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

正當陳子壯苦口婆心地向孫露勸柬之時,在大營的另一端的會議室則又是一番焦躁的場景了。此事此刻作爲會議室的營帳之中依舊聚集着不少將領。他們並沒有隨着孫露的欣然離開而跟着解散。相反在孫露離開後,這裡討論變得越發激烈起來。同孫露一樣,對於南京的事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此刻還被矇在鼓裡。許多人還未從剛纔的突變之中緩和過來。焦慮、憤怒的氣氛依舊充斥着整個營帳。

而在座的衆人當中也不乏一些冷靜之輩。史可法就是這其中的一員。作爲一個隨軍文官他同眼前的這些將領們本沒有多少共同語言。可他卻至始至終冷冷地在一旁觀望着衆人的一舉一動。當然此刻史可法的心情卻遠沒有他臉上的表情來得鎮定。毫無疑問他也心繫着滯留在南京的家人,也擔心着事態朝着不可收拾的方向發展下去。然而事已至此,就算自己現在回帳篷也改變不了現在的狀況。於是想開了史可法乾脆就留在了大帳之中。也好藉此觀望一番軍方的真實反應。

與史可法不同,在場的將領們並沒太在意南京被封鎖的事。由於第一、第二軍團長期駐紮東南與西北前線。因此這兩個軍團大多數將領的家眷並未留在京城。沒了把柄在人家手上,這兩個軍團武將們自然是多了一份盛氣凌人氣勢。尤其是第一軍團的將領們更是在他們軍長王興的影響下,各個拽緊了拳頭,似乎立刻就要攻破南京城去找那個太后算帳似的。加之這些帶兵打仗的將領大多是些粗通筆墨的粗人,情急之下自然是各式各樣的“三字經”連着脫口而出。

面對衆將領粗魯而又大逆不道的言行,史可法也只好在角落裡苦笑一下罷了。顯然在場的將領們對朱明皇室是什麼感情的。畢竟眼前的這些軍官不是當年孫露從廣東帶來的嫡系,就是從前縱橫中原的流賊。在史可法看來要讓這羣武夫尊重朱明皇室,心存忠孝之心,簡直是在癡心妄想。當然史可法也不會傻到在這種敏感的時機上前爲皇室開脫,爲自己引來不必要的麻煩。他只是儘量地保持置身事外,冷眼旁觀罷了。

不過讓史可法略感意外的是一向治軍嚴明的第二軍團這次的反應竟絲毫不遜於第一軍團。特別是高一功、赫搖旗等將領更是明目張膽地就大叫起“造反”來。本來就對闖系將領心存偏見的史可法見此情景,不由在心中頓生厭惡。心想反賊就是反賊,各個腦後長反骨。一有風吹草動便惟恐天下不亂起來。但他又轉念一想,覺得這也難怪。畢竟第二軍團乃是張家玉的人馬。那張家玉又是孫露的嫡系。他當然希望自己的主子能更上一層樓咯。

一想到這些,史可法忍不住就偷偷瞥了一眼坐在自己對面的張家玉。卻見此時的張家玉正默不作聲地端坐在長桌的另一頭。自從孫露離開後他便再也沒有發過話了。不過從他那緊鎖着的眉宇間依舊透着深深地焦慮與擔憂。不過從他的這種表情在史可法看來卻是一種城府極深的表現。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僞善的表情。這種表情與一旁高談闊論着的王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勇猛果敢的王興,城府極深的張家玉,以及那個冷峻而又神秘的蕭雲。史可法不得不承認在孫露那鮮紅的戰旗下籠絡了太多的能人異士。看來用不了多久那面繡着三爪金龍的戰旗就會變成五爪金龍的王旗了。而眼前這羣人很快也會成爲新的開國功臣了吧。在心中長嘆了一聲的史可法不由地朝四周掃視了一下。卻發不見了蕭雲、閻爾梅兩人的蹤影。難道是隨着孫露一起離開了嗎?

