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

確實沒人能真正體會得到中華帝國內心的矛盾與彷徨,但始終都有人觀察着中華帝國的一舉一動。??他們中有些人含有善意,有些人懷揣惡意,有些心懷敬仰,有些則帶着有色眼鏡。??可無論是哪兒一種這些觀察都從側面構成了中華帝國的另一個面另一種風情。??甚至有的連中國人自己都未曾注意過。

“親愛的約翰,很高興能與你恢復通信。??漫長的印度洋戰爭阻礙了我們之間的聯繫。??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這也讓我有足夠的時間收集在中國的見聞同你分享。??我知道你一向對傳教士們關於中國的描述嗤之以鼻。??認爲那些教士不夠誠實,認爲法國的那些重農主義者在捏造事實。??所以我在寫信時總在想但原這上面的東西不要讓約翰看着犯困。

好了就像中國人經常說的那樣讓我們‘言歸正傳’。??從你上一次的來信中我得知你爲著名的輝格黨領袖莎夫茨伯裡伯爵醫好的怪病,並幸運地成爲了伯爵的助手。??而且在伯爵的資助下你還開始了《人類理解論》的創作。??聽到這些我真是替你高興。??我早就說過相比做一個醫生,約韓你更適合成爲一名哲學家一名政治家。??而現在的英國也確實需要有這樣一個人能將英國社會目前所普遍流行的觀念用一種完整的邏輯結構將這些零散的觀念組合到一起。

雖然我早就知道約翰你是個經驗主義者,但我相信在著書過程中必要理論論證還是不可缺少的。??而我作爲中華帝國地皇家學士。??恰恰有幸出入這個國家的上流社會接觸各式各樣的學者、文官以及將軍,並且以一個外來者的身份來參與一場東方式的政治哲學辯論。??同歐洲一樣一切的起因源於現實個人訴求與傳統利益分配的矛盾,不過在中國這導火鎖卻是由中華帝國地締造者弘武女皇親手點着的。

或許你在別處已經聽說過有關這位東方女皇地諸多奇聞逸事。??不過在這裡我要明確地聲明弘武女皇既不是示巴女王,也不是伊麗莎白一世或伊莎貝爾一世。??就我的觀察她是一位充滿激情與果敢的改革者。??這一點從她對中華帝國的一系列設計中就可以一窺端疑。??由於女皇和她的追隨者均來自帝國的東南沿海,那裡的人們思想開放並且樂於接受外來文明特別是歐洲文明地啓發。??這其中荷蘭、葡萄牙作爲最先在中國建立貿易據點歐洲國家對中國人的影響也就特別的明顯。??因此你可以毫不費力地從中華帝國的現有制度中看到荷蘭共和國的一些影子。??對此弘武女皇也曾在私下裡向我坦言說,明帝國崩潰的原因並非只是某個君王的放縱或是某個奸臣的弄權,而整個天朝制度地缺陷。??所以帝國需要借鑑歐洲的一些經驗來構築新的制度。??我當時便提出說在歐洲有許多人羨慕中國的制度認爲那是完美的**政體。??女皇卻不置可否地微笑說,中國人確實已將**政體發揮到了及至。??我本人也堅信這世上找不出能比天朝制度更爲完美的**政體,但‘完美’地另一層意思就是無須創新,亦可理解爲‘死亡’,正如就算現在有一個國家完全按照中國的模式執行**政體最終走向的結果也只是像明帝國那樣崩潰而已。??顯然弘武女皇的這段話足以駁倒現在歐洲任何一個**政體的支持者。

聽到這裡你或許會奇怪既然弘武女皇如此厭惡**政體那她又爲什麼要登基稱帝王。??這樣的疑問也曾有荷蘭學者當着女皇的面提出過。??女皇的回答卻是,中華的人民需要一個君主所以朕遵照他們的意願登基稱帝。??約翰,你或許會說這是一種詭辯,但我卻要說這是一種東方式地智慧。??畢竟要讓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地國家突然轉變成共和制度是對民衆傳統信念的一種挑戰。??任何一個明智地政治家都不應該去輕易挑戰這一極限。

