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節 御書房紫軒析局勢 午門外鄭森求面聖

內閣會議一直持續到正午時分方纔結束,除了倭國的戰況,孫露在後半截會議中再也沒提起過任何有關軍事的問題。然而在例會結束後她卻又派人將龔紫軒給招了回來。眼見女皇單獨召見自己,龔紫軒心知剛纔會議上的事兒還不算完。於是尚不等女皇開口詢問他便主動上前道:“陛下招臣前來可是爲奧斯曼封港一事?”

“卿家既知朕的心意,那就如實告訴朕印度洋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孫露開門見山地詢問道。

“回陛下,殖民司所掌握的情況臣剛纔在內閣的例會上均已如實稟奏。只不過臣個對此事還有一些個人想法,不知當講不當講。”龔紫軒小心翼翼地說道。

“卿家旦說無妨。”孫露爽快地答應道。

“是陛下,那臣就有什麼說什麼了。”龔紫軒必恭必敬地向女皇坦言道:“陛下,臣去年在南洋之時曾得到消息稱奧斯曼國的宰相在伊斯坦布爾會見了英國特使。後來臣聽聞賢親王遇刺的噩耗便隨鎮海公一起趕回了中原。對這事也沒有繼續追查下去。卻不想才過了半年多就從印度洋上傳來了奧斯曼封港的消息。臣以爲這兩件事之間存在着莫大的聯繫。”

“恩,英國特使去奧斯曼的事朕之前也聽鎮海公提起過。他當時也曾提醒過朕,要朕留心奧斯曼與英國方面的動向。如此說來卿家也發現了這兩國暗中勾結的蛛絲馬跡?”孫**頭詢問道。其實她在聽到龔紫軒報告奧斯曼帝國封港的消息時,腦中便已反映出了那日陳家明向她談及的相關情況。再加上龔紫軒剛纔又一反常態地否決讓海軍艦隊隨行的建議,更讓她覺得事情並不簡單。

“回陛下,臣並沒有奧英兩國暗中勾結或是證明奧國宰相會晤英國特使與這次封港事件有關的確鑿證據。臣剛纔所言只是臣個人的推論而已。因此臣纔不感貿然地將臣的推論呈給陛下。畢竟奧斯曼帝國是西域大國,在情況不明的條件下貿然與其交惡並不符合帝國的利益。”龔紫軒老實地回答道。

“那如果事實的真相正如卿家所分析的那樣,確實是奧英兩國在暗中勾結破壞帝國在印度洋上的航線。卿家不及時將此事向朕稟明。豈不是耽誤了大事!”孫露聽罷厲聲責問道。

“陛下息怒。臣未能在第一時刻將可能預見的危險稟告陛下。確實是臣的是失職。臣請陛下降罪。不過臣以爲在這件事上朝廷還是應該謹慎行事。這一來是因爲奧斯曼國在印度洋、大西洋、地中海上勢力龐大,二來則是由於目前倭國之戰的調撥至使帝國在印度洋上的兵力有所削弱。陛下,請恕臣直言,無論奧英兩國是否暗中勾結圖謀對付帝國,朝廷現在都應該選擇隱忍而非在印度洋上另闢戰場。一切還是等奧斯曼方面傳來確切消息後在做行動的好。”龔紫軒一邊向女皇請罪,一邊則據理力爭道。事實上,在得到奧斯曼封港的消息後,龔紫軒確實做好了向女皇報告的準備。但他卻並沒打算在內閣會議上當衆提出。因爲他知道以海軍部的性格一旦知曉有這麼一個背景,勢必會不肯罷休力住開戰。

聽龔紫軒如此一解釋,孫露的不悅之色稍稍緩和了不少。卻見她思略了半晌後跟着問道:“那卿家派出的特使不會被奧斯曼人故意扣下嗎?那樣的話朝廷又怎知印度洋方面的情況。”

“回陛下,臣在離開南洋時就已下令下屬嚴密監視奧斯曼與英國方面的動向。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要定期向朝廷彙報。”龔紫軒一個抱拳回答道。在龔紫軒看來這已是他目前所能做到的最大努力了。如果此刻他本人能坐鎮南洋情況或許能更好一點。

“那真的就不需要艦隊隨行嗎?”孫露跟着又問了一句。

“臣以爲現在最好不要派艦隊前往奧斯曼。如果只是普通的外交糾紛,我軍艦隊爲此事欣然前往只會加巨兩國之間的誤會。畢竟因爲埃及的事奧國對我朝早已心生間隙。如果封港事件是奧英的預謀,那兩國恐怕事先早已做好了準備下好了套,正等着咱們的艦隊前去自投羅網。”龔紫軒一五一十地分析道。