正當史可法納悶之時,營帳突然被掀開了,進來的正是蕭雲與閻爾梅兩人。卻見蕭雲沉着地掃了衆人一眼後大聲宣佈道:“諸位將軍,請安靜一下。”

蕭雲的聲音象是有某種魔力一般,頓時就讓在場的將領們都安靜了下來。所有人的目光均聚集在了他二人的身上。只見一旁的近衛師師長楊魁頭一個關切地問道:“蕭蔘謀長,是首相大人有什麼命令了嗎?還是南京那裡又有什麼壞消息了?”

“楊師長請少安毋躁。”緊跟在蕭雲後頭的閻爾梅連忙澄清道:“是個好消息。剛纔南京那邊又來了一份文書。說是沈大人他們在太后封城之前已將諸位將軍留在京城的家眷盡數護送出城了。”

“什麼!閻大人你莫不是在說笑吧。”一臉驚愕的楊魁瞪大着雙眼,狐疑地望着閻爾梅。半個時辰前自己纔剛剛得到消息說家眷被困在了南京城。怎麼半個時辰後自己就被告知一家老小均都沒事了呢?這話若不是從閻爾梅口中說出的話,楊魁鐵定認爲這是胡話了。不僅僅是楊魁,此刻在場的其他將領也是一副難以置信的模樣。

“閻大人說的都是事實,這是南京沈大人發來急報。因爲不想讓諸位着急,所以我和閻大人一收到文書就來向諸位報告了。”蕭雲說罷便從懷取出一份嶄新的文書來。

眼看着蕭雲那出了文書,在場的衆人一片譁然。就連史可法與張家玉都忍不住站起了身。張家玉的臉上更是露出了一絲難以察覺的異樣。他根本就不相信蕭雲倆人的鬼話。更不相信會有如此巧合事情發生。很明顯蕭雲與閻爾梅早就知道了此事。包括南京的事也早就在他們的意料之中了。不過面對這個算不上精密的“陰謀”在場的其他將領們均顯得異常自然。現場的氣氛頓時就輕鬆了不少。楊魁等人更是面露喜色,在心中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對於這些將領們來說,他們根本不在乎這事背後有什麼陰謀或是陽謀。他們只需知道自己的家人一切平安,在南京城裡有一羣需要他們解決的敵人,這兩點就行。

張家玉也清楚,作爲一個軍人有時候不需要知道得太多。可此刻的他卻不能再欺騙自己的心了。先前在軍事會議上他就已經對這次的南京事件充滿懷疑了。現在又見蕭雲等人突然公佈了這麼一個消息。張家玉可以毫無疑問的肯定南京的事件是經過一番認真策劃的計劃。復興黨中的不少人都參與謀劃了此事。其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孫露與朱明皇室徹底決裂,並以此爲契機一舉奪權改朝換代。

對於孫露與皇室的決裂問題張家玉早就有過心理準備。然而他卻絕沒想到蕭雲等人會用如此手段來達到目的。雖然他不清楚這個計劃的具體內容,但明眼人都看得出陳邦彥他們是在這個計劃中被犧牲的人。光是這一點就讓張家玉覺得難以接受。無論如何陳邦彥等人都是自己的同僚、同志與朋友。而且一直以來陳邦彥都默默地支持着國家的復興大業。明軍的每一次勝利均離不開這位陳老先生的嘔心瀝血。他們竟然將那個正直忠義的老人投向虎口!以出賣自己的同志來完成所謂的“大計”!這一切對張家玉來說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如此卑劣的計劃真的同首相大人有關嗎?張家玉不禁在心中捫心自問了一番。但他很快就否決了自己的這種猜測。從孫露剛纔會上的表現來看,她同自己一樣也是才知道南京的事。而且張家玉也堅信以孫露的矜持與品德是絕對做不如此卑劣的事的。這事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蕭雲等人瞞着孫露,設下了如此大膽的計劃。想到這兒,張家玉不禁擡頭望了望站在自己面前的蕭雲。卻見蕭雲依舊還是一副若無其事的模樣。一股莫名的怒火剎時就在他的心中油然而升。強壓着心中怒火的張家玉當下就冷哼着向蕭雲質問道:“蕭蔘謀長,那請問現在陳尚書他們的情況怎樣了?”

