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節 駕龍艦施琅抵安曼 勤胡王華僑受封賞

無論約克公爵心裡抱着什麼樣的打算,中英兩國在印度洋上的一戰從任何角度來看都已成滿弓之勢不得不發了。弘武十二年(西曆1661年)三月,剛剛升任帝國海軍上將的施琅率領着由33艘戰列艦、20艘巡航艦、15艘護衛艦隊,以及運輸船和勤務艦共200餘艘船隻組成的印度洋艦隊浩浩蕩蕩地一路南下印度洋。其中施琅本人指揮包括有17艘戰列艦、11艘巡航艦及8艘護航艦組成的第一艦隊。另由海軍少將項鷹指揮由剩餘戰艦組成的第二分艦隊。

鹹腥的海風把白色的風帆吹得鼓鼓的,碧空之下施琅的旗艦“敖順”號就像一柄鋒利的劍在藍寶石一般的印度洋上留下了一道雪白的劃痕。平倭國、徵朝鮮,去年一年的戰績讓施琅離元帥的寶座僅剩下了一步之遙。不過他本人對在太平洋上的那幾場勝利並沒有太放在心上。在這位帝國上將看來真正能體現一個海軍將領武勳的地方是印度洋。惟有同英國海軍這樣的勁敵交鋒過纔不負於堂堂帝國上將的頭銜。想到這裡施琅的心中不由地燃起了熊熊的鬥志。這樣感覺讓他一下子彷彿又年輕了十歲。

是的,相比“年輕”的帝國海軍,施琅也算得上是一員老將了。作爲戰績僅次於現任海軍元帥李海的海軍二號人物,施琅隱約覺得自己呆在海上的日子不會太長了。甚至這一次的印度洋之戰極可能是他的收關之戰。因此無論是於公,還是於私,施琅都十分重視與英奧聯軍的這次交鋒。當然他本人亦對自己的艦隊充滿了信心。這次他總共從本土帶來了68艘戰艦,再加上鄭森的艦隊的8艘戰艦。中華軍這次在印度洋的戰艦總數達到了76艘,火炮共計4600餘門。這不僅創下了中華朝的歷史之最。更是與對手英奧聯軍不分伯仲。因爲英國艦隊雖裝備大量火炮但其本身的數量卻並不多,僅爲17艘戰列艦、8艘巡航、12艘護航艦,並分爲兩支艦隊。而奧斯曼的艦隊數量雖多,但每艘戰艦所配置的火炮卻並不多。平均下每艘戰艦僅20~30門炮,而其主力戰艦也不過40~50門火炮的規格。這與中、英兩國動輒七、八十,甚至一百多門火炮的主力戰艦可謂是天壤之別。

當然英奧聯軍還有兩支生力軍還是不容忽視的。那就是英國的私掠艦隊與阿拉伯的海盜。這些人雖然只是些烏合之衆但其單兵作戰能力卻絲毫不亞於正規海軍。甚至有些還遠甚於海軍戰艦。不過中華軍這方面也並非是孤軍作戰。除了南洋及印度洋的武裝民船外,中華帝國還有兩個歐洲藩屬國艦隊的加盟,那就是荷蘭艦隊與威尼斯艦隊。雖說威尼斯艦隊實力不及英荷兩國艦隊,但其在地中海有效地牽制住了奧斯曼的一部分兵力。此外埃及方面之所以能堅持至今,威尼斯艦隊可以說是功不可末。至於荷蘭艦隊更是同英國艦隊的夙敵。不用任何挑撥尼德蘭的提督都打心底裡希望將那些個英國海盜拿去餵魚。

剩下來的就是西班牙、葡萄牙、法國及瑞典等“中立”國家了。對於這些歐洲國家的脾性施琅十分清楚。這些人都是有奶便是孃的主。實力是唯一決定他們敵友關係的準繩。當然中華朝現在擁有者歐洲人急需的香料、茶葉和絲綢。光是爲了這些稀有的商品,歐洲諸國也不會輕易地違反他們的“中立”立場。更何況英國的《航海條例》早就把從北海到地中海沿岸的國家得罪了個遍了。不過抱着“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想法施琅對這些“中立”國家還是頗爲謹慎的。

