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

話說王夫之正爲汾水銀行的事傷大腦筋之時,遠在東瀛作戰的李耀都部已然一路高歌猛進將倒幕軍團趕到了本州島的西部。尾鷲一戰讓初來乍到的中華軍聲威大振。以至於倒幕軍得到消息後便立即聞風而退。延續近半年的大阪之圍也隨之迎刃而解。乍一看來,這場戰爭似乎早無懸念可言。兵敗如山倒的倒幕軍團被趕出本州島也只是時間上的問題而已。

然而事實卻並非人們表面所看到的那麼簡單。進入八月之後倒幕軍團非但沒有像德川幕府期望中的那樣潰散敗逃。反倒是在福山站穩了腳跟,並迅速集結起了近五萬餘人的兵力,大有絕地反撲的架勢。而這一切始作俑者正是倒幕軍團的另一個核心人物毛利綱廣。與擅長暗中搗鬼的島津不同,毛利綱廣是倒幕軍團名副其實的大將軍。當初中華軍攻陷尾鷲的消息穿來時,正是他果斷地下令倒幕軍放棄圍攻大阪城,並且在之後的二個月內連連後撤。而今又是他再一次穩固了倒幕軍的防線,重新聚攏兵力飼機反撲。

毛利綱廣的這一系列決策看似前後矛盾,實際上卻暗藏着極其縝密的計劃。須知當初中華軍登陸時,倒幕軍團與幕府軍已然在大阪城下膠着了將近半年的時間。其實仗打到這種程度雙方都已經筋疲力盡。就算中華軍不參與進來,毛利綱廣也早有了撤兵的打算。而在另一邊剛剛登陸的中華軍武器精良、士氣旺盛,絕非鏖戰勞頓的倒幕軍團可以正面抵抗的。因此毛利綱廣最終選擇了放棄大阪退入關西。這一來是爲了避開中華軍咄咄逼人的鋒芒。二來也是想逐步誘使敵軍深入關西的內陸地區,通過不斷地騷擾、襲擊打擊中華軍的補給與士氣。以便尋機給中華軍與幕府軍以致命的打擊。然而從倒幕軍團放棄大阪至今戰局卻並沒有按照毛利綱廣最初的設想發展。

此時此刻端坐在一干戰將面前的毛利綱廣望着從中原傳來的沙盤,臉色鐵青地向自己的家臣詢問道:“慄屋,中華軍還是現在到那裡了?”

“回主公,根據探子來報,中華軍目前正在岡山安營紮寨。”一個身材矮小的武士趕忙回答道。

“岡山?纔到岡山。中華軍還是一如既往的磨蹭啊。”一旁的毛利軍戰將阪元吉正不滿地嚷嚷道。而他的抱怨立刻就引來了周圍其他倒幕武士的一致附和。原來倒幕軍團前段時間撤退的雖快,可中華軍方面卻絲毫沒有大舉追擊的“激情”。兩個月來中華軍平均每天的行軍速度僅爲40裡左右。不僅如此,中華軍還有另一個讓倒幕軍團上下頭痛不已的習慣。那就是沿海岸線行軍。面對中華軍這雷打不動的習慣,倒幕軍團真是又無奈又憎惡。須知道靠海行軍的中華軍能輕而易舉地得到中華海軍運輸的補給。這使得倒幕軍事前準備的襲擾計劃非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相反還給己方造成了不小的損失。惱怒之下,無可奈何的倒幕武士也只有通過漫罵中華軍“膽怯”、“懦弱”、“沒有武士精神”來給自己找回點面子。

對此作爲倒幕軍主帥的毛利綱廣可不會使用這種無聊的方法來自我安慰。卻見他當即輕咳了一聲,表情嚴肅地呵斥道:“都給我閉嘴!中華軍這是在保存實力的基礎上一步步將我們逼出本州島。如果我們現在不想出解決辦法的話,那用不了多久本州將沒有倒幕軍的立足之地!”

“主公說得是。其實阪元將軍他們也是惱於中華軍的‘龜速戰’纔會忍不住發發牢騷的。”眼見毛利發了火,慄屋趕忙在旁打圓場道。而給毛利這麼一吼,在場的其他武將一個個也跟着安靜了下來。

見衆將不再發那些無益於事的牢騷,毛利綱廣跟着便拿起紙扇指着沙盤上代表中華軍的一面龍旗,肅然地問道:“既然諸君已經發過牢騷了。那現在我們就以一個武將的身份好好商討一下如何應敵。在場的諸君誰能告訴我,我們該如何對付中華軍的戰術?”

