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 燕京騷亂

1650年對於北京城來說似乎註定是個不消停的年份。隨着滿清的覆滅這座古都也就此失去往日作爲首都的地位。當然對於北京城的百姓來說,在不在天子腳下生活,這一點現在已經不重要了。在經歷了一系列戰亂與動盪之後,充足的食物和日用品的供應成了人們最爲迫切的需求。好在這些需求在明軍進駐北京城後都陸續得到了滿足。而從南方源源不斷涌入的商賈們更爲給這座城市注入了新的血液與生機。一時間先前死氣沉沉的北京城又恢復了往日的勃勃生氣。

然而就在北京城上下百廢待興的同時,南京的變故、滿人的悸動,等等一系列的陰影卻始終象幽靈一般籠罩着整個城池。而這些不穩定因素也在焦躁情緒的催化下,互相作用,愈演愈烈。至於城中的滿州貴族們更象是那冬眠的蛇一般嗅到了春天的氣息,開始蠢蠢欲動起來。於是幾乎就在孫露等人炮轟南京城的同時。北京城內的朝陽門亦在三月末的一個月黑風高之夜,突然冒起了沖天的火光。異常洶涌的火勢不但趁着夜風迅速向周遍蔓延開來。更讓朝陽門瞬間就變成了一個碩大的烽火臺,並將某種信號在夜色中傳遍了北京城的每一個角落。於是乎,還未等人們反應過來。北京城東南西北四個角落間便此起彼伏着竄起了同樣的火焰來。一時間縱火,打砸搶的事件充斥了整個城市。人們彷彿又回到了二月初九的那次大騷亂之中。

但這一次的騷亂遠比二月初九的那次短暫得多。身爲城防守備的李虎,在得到朝陽門着火的消息後,便敏感地意識到這次朝陽門大火決不是什麼突發事件。認識到自己可能在面對一場陰謀的他在第一時間便集結起了城中所有的駐軍。一方面派人嚴防死守各個城門,緊密監視城中滿州貴族的一舉一動。另一方面則親自坐鎮九門提督府,指揮部隊鎮壓騷亂,逮捕騷亂分子。而排查的重點依舊還是放在了滿人身上。李虎的佈置很快就收到了成效。僅過了一個時辰城中的騷亂便得到了遏止。而那熊熊地烈火也在清晨的太陽升起之前,被完全埋葬在了深夜之中。惟有冒着繚繞在城頭上空的糊焦味,以及被燒得面目全非的朝陽門,向人們提醒着北京城剛度過一個驚心動魄的夜晚。

毫無疑問,李虎這一次的判斷是完全正確的。經事後覈查這一被後世稱爲“朝陽門之變”的武裝騷動,完全是由僞清鄭親王富爾敦爲首的滿州貴族密謀策劃的。他們先是在朝陽門縱火向散居京城各處的滿州貴族發出信號。再按計劃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縱火製造騷亂以求能趁機脫逃出城。當然他們的這一點兒小小的計量根本沒有騙過李虎的雙眼。這位年輕的將領以其準確的判斷和雷厲風行的手腕漂亮地解決了這次的事件。

然而事情卻遠沒有就此結束。李虎也並沒有滿足於平息北京城的騷亂。很快他便以城防守備的身份發佈了通令宣佈全城戒嚴。並以搜捕可疑分子的名義將城中12歲以上的八旗男子悉數逮捕。一時間北京城天牢之中便擠滿了八旗的遺老遺少們。城中的百姓們亦警覺地感受到了這種山雨欲來的氣息。紛紛在私低下揣測起即將到來的殺戮起來。於是肅殺的氣氛也再一次籠罩在了北京城的上空。

但此刻掌握着數千人生殺大權的李虎本人卻遠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麼興奮,那麼嗜血。其實對他來說北京所發生的一切只是一個小小的鬧劇罷了。真正讓李虎以及他手下部將們牽腸掛肚的是現在的南京。從上次收到孫露抵達揚州的消息至今已經過去足足十多天了,可南京那裡依舊沒有新的消息傳來。這讓在沙場上都沒皺過一下眉頭的李虎也不由緊鎖起了眉頭。他雖自信孫露等人不會有時,但還是忍不住在自己的衙門裡焦急地來回渡着步。正當此時門外突然響一個熟悉的聲音道:“怎麼?咱們的赤虎將軍也有皺眉頭的時候啊。該不會又在想你的新娘了吧。”

“老羅啊,你又拿我取笑了。”李虎回頭靦腆的一笑道。不過如此可愛的笑容也只是在這位悍將的臉上一閃而過罷了。心繫南京的他緊接着便把臉一沉,關切的向身爲監軍的羅同天詢問起來:“你今日來找我。是不是那裡有消息了?”