“恩,卿家說得有些道理。朕也明白目前朝廷的兵力財力有些吃緊。不過照卿家的意思,這是在自動放棄朝廷在印度洋的主動權。而朕從來都不習慣被人牽着鼻子走。”孫露沉默了半晌後斬釘截鐵地說道。

“那依陛下的意思是要出兵?”龔紫軒擔憂地探問道。

“具體怎麼找回主動權,朕自會有辦法。龔卿家回去後繼續照你自己先前佈置去辦。一有新情況立刻向朕稟告,不得有任何隱瞞,知道嗎!”孫露不容質疑地命令道。

眼見女皇說得如此自信,龔紫軒哪兒敢有半點兒質疑。卻見他當即朝孫露深深做了個揖道:“遵命陛下。臣下去一定着人嚴加監視印度洋上的情況,一有風吹草動立即就向陛下您報告。”

“恩,那卿家就先下去辦事吧。”孫**頭應道。

“是,陛下。那臣就告退了。”被女皇呵斥了一句的龔紫軒唯唯諾諾地退出了御書房。而在另一邊早已等候在外的董小宛則適時地在門外向女皇提醒道:“陛下,時候不早了該用膳了。”

“哦,沒想到一不注意連午時都快過了。”給董小宛這麼一提醒孫露這才擡頭看了看掛在牆上的擺鐘。此時卻聽門外的董小宛又再一次詢問道:“陛下,您是去餐廳用膳還是照老規矩在御書房就餐?”

“華兒吃過了嗎?”孫露聽罷隨口問道。

“回陛下,殿下半個時辰前就已經用膳了。現正在書房溫書呢。”董小宛跟着回答道。

“那朕就在御書房隨便吃一頓吧。”一聽女兒已經吃完了午飯,孫露又把頭給低了下去。卻偌大的御案上還堆着一疊尚未處理的奏章。

“是,陛下。”依照孫露的指示,董小宛很快就領着一隊宮女端着一盤盤熱了又熱的飯菜來到了孫露的面前。待見女皇正在翻閱手中的摺子,董小宛不由皺起了黛眉苦笑道:“陛下,現在是用膳時間,這摺子可不能給人當飯吃啊。”

“啊,是朕不對。讓大家久等了。董夫人你吃過了嗎?”孫露合起了摺子歉然地說道。

“回陛下,剛纔已陪殿下吃過了。今天殿下可是一下吃了滿滿一碗飯呢。”董小宛一邊將飯菜擺上御案一邊向女皇彙報着宮內的情況。她知道在諸多事務之中女皇一向最關心的是小公主的情況。沒有什麼比小女兒有所恢復更能讓眼前這位母親感到欣慰的了。

“那華兒,今天開口說話了嗎?”孫露關切的問道。

誰知得到的依舊是董小宛略顯黯然的回答:“回陛下,殿下今天還是老樣子。不過殿下比起以前來乖巧多了。陛下您不用太過憂心,時間會慢慢撫平一切的。倒是陛下您要多注意自己的身體纔是啊。剛立國時也沒見陛下您這麼忙過。那時陛下您總是按時用膳,按時就寢,從未打亂過作息。可這段時間陛下您吃得不安穩了,睡得也少了,這樣下去可不行呢。”

其實用不着董小宛來提醒,孫露自己也知道這半年來她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她發現自己越來越閒不下來了。無論有空沒空她總是想給自己找些事做,否則就會覺得心裡空蕩蕩的。眼見董小宛如此關心自己的身體,孫露不禁感激地微笑道:“知道了,朕日後會注意的。”但她轉眼卻又下意識地問了一句道:“董夫人,朕下午還有什麼安排嗎?”

“回陛下,按照您的行程。下午您將去科學院視察工作。”董小宛將最後一碗湯端上御案道:“不過……”

“董夫人,不過什麼?”孫露擡起頭問道。

“回陛下,南安王世子來求見過陛下。”董小宛想了一下答道。

“哦?鄭森來求見過朕?什麼時候?他有說過爲什麼事嗎?”孫露問道。

“回陛下,就在您剛纔見龔大人的時候。”董小宛說到這兒不由嘆了口氣道:“世子雖然什麼也沒說。不過看樣子是爲了那件事而來的。咳,那種事探上誰家都是場無妄之災啊。”

聽董小宛這麼一說,孫露也明白了鄭森的來意。雖然孫露至始至終都沒遷怒過鄭家。來自外界輿論的壓力還是給鄭森和他的家人帶來了沉重的心理壓力。而田川次郎被作爲謀殺主謀受到督察司起訴的事給福建鄭家帶了嚴重的打擊。因此孫露不難想象剛從美洲回國的鄭森在得知這個消息後會有怎樣的反應。本就想好言安慰其幾句的孫露猛然又聯想到了剛纔與龔紫軒的那番對話。先前已然成型的計劃,此刻又變得更爲清晰起來。於是孫露拿起了筷子下令道:“告訴科學院,朕今日有要事無法去他們哪兒。視察的事延後至明日晌午。另外,傳朕旨意召南安王世子鄭森入宮。”

