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公試

江南初冬的天空晴朗而又深邃,就象印度洋上湛藍的海水。但對這片天空底下生活着的人們來說印度洋上發生的事情只是一些遙遠的傳說罷了。這裡的年輕人不會象廣東福建沿海的年輕人那樣爲了那個傳說中的寶船遠洋出海。倒是即將到來的會試成了江南的年輕人最感興趣的話題。

“闢疆,你們工部考覈的公文發下來了吧。給我瞧瞧怎樣?”小院中侯方域躍躍欲試的問道。雖然通過錢謙益的推薦他同冒闢疆都順利的入朝爲官。一個出任光祿寺少卿,一個出任工部工程司的郎中。但前些日子吏部已經下發了公文要求各部中未經過科舉考試的官員接受內部考覈既所謂的“公試”。未通過考試的人員將被削去品級,降爲吏。而各部成績前十名的官吏則有資格參加殿試。對於吏部的這個決定在大多數人看來這是天經地義的事。畢竟一個朝廷命官沒有通過科舉也是很難服衆的。而侯方域等被特別錄取江南士子們更是對這次的考試異常重視。都希望能考出個好成績來證明自己取得官位靠的是自己的實力。況且能參加殿試也是一個不小的誘惑。

“發下來了啊。這幾日我正在準備考試呢。喏,這是我們工部的學習材料。”冒闢疆將一打考綱丟給了侯方域。只見考綱上滿是記號與註釋。一旁還有冒闢疆自己整理的筆記。以及一些建築物的圖紙。

“天那,你們工部的學習考綱這麼詳細。喂,喂,密之他該不會是想讓你們工部的人集體作弊吧。連答案都告訴你們了。你瞧,我們禮部的考綱才那麼一點。太不公平了吧。”翻了幾頁考綱後侯方域不滿的大叫道。

“你瞎說什麼呢,”冒闢疆把考綱一把奪回辯解道:“我們工部的考的東西同其他各部有很大的不同。其中牽涉了水利、機關、建築等等諸多事項。不但要加考格物,末了還要寫一篇關於建築的論文上交工部尚書審覈。哪兒有你說的那麼容易。想要考綱的話問禮部的錢尚書討去啊。不如這樣吧。你讓香君找她的金蘭姐妹柳夫人幫幫忙。看看能不能幫你討到些消息。”

聽冒闢疆這麼一說侯方域連忙討好着看了一眼身邊的夫人。卻見李香君瞪了他一眼道:“你們兩個不正經的,不好好想着如何應考。倒是算計着如何作弊。哼,太讓人失望了。”

“夫人息怒,夫人息怒。我怎麼敢呢。憑我侯方域的文才,學識還需要作弊嗎。等着瞧吧,到時候我定會連中三元,考個狀元回來給夫人。人家問起來你是怎麼考取狀元的啊?我就回答是我夫人配讀的功勞。”侯方域自信滿滿的說道。李香君聽他這麼一胡說臉頰頓時就紅了起來,啐了一口罵道:“不正經,不怕人家笑話嘛。再這樣不理你了。”

“怎麼侯相公又惹姐姐生氣了嗎?來來嚐嚐我用桃汁、瓜汁熬的青糖消消氣吧。”聽到兩人吵鬧的董小婉溫柔的一笑將茶點端給了衆人。然後順從的坐在了自己夫君身邊看着他品嚐着自己精心製作的點心。看着象大紅琥珀一般的冒闢疆心裡一陣甜滋滋的。董小婉無疑是個完美的妻子。這些日子她不但操持家務更是幫助自己整理的了不少材料。所謂“添香可以夜讀書”,能有這樣的妻子可以說是此生無憾了。

“還是小婉做的點心好吃啊。闢疆,你可真有口福。”侯方域邊吃邊讚歎道。一旁的李香君也不惱只是嘆了口氣說道:“小婉的手藝我可比不了。想當年你們兩個同方公子、陳公子一同去迎翠樓看我們時不是每次都點名要嘗小婉的手藝嗎。那時候是多麼的熱鬧啊。如今也只剩下我們幾個了。”

“這好辦,如今密之已經從廣東回南京了。只不過這些日子忙着處理工部的公務。改日等他和錢大人有空。大家再聚一聚吧。”冒闢疆連忙提議道。這次他同方以智一同進入了工部。由於方以智原本就是翰林院檢討以及雲山學院的教授。因此順理成章的就被任命爲工部左侍郎。官銜比冒闢疆等人高出了好幾級。但這並不影響他們之間的友誼。就象錢謙益雖然是禮部尚書依然會經常同復社中的人聚會。

“可惜,陳公子一直留在隱居宜興鄉間不肯來南京啊。”李香君的一聲嘆息讓冒闢疆和侯方域不禁陷入了沉思。冒闢疆放下了手中的茶杯嘆了口氣問道:“貞慧他到現在都不肯出仕嗎?”

