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節 泡溫泉孫女皇沉思 攜女兒李鳳兒面聖

泡在溫泉中的孫露靜靜的依靠在大理石的壁巖之上閉目養神。透過雕花的窗格。一輪紅日早已墜入了遠處的山坳,只留下一抹紫紅色的彩霞還流連於連綿的羣山之上。天地間似乎一下子就隨着日落寂靜了下來。時兒冒出的幾聲蟲鳴就像是夜的奏鳴曲一樣使人心曠神怡。然而此刻身處雲霧繚繞中的孫露內心深處卻遠沒有她的外表顯得那樣的平靜。

先前在熱氣球上的情景就像一幕幕電影般在孫露的腦中不斷的浮現。特別是陳家明那惶恐的表情更是讓她久久難以釋懷。不可否認陳家明不僅是孫露志同道合的同志,同樣也是其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甚至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如果沒有陳家明也就沒有而今中華朝便布全球的金融帝國。然而無論陳家明擁有怎樣的功績,對帝國又是何等的重要。這都不能改變一個事實,那就是“他是孫露的臣子。”

君與臣,孫露曾經以爲來自二十一世紀的自己能超脫君君臣臣的那些條條框框。但現在看來她本人在相關問題上亦不能免俗。正如在中華千年歷史上反覆不斷上演的劇本一樣。擁有優秀能力及偉大功績的臣子終究會成爲君主眼中的威脅。使其不惜枉顧昔日的情意將這些臣下除之而後快。在這些曾在歷史長河中留下光彩印記,最終卻又爲他們效忠的人所抹殺的臣下之中。不僅僅有像韓信那樣戰功顯赫的武將。也有像沈萬三這般擁有萬貫家財的富翁。就中華朝目前的情況來說。不管是從名聲、財力、功績任何一個角度上來看陳家明都是無可挑剔的出類拔萃者。自然也是衆多告密者、詰難者爭相攻擊的標把。

事實上打從陳家明出任南洋總督起各種流言就不斷的充斥在孫露的耳邊。但一直以來她卻從來沒有動搖過其對陳家明的信任。在孫露看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她用人的一大準則,如果她從一開始就因不必要的懷疑而對陳家明在南洋乃至日後在香江商會中的舉措大加干涉。那中華帝國在海外的發展以及本土金融市場的建設遠不可能有而今這樣的成績。不過就算是如此孫露當年還是默認了蕭雲在陳家明安插監視網的做法。至於陳家明當然不可能不知道朝廷對其的監視。然而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沉默。或許睿智的他亦明白允許朝廷對他的監視同樣也是一種向女皇表示忠誠的表現。

說起來作爲中華帝國最高統治者的孫露與其麾下最爲倚重的臣子之間竟是靠監視來維持各自的信任。多少讓人覺得有些諷刺有些唏噓。然而這卻是不爭的事實。並且就目前的情況來說恐怕連建立在這種微妙關係上的信任也變得越來越脆弱起來。這一方面是源於近三年來香江商會上層權利交替致使陳家的實力日漸做大。二來則是出於陳家明周圍的一些家眷與親信等的不名譽行爲。前者可以說是後者的直接誘因。當然亦有兩者相互影響的因素。總之陳家明這兩年自身的發展給內閣乃至國會都帶來的一定的影響。而這些影響也很快就轉化成了壓力被施加在了身爲君主的孫露身上。

從今天陳家明的表現來看。孫露能深切的感應到對方在潛意識中的緊張情緒。顯然陳家明本人已經意識到了什麼。而孫露在這方面的表現也好不到哪兒去。君臣雙方緊繃的神經因一句不經意的“君臨天下”而爆發。這讓孫露多少覺得有些沮喪。而如果說君臣之間的關係是被一種看不到的液體所腐蝕的。那這種液體一定是混合了流言、猜忌、虛僞等等諸多人類本性中陰暗面東西的毒藥。畢竟孫露既非耳根子軟的多疑者。陳家明也不是不知進退的莽漢。