在張家玉那種足以殺死人的目光注視下,蕭雲卻顯得異常鎮定。卻見他坦然地直視張家玉雙眼回答道:“回張軍長,到目前爲止我們還沒有得到陳尚書他們的消息。他們現在應該還被困在南京城中。對此我等也很是着急。”

瞞着首相大人出賣自己的同志,竟然還能擺出這麼一副坦然的模樣。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張家玉大聲責問道:“很着急?就只有很着急而已嗎。爲什麼!爲什麼當時不帶陳尚書他們一起離開南京城呢!”

面對張家玉的突然責問,周圍的軍官一下子就楞住了。他們沒想到一向溫文儒雅的張軍長竟然會突然發如此大的火。望着怒目圓睜的張軍長與冷峻鎮定的蕭蔘謀長之間的對峙,一瞬間竟沒有一個人敢上去勸阻。整個帳篷頓時就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靜之中。過了半晌之後,在張家玉的怒視下心虛不已的閻爾梅底下了頭,喃喃解釋道:“對於…對於…陳尚書他們的事,我們也很遺憾。”

“遺憾?你們有什麼好遺憾的?”張家玉睬都不睬閻爾梅,依舊直盯着蕭雲責問道。

“是的,我們沒有什麼好遺憾的。我是在完成自己的職責。”蕭雲面無表情的回答道。但他的眼睛卻並沒藏住心中那深深的愧疚。對於陳邦彥的事情蕭雲也很是自責。身處明軍大營的他不可能對南京發生的突變做出即時的指示。南京的一切都是沈猶龍負責安排的。但他並沒有就此推卸責任。在蕭雲看來自己既然同沈猶龍等人謀劃了那個計劃,自然也要爲其所造成的結果負責。但他同樣也認爲自己的做法並沒有錯。因此蕭雲至始至終都毫不畏懼地承受着張家玉憤怒的目光。

可惜早已怒不可扼的張家玉根本沒有看出這些來。在他看來蕭雲的表現完全是一種死硬的挑釁。這種挑釁最終讓他失去了理智。瞬時肝火上升的張家玉一個箭步衝了上去楸起了蕭雲衣領,將其壓倒在會議桌上怒吼道:“職責!難道出賣自己的戰友,出賣自己的同志也是種職責嗎!”

不過軍團長壓在總參謀長身上的光景只持續了數十秒而已。最先反應過來的王興與高一功趕忙衝上去從背後架起了張家玉,把他拖離了蕭雲的身體。重獲自由的蕭雲卻只是以平靜的態度站了起來,用手整了整軍裝,拂了拂身上的灰塵。

如此驚變不但讓周圍的將領大跌眼鏡。更是讓一旁的史可法大開眼界。剛纔他還以爲張家玉城府深。現在看來卻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在場的衆將領各個都曾是獨擋一方的人物。對於蕭雲等人的伎倆,估計明眼人也不少。卻惟獨張家玉直接捅破了這層窗戶紙並同蕭雲大大出手。看來一干人等之中,也惟有張軍長才是真正的性情中人啊。在心中重新下了一番定語的史可法暗自嘆了口氣後,連忙上去勸慰張家玉道:“張軍長息怒,息怒。事已至此相信蕭蔘謀長也不想這樣的。”

“是啊。張軍長,這事現在怪他們也無濟於事了。當務之急咱們還是先想想如何解救陳尚書他們吧。”王興也跟着勸解道。

正當衆人紛紛勸說張家玉之時,孫露突然同陳子壯走進了營帳。她雖然沒有親眼看見剛纔的所發生的事情。但在帳篷之外她就已經聽到了裡頭傳出的吼叫聲。再看看張家玉與蕭雲的模樣,孫露自然是已能猜了一、二了。卻見她冷冷地掃了張家玉與蕭雲一眼後,以嚴肅的口吻責問道:“究竟發生什麼事了?”