有了女皇的這道命令,董小宛立即就着人知會正在宮外等候的鄭森。此時的鄭森已經在午門外等了有足足一個時辰了。但對他來說就算是一直等到天黑,等到第二天天亮,他也一直會等下去。他這麼做不僅是爲了家族的榮譽,同樣也是出於自己內心深處的懊悔。由於鄭森常年在美洲海域巡邏,因此他直到兩個月前才得知楊紹清遇刺身亡的噩耗。而更讓他沒想到的是,自己的胞弟田川次郎竟然也被牽扯其中,還成了主犯。這個消息對於鄭森來說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他在驚愕之餘更多的則是惱怒與悔恨。他惱的是倭人竟會利用自己的親弟弟去刺殺自己最好的朋友。他悔恨的是當初在京都遇見田川次郎時未能將其帶回中原,這才釀出了眼前的這場彌天大禍。

而今鄭森的腦子裡就只剩下了一個念頭,那就是負荊請罪。事實上,他從一開始就沒有過給自己弟弟求情的意思。因此一見到女皇他便立即跪地告罪道:“罪臣鄭森叩見女皇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鄭卿家快快起身。有什麼事先起來再說。”孫露見狀趕忙吩咐道。

“待罪之身不敢造次。”鄭森依舊不肯起身道。

見此情形,孫露不禁宛然一笑道:“待罪之身?卿家並沒做過什麼違法亂紀之事何罪之有啊?”

“回陛下,朕的胞弟犯下了彌天大罪。臣作爲兄長理應對此負責。”鄭森低着頭自責道。

“胡說。我中華朝沒有株連之罪。一個人所犯的罪過均由其一人承擔,絕對不會牽連到他那些無辜的親人。十年多前朕就向還是士官的卿家說過同樣的話。怎麼卿家這麼快就忘了嗎?”孫露正色道。

“陛下的教誨,臣沒有一天敢忘記。陛下對臣一家的恩情更是臣等粉身難報的。但這次的事臣實在是不能原諒自己。不蠻陛下,其實臣那次在京都遇刺時就曾遇到過胞弟。但臣那次沒能阻止胞弟繼續與亂黨斯混,結果竟會鬧出如此慘劇。臣每每想起便越發自責。因此臣懇請陛下同意臣調往南洋艦隊開赴倭國作戰。臣希望能用倭人的血洗清臣與臣家族的罪過。”鄭森跪在地上義正詞嚴的說道。

“鄭卿家要去倭國作戰?”孫露盯着鄭森問道。

“是的,請陛下成全。”鄭森語氣堅定地向孫露磕了個頭道。

可讓鄭森沒想到的是,女皇的回答同樣斬釘截鐵:“不行。朕不同意卿家的請求。”

“爲什麼?陛下,請務必成全臣的這一請求。不,這是鄭家上下二百多口的一致請求。請陛下成全!”鄭森一聽女皇不肯答應自己的調往倭國作戰的請求,當即便死纏爛打地起來。

然而孫露卻絲毫不爲其所動。眼見鄭森說得聲嘶力竭,她卻神定氣閒地開口道:“朕不同意你去倭國,是因爲朕有更重要的新任務要佈置給卿家。就不知鄭卿家有沒有這個膽子接下這個任務。”

鄭森一聽女皇有新的重要任務要佈置給自己,先是楞了一下,隨即便像是恍然大悟似地連連點頭道:“是陛下,臣接受這個任務。無論有多困難多危險臣都會全力以赴完成陛下所交給的人物,就算是墊臣的這條性命也再所不惜。”

“好了,如果卿家真想接這個任務就給朕像個人似地站起來!”孫露猛然一喝道。鄭森立即噌地一聲跳了起來敬禮道:“遵命陛下,請佈置任務!”

【……213御書房紫軒析局勢 午門外鄭森求面聖 文字更新最快……】@!!