就在施琅低頭思考着印度洋的局勢之時,副官尚貞走進了船長室報告道:“將軍,我們到安曼了。”

“知道了。來人更衣。”回過神來的施琅把筆一擱果斷地吩咐道。隨着施琅的一聲令下尚貞立刻就爲其取來了正式的套裝與御賜的配劍。

與此同時安曼的碼頭上卻是另一番熱鬧的場景。早就得知天朝大軍將要駕臨的安曼華僑半個月前就已經開始爲今日的接風做準備了。卻見若大個安曼港到處張燈結綵,原本擁擠在港灣內的漁船舢板也被一併清空用以恭候天朝鉅艦的蒞臨。而在碼頭上孟加拉灣附近的華商名流更是齊聚一堂。南獅北獅整裝待命只等艦隊抵達便恭迎龍王。

“來了!來了!天朝的大軍來了!”不知是誰先喊了一聲。碼頭上的人們立即就像是被人拿了脖子的鵝一樣一個個探着腦袋向着遠方的水天一色處張望起來。果不其然,只見海平面上出現了零星的幾個黑點。緊接着那些個黑點越來越清晰也越來越密集。不一會兒一馬當先的北海龍王“敖順”號乘風破浪着出現在了衆人的面前。豔陽下它那漆黑的船身閃閃發亮,船首那條雕刻精美的龍王像在浪花的映襯下彷彿真如蛟龍出海一般捍人心魄。

面對如此氣勢,碼頭上先是一片寂靜。緊接着便爆發出了一陣雷鳴般的鑼鼓聲。早已爲這一天不知排練過多少遍的舞獅隊更是卯足了精神羣獅狂舞起來。一時間時空似乎發生了扭轉,安曼彷彿成了中華海岸上的一個港口。經過十來年的經營這裡的一切都已經被打上了中華的烙印。不過對於生活在這裡的華僑來說惟有帝國的軍隊纔是他們在海外生存的保障。

轟隆隆,安曼港上響起了二十四聲禮炮。已然駛進港口的中華軍艦也以禮炮作爲了回禮。在場的商賈名流除了一部分常年在海上謀生的海商之外,還有不少從中原移民來此的農場主。這些人早年在中原時也不過是一些面朝黃土被朝天的農民而已。但此刻面對震耳欲聾的禮炮聲,他們卻面露喜色神態倨傲。相比之下一旁觀摩的歐洲商人臉色就要差得多。顯然中華艦隊的氣勢讓這些個海上民族心生了畏懼。誰都知道那幾聲禮炮不僅是爲歡迎中華印度洋艦隊而鳴的,更是在向大洋另一邊的那個帝國下戰書。

這“戰書”奧斯曼人有沒有聽到雖還是個未知數,倒是把周遭的印度人給下了一大跳。只見碼頭附近的村莊中一些個衣衫襤褸的印度人抱着腦袋,捂着耳朵驚恐萬分地四處逃竄着。彷彿真有炮彈落在他們頭上一般。直到一隊華人團丁趕到才阻止了他們繼續在這大喜的日子裡出醜。不過此時鄙夷的目光已經出現在了每一個外國人的眼中。這其中當然也包括了謙謙有禮的中國人。這是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文明人”的眼中惟有強者才稱得上“文明”,弱者只能是野蠻、愚昧的代名詞。

當施琅等人下船踏上安曼碼頭時,附近出醜的印度人早就已經被團丁呼嚇着匍匐在地了。不過中華軍的官兵們卻正眼都沒瞧這些人一眼。顯然這些弱者引不起他們的興趣。惟有將強者踩在腳下才能讓這些華夏男兒熱血綠色。