“回首相大人,剛纔……”

“我沒有問你。我是在問張軍長與蕭蔘謀長呢。”孫露打斷了史可法的解釋,以嚴厲的目光直盯張家玉與蕭雲兩人。卻見兩人不約而同地都低下了頭。見此情形,孫露不由冷哼了一聲道:“都什麼時候了!你們竟然還有心情在這裡打架!”

“屬下知罪!”張家玉與蕭雲異口同聲告罪道。

“本來按照軍法應該關你們兩個經閉的。但是如今情況緊急,你二人的罪責暫且記下。”孫露點頭公佈完對兩人的處分後,又回頭朝着在場的衆將領大聲宣佈道:“諸位,南京的事情大家想必已經討論許久了。雖然諸位的家眷目前都安然無事。但陳尚書等數十名內閣大臣以及南京城的數十萬百姓還依舊被僞太后所劫持。如今天下剛剛初定,卻橫生出如此大事,本相實在是有愧先帝囑託。爲了不使更多的百姓再次被捲入戰火。本相已經決定即日南下清君側。”

隨着孫露的話音落下,蕭雲頭一個跪在她面前,並取下了自己的配劍發誓道:“首相大人,請讓屬下負責這次營救陳大人他們吧。此事全因屬下等人而起。屬下可以就此立下軍令狀,以項上人頭擔保。”

“屬下也願意同蕭蔘謀長一同立下軍令狀。”心高氣傲的閻爾梅也跟着跪了下來。

眼看着跪在地上的蕭雲與閻爾梅,孫露在心中也不禁嘆了口氣。不知是該懲罰他們好呢。還是該原諒他們好。沉默了一下的她終於欣然命令道:“好吧。你二人即刻就立下軍令狀來。至於其他人則回各自營地準備拔營起程!”

“遵命首相大人!”