“是啊,密之和宗羲他們都去找過他。可是都被他嚴詞拒絕了。他也沒有加入當地的議會。據說他現在整日坐臥村中小樓,以書爲伴。偶爾還會評譏朝政。”侯方域黯然的說道。他和冒闢疆都清楚陳貞慧對於孫露出任首相很是不滿。不僅僅是因爲孫露是個女人,更是因爲她是個掌握兵權的武將。在陳貞慧看來孫露無疑是當年曹操的翻版。甚至比曹操還可惡。曹操都沒讓皇帝籤什麼《憲誥》之類的東西。還搞什麼議會和陪審團。但江南儒林亦有不少的士子支持孫露。方以智、黃宗羲、沈廷揚等人都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而孫露本人這半年來所作所爲也是可圈可點。廢除人頭稅等一系列的舉措讓她在下層百姓中的口碑還算不錯。這次“神策門事件”雖然殺了不少人。但其也是證據確鑿讓人辯無可辯。她更沒有假借此事大肆株連打擊異己,而是及時穩定了江南的局勢。因此江南儒林對孫露的評價也是矛盾不已的。

眼見氣氛有些沉重董小婉連忙轉了話題說道:“既然侯相公和李姐姐都這麼喜歡這點心。我在廚房裡還有一些。待回兒讓下人打包給你們帶回去吧。”

“呀,這怎麼好意思呢。我們這次來連禮物都沒帶。這倒好到你這兒又是吃又是拿的。”李香君也意識到了自己提起了一個令人不愉快的話題。於是連忙順着董小婉的話將話題扯開了。其實李香君清楚侯方域和冒闢疆這些日子都在爲陳貞慧擔憂。生怕生性梗直的陳貞慧會因爲某些過激的言論而引來殺身之禍。想當年陳貞慧與吳應箕等人共同起草《留都防亂檄》,揭發閹黨阮大鉞的罪狀。結果阮大鉞在任兵部尚書後便誣陷陳貞慧犯有叛逆之罪,令緹騎將他們逮捕。吳應箕不幸瘐死於獄中。經多方奔波呼救,陳貞慧終被營救生還。現在的首相孫露實力不是當年的阮大鉞可以匹敵的。而且她在民間的口碑還算不錯,又擁有軍功握有兵權。很難想象陳貞慧要是真的惹惱了粵黨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沒事的,我經常做點心留給闢疆當夜宵。他們這些日子又要做事又要讀書很是辛苦啊。”說着董小婉便吩咐下人將點心打包交給了李香君的侍女。之後她又轉而向侯方域好奇的問道:“侯相公啊,我們闢疆這幾日爲了準備考試可是絲毫不敢鬆懈。聽李姐姐說你們禮部發的考綱也很有趣啊。不如說來聽聽吧?”

“有趣?也只有香君會說那些東西有趣吧。我可是看得頭都大了,”侯方域苦笑着說道:“我以前只知道除了大明之外。北邊有瓦剌、蒙古諸國;西有天竺;南有暹羅、緬甸、安南諸國;東有朝鮮、日本。從來不知道原來這世上的國家遠不止這些。西邊還有個莫臥爾帝國、奧斯曼帝國、非洲諸國、歐洲諸國。他們的習俗,禮儀,宗教各不相同。這些國家與本朝素無來往。可如今大明要同他們一一通商。作爲禮部以後將同這些國家打交道。所以一定要熟悉這些國家的情況。前些日子錢大人還特地讓我們同那些個傳教士瞭解各國情況。現在才發現這世界還不是一般的大啊。”

“這我也聽說了。廣東雲山書院的士子還編了本《海國志》來介紹各諸侯國的情況。不過那本書也引起了不少爭議啊。特別是這書說‘中國四夷乃僅亞洲之一隅,大地八十分之一耳。’還說‘天下列國紛爭,中國亦乃一諸侯。’惹得不少學者引經據典奮起反駁。現在江南爲了這本書可是鬧得沸沸揚揚的。”冒闢疆聽侯方域這麼一說立即就想到了最近在江南廣爲流傳的《海國志》。如今“海國之爭”已經替代先前的“神策門事變”和“陪審團”成了江南最熱門的話題。年輕人爲能看到新的事物感到興奮和好奇。年長的學究都不能接受這種大逆不道的言論。幾千年來聖人的教訓告訴他們天下就是他們腳下的這片土地,中原就是世界的中心,其他都是蠻夷。雖然大明已不再擁有中原。但只要征服了中原就是奪取了天下,實現了大統。大明依然會是天朝上國。可《海國志》卻說就算統一了中原中國依然只是一個“列國”而不是天朝上國。這種言論無疑是在挑戰原有的萬世法。因爲儒家的學說不少都是建立在“大一統”基礎上的。如果中國不再是世界的中心那麼許多理論也就不再成立了。