“原來我終究也不過如此啊!”被溫泉蒸汽所包裹的孫露一邊在腦中浮現了這樣一句自嘲。一邊擡起了她那猶如凝脂一般潔白的手臂。雖說現在的她已經年過不惑。可從外表上看卻還像是個三十來歲的婦人。以致於一些阿庚奉承之輩以此信誓旦旦的宣稱女皇的容顏永遠不老。孫露當然不相信長生不老、容顏永駐之類的鬼話。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以她目前的年紀與身體狀況。她還能在龍椅上至少坐個上二、三十年。想到這裡孫露不禁低聲喃喃自語了一句道:“難道非要急於這一時嗎?”

孫露發出這個問題的聲音輕若遊絲,別說是隔着一道門的宮女了。就算是此刻真有人湊在她的身旁亦不見得能聽得清。然而這卻正是一直纏繞在孫露心底的一個問題。不管是出於未來人的理念。還是出於君王的矜持。孫露都不覺得到了該採取“非常手段”的程度。在她看來目前的局勢都還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至於像朱元璋那樣採取染血的手段解決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君王能力欠缺或是對局勢掌控不力的表現。

孫露擁有這樣的想法並不單純的是出於對自己未來人身份的自負。而是她本人心裡就有解決問題的腹稿。既有長期方案,也有短期計劃。只不過長期的方案固然穩妥卻難以快速見效。而短期的解決方案則極有可能對香江商會甚至對朝堂都產生劇烈的影響。因此孫露在觀察着局勢變化的同時。也在內心深處權衡着相關的利弊。

“啓稟陛下。寧國夫人與念華殿下求見。”門外忽然響起了通報聲打斷了孫露的思緒。一想到是好友與女兒求見她立即就將剛纔心中的諸多煩惱一股腦兒的拋到了腦後。卻聽孫露隨即帶着輕鬆的口吻囑咐道:“讓她們在南屋等朕。來人,更衣。”

“遵命陛下。”隨着一聲恭敬的應和。八名身着宮裝的少女魚貫而入爲女皇擦身更衣。當望見托盤中龍袍之時孫露的雙眸泛起了猶如深潭般的寒意。龍袍……是啊。這是她自己的選擇。最終的代價得由她自己來面對。只是就算付出了代價又怎知不會揹負上更深一步的“原罪”呢?

宮女口中的寧國夫人乃是李虎之妻李鳳兒,在歷朝歷代誥命夫人的頭銜本該是由其丈夫的地位來決定的。可李鳳兒的頭銜卻反倒是比她的丈夫李虎還要高那麼一級。其實不僅是李鳳兒。像是董小宛、王芸花等女中俊傑都擁有着比他們丈夫官銜更高的封銜。而王芸花的丈夫甄旭升大人在掌管軍務部之後,這位帝國的軍務尚書纔算有了與其夫人相比肩的封銜。雖說之前的唐朝也曾出現過妻比夫貴的類似情況。但相比之下中華帝國的這些誥命夫人們擁有着更爲實質的功績。毫無疑問李鳳兒等人的頭銜並非是沾了她們夫君的光,而是對於她們自身功績的一種肯定。就連久經沙場的李虎都打從心底裡承認自己妻子的寧國夫人頭銜是名至實歸。因爲光是她從戰場上拯救的生命就足夠組成一個師的了。

不過耀眼的身份並沒有讓這位貴婦人失去往日的溫莞與善良。此刻一席青衫的李鳳兒依舊是一副樸素的打扮,身上唯一奪目的一件飾物恐怕就是她脖子上的那根銀製的十字架了。而在她的身旁還跟着兩個可人的妙齡少女。卻見其中一個少女身材高窕。長長的眼睫毛下閃動着一雙明亮的黑色眸子。雖然她的脖子上也掛着一副十字架。可全然沒有李鳳兒那般寧靜的氣質,相反一雙靈動眼眸卻是在俏皮的打量着四周。而在她身旁的另一個少女則是眉清目秀有着一張我見尤憐的瓜子臉蛋。只是眉宇間似乎透着股漠然的氣息。這兩個氣質迥異的少女正是李鳳兒的女兒李淑蓮與身爲皇女的楊念華。