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第二十七節第37節 理想與野心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第9節 盛宴(四)第274節 臨大敵朝鮮忙黨爭 中華軍月夜登仁川第十三節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119 藩屬國四方來朝賀男爵爺驚羨中華制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第7節 風口浪尖(二)第3節 風口浪尖(三)第20節 湯若望第19節 國會(三)第30節 茶社雜談第7節 茶與茶杯第33節 求援第250節 詮憲政子壯引黃老 結本土新學終脫胎第二十八節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101 擺鹿鳴女皇會才峻設鷹揚皇子首閱兵第1節 帝都風雲(一)120 弘武帝外交改陋習衆大臣陸海做選擇第223節 中華毛利會戰高鬆 德川光國陣前受傷第42節 王神甫第18節 再戰松山(中)第14節 歷史的界線53 剪羊毛王公開財路窺資源沙俄又探手第22節 陪審團(下)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第24節 東路第七節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110 陳子壯進諫收道統楊紹清簡介歐洲事第37節 決戰牧野(三)第7節 盛宴(二)第368節 四奔走法王欲結盟 爲南美羣臣生歧義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第260節 借修法儒道首爭鋒 關國事皇子收報紙第374節 剿匪幫官軍平東北 升少將夏完淳面聖164 當先鋒羅剎鬼擺譜充誘餌中華軍死戰116 喬議員感嘆新預算王公子探聽新內閣第375節 定青藏張煌言回京 安軍心張家玉出面第30節 隆武皇帝(下)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48 窺華軍孔代大開眼聞事蹟衆使哀聖女30 看大選諸使議優劣駁衆人教授論公職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36節 洛陽之戰(一)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第284節 議投降哥薩克出策 入軍營俄總督獻劍第26節 虎狼之師181 北美大陸羣雄逐鹿大西洋上艦隊遭襲第311節 御書房女皇展計劃 將軍府馮貴遭拒絕31 聽民意縣太爺坐鎮議拆遷諸議員針鋒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第237節 莫臥爾種植場蓄奴 奧斯曼棉花商受挫第349節 欽差邸所互論案情 馮貴夜見粵國夫人30 看大選諸使議優劣駁衆人教授論公職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第25節 山西烽火(一)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10節 生死界第226節 棲霞寺爾梅當說客 爲稅賦而農巧周旋第二十九節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第250節 詮憲政子壯引黃老 結本土新學終脫胎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第297節 欲效華博士進直言 析戰局王室圖雙贏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第28節 天下之法第6節 楊家大少爺115 賢首相暢談新五年弘武帝心繫弱勢省第四十節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第四十四節第2節 魯冀防線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第278節 蘇赫巴魯心窺火炮 米哈伊爾終明敵情第375節 定青藏張煌言回京 安軍心張家玉出面161 多爾袞錦袍藏書信多爾博救父忙點兵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29節 隆武皇帝(上)第31節 蜀中大西30 看大選諸使議優劣駁衆人教授論公職第四十三節第332節 追友軍鄭森赴戰場 卡奇灣旗艦對旗艦第8節 路(三)
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第二十七節第37節 理想與野心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第9節 盛宴(四)第274節 臨大敵朝鮮忙黨爭 中華軍月夜登仁川第十三節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119 藩屬國四方來朝賀男爵爺驚羨中華制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第7節 風口浪尖(二)第3節 風口浪尖(三)第20節 湯若望第19節 國會(三)第30節 茶社雜談第7節 茶與茶杯第33節 求援第250節 詮憲政子壯引黃老 結本土新學終脫胎第二十八節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101 擺鹿鳴女皇會才峻設鷹揚皇子首閱兵第1節 帝都風雲(一)120 弘武帝外交改陋習衆大臣陸海做選擇第223節 中華毛利會戰高鬆 德川光國陣前受傷第42節 王神甫第18節 再戰松山(中)第14節 歷史的界線53 剪羊毛王公開財路窺資源沙俄又探手第22節 陪審團(下)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第24節 東路第七節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110 陳子壯進諫收道統楊紹清簡介歐洲事第37節 決戰牧野(三)第7節 盛宴(二)第368節 四奔走法王欲結盟 爲南美羣臣生歧義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第260節 借修法儒道首爭鋒 關國事皇子收報紙第374節 剿匪幫官軍平東北 升少將夏完淳面聖164 當先鋒羅剎鬼擺譜充誘餌中華軍死戰116 喬議員感嘆新預算王公子探聽新內閣第375節 定青藏張煌言回京 安軍心張家玉出面第30節 隆武皇帝(下)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48 窺華軍孔代大開眼聞事蹟衆使哀聖女30 看大選諸使議優劣駁衆人教授論公職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36節 洛陽之戰(一)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第284節 議投降哥薩克出策 入軍營俄總督獻劍第26節 虎狼之師181 北美大陸羣雄逐鹿大西洋上艦隊遭襲第311節 御書房女皇展計劃 將軍府馮貴遭拒絕31 聽民意縣太爺坐鎮議拆遷諸議員針鋒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第237節 莫臥爾種植場蓄奴 奧斯曼棉花商受挫第349節 欽差邸所互論案情 馮貴夜見粵國夫人30 看大選諸使議優劣駁衆人教授論公職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第25節 山西烽火(一)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10節 生死界第226節 棲霞寺爾梅當說客 爲稅賦而農巧周旋第二十九節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第250節 詮憲政子壯引黃老 結本土新學終脫胎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第297節 欲效華博士進直言 析戰局王室圖雙贏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第28節 天下之法第6節 楊家大少爺115 賢首相暢談新五年弘武帝心繫弱勢省第四十節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第四十四節第2節 魯冀防線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第278節 蘇赫巴魯心窺火炮 米哈伊爾終明敵情第375節 定青藏張煌言回京 安軍心張家玉出面161 多爾袞錦袍藏書信多爾博救父忙點兵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29節 隆武皇帝(上)第31節 蜀中大西30 看大選諸使議優劣駁衆人教授論公職第四十三節第332節 追友軍鄭森赴戰場 卡奇灣旗艦對旗艦第8節 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