“何止是沸沸揚揚啊。不少學究紛紛上書朝廷要朝廷治那些寫《海國志》的學子們的罪。”侯方域喳了口茶慢悠悠的說道。

“那朝廷是何反應呢?那雲山學院同那粵黨可是關係密切啊。”冒闢疆皺着眉頭問道。他這麼說其實已經算很含蓄了。誰都直到雲山學院的後臺是粵黨也就是現任的首相孫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海國志》所講的其實就是粵黨的立場。

“朝廷目前,沒有什麼明確的表示。只是安撫了一下那些個學究。但也沒有治雲山學院罪。”

“你是說朝廷這麼做是何用意?”冒闢疆壓低了聲音問道。此刻坐一旁的李香君朝董小婉打了個手勢,她連忙起身隨着李香君悄悄的退了出去。於是院子裡只剩下了侯方域和冒闢疆兩人。

“闢疆,現在各地的鄉試都開始了吧?”對於冒闢疆的疑問侯方域並沒有正面回答。

“開始了吧。可這同朝廷的態度有什麼關係?朝廷若是真要按照粵黨的這些論調影響士子們的考試。那他們應該趁此機會大肆鼓吹纔是。朝廷也應該跟着宣揚。可是目前朝廷並沒有偏向任何一邊啊。”冒闢疆不解的問道。

“我們這次‘公試’的成績在‘會試’之前就會被公佈了不是嗎?這是我們禮部發下來的考綱。你好好看看吧。”說罷侯方域從袖子中拿出了一本小冊子遞給了自己的好友。

冒闢疆疑惑着翻開了小冊子看了一邊,不由臉色一變驚訝的問道:“這,這,這上面的論調同那本《海國志》幾乎如出一轍。難道朝廷想…”

“準確的說應該是我們的首相大人想利用這次的‘公試’做範本。”侯方域直言不諱的打斷了冒闢疆的猜測繼續說道:“剛纔你們工部的考綱我掃了一眼。同雲山學院中使用的教材很相似。只不過你們工部所考的許多內容很特殊,纔沒象其他各部的考綱顯得那麼的明顯。我連戶部的考綱都已經看過了。許多東西完全就是廣東的一套。相信其他各部包括司法院的情況也差不多。”

“難道那女人想讓天下就只講她一家之言嗎!天下士子會讓她就此如願以嘗嗎?”冒闢疆現在總算也轉過彎來了。但一想到孫露在此事上用心之深,不由的也有些心生反感。

“不,她這是要朝堂只講她一家之言。這是任何一個上位者都會做的事情。至於天下士子嘛。你我現在已經入朝爲官。不研習她發下來的東西。難道真要學貞慧那樣拒不出仕嗎?闢疆,這麼做是否值得啊。”侯方域擺擺手道。

卻見冒闢疆沉默了半晌喃喃的問道:“方域,我們這麼做真的正確嗎?貞慧說的不無道理。如今的朝堂君不君,臣不臣。那女人又居心叵測破壞朝綱。但看着密之和宗羲他們全身心的投入朝廷的政事之中。我又覺得他們說的對。朝廷正在用人之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寒窗苦讀就是爲了爲朝廷效力。現在又有了這樣的事。我不知道貞慧他們會如何看待我們。”

“闢疆,大明的半壁江山還在靼子手中。而現在的朝廷雖然只佔據南方。但百廢待興,吏治清明,百姓歸心。這不是以前的崇禎朝可以比的,更不是那個弘光朝可以比的。就象密之所說的我們是在爲朝廷效力,以天下爲己任。所以沒什麼好猶豫的。還是好好考慮一下如何寫一篇好文章吧。”侯方域意味深長的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關於這次的公試他已經研究了很久了。通過這些日子所發生的一系列事件聯繫自己手中的考綱。此刻的侯方域有信心寫出一篇能打動那位首相大人的文章來。

【……】@!!