正當李淑蓮帶着好奇的目光拉着楊念華小聲的問這問那之時,門外忽然傳來了孫露愉悅的笑聲:“呵,沒想到幾年不見蓮兒都長那麼高啦。”

“寧國夫人,參見女皇陛下。”李鳳兒將女兒推了出來恭敬的行禮道:“蓮兒快向陛下行禮。”

“蓮兒見過女皇陛下。”李淑蓮學着母親的樣子向孫露道了聲萬福,不過不知是她年紀還小的原因,還是精神緊張作祟。這個禮行的實在算不上標準。相比之下楊念華的動作就要優雅舒暢得多:“孩兒見過母親。”

“嗯,都做下吧。這又不是在皇宮裡。哪兒來的那麼多規矩。”孫露說罷又摸了摸李淑蓮的小腦袋感嘆道:“真是虎父無犬女啊,瞧,這個子都到朕的肩膀這兒了。蓮兒今年幾歲了?”

“過了端午就十二了。”李淑蓮頗爲自豪的說道。

“蓮兒,在陛下面前得要用敬語。”李鳳兒皺起眉頭向女兒責備道。當年女兒出生之時夫婦二人特意在取名之時用了個“淑”字,就是希望女兒日後長大了能成爲一個溫良賢淑的大家閨秀。但照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現實似乎與希望有着挺大的差距。

被母親這麼一喝。少女連忙吐了吐舌頭想要改口。只是還未等她開口。孫露便寬容的笑道:“小孩子嘛。就別那麼見外了。”

“真是的,像個假小子似的。”李鳳兒無可奈何的嘆息道。

“要不怎麼說是女兒像父親呢。蓮兒這孩子脾氣和個頭都隨她父親了。念華也是。”孫露說着拉起自己女兒的手說道:“鳳兒,這次兩個孩子沒給你添麻煩吧。”

“回陛下,此次賑災殿下可幫了不少的忙,到是我家的這位盡是幫了些倒忙。”李鳳兒沒好氣的數落着自己的女兒。

“不是啊。蓮兒也幫着娘和念華姐姐發粥了啊。”李淑蓮撅着小嘴抗議道。

“哦呦,你,你怎麼又亂叫了呢。是殿下,殿下!”徹底敗給自己女兒的李鳳兒慌忙糾正道。

“可是娘,是念華姐姐讓我這麼叫的啊。”李淑蓮委屈的爭辯道。

看着與自己女兒一般高,臉上卻還帶着嬰兒肥的李淑蓮,孫露心裡真是又喜歡又疼惜。特別是聽她如此爭辯之後。孫露不由回頭好奇的向女兒問道:“有這事嗎?”

“是的,母親。”楊念華點頭道。

見女兒承認了這事。孫露又回頭向李淑蓮問道:“那蓮兒你願意有這樣一個姐姐嗎?”

“那當然,哦……回陛下,蓮兒願意做念華殿下的姐妹。”李淑蓮一臉認真的保證道。

“那好。你們兩個可都要記得今日的約定哦。”孫露鄭重的將兩個女孩的手拉到了一塊兒。當看見兩人信誓旦旦的點了點頭後,女皇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自從楊紹清過世之後,孫露一直都對女兒的心理狀況十分憂心。雖說楊念華的重新開口讓皇宮內外都大大鬆了口氣。但恢復後的楊念華性格卻變得沉悶了許多。作爲母親孫露知道女兒內心的傷口並不是輕易能夠撫得平的。可身爲帝王的她也不可能抽出太多的時間來專門陪女兒。因此在權衡再三之後孫露決定還是讓女兒隨李鳳兒一起去做一些慈善活動。這一來以楊念華皇女的身份本就該代表皇室做一些善事。二來孫露也希望這些活動能讓女兒重拾精神認識更多的朋友。此刻眼見兩個女兒親暱的神態。孫露越發的堅信自己當初的決定沒有錯。