“印度商務總管楊辛榮、安曼節度使趙志誠,參見施大將軍。”人羣中兩個中年男子大步上前恭敬地行禮道。

“哦,你就是勤胡帝受封的趙志誠?”施琅望着眼前一身戎裝的趙志誠眼睛一亮道。

“回將軍,在下正是趙志誠。不過在下與手下的弟兄們出兵並不是爲了莫臥兒帝而是爲了我中華僑民。”趙志誠一個抱拳不卑不亢地回答道。

原來就在施琅率部徵倭平朝之時,印度次大陸上亦發生了一場扣人心魄的政變。前任莫臥兒皇帝沙賈汗乃是印度歷史上的有道明君。他不僅喜好東征西討,擅長詩詞繪畫,同樣也是一個癡情君王。爲了紀念自己的寵後蒙泰吉·馬哈爾沙賈汗斥巨資建造了*最優雅、最富浪漫風格的陵墓——泰姬陵。然而自1657年9月起這位帝國的主宰者突然身患重病臥牀不起。其子奧朗則布乘機發動政變逼迫沙賈汗退位並將其軟禁在了泰姬陵旁的阿格拉城堡。

雖然數個月後沙賈汗悄然病逝,奧朗則布也於1658年登基稱帝。但沙賈汗的另外三個兒子達羅·悉喬、穆拉德·巴克什、沙·舒查卻並不承認奧朗則布是帝國的合法君王。於是圍繞着帝位,沙賈汗的四個兒子展開了殊死搏鬥。而值得玩味的是在這場莫臥兒帝國的帝位爭奪戰中,各方無一例外地都聘請了外國僱傭軍作戰。像達羅·悉喬請的是西班牙僱兵、穆拉德·巴克什與沙·舒查則用英國的探險隊助陣。面對荷槍實彈的幾個兄弟,奧朗則布自然不願意屈居人後。而他所聘請的正是多次幫助莫臥兒軍隊征討土匪的華僑民團。

對於奧朗則布的邀戰趙志誠本還是有些猶豫的。畢竟民團的士兵都是中華子弟。沒有理由爲了胡人的內戰而平白流血。但當他得知奧朗則布的兩個兄弟找了英國人助戰之後,立即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爲不讓英國人有在印度立足的機會,趙志誠欣然答應了奧朗則布的邀請。相比歐洲人那些由亡命徒、海盜組成的“探險隊”,趙志誠的民團無論是在紀律上,還是在戰鬥力上都遠勝對方一籌。再加上商業協會所提供的充足彈藥。華僑民團一路以壓倒性的優勢好好地教訓了一番那些以爲放幾聲鳥槍就能把東方人嚇跑的紅毛夷。有了天朝的神兵相助奧朗則布對付起他那三個兄弟來自然也像是砍瓜切菜一般駕輕就熟。

大約就在施琅平倭後不久,印度的局勢也開始趨於平穩。眼看保住了帝位的奧朗則布當然少不了要好好酬謝一番來幫忙的中國人。而香江商業協會也趁此機會向奧朗則布提出了諸多“非分之想”。出乎衆人意料的是這位莫臥兒皇帝十分爽快地答應了香江商業協會的請求。不僅將安曼、錫蘭諸港“租界”給了香江商業協會,而且允許中國商人在其首都德里以及孟買等重要城市進行貿易。奧朗則布的這些大方舉措一方面是爲了酬謝中國人這次在軍事上的幫助。另一方面,他與三個兄弟間對帝位的爭奪使得莫臥兒帝國元氣大傷。而莫臥兒貴族本就是蒙古人,雖然佔據了印度數百年卻從未真正溶入印度文明。加之其父沙賈汗在去世前曾敗於波斯人之手。因此其周遭依附的一些土王部落均已產生了異心。爲了應付那些個蠢蠢欲動的土王部落,奧朗則布急需組建一支火器部隊爲己所用。

爲此奧朗則布在滿足香江商業協會的同時,還冊封趙志誠爲扎吉達爾,希望他能爲其訓練新軍。對於莫臥兒帝拋來的高官厚祿趙志誠本想婉言謝絕的。卻不想帝國殖民司卻示意其接受莫臥兒帝的冊封。此外朝廷還另外任命他爲安曼節度使,統領孟加拉灣地區陸上的軍務。

這一切施琅自然是早在出發之前就從殖民司的口中聽說了。又或許是趙志誠出身野戰軍的原因,施琅打從兩人一碰面起就對這個身材不高卻一身凜氣的漢子心存好感。只見他一個抱拳哈哈笑道:“好個爲我中華僑民!長咱華人的威風!”