不過矛盾始終還是存在的。??畢竟議會、憲法、市民自制這些制度與理念在中國傳統的制度中從未出現過。??雖然這些制度幫助中華帝國解決了傳統政體中的一些致命弊病,但中國人的自負讓他們無法接受自己受到其國家制度啓發的事實。??或者更爲確切的說中國文人驕傲的認爲華夏文明是這世界上唯一高等的文明,一切事物都已包含在他們引以爲傲的文化之中,根本用不着我們這些‘蠻夷’來教授他們什麼。??爲此中華帝國的學者們千方百計地想從中國的歷史中國的學說中找出相關的蛛絲馬跡以證明中華帝國目前的體制乃是受了華夏上古文明的啓發。??誠然他們從古代文獻中尋找出的實例多少有些牽強附會斷章取義。??但就純理論研究上來說,中華學者們對憲政制度的論證還是值得我們參考的。

同歐洲一樣中華學者首要論證的也是國家的起源。??對此中華的學者引用了古代法家學派的哲人管子關於國家起源的論述,‘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別,未有夫婦妃匹之合,獸處羣居。??以力相徵,於是智者詐愚,強者凌弱,老弱孤弱,不得其所。??古智者假衆力以禁強虐而暴人止,爲民興利除害。??正民之德,而民師之。??……上下設,民生體,而國都立矣。??是故國之所以爲國者,民體以爲國。??’這段話與霍布斯先生通過‘每個人對每個人的戰爭’的假設,推導出集體訂約,組成國家,將個人的自然權利交給君主的結論極爲相似。??雖然一些中國文人也指出不管是管子還是中國的其他聖賢都沒明確地提出過‘締約立國’的說法。??但以洪武女皇爲首的南方文人卻認爲就算沒有確切的成文契約,中國也存在着‘君權民授’地不成文傳統。??證據就是在中國歷史上不少朝代政權的更替主要是由民意來左右而非所謂的貴族血統。??既印證了中國的一句諺語‘得民心者得天下’。

由於中國人在‘君權神授’還是‘君權民授’的問題上並不像歐洲存在着那麼尖銳的分歧。??因此他們很順利地就能從‘君權民授’推論到憲政制度。??用古代聖賢之王黃帝的‘明臺之議’。??堯地‘衢室之問’。??舜的‘告善之旌’,禹地‘諫鼓於朝’。??湯的‘總街之庭’來解釋議會制度的合法與合理性。

通過以上種種描述約翰你可能已經看出了一些問題的。??首先中國人關於立憲政體的論證並非繼承於某一系統的學說,而是通過對各個學派的梳理爲目前中華帝國地制度做理論上的註解。??按照我的一箇中國朋友顧的是說法就是‘儒家爲體,法家爲用。??道家作招牌,西學做補充’。??其次。??在論證過程中中國的學者總是用格言、警句代替縝密的邏輯,用思想家的語錄代替實證性的推導和理性地思考。??這就使得中國人的研究帶着濃烈的教條主義色彩。??而最爲重要的一點就是這一切的論證都是以‘君權’爲前提的。??在歐洲人們所追求地立憲是民衆的立憲,主動權在民衆。??反觀中國立憲的主動權卻還是在君主手裡。??君主的道德魅力依舊是這個國家民衆心目中不可或缺的支柱。

聽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有些失望。??我在此也不得不承認中國人追求的是一種界於君主制與共和制之間的制度,這種制度目前還有許多不完善之處。??但值得慶幸的是中華帝國的學者雖然有着教條主義的毛病,弘武女皇卻是一位徹底地實踐主義者。??她以武力地手段在這個國家推行憲政制度。??若非如此還真的很難想象堅信‘以德治國’地中國文人會有勇氣跨出立憲這值得稱頌的第一步。??正如女皇曾經對她的臣子們說的那樣,與其坐在岸邊無休止地討論如何過河,還不如先摸着石頭過了河之後再把經驗寫下來。

值得玩味的是中華帝國的女皇雖是一個經驗主義者。??可中華帝國的首相黃卻像是一個干涉主義者。??他秉承了中國歷史上歷代改革家的意志,始終認爲政府需要對經濟進行必要的干預甚至控制,從而在最大限度上增加國家的財富。??事實上一些中華的學者例如我先前提到的顧也明確地指出中國古代的數次變法實質上是‘利出一孔’的翻版。??也就是國家採用政治經濟法律手段壟斷生產和經濟,從而在短時間裡斂取大量的財富。??而這種做法的更深一層用意則是,國家控制一切謀生渠道同時壟斷社會財富的分配,那麼人民要想生存與發展,就必然要事事仰給於君主的恩賜,這樣君主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奴役支配其治下的民衆。??很顯然這是極端**的手段。??是有悖於自由經濟規律的。??就我本人所知弘武女皇並不贊同這樣的觀點。??因此中華朝的女皇與內閣也並非像外界傳聞的那樣步調一致。