不過作爲當事人之一的李鳳兒顯然不這麼看。只見她頗爲侷促不安的進言道:“陛下,這樣做恐怕不妥吧。”

“這有什麼。朕和你當年還不是義結金蘭了嗎?”孫露聽罷滿不在乎的連連搖頭。

“這……這怎麼能一樣。那都是小時候不懂事鬧着玩的。”李鳳兒低着頭號誠惶誠恐的說道。

李鳳兒的態度讓孫露多少有些悵然。她當然不能指望在事隔十年之後鳳兒面對自己這個皇帝還能像當年那個女孩那樣自然。但有些事情還是讓刀子深深感受到了“孤家寡人”的滋味。卻聽她沉吟了一聲後對着李鳳兒肅然的說道:“鳳兒朕是皇帝,可念華不是。朕的女兒需要一個朋友。所以請成全她。”

聽女皇這麼一說李鳳兒自然只得把這事兒給應了下來。兩個孩子哪兒知道大人間複雜的情緒波動。一聽母親們同意她們做姐妹了自然是高興得像兩隻小麻雀似的。不一會就將等級所帶來的沉悶氣氛掃了乾淨。孫露見狀心情自是大好。正巧此時女官也跑來稟告晚宴已經準備完畢。文武大臣們也早就等候多時了。於是孫露當即便向李鳳兒邀請道:“時間也不早了。不如就一起留下來吃飯吧。”

