜予了大使一件雕刻精美的玉如意。依照事先安排,此時本該由達德利男爵親自當衆宣讀荷蘭議會的賀表。但是現場的一箇中國官員卻阻止了他的這一舉動。而是轉而要求一旁充當翻譯的格勞斯神甫以中文向女皇和衆議員宣讀賀表。這一突如其來的變化着實讓達德利男爵差一點兒就慌了手腳。好在他很就冷靜了下來,將手中的賀表塞給了格勞斯神甫,並在神甫的耳旁輕聲囑咐了幾句。

得到命令的格勞斯神甫倒也不怯場,卻見他冷靜地走上了講臺,用並不熟練的漢語當衆宣讀起了手中的賀表。臨末了還不忘依照達德利男爵的囑咐高聲喊了一句“中華帝國萬歲!女皇陛下萬歲!”

格勞斯神甫的這聲高喊,頓時就引起了底下中國議員們的一陣附和。一瞬間“帝國萬歲!”“女皇萬歲!”的呼喊聲充斥了整個議政大廳。激昂的氣氛幾乎要將衆人融化。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那日與荷蘭使節等人相談甚歡的商業協會議員。面對這樣的架勢,達德利男爵不禁在心中也跟着沾沾自喜起來。這完全就是他想要的效果。有什麼比同宗主國一起海呼萬歲更令人覺得親近的事情呢。這一刻達德利男爵甚至以爲勝利女神已然向他招手了。然而此時的他卻並不知曉這僅僅只是他中國之行的開始而已。

【……119藩屬國四方來朝賀 男爵爺驚羨中華制 文字更新最快……】@!!

()