“將軍過獎了。比起將軍徵倭平朝來。趙某這兒只能算是小打小鬧了。”趙志誠謙遜地說道。

可施琅卻毫不爲意地努了努嘴道:“徵倭平朝算得了什麼!不過是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蛤蟆。不打吧,它蹦達得荒。打了吧,也算不得什麼英雄好漢。還是印度洋好啊。這纔是男子漢大丈夫建功立業的好地方。”

聽施琅這麼一說,連同趙志誠在內的一干人等都發出了一陣轟笑。惟有其身後的幾個參謀和監軍低頭不語。對此施琅本人顯得毫不在意。他的性格就是這副德行,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更重要的是他知道就算女皇本人在場聽到這話也會和大家一樣一笑了之。眼見着現場的氣氛活躍了不少施琅不由地向四周掃了一眼,似乎是想起什麼似地向一旁的楊辛榮問等人問道:“這怎麼沒見鄭森那個小子呢?”

施琅早年雖從於鄭家,但在帝國海軍之中,無論是軍銜還是資歷其都在鄭森之上。因此此刻施琅直呼鄭森爲“那個小子”衆人也不以爲意。只見那楊辛榮上前一步拱手道:“稟將軍,鄭提督打食去了。”

【……298駕龍艦施琅抵安曼 勤胡王華僑受封賞 文字更新最快……】@!!

()