說到這兒,我倒是不得不提一下弘武女皇本人對於君主定位的看法。??畢竟英格蘭共和國已經崩潰,不列顛迎回了查理二世。??我認爲相關的忠告可能會對你們有些幫助。??就像我上面說的中國文人一直真誠地相信統治者能夠被他們勸服實行仁政,從而實現他們以德治國的夢想。??不過弘武女皇曾明確地表示相比以德治國她更支持以法治國。??但她同時也指出在一個立憲的君主制國家中君主並不需要事事親歷親爲,而是該‘無爲而治’。??‘無爲而治’是中國道家學派的一種治國理念。??僅從字面上解釋的話,意思就是什麼都不做。??中國契約說的研究者們對這句話的延伸解釋是遵從‘自然法’。??而弘武女皇對這句話的理解卻是。??一個賢明的君主應該將權利托付給內閣與議會,並儘量少地干涉行政與司法事務。??只有這樣皇室與君主本人才能在民衆心目始終保持高尚的形象。??相信弘武女皇的這段話一定會讓歐洲的君主制支持者大跌眼鏡。??但我認爲同時它也應該能給英國的政局帶來一些啓示。??總之在而今一片漆黑的歐洲能在遙遠的東方看到些須燈光實在是件令人欣慰的事……”

“差不多就這些了,伯爵大人。??”倫敦郊外一所別墅的書房裡,一個身材瘦弱的男子合起了手中的信件對着坐在身旁的老貴族示意道。??此刻他那消瘦的臉頰似乎像是受了某種刺激隱約泛着些許的紅暈。

“真是太精彩了。??約翰,謝謝你慷慨地讓我們分享你與玻意爾先生的私人信件。??讓我們有機會了解在遙遠東方發生的故事。??費爾法克斯將軍,你覺得呢?”坐在搖椅上的老貴族一邊給自己的菸斗加着菸絲一邊向着對面坐着的中年男子探問道。??眼前這位老貴族正是剛纔信中提到的英國輝格黨領袖莎夫茨伯裡伯爵。??而那位讀信的男子則是與玻意爾通信的約翰 洛克醫生。??不過正如信中所言他現在還是莎夫茨伯裡伯爵的私人助理。

被稱爲費爾法克斯將軍的男子看上去約莫五十來歲,魁梧的身材與犀利的目光都顯示出他是個久經沙場的將帥。??而在聽完玻意爾的來信之後,他似乎是聯想起了什麼似地感慨道:“從玻意爾先生的描述來看中華女皇是個令人尊敬的傳奇君主。??一個對自由立憲感興趣的君主。??真是有意思不是嗎。??不過使用武力推行的自由那真能叫自由嗎?”

“我同意費爾法克斯將軍的看法。??我本人也覺得玻意爾先生對那位東方女皇的描述有些誇大其詞了些。??可能是他在宮廷的待得時間太長了點的原因吧。??通篇都是對君主個人品德的讚美。??就我個人看來一個君主是不可能依靠個人的品行來約束絕對的權利的。??”洛克直言不諱地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約翰,你的言辭總是那樣的犀利。??不過這在上流社會可不是個好習慣。??你應該適當地注意到這一點。??”莎夫茨伯裡伯爵吐着菸圈善意地提醒道。??隨即他又擡起頭跟着補充道:“姑且不論玻意爾先生是否有刻意美化中華女皇。??至少中國人對君主制的改造還是值得我們借鑑的。??就目前看來至少英國還需要王室的存在。??而如果歐洲的國王能像中華女皇那樣的明智的話,我想歐洲各國的議會也能省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了吧。

【……第二部 第三百七十六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文字更新最快……】@!!

()