雖被李虎戲稱“老羅”,但羅同天本人可不老。面對李虎急切的眼神,羅同天卻自顧自地找了個位置坐下後。悠然自得的回答道:“消息,有啊。今早山海關那裡不是傳來消息說滿達海部投降了嗎。”

“你知道我不是在問山海關的事。喂,就別繞彎子了。南京現在究竟怎樣了?”李虎唬着臉問道。

羅同天自然是不會被李虎給唬倒的。他二人從呂梁山起便一直合作至今,對於各自的脾氣也早已瞭如指掌。正如李虎知道羅同天向來都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羅同天也清楚李虎那說一不二的直率性格。卻見他含笑着向李虎說道:“還能怎樣。你我不早就意料到了嘛。首相大人自然是輕而易舉地就解決了南京的那幫跳樑小醜們。那個孝慈妖后還帶着儲君一同自殺了呢。”

正如羅同天所言,李虎也早就預計到了最後的結局。但有道是關心則亂,直到此刻從羅同天口中得到確切消息,李虎那顆懸着的心這纔算是放了下來。卻見他激動合掌道:“黃天保佑!真是黃天保佑啊。看來這次首相大人真是下大決心了。”

“是啊,首相大人下了大決心。可我等做屬下的決心也不小哦。”羅同天突然感慨着冒出一句道。對於此次的“庚寅事變”羅同天所瞭解的內幕遠甚於李虎。他深知孫露這次是在衆臣的軟磨硬泡下,才半推半就着前去奪鼎的。如今雖說大事已成,但回想起先前所發生的一系列事件,還是讓他感到一陣後怕。若是沈猶龍、陳子壯、蕭雲等人當初沒能下如此大的決心。而隆武帝也沒有突然逝世。那此刻又將是怎樣一番情景呢?羅同天自附很難回答這個問題。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真到了那地步局勢遠會較現在複雜得多。

而李虎似乎也回味出了羅同天話中的意味。卻見他跟着點了點頭附和道:“蕭蔘謀長他們這次可真是居功至尾啊。”

“不過他們爲這次的事也犯了首相大人的不少忌諱。好在如今一切均已塵埃落定。用不了多久咱們的首相大人也能改改稱呼了吧。”羅同天欣慰的說道。從廣東時的“火種行動”到日後建立呂梁山根據地、策反姜鑲。羅同天與李虎始終以一個影子的身份忠實地執行着孫露的整盤計劃。如今天下已定,一想到自己用不了多久就能成爲開國之臣,羅同天與李虎均按耐不住心中的興奮,忍不住會心地相視一笑起來。

當然李虎也並未就此沉浸在日後榮華富貴的幻想之中。卻見他迅速收起了笑容,沉聲道:“老羅,這事已用不着咱們操心了。相信首相大人和蕭蔘謀長他們自有定奪。安定燕北地區才我等的當務之急。”

“恩,榮辱不驚。虎子可真有你的啊。”羅同天以讚賞的目光注視着李虎頷首道。卻見此時的他也將神色一正道:“你說的沒錯。現在還不是我等彈冠相慶的時候。明天我就要起程去張家口了。這一來是去那裡幫助姜軍長他們整頓軍務休整關卡。二來則是順帶着將糧餉運抵張家口。北京這兒的事就得全靠你來坐鎮了。”

“老羅你放心去張家口吧,這裡有我在呢。”李虎點頭保證道。其實他心裡很清楚羅同天此行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將南京的情況告知姜鑲,並安撫其部。至於運送糧餉、整頓軍務等事宜只不過是連帶着走過場而已。雖說孫露奪鼎已成了板釘的事實,但這事畢竟是改朝換代的大事。就算這些前明將領之前已經奉孫露的號令行事,亦不能完全保證他們不會對此事產生排斥。因此事先做好這些人的思想工作便成了監軍府的當務之急。而姜鑲乃是第五軍團的軍團長,又是太行地區有名的義軍首領。如此重要的人物自然是要由羅同天這個第五軍團的總監軍親自出馬才行。不過,李虎對此倒並不擔心。多年一同作戰的感情讓他相信羅同天的能力,更相信姜鑲的忠誠。於是他又接着說道:“相信姜軍長知道此事後一定會很高興的。至少他不用再守在長城裡了。”

“這倒也是。自從南京出事後,西北各地的駐軍大多謹守長城一線,不敢有任何的輕舉妄動,生怕關內會橫生事端。好在如今中原總算是安定了下來,長城各邊關的將士們也不用再縮手縮腳了。”羅同天笑着撫須道。

“恩,想必姜軍長他們早就憋壞了吧。這下他們終於可以放開手腳好好教訓以下長城以北的那些蒙古韃子了。這次一定要讓韃子明白咱們漢人可再不會象以前那般守着長城等着他們來燒來搶了。更不是什麼任人拿捏的軟蛋!”說道這兒李虎那雙滾圓的虎目中情不自禁地就閃過了陣陣寒光。