95 使團船隊逆流北上畫家醉心長江美景第33節 求援94 防隱患蕭尚書柬言爲愛婿楊國公面聖第33節 交易第13節 楊紹清的心願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第331節 遇援軍英軍得解圍 謊稱援施琅勸盟友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第36節 密談28 十六鋪口當家行禮水城上下市民選官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三十二節第274節 臨大敵朝鮮忙黨爭 中華軍月夜登仁川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第12節 北方使者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第三十節63 爭標段晉商巧貸款爲商務倭朝遣特使36 御花園女皇訓皇子科技宮尚書示專利第5節 痢疾!第288節 內閣廳太沖議封建 御書房來賀獻民律第9節 盛宴(四)29 威尼斯謀略蘇伊士中華朝指染愛琴海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158 退冬營三桂造防線碰釘子藩酋籠羅剎第33節 交易77 御花園二女論社稷石巢園東林議對策92 歷艱辛訪歐使回國迎親人總督擺盛宴第7節 銅錢62 黃太沖怒駁僞科學北諸府籌備開棧道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第1節 染血的臺階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第270節 對列強父子齊護國 設總督秦津忙漢化200 南洋艦隊北上覆命西北軍團圍追準匪第2節 我們不會死的!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第37節 理想與野心105 歐洲博士開壇講課中原書生針鋒相對第262節 回皇女夫之巧解圍 爲皇家宗羲擬新法第368節 四奔走法王欲結盟 爲南美羣臣生歧義第32節 朝鮮使節第35節 朱仙鎮第34節 歸德之戰第18節 血腥的鬧劇(上)第40節 對馬基地第11節 大同義軍(上)第8節 稅制第304節 整吏治法王提新人 憂財政總監進忠言149 奪三城奇正相呼應無音訊敵酋失蹤影第33節 芝蘭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第18節 羅馬交流雞同鴨講薩城參觀豔驚四座第3節 風口浪尖(三)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第216節 司法院新制愁百官 道法之說重現中原92 歷艱辛訪歐使回國迎親人總督擺盛宴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第37節 洛陽之戰(二)第244節 爲霸業內閣擬計劃 尋金礦百姓闖關東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123 爲商會家明挽局勢求貸款男爵忙奔走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第31節 蜀中大西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第331節 遇援軍英軍得解圍 謊稱援施琅勸盟友第371節 遊南北喬三少挑刺 爲民權顧議員上書第16節 紅夷橫行黃金海岸使團終抵第勒尼安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18節 羅馬交流雞同鴨講薩城參觀豔驚四座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310節 憂股市兩士起爭執 見女皇將軍求幫助第1節 私掠艦隊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125 互謀利議員達共識嘆現狀尚書勸黨魁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第213節 御書房紫軒析局勢 午門外鄭森求面聖第三十五節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1節 殿前論戰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第16節 暗戰(二)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第22節 燕京騷亂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139 世澤憂嘆商人戰爭存古堅持軍人職責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297節 欲效華博士進直言 析戰局王室圖雙贏第39節 搏弈之間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第34節 百舸爭流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
95 使團船隊逆流北上畫家醉心長江美景第33節 求援94 防隱患蕭尚書柬言爲愛婿楊國公面聖第33節 交易第13節 楊紹清的心願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第331節 遇援軍英軍得解圍 謊稱援施琅勸盟友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第36節 密談28 十六鋪口當家行禮水城上下市民選官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三十二節第274節 臨大敵朝鮮忙黨爭 中華軍月夜登仁川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第12節 北方使者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第三十節63 爭標段晉商巧貸款爲商務倭朝遣特使36 御花園女皇訓皇子科技宮尚書示專利第5節 痢疾!第288節 內閣廳太沖議封建 御書房來賀獻民律第9節 盛宴(四)29 威尼斯謀略蘇伊士中華朝指染愛琴海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158 退冬營三桂造防線碰釘子藩酋籠羅剎第33節 交易77 御花園二女論社稷石巢園東林議對策92 歷艱辛訪歐使回國迎親人總督擺盛宴第7節 銅錢62 黃太沖怒駁僞科學北諸府籌備開棧道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第1節 染血的臺階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第270節 對列強父子齊護國 設總督秦津忙漢化200 南洋艦隊北上覆命西北軍團圍追準匪第2節 我們不會死的!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第37節 理想與野心105 歐洲博士開壇講課中原書生針鋒相對第262節 回皇女夫之巧解圍 爲皇家宗羲擬新法第368節 四奔走法王欲結盟 爲南美羣臣生歧義第32節 朝鮮使節第35節 朱仙鎮第34節 歸德之戰第18節 血腥的鬧劇(上)第40節 對馬基地第11節 大同義軍(上)第8節 稅制第304節 整吏治法王提新人 憂財政總監進忠言149 奪三城奇正相呼應無音訊敵酋失蹤影第33節 芝蘭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第18節 羅馬交流雞同鴨講薩城參觀豔驚四座第3節 風口浪尖(三)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第216節 司法院新制愁百官 道法之說重現中原92 歷艱辛訪歐使回國迎親人總督擺盛宴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第37節 洛陽之戰(二)第244節 爲霸業內閣擬計劃 尋金礦百姓闖關東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123 爲商會家明挽局勢求貸款男爵忙奔走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第31節 蜀中大西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第331節 遇援軍英軍得解圍 謊稱援施琅勸盟友第371節 遊南北喬三少挑刺 爲民權顧議員上書第16節 紅夷橫行黃金海岸使團終抵第勒尼安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18節 羅馬交流雞同鴨講薩城參觀豔驚四座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310節 憂股市兩士起爭執 見女皇將軍求幫助第1節 私掠艦隊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125 互謀利議員達共識嘆現狀尚書勸黨魁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第213節 御書房紫軒析局勢 午門外鄭森求面聖第三十五節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1節 殿前論戰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第16節 暗戰(二)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第22節 燕京騷亂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139 世澤憂嘆商人戰爭存古堅持軍人職責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297節 欲效華博士進直言 析戰局王室圖雙贏第39節 搏弈之間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第34節 百舸爭流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