第30節 茶社雜談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第291節 種水稻遼東獲豐收 進忠言閣臣生間隙第三十五節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第三十八節第9節 盛宴(四)第四十三節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90 睹龍艦倭朝懷鬼胎入絕境荷蘭議投降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20節 關中雙雄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第345節 歷千辛蒸汽機成型 爲保密劉逢慶進言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第三十七節第9節 盛京之戰(三)第241節 入冬營中華軍休戰 馬關港華倭使會晤34 王夫之析分拆遷案陳子龍歷數省議席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第3節 議會與申明亭170 尼羅河上公爵納言君士坦丁英使告密第26節 虎狼之師第3節 議會與申明亭93 賢親王爺回鄉祭祖南洋總督欣然赴宴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第250節 詮憲政子壯引黃老 結本土新學終脫胎第27節 山東鏖戰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第15節 關中日落第355節 探聖意東林攀裙帶 審局勢復興隨女皇第31節 皇宮深院第355節 探聖意東林攀裙帶 審局勢復興隨女皇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13節 盛宴(五)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38節 兩京風雲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第13節 盛宴(五)170 尼羅河上公爵納言君士坦丁英使告密80 舉先例兩臣述隱患細分析首相護公社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76 斥衆臣女皇追罪責倒苦水尚書吐實情157 紅海畔蘇萊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第33節 民惟邦本第四十四節第1節 染血的臺階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琅下伏筆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5節 痢疾!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第279節 哥薩克奇襲中華營 夏完淳暗自愁補給67 臻盛世奧斯曼稱雄中西使共遊蘇伊士201 昭莫多吳三桂大勝雪月夜準葛爾更權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206 大隅海施琅扭乾坤臨覆滅倭艦殊死搏157 紅海畔蘇萊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琅下伏筆第226節 棲霞寺爾梅當說客 爲稅賦而農巧周旋第46節 結束與開始第223節 中華毛利會戰高鬆 德川光國陣前受傷第48節 開封之戰(二)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第5節 痢疾!第8節 銀圓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第1節 私掠艦隊第12節 北方使者第18節 血腥的鬧劇(上)第14節 同氣聯枝(下)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第28節 影子戰場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第28節 天下之法第42節 桑稻之爭(二)第10節 江左諸府44 驅紅夷南洋終歸順諾千金中軍護商隊第21節 楊祖潤淺探共和制顧寧人深思倡廉政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第12節 大同義軍(下)第24節 蜀中攻略(一)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四十六節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十七節第17節 再戰松山(上)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第10節 江左諸府23 羣臣獻策外儒內法女皇綢繆以權制權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第3節 登陸旅順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
第30節 茶社雜談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第291節 種水稻遼東獲豐收 進忠言閣臣生間隙第三十五節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第三十八節第9節 盛宴(四)第四十三節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90 睹龍艦倭朝懷鬼胎入絕境荷蘭議投降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20節 關中雙雄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第345節 歷千辛蒸汽機成型 爲保密劉逢慶進言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第三十七節第9節 盛京之戰(三)第241節 入冬營中華軍休戰 馬關港華倭使會晤34 王夫之析分拆遷案陳子龍歷數省議席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第3節 議會與申明亭170 尼羅河上公爵納言君士坦丁英使告密第26節 虎狼之師第3節 議會與申明亭93 賢親王爺回鄉祭祖南洋總督欣然赴宴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第250節 詮憲政子壯引黃老 結本土新學終脫胎第27節 山東鏖戰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第15節 關中日落第355節 探聖意東林攀裙帶 審局勢復興隨女皇第31節 皇宮深院第355節 探聖意東林攀裙帶 審局勢復興隨女皇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13節 盛宴(五)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38節 兩京風雲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第13節 盛宴(五)170 尼羅河上公爵納言君士坦丁英使告密80 舉先例兩臣述隱患細分析首相護公社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76 斥衆臣女皇追罪責倒苦水尚書吐實情157 紅海畔蘇萊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第33節 民惟邦本第四十四節第1節 染血的臺階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琅下伏筆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5節 痢疾!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第279節 哥薩克奇襲中華營 夏完淳暗自愁補給67 臻盛世奧斯曼稱雄中西使共遊蘇伊士201 昭莫多吳三桂大勝雪月夜準葛爾更權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206 大隅海施琅扭乾坤臨覆滅倭艦殊死搏157 紅海畔蘇萊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琅下伏筆第226節 棲霞寺爾梅當說客 爲稅賦而農巧周旋第46節 結束與開始第223節 中華毛利會戰高鬆 德川光國陣前受傷第48節 開封之戰(二)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第5節 痢疾!第8節 銀圓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第1節 私掠艦隊第12節 北方使者第18節 血腥的鬧劇(上)第14節 同氣聯枝(下)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第28節 影子戰場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第28節 天下之法第42節 桑稻之爭(二)第10節 江左諸府44 驅紅夷南洋終歸順諾千金中軍護商隊第21節 楊祖潤淺探共和制顧寧人深思倡廉政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第12節 大同義軍(下)第24節 蜀中攻略(一)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四十六節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十七節第17節 再戰松山(上)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第10節 江左諸府23 羣臣獻策外儒內法女皇綢繆以權制權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第3節 登陸旅順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