給毛利綱廣這麼一問,在場的倒幕將領立刻就收起了心思,在底下竊竊私語着討論起來。其實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沒想出什麼可行的解決辦法,否則剛纔也就不會如此埋怨中華軍的龜速了。不過七嘴八舌的討論並沒有持續多久,卻見本就不甘示弱的阪元吉正頭一個開口進言道:“主公,依我看,咱們什麼戰術都不要去考慮了。還是直接與中華軍決一死戰吧。反正中國人這次纔來了一萬人馬。”

“可是阪元君,我們對陣的可不止那一萬中華軍。你別忘了我們的周圍還有將近六萬的幕府軍呢。”一個年輕的武士跟着駁斥道。

“那些幕府走狗算什麼!我們之前僅用三萬兵馬就能將十萬走狗打得滿地找牙。所以只要能一戰擊敗中華軍,那幕府走狗們立即就會跟着土崩瓦解。”阪元猛瞪了一眼,自信的說道。他的想法當然再一次得到了其他武士的一致支持。積聚了數個月的激情與對血腥的嚮往,讓他們很快就變得狂燥起來。“打倒幕府走狗!”、“趕走華軍!”的叫囂聲不一會兒而就充斥了整個營帳。

面對底下武士們瘋狂的叫囂。毛利綱廣下意識地皺起了眉頭。其實他今日找衆將前來開這場軍事會議,只不過是想商討一下部隊下一步的作戰計劃。並沒有下定與中華軍決戰的決心。然而此刻給阪元這麼一吼,卻在不自覺間變成了騎虎之勢。須知倭國的社會有着極強的集體心理。當集體達成一致意見時,無論合不合法理,得不得到領導者的認同,都會被附諸實施。這一點在原本歷史下的侵華戰爭中得到了極至的詮釋。當時的倭**部正是在這種從衆傳統的作祟下一次又一次地脫離倭國內閣的計劃自行獨立行動,既而將整個國家一步步推入無可挽回的深淵。而此刻毛利綱廣所面對的正是那種令人窒息的瘋狂。

“主公,我們決戰吧!”阪元與慄屋雙雙出列叩首進言道。緊接其他的武士也逐一跟在後頭齊聲壓迫道:“主公,我們決戰吧!”

面對衆人壓倒一切的氣勢,毛利綱廣最終還是妥協了。卻見他當即整了整坐姿,義正言辭地命令道:“諸君都是天皇陛下最爲忠實的武士。爲了解救天皇陛下,我等誓與中華軍決一死戰!”

“咳咦!”

*******************************************************************************

當毛利綱廣迫於底下武士的壓力而做出與中華軍決戰的決策時,勝敗似乎已然分曉了。一個無視法紀,一味縱容情緒宣泄的國家或勢力最終會在自己歇斯底里的瘋狂中毀滅。因爲這樣國家就像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一般無法控制言行。在傷害周圍的人的同時也在損害着自己。而正如孩子只有學會剋制、學會遵守人世間的行爲準則纔算長大成人一樣。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道德、法制與秩序則是它成熟的重要標誌。如果一個國家本身無法體悟到這個道理。那就必須藉助外界的力量來使其明白這麼做的重要性。從某中意義上來說,中華帝國此刻在倭國扮演的正是這樣一個教導的角色。

自從大阪之圍被解後,倭國上下倒幕運動總算是有了一點兒降溫。剛剛喘口氣的德川幕府爲了重拾自己的威嚴,同時也爲了討好自己的主子,在倭國各地大肆宣揚起華學來。一時間向中華學習成了幕府控制地區最爲流行的詞語。而學習的內容則更是五花八門。從衣食起居,到文學歷法,只要是與中華有關的便是倭人最爲追捧的。

然而中華軍方面卻絲毫不令德川幕府的情。正如倒幕軍團對中華軍緩慢的行軍速度無可奈何一樣,德川幕府對自己盟友的表現也是心急如焚。這不,眼看着倒幕軍團又一次被集結起來,早已坐不住的酒井忠勝忍不住派了“中國通”德川光國前來中華軍大營打探起消息來。

面對德川光國的突然來訪,李耀鬥倒是顯得十分熱情。名古屋的那次會面讓德川光國給他留下了極佳的印象。因此德川光國一到大營便立刻被李耀鬥拉來品起了嶺南著名的功夫茶。眼看着對方小心翼翼地綴了口茶湯,李耀鬥不禁起勁地詢問道:“怎麼樣?我們中原的工夫茶比之你們倭國的抹茶更爲甘淳可口吧。”

“上國不愧爲茶葉的故鄉。上國的茶喝起來爽口怡人、齒頰留香真是人間難得的珍品。”德川光國一邊忙不迭地奉承李耀鬥,另一邊則在心裡盤算着如何將話題轉到自己想要詢問的問題上來。