()

第10節 大海我來啦!第三十四節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第12節 大同義軍(下)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第16節 前夜(上)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112 官府議會相持如賓各省議員暗自較勁第34節 密使第297節 欲效華博士進直言 析戰局王室圖雙贏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第213節 御書房紫軒析局勢 午門外鄭森求面聖第5節 科舉第304節 整吏治法王提新人 憂財政總監進忠言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第23節 鄭家203 爲解壓中華忙移民承夫志女皇設基金第9節 盛宴(四)第239節 定戰術軍民互合作 爲埃及諸使匯開羅第222節 排外運動殺戮四起 伊藤仁齋巧柬藩主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第四十四節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第16節 八旗眷屬第4節 橘子與枳子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35節 決戰牧野(一)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165 多爾博橫掃準軍營蒙古兵暈頭互殘殺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第四十六節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第三十五節112 官府議會相持如賓各省議員暗自較勁第9節 朝貢第39節 搏弈之間第七節第225節 本州島叛軍大撤退 流水宴馮貴指明路第27節 山東鏖戰第234節 爲勞力君臣齊謀策 發國債香江印債券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第334節 英國王欲抵殖民地 詹姆斯暗算當土王第5節 痢疾!第291節 種水稻遼東獲豐收 進忠言閣臣生間隙第316節 接書信英軍議北上 奧國臣圖謀除國賊第3節 風口浪尖(三)第4節 風口浪尖(四)第17節 再戰松山(上)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第332節 追友軍鄭森赴戰場 卡奇灣旗艦對旗艦第9節 朝貢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第23節 君與臣(上)94 防隱患蕭尚書柬言爲愛婿楊國公面聖第19節 血腥的鬧劇(中)第22節 徐州雪夜(下)第17節 前夜(下)第14節 同氣聯枝(下)第321節 小酒館韓帳房醉酒 英武殿夏將軍答辯第21節 支援第23節 休整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第287節 國會請援公審朝王 內閣大臣讀報論事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第17節 再戰松山(上)第42節 王神甫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第24節 登基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第18節 羅馬交流雞同鴨講薩城參觀豔驚四座第25節 大投資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251節 內務部啓用新紀年 冒闢疆晉升內閣臣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6節 楊家大少爺第251節 內務部啓用新紀年 冒闢疆晉升內閣臣第6節 路(一)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第6節 楊家大少爺第13節 旅途的終點112 官府議會相持如賓各省議員暗自較勁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338節 聞騙局馮貴訪陳府第1節 私掠艦隊第3節 登陸旅順第14節 農村公社第8節 盛京之戰(二)第12節 驚變(三)
第10節 大海我來啦!第三十四節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第12節 大同義軍(下)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第16節 前夜(上)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112 官府議會相持如賓各省議員暗自較勁第34節 密使第297節 欲效華博士進直言 析戰局王室圖雙贏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第213節 御書房紫軒析局勢 午門外鄭森求面聖第5節 科舉第304節 整吏治法王提新人 憂財政總監進忠言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第23節 鄭家203 爲解壓中華忙移民承夫志女皇設基金第9節 盛宴(四)第239節 定戰術軍民互合作 爲埃及諸使匯開羅第222節 排外運動殺戮四起 伊藤仁齋巧柬藩主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第四十四節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第16節 八旗眷屬第4節 橘子與枳子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35節 決戰牧野(一)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165 多爾博橫掃準軍營蒙古兵暈頭互殘殺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第四十六節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第三十五節112 官府議會相持如賓各省議員暗自較勁第9節 朝貢第39節 搏弈之間第七節第225節 本州島叛軍大撤退 流水宴馮貴指明路第27節 山東鏖戰第234節 爲勞力君臣齊謀策 發國債香江印債券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第334節 英國王欲抵殖民地 詹姆斯暗算當土王第5節 痢疾!第291節 種水稻遼東獲豐收 進忠言閣臣生間隙第316節 接書信英軍議北上 奧國臣圖謀除國賊第3節 風口浪尖(三)第4節 風口浪尖(四)第17節 再戰松山(上)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第332節 追友軍鄭森赴戰場 卡奇灣旗艦對旗艦第9節 朝貢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第23節 君與臣(上)94 防隱患蕭尚書柬言爲愛婿楊國公面聖第19節 血腥的鬧劇(中)第22節 徐州雪夜(下)第17節 前夜(下)第14節 同氣聯枝(下)第321節 小酒館韓帳房醉酒 英武殿夏將軍答辯第21節 支援第23節 休整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第287節 國會請援公審朝王 內閣大臣讀報論事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第17節 再戰松山(上)第42節 王神甫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第24節 登基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第18節 羅馬交流雞同鴨講薩城參觀豔驚四座第25節 大投資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251節 內務部啓用新紀年 冒闢疆晉升內閣臣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6節 楊家大少爺第251節 內務部啓用新紀年 冒闢疆晉升內閣臣第6節 路(一)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第6節 楊家大少爺第13節 旅途的終點112 官府議會相持如賓各省議員暗自較勁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338節 聞騙局馮貴訪陳府第1節 私掠艦隊第3節 登陸旅順第14節 農村公社第8節 盛京之戰(二)第12節 驚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