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第5節 科舉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14節 盛宴(六)198 弘武帝京城送夫君顧寧人草廬祭好友第9節 新安財閥第2節 魯冀防線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159 獲水源輜重營德救巧碰面雙俊傑初識第22節 荷蘭人158 退冬營三桂造防線碰釘子藩酋籠羅剎204 長崎陷落李海請戰中華宣戰朝王驚恐第22節 雙頭鷹第306節 奉皇命俄使抵託城 爲領土兩使起爭執第25節 蜀中攻略(二)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101 擺鹿鳴女皇會才峻設鷹揚皇子首閱兵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第二十一節第3節 誰是獵物?第274節 臨大敵朝鮮忙黨爭 中華軍月夜登仁川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第39節 金融革命第32節 諜影重重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368節 四奔走法王欲結盟 爲南美羣臣生歧義第8節 盛宴(三)205 華艦橫掃東瀛沿海中倭艦隊狹路相逢第十一節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第38節 洛陽之戰(三)第二十七節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第2節 我們不會死的!第22節 燕京騷亂第294節 龔紫軒書房析局勢 弘武皇御園見公爵第19節 楊紹清喜獲嚮導人博雷利歷數共和史76 斥衆臣女皇追罪責倒苦水尚書吐實情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第7節 盛京之戰(一)第272節 朝鮮王改革頻受阻 士林派大殿除政敵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第三十九節第二十七節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159 獲水源輜重營德救巧碰面雙俊傑初識第4節 帝都風雲(四)第371節 遊南北喬三少挑刺 爲民權顧議員上書第2節 奉皇命黃得功赴京 接家書吳克善朝聖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248節 達共識刺皇案裁斷 見女皇蕭尚書請辭125 互謀利議員達共識嘆現狀尚書勸黨魁155 沙俄司令小窺北疆蒙古大汗草原起誓第34節 戰敗者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第19節 楊紹清喜獲嚮導人博雷利歷數共和史45 東印度公司自謀生路女皇特使漫天要價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61 齊聯手王罡籌農校釋新政衆儒探淵源第9節 盛京之戰(三)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361節 遇說客黃太沖探底 收殘局閻爾梅佈陣 黑色柳丁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第340節 泡溫泉孫女皇沉思 攜女兒李鳳兒面聖204 長崎陷落李海請戰中華宣戰朝王驚恐63 爭標段晉商巧貸款爲商務倭朝遣特使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163 遇強敵衆將領攜手覓獵物蒙古汗親征130 成正果國會終落幕互試探草原盛會起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226節 棲霞寺爾梅當說客 爲稅賦而農巧周旋第2節 藩王101 擺鹿鳴女皇會才峻設鷹揚皇子首閱兵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第16節 八旗眷屬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第6節 路(一)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17節 首相的大計第248節 達共識刺皇案裁斷 見女皇蕭尚書請辭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第三十三節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第28節 影子戰場128 化糾紛國會終冰釋揚國威敖廣抵江口第351節 候聖駕兩臣懷心事 建央行政商起爭執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第35節 決戰牧野(一)第340節 泡溫泉孫女皇沉思 攜女兒李鳳兒面聖
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第5節 科舉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14節 盛宴(六)198 弘武帝京城送夫君顧寧人草廬祭好友第9節 新安財閥第2節 魯冀防線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159 獲水源輜重營德救巧碰面雙俊傑初識第22節 荷蘭人158 退冬營三桂造防線碰釘子藩酋籠羅剎204 長崎陷落李海請戰中華宣戰朝王驚恐第22節 雙頭鷹第306節 奉皇命俄使抵託城 爲領土兩使起爭執第25節 蜀中攻略(二)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101 擺鹿鳴女皇會才峻設鷹揚皇子首閱兵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第二十一節第3節 誰是獵物?第274節 臨大敵朝鮮忙黨爭 中華軍月夜登仁川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第39節 金融革命第32節 諜影重重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368節 四奔走法王欲結盟 爲南美羣臣生歧義第8節 盛宴(三)205 華艦橫掃東瀛沿海中倭艦隊狹路相逢第十一節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第38節 洛陽之戰(三)第二十七節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第2節 我們不會死的!第22節 燕京騷亂第294節 龔紫軒書房析局勢 弘武皇御園見公爵第19節 楊紹清喜獲嚮導人博雷利歷數共和史76 斥衆臣女皇追罪責倒苦水尚書吐實情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第7節 盛京之戰(一)第272節 朝鮮王改革頻受阻 士林派大殿除政敵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第三十九節第二十七節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159 獲水源輜重營德救巧碰面雙俊傑初識第4節 帝都風雲(四)第371節 遊南北喬三少挑刺 爲民權顧議員上書第2節 奉皇命黃得功赴京 接家書吳克善朝聖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248節 達共識刺皇案裁斷 見女皇蕭尚書請辭125 互謀利議員達共識嘆現狀尚書勸黨魁155 沙俄司令小窺北疆蒙古大汗草原起誓第34節 戰敗者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第19節 楊紹清喜獲嚮導人博雷利歷數共和史45 東印度公司自謀生路女皇特使漫天要價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61 齊聯手王罡籌農校釋新政衆儒探淵源第9節 盛京之戰(三)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361節 遇說客黃太沖探底 收殘局閻爾梅佈陣 黑色柳丁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第340節 泡溫泉孫女皇沉思 攜女兒李鳳兒面聖204 長崎陷落李海請戰中華宣戰朝王驚恐63 爭標段晉商巧貸款爲商務倭朝遣特使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163 遇強敵衆將領攜手覓獵物蒙古汗親征130 成正果國會終落幕互試探草原盛會起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226節 棲霞寺爾梅當說客 爲稅賦而農巧周旋第2節 藩王101 擺鹿鳴女皇會才峻設鷹揚皇子首閱兵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第16節 八旗眷屬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第6節 路(一)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17節 首相的大計第248節 達共識刺皇案裁斷 見女皇蕭尚書請辭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第三十三節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第28節 影子戰場128 化糾紛國會終冰釋揚國威敖廣抵江口第351節 候聖駕兩臣懷心事 建央行政商起爭執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第35節 決戰牧野(一)第340節 泡溫泉孫女皇沉思 攜女兒李鳳兒面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