給德川光國這麼一捧,李耀斗頓時便眉開眼笑地說道:“那是當然。這可是上乘的烏龍。茶葉和水是最重要的。哪兒像你們東瀛的茶道。茶是沒喝多少,繁文縟節倒是做了個透。真是多此一舉。”

面對李耀鬥對自己國家文化的種種非議,德川光國心中雖有不悅,卻也不得不陪着笑臉解釋道:“東瀛的茶道來源於中土。可能是當初沒有學周全吧。所以才需要上國再次蒞臨賜教。”

“大概吧。”李耀鬥興趣乏乏地說道。其實他本人也不怎麼懂喝茶。只不過見許多高層官員有這個嗜好,纔跟着葉公好龍了一把。此刻給德川光國這麼一說,他一時也不知怎麼接口,只得換了個口氣詢問道:“不知德川將軍今日前來有什麼要事嗎?”

眼見李耀鬥詢問起了自己的來意,德川光國立刻來了精神迴應道:“回李將軍。上國大軍爲我東瀛百姓平定叛黨,真是勞苦功高。在下今日前來乃是受酒井關白之命帶了些許薄禮特來犒勞上國大軍的。”

“德川將軍真是辛苦了。本座代表全體將士謝過酒井關白的好意。不過酒井關白就沒有別的話要將軍你捎過來嗎?”李耀鬥禮貌而又直白的問道。

給李耀鬥這麼一問,德川光國略顯尷尬的說道:“其實也沒什麼大事。關白聽說叛軍在福山再次集結。想聽一下李將軍你的看法。”

“德川將軍你說的可是毛利軍?”李耀鬥不以爲然地問道。

“正是匪首毛利綱廣的人馬。據悉他在大阪之役後流竄到了福山。在那裡招募了一幫烏合之衆,意圖捲土重來,還對外號稱十萬。當然以上國大軍的實力消滅這股叛軍當然是不再話下。”德川光國跟着介紹道。

“十萬?我看他毛利有五萬人馬就已經不錯了。他那也不叫流竄,而叫撤退。有組織的撤退。”李耀鬥一針見血地點穿到。其實當初他之所以沒有率部深入追擊乃是依照參謀部之前要其沿海路行軍的計劃行事。而在經過這兩個月的試探之後,李耀鬥也早已看出了倒幕派請君入翁的意圖。

“那照將軍的意思。叛軍目前還尚存有餘力?”德川光國試探着問道。

“何止是存有餘力啊。依本座看進行大規模會戰都不在話下。”李耀鬥自信的斷言道。而他那信誓旦旦的推測在德川光國聽起來就像是眼前即將發生的禍事一樣。卻見他當即哭喪着臉緊張地追問道:“這麼說叛軍還可能對我軍進行反撲,繼而重新威脅到大阪城!哎呀,李將軍,你可要想出辦法阻止這幫叛逆啊。”

面對德川光國那略帶哭腔求救,李耀鬥神情怪異的瞅了他一眼。心想這些倭人就是會做作。但他表面上還是頗爲客氣地安慰對方道:“德川將軍你也不必如此憂心。在下已經想好了應對之策。”

“什麼對策?”德川光國趕忙停止了乾嚎擡起頭關切地問道。

“決戰。”李耀鬥一字一頓地說道。

“決戰?啊,這麼說李將軍你打算加快行軍速度趕往福山與叛軍進行決戰了。”德川光國興奮地說道。一直以來幕府方面的武士就對中華軍緩慢的行軍有着頗多微詞。並不止一次要求撇開中華軍獨立出戰。但在酒井等人看來此次作戰終究是以中華軍爲主,幕府軍還是該配合中華軍的行動計劃。因此德川幕府十分乾脆地駁回了下層武士們一而再,再而三的請戰。當然幕府方面爲此也揹負着極重的壓力。

此刻聽李耀鬥決定發兵決戰,德川光國心頭的那塊大石總算是放了下來。心想這下在家臣那邊總算是有交代了。可誰知,李耀鬥卻連連搖頭道:“本座是不會改變目前的行軍速度的。因爲如果那個毛利綱廣真是你們所說的武士的話。那我根本不用去找他,他遲早是會來找我決戰。”

【……221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 文字更新最快……】@!!