“不錯。無論是蒙古韃子,還是滿州韃子都是欺軟怕硬之輩。只有向他們展示過實力後,他們纔會象狗一樣乖乖的聽話起來。咱們只要稍微示弱一下,他們便會立刻露出惡狼的獠牙來。”羅同天說到這兒,又若有所思地將話鋒一轉分析道:“這樣的教訓就目前來說還只能依託長城進行。我軍的攻擊範圍也不能超出長城的補給範圍。蒙古韃子擅長奔襲遊擊。而我軍的火器又極其依賴於後勤補給。貿然深入追擊只會揚敵之長,顯我之短。不過就算是隻依託長城進行掃蕩也夠韃子喝一壺的了。至於日後對他們的長遠打擊,相信咱們的孫首相自會有打算的。”

聽了羅同天如此一番的分析,李虎頓時就來了精神。卻見他激動的誇讚道:“真不愧是咱們的羅大軍師啊!被你這麼一說我倒是現在就想去邊關教訓蒙古韃子去了呢!”

“你啊,就別拍我馬屁了。還是先解決完北京城裡頭這些滿州韃子再說吧。這羣滿州韃子雖然被咱們狠狠地教訓了一頓。可看樣子還不肯消停。又是縱火,又是想逃的。虎子你的擔子可不輕哦。”羅同天笑罵着提醒道。

“怕什麼!他們鬧騰又怎樣。現在還不都鬧到天牢裡去了。”李虎輕蔑的說道。

“喲,我倒是忘了。咱們的李守備已經將全城上下的滿州爺們圈進大牢裡去了。不過你接下來打算把這些遺老遺少怎麼辦呢?難道就這麼一直在大牢裡白養着嗎?”羅同天眯着雙眼饒有興趣地反問道。

“那依你的意思是要…”李虎說到這兒做了個斬盡殺絕的手勢。

“不,不,你誤會我的意思了。孫姐兒登極在即,咱們在此大肆殺戮可不好。況且她之前已經許諾過滿人會保他們安全。咱們所要做的是殺雞敬猴。”羅同天用手指敲打着茶几意味深長的說道。

“殺雞敬猴?是要我只處死那幾個帶頭鬧事的韃子嗎?”李虎眉頭一皺問道。在他看來光殺幾個人根本不能震懾人心。但真要是大肆殺戮了又難以向孫露交代。於是他便按耐下了心中的疑惑,打算聽聽羅同天進一步的解釋。

“沒錯就是處死那幾個帶頭鬧事的韃子,當然你要多加幾人也行。但不能簡單的砍頭了事,這麼做不算是殺雞敬猴。而是要用酷刑以儆效尤。最好是將這幾人押赴市曹當衆剝皮。再將剝皮揎草後的屍體送往晉、冀、魯各地示衆。也好爲孫首相登極先在北方壓壓場面。”羅同天一臉肅殺的建議道。

“但孫首相之前早已宣佈過廢除各種酷刑。我等在北京使用剝皮酷刑會不會違反法令啊。”李虎有些擔心的問道。

“南方是南方。咱們可不是正規軍出身。咱們不都是剛從太行山上下來的嘛。鄉下人不懂規矩,野蠻了一些。咳,到時候就得麻煩你我一同寫份檢討向孫首相澄清了。”羅同天滿臉無辜地聳了聳肩。

“嘿,就你老羅鬼點子多。”明白了羅同天意思的,李虎猛地拍了一下大腿笑罵道。因爲他知道孫姐兒是絕對不會在這時候追究這種事情的。而這麼做也是在爲孫露的登極掃清北方的障礙。

於是在羅同天離開北京城的第二天,李虎便當衆提審了關押在大牢中的滿州貴族們。在歷數他們罪行並出示了大量證據後。李虎做出了讓在場衆人倒抽冷氣的宣判。包括前鄭親王富爾敦爲首十二名滿州貴族作爲首犯被判剝皮之行。另有百十餘人被判斬刑。對於他們的行刑持續了整整三天。北京城的各個城頭一時間都掛滿了人頭。而那十二具剝皮揎草的屍體也在不久之後傳遍了黃河以北的廣大地區。短短的十數天內整個北方地區爲之震撼。正如羅同天斷言的那樣,各地百姓面在對着這些韃子的屍體拍手稱快的同時,亦在內心的深處被深深震懾了。於是人們不敢再對南方所發生的事情指手畫腳。更多北方的縉紳百姓則是抱着一顆敬畏的心默默地等待着天變。

【……】@!!