第30節 茶社雜談第20節 湯若望67 臻盛世奧斯曼稱雄中西使共遊蘇伊士第5節 奇貨可居第21節 陪審團(上)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第27節 山西烽火(三)第25節 大投資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45節 火槍與聖水第7節 盛京之戰(一)第22節 荷蘭人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第316節 接書信英軍議北上 奧國臣圖謀除國賊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第38節 洛陽之戰(三)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第6節 路(一)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第6節 五月內閣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368節 四奔走法王欲結盟 爲南美羣臣生歧義第1節 私掠艦隊第350節 查案情令史見女皇 收詩詞皇女生思緒第48節 開封之戰(二)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第36節 洛陽之戰(一)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第9節 蘇州織工207 生赤字內閣議徵稅發國債女皇會公爵第38節 兩京風雲第4節 帝都風雲(四)第361節 遇說客黃太沖探底 收殘局閻爾梅佈陣 黑色柳丁第316節 接書信英軍議北上 奧國臣圖謀除國賊80 舉先例兩臣述隱患細分析首相護公社第233節 忤聖意勞工法受挫 說聖上陳家明直言117 議西局張尚書解惑窺商機王會長心動第270節 對列強父子齊護國 設總督秦津忙漢化79 金鑾殿閣老齊獻策駁農林陳子龍進言第339節 嘗新鮮君臣遊青天 揣聖意陳家明告罪第17節 再戰松山(上)第45節 受降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14節 盛宴(六)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第339節 嘗新鮮君臣遊青天 揣聖意陳家明告罪第7節 路(二)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第2節 魯冀防線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第304節 整吏治法王提新人 憂財政總監進忠言第27節 山東鏖戰第14節 歷史的界線第28節 天下之法第12節 大魚吃小魚127 爲解分歧羣策羣力各抒己見實業方略第277節 接命令哥薩克出動 克城池蒙古兵燒殺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第37節 理想與野心第23節 鄭家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208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6節 義塾第三十節第26節 東林鉅子第5節 溼牛皮第14節 農村公社第374節 剿匪幫官軍平東北 升少將夏完淳面聖第41節 洪承躊第14節 歷史的界線第4節 橘子與枳子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185 蘇伊士公爵會公爵歐羅巴君主助君主第344節 傳皇子女皇嚴訓斥 見聖上學士報喜訊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第241節 入冬營中華軍休戰 馬關港華倭使會晤第三十一節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第10節 生死界84 賞明月粵黨聚瞻園爲案情兩臣起爭執154 東賽汗山官軍遇襲布爾干城蒙兵送信119 藩屬國四方來朝賀男爵爺驚羨中華制第27節 山東鏖戰第三十一節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第35節 決戰牧野(一)第32節 忙碌的四月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202 科布多夏完淳出征長江口陳家明歸國第八節第217節 納新術中西學互補 科學院女皇解衆疑第360節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黑色柳丁48 窺華軍孔代大開眼聞事蹟衆使哀聖女
第30節 茶社雜談第20節 湯若望67 臻盛世奧斯曼稱雄中西使共遊蘇伊士第5節 奇貨可居第21節 陪審團(上)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第27節 山西烽火(三)第25節 大投資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45節 火槍與聖水第7節 盛京之戰(一)第22節 荷蘭人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第316節 接書信英軍議北上 奧國臣圖謀除國賊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第38節 洛陽之戰(三)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第6節 路(一)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第6節 五月內閣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368節 四奔走法王欲結盟 爲南美羣臣生歧義第1節 私掠艦隊第350節 查案情令史見女皇 收詩詞皇女生思緒第48節 開封之戰(二)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第36節 洛陽之戰(一)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第9節 蘇州織工207 生赤字內閣議徵稅發國債女皇會公爵第38節 兩京風雲第4節 帝都風雲(四)第361節 遇說客黃太沖探底 收殘局閻爾梅佈陣 黑色柳丁第316節 接書信英軍議北上 奧國臣圖謀除國賊80 舉先例兩臣述隱患細分析首相護公社第233節 忤聖意勞工法受挫 說聖上陳家明直言117 議西局張尚書解惑窺商機王會長心動第270節 對列強父子齊護國 設總督秦津忙漢化79 金鑾殿閣老齊獻策駁農林陳子龍進言第339節 嘗新鮮君臣遊青天 揣聖意陳家明告罪第17節 再戰松山(上)第45節 受降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14節 盛宴(六)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第339節 嘗新鮮君臣遊青天 揣聖意陳家明告罪第7節 路(二)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第2節 魯冀防線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第304節 整吏治法王提新人 憂財政總監進忠言第27節 山東鏖戰第14節 歷史的界線第28節 天下之法第12節 大魚吃小魚127 爲解分歧羣策羣力各抒己見實業方略第277節 接命令哥薩克出動 克城池蒙古兵燒殺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第37節 理想與野心第23節 鄭家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208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6節 義塾第三十節第26節 東林鉅子第5節 溼牛皮第14節 農村公社第374節 剿匪幫官軍平東北 升少將夏完淳面聖第41節 洪承躊第14節 歷史的界線第4節 橘子與枳子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185 蘇伊士公爵會公爵歐羅巴君主助君主第344節 傳皇子女皇嚴訓斥 見聖上學士報喜訊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第241節 入冬營中華軍休戰 馬關港華倭使會晤第三十一節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第10節 生死界84 賞明月粵黨聚瞻園爲案情兩臣起爭執154 東賽汗山官軍遇襲布爾干城蒙兵送信119 藩屬國四方來朝賀男爵爺驚羨中華制第27節 山東鏖戰第三十一節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第35節 決戰牧野(一)第32節 忙碌的四月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202 科布多夏完淳出征長江口陳家明歸國第八節第217節 納新術中西學互補 科學院女皇解衆疑第360節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黑色柳丁48 窺華軍孔代大開眼聞事蹟衆使哀聖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