()

第42節 桑稻之爭(二)62 黃太沖怒駁僞科學北諸府籌備開棧道第43節 桑稻之爭(三)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118 荷蘭特使忙證身份商會議員共謀利益第十節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149 奪三城奇正相呼應無音訊敵酋失蹤影第265節 聞讒言家明訓驕妻 議開戰女皇粗算帳第8節 騎鶴遊揚州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第34節 百舸爭流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二十一節第二十一節199 徵倭國兩軍擬計劃請出戰皇子闖大殿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第11節 禪智寺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第250節 詮憲政子壯引黃老 結本土新學終脫胎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92 歷艱辛訪歐使回國迎親人總督擺盛宴第21節 陪審團(上)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第1節 染血的臺階131 投無路滿人附蒙古暗較勁土汗大斗法第38節 洛陽之戰(三)89 蛟龍出水驚煞四鄰半島生亂烽火驟起第46節 結束與開始第24節 君與臣(下)第三十六節第三十四節第16節 紅夷橫行黃金海岸使團終抵第勒尼安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182 鄭提督設計巧脫身大維齊款待英國使第22節 陪審團(下)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第32節 除夕笛聲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第八節131 投無路滿人附蒙古暗較勁土汗大斗法第284節 議投降哥薩克出策 入軍營俄總督獻劍第16節 前夜(上)第31節 宗族會議第二十八節第13節 楊紹清的心願第19節 審判夜第三十六節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第367節 印加獨立震驚歐洲 面見西王法相獻計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第1節 風口浪尖(一)第213節 御書房紫軒析局勢 午門外鄭森求面聖119 藩屬國四方來朝賀男爵爺驚羨中華制第22節 雙頭鷹68 受贊助埃及圖復辟暗投資中華謀運河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第12節 驚變(三)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第二部二百二十七節 王夫之廂房出草案黃宗羲深宮進諍言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31節 宗族會議第43節 桑稻之爭(三)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第44節 蕙露軒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第5節 溼牛皮61 齊聯手王罡籌農校釋新政衆儒探淵源208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34節 戰敗者第37節 揚帆第24節 東路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第23節 君與臣(上)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第7節 路(二)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163 遇強敵衆將領攜手覓獵物蒙古汗親征第11節 禪智寺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30 看大選諸使議優劣駁衆人教授論公職89 蛟龍出水驚煞四鄰半島生亂烽火驟起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第4節 公試第261節 上書房皇子拜新師 爲解答二師起爭執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第8節 騎鶴遊揚州
第42節 桑稻之爭(二)62 黃太沖怒駁僞科學北諸府籌備開棧道第43節 桑稻之爭(三)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118 荷蘭特使忙證身份商會議員共謀利益第十節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149 奪三城奇正相呼應無音訊敵酋失蹤影第265節 聞讒言家明訓驕妻 議開戰女皇粗算帳第8節 騎鶴遊揚州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第34節 百舸爭流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二十一節第二十一節199 徵倭國兩軍擬計劃請出戰皇子闖大殿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第11節 禪智寺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第250節 詮憲政子壯引黃老 結本土新學終脫胎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92 歷艱辛訪歐使回國迎親人總督擺盛宴第21節 陪審團(上)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第1節 染血的臺階131 投無路滿人附蒙古暗較勁土汗大斗法第38節 洛陽之戰(三)89 蛟龍出水驚煞四鄰半島生亂烽火驟起第46節 結束與開始第24節 君與臣(下)第三十六節第三十四節第16節 紅夷橫行黃金海岸使團終抵第勒尼安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182 鄭提督設計巧脫身大維齊款待英國使第22節 陪審團(下)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第32節 除夕笛聲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第八節131 投無路滿人附蒙古暗較勁土汗大斗法第284節 議投降哥薩克出策 入軍營俄總督獻劍第16節 前夜(上)第31節 宗族會議第二十八節第13節 楊紹清的心願第19節 審判夜第三十六節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第367節 印加獨立震驚歐洲 面見西王法相獻計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第1節 風口浪尖(一)第213節 御書房紫軒析局勢 午門外鄭森求面聖119 藩屬國四方來朝賀男爵爺驚羨中華制第22節 雙頭鷹68 受贊助埃及圖復辟暗投資中華謀運河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第12節 驚變(三)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第二部二百二十七節 王夫之廂房出草案黃宗羲深宮進諍言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31節 宗族會議第43節 桑稻之爭(三)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第44節 蕙露軒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第5節 溼牛皮61 齊聯手王罡籌農校釋新政衆儒探淵源208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34節 戰敗者第37節 揚帆第24節 東路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第23節 君與臣(上)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第7節 路(二)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163 遇強敵衆將領攜手覓獵物蒙古汗親征第11節 禪智寺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30 看大選諸使議優劣駁衆人教授論公職89 蛟龍出水驚煞四鄰半島生亂烽火驟起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第4節 公試第261節 上書房皇子拜新師 爲解答二師起爭執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第8節 騎鶴遊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