()

第十二節第337節 接風宴百官互試探 攔馬車主事告密情第三十六節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第3節 新加坡總督159 獲水源輜重營德救巧碰面雙俊傑初識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第277節 接命令哥薩克出動 克城池蒙古兵燒殺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十三節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339節 嘗新鮮君臣遊青天 揣聖意陳家明告罪第27節 受禪壇與憲誥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第259節 黃首相試探繼承權 鎮海公言明國會意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42節 桑稻之爭(二)第291節 種水稻遼東獲豐收 進忠言閣臣生間隙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19節 攝政王的選擇第371節 遊南北喬三少挑刺 爲民權顧議員上書第2節 帝都風雲(二)第18節 羅馬交流雞同鴨講薩城參觀豔驚四座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第40節 楊府夜談(二)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第328節 遭遇戰英軍失先機 中華軍卡奇灣再戰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第35節 朱仙鎮第315節 武裝商船海峽立功 奧軍艦隊後撤求援第18節 紅月第32節 朝鮮使節第2節 奉皇命黃得功赴京 接家書吳克善朝聖第256節 奉天命幕府建鈔局 析孝道華使識倭人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第217節 納新術中西學互補 科學院女皇解衆疑第15節 暗戰(一)第9節 朝貢第222節 排外運動殺戮四起 伊藤仁齋巧柬藩主第四十三節第3節 風口浪尖(三)第19節 攝政王的選擇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20節 尾聲第214節 接玉牌成功受重託 拜王府志寧尋證據第15節 潛在規則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第三十九節第268節 聞徵朝歐洲使憂心 獻書信倭使挑民憤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73 催糧款官府押公田求說法農夫告御狀第12節 北方使者52 引山海南荒地得名受封號冒險家揚名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92 歷艱辛訪歐使回國迎親人總督擺盛宴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第2節 我們不會死的!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163 遇強敵衆將領攜手覓獵物蒙古汗親征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第十節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第7節 路(二)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第24節 登基第37節 揚帆第六節第20節 寧古塔將軍第365節 聞易主衆移民憂心 抵弗州詹姆斯賣乖第320節 整股市議員出主意 爲壟斷倆商揣聖意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第18節 再戰松山(中)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第30節 編制第36節 洛陽之戰(一)第32節 忙碌的四月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第22節 雙頭鷹第25節 大投資第三十七節第258節 聞死訊弘武帝神傷 論國策皇長子出彩第32節 朝鮮使節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第十四節第229節 更內閣中華起風雲 會重臣跛書生明志
第十二節第337節 接風宴百官互試探 攔馬車主事告密情第三十六節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第3節 新加坡總督159 獲水源輜重營德救巧碰面雙俊傑初識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第277節 接命令哥薩克出動 克城池蒙古兵燒殺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十三節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339節 嘗新鮮君臣遊青天 揣聖意陳家明告罪第27節 受禪壇與憲誥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第259節 黃首相試探繼承權 鎮海公言明國會意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42節 桑稻之爭(二)第291節 種水稻遼東獲豐收 進忠言閣臣生間隙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19節 攝政王的選擇第371節 遊南北喬三少挑刺 爲民權顧議員上書第2節 帝都風雲(二)第18節 羅馬交流雞同鴨講薩城參觀豔驚四座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第40節 楊府夜談(二)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第328節 遭遇戰英軍失先機 中華軍卡奇灣再戰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第35節 朱仙鎮第315節 武裝商船海峽立功 奧軍艦隊後撤求援第18節 紅月第32節 朝鮮使節第2節 奉皇命黃得功赴京 接家書吳克善朝聖第256節 奉天命幕府建鈔局 析孝道華使識倭人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第217節 納新術中西學互補 科學院女皇解衆疑第15節 暗戰(一)第9節 朝貢第222節 排外運動殺戮四起 伊藤仁齋巧柬藩主第四十三節第3節 風口浪尖(三)第19節 攝政王的選擇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20節 尾聲第214節 接玉牌成功受重託 拜王府志寧尋證據第15節 潛在規則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第三十九節第268節 聞徵朝歐洲使憂心 獻書信倭使挑民憤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73 催糧款官府押公田求說法農夫告御狀第12節 北方使者52 引山海南荒地得名受封號冒險家揚名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92 歷艱辛訪歐使回國迎親人總督擺盛宴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第2節 我們不會死的!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163 遇強敵衆將領攜手覓獵物蒙古汗親征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第十節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第7節 路(二)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第24節 登基第37節 揚帆第六節第20節 寧古塔將軍第365節 聞易主衆移民憂心 抵弗州詹姆斯賣乖第320節 整股市議員出主意 爲壟斷倆商揣聖意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第18節 再戰松山(中)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第30節 編制第36節 洛陽之戰(一)第32節 忙碌的四月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第22節 雙頭鷹第25節 大投資第三十七節第258節 聞死訊弘武帝神傷 論國策皇長子出彩第32節 朝鮮使節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第十四節第229節 更內閣中華起風雲 會重臣跛書生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