()

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139 世澤憂嘆商人戰爭存古堅持軍人職責第274節 臨大敵朝鮮忙黨爭 中華軍月夜登仁川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第14節 同氣聯枝(下)162 準軍大營父子脫逃翁金河畔滿漢再遇第36節 洛陽之戰(一)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第25節 孟津渡口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第43節 桑稻之爭(三)第240節 中華使會場巧周旋 詹姆斯跨海送情報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第四十四節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第327節 下決心施琅意決戰第4節 橘子與枳子第46節 忠烈廟第十六節第269節 施將軍領命徵朝鮮 大維其召見中華使第二十一節第35節 朱仙鎮第9節 朝貢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58 司法院苦嘆法不全老百姓樂道青天眼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第2節 帝都風雲(二)第295節 爲求援英使表忠心 牽歐洲女皇扶島國第10節 《乙酉憲誥》第21節 山海關第1節 姻親之盟第23節 賜名第11節 大同義軍(上)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第二十一節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185 蘇伊士公爵會公爵歐羅巴君主助君主第十六節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第279節 哥薩克奇襲中華營 夏完淳暗自愁補給第13節 血染東直門158 退冬營三桂造防線碰釘子藩酋籠羅剎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第20節 關中雙雄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第三十五節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第34節 歸德之戰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第30節 隆武皇帝(下)104 女皇重薦殖民司長紫軒暢談東瀛經略第29節 南夷與胡虜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58 司法院苦嘆法不全老百姓樂道青天眼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第310節 憂股市兩士起爭執 見女皇將軍求幫助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第272節 朝鮮王改革頻受阻 士林派大殿除政敵第6節 盛宴(一)141 議西北軍部擬方案拉民心女皇提口號第8節 銀圓第262節 回皇女夫之巧解圍 爲皇家宗羲擬新法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第24節 第二屆國會第17節 國會(一)119 藩屬國四方來朝賀男爵爺驚羨中華制第三十五節第16節 八旗眷屬第306節 奉皇命俄使抵託城 爲領土兩使起爭執第4節 狗熊?英雄?138 受重託鄭森押黃金苦守關完淳終升遷第344節 傳皇子女皇嚴訓斥 見聖上學士報喜訊165 多爾博橫掃準軍營蒙古兵暈頭互殘殺155 沙俄司令小窺北疆蒙古大汗草原起誓第34節 百舸爭流第11節 禪智寺第223節 中華毛利會戰高鬆 德川光國陣前受傷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第二十七節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第5節 痢疾!第14節 漢奸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第25節 山西烽火(一)第13節 血染東直門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第3節 風口浪尖(三)第四十節第21節 楊祖潤淺探共和制顧寧人深思倡廉政
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139 世澤憂嘆商人戰爭存古堅持軍人職責第274節 臨大敵朝鮮忙黨爭 中華軍月夜登仁川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第14節 同氣聯枝(下)162 準軍大營父子脫逃翁金河畔滿漢再遇第36節 洛陽之戰(一)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第25節 孟津渡口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第43節 桑稻之爭(三)第240節 中華使會場巧周旋 詹姆斯跨海送情報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第四十四節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第327節 下決心施琅意決戰第4節 橘子與枳子第46節 忠烈廟第十六節第269節 施將軍領命徵朝鮮 大維其召見中華使第二十一節第35節 朱仙鎮第9節 朝貢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58 司法院苦嘆法不全老百姓樂道青天眼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第2節 帝都風雲(二)第295節 爲求援英使表忠心 牽歐洲女皇扶島國第10節 《乙酉憲誥》第21節 山海關第1節 姻親之盟第23節 賜名第11節 大同義軍(上)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第二十一節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185 蘇伊士公爵會公爵歐羅巴君主助君主第十六節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第279節 哥薩克奇襲中華營 夏完淳暗自愁補給第13節 血染東直門158 退冬營三桂造防線碰釘子藩酋籠羅剎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第20節 關中雙雄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第三十五節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第34節 歸德之戰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第30節 隆武皇帝(下)104 女皇重薦殖民司長紫軒暢談東瀛經略第29節 南夷與胡虜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58 司法院苦嘆法不全老百姓樂道青天眼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第310節 憂股市兩士起爭執 見女皇將軍求幫助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第272節 朝鮮王改革頻受阻 士林派大殿除政敵第6節 盛宴(一)141 議西北軍部擬方案拉民心女皇提口號第8節 銀圓第262節 回皇女夫之巧解圍 爲皇家宗羲擬新法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第24節 第二屆國會第17節 國會(一)119 藩屬國四方來朝賀男爵爺驚羨中華制第三十五節第16節 八旗眷屬第306節 奉皇命俄使抵託城 爲領土兩使起爭執第4節 狗熊?英雄?138 受重託鄭森押黃金苦守關完淳終升遷第344節 傳皇子女皇嚴訓斥 見聖上學士報喜訊165 多爾博橫掃準軍營蒙古兵暈頭互殘殺155 沙俄司令小窺北疆蒙古大汗草原起誓第34節 百舸爭流第11節 禪智寺第223節 中華毛利會戰高鬆 德川光國陣前受傷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第二十七節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第5節 痢疾!第14節 漢奸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第25節 山西烽火(一)第13節 血染東直門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第3節 風口浪尖(三)第四十節第21節 楊祖潤淺探共和制顧寧人深思倡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