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

話說很久以前有個傻子一連吃了5個大餅,直到吃到第6個大餅時才覺得自己飽了。於是傻子很生氣的說道:“早知道吃第6個大餅才飽,前面5個我就不吃了。”誰都明白,我們不能跳過之前的5個大餅,直接享用能帶來溫飽感覺的第6個大餅。但在現實之中人們卻時常會忘記那些努力做鋪墊的人。責難其的歷史侷限,抱怨其無所作爲或急功近利。卻惟獨忘了如果沒有前人的努力與對歷史進程的影響,又何來後來者的成功。

作爲一個爲英國政憲體制鋪墊了第5塊餅的人,克倫威爾無疑是一個既不幸又幸運的英雄。他的不幸在於他所身處的十七世紀,包括歐洲在內的世界大部分地區都在朝着更強大的君主**主義方向發展。在這種大趨勢下克倫威爾的“逆天”舉動似乎註定是要被大時代所顛覆的。但他同時又是幸運的,因爲髮質變的契機已經離英國不遠了。歷史很快就會證明他的付出並沒有白費。

相比之下對於身處地球加一端的孫露來說未來卻像寒潭一般的深邃。她不知道自己還要付出多少積累才能爲腳下的這片土地帶來契機。更爲關鍵的是,她腦中的未來總是與中華帝國的現實有着諸多出入。當然孫露也明白中華帝國即不她印象中的那個中國,17世紀也並非她從後世書本介紹上所瞭解的那樣。然而認識與現實上的反差卻還是會在不經意間困擾着女皇的決斷。

弘武十年冬月廿二,小寒,當克倫威爾在倫敦低調下葬,其長子接任護國公之職時,在中華帝國的心臟南京也迎來了歲末地第一場雪。銀裝素裹下地皇城壯觀而又莊嚴。使人在不經意之間就會在它的面前萌生敬畏之情。正如些時此刻的楊禹軒望着御書房中母親一身喪服的背影。彷彿就像是在面對外界那高聳冰冷的宮牆一般。剛滿十四歲的楊禹軒像許多同齡地孩子一樣,雖已逐漸成熟卻還是會時不時地需要母親的慈愛、父親地斥責。但特殊的身份與經歷讓他過早地就失去了一切。更讓他學會了如何隱藏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就算父親的死至今還讓他心如刀絞,就算他是多麼想要得到母親地一擁抱。但此刻面對身爲一國之主的母親楊禹軒的行爲舉止還是顯得極爲有禮得體。同樣他也能理解母親的冷淡。因爲打從他記事起,周圍的夫子就曾不止一次地教導他“當一代明主,切不可有婦人之仁!”理智告訴他母親所做的一切都是出於君王地職責。

當然淚水有時還是必須的。因爲在一個注重孝道的國家,“孝”是一個君王品德的體現。一切相關的禮儀也都必須要無條件的尊崇。爲此楊禹軒不得不從軍校休學三年。留在宮中爲父親服喪,嚴格遵守期間的各項規定。不過這並不代表楊禹軒在這三年內就得像儒家宣揚地那些孝子那般整日以淚洗面無所事事。事實上,除了不能參與軍校的軍事訓練之外,相關的文化基礎課程楊禹軒還是要照上不誤的。此外爲了讓兒子這三年苦行僧般的生活更爲充實一些,孫露還特地爲其加派了一些特殊的課程,例如政治經濟學、軍事策略等等之類。因此這一年多來,楊禹軒反倒是沒太多的時間去爲父親的去世而傷心了。

而在另一邊,面對日漸長大的兒子孫露心裡亦有一番別樣的滋味。楊禹軒的內斂老成讓孫露時常難以捉摸到他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但她並沒有就此責怪兒子。畢竟在之前的數年之中她給兒子的愛與教育實在是太少了。從小接受儒式教育的楊禹軒會有今天這等表現也不足爲奇。可傳統意義上的帝王終究是難以接手中華帝國這樣的君主立憲國家的。孫露心時十分清楚,她必須得讓兒子學會用“憲政”的智慧與寬容來替代傳統“帝王之術”的暴力與**。否則無論是中華朝王室,還是中華朝本身都將面臨難以預計的危機。在以前孫露尚還能指望楊紹清對兒子產生一定的影響。可現在看來這一切還是得由她自己來完成。想到這裡,孫露不由地回過身來向兒子和藹地詢問道:“軒兒,這些日

子上宮裡的課,你感觸如何?”

“回母親,諸位太傅學識淵博,孩兒有許多東西要向他們學習。”楊禹軒一個抱拳恭敬地回答道。

“嗯,有道是三人行必有我師。軒兒,你如此好學,母親也深感寬慰。”孫露聽罷滿意的點了點頭。在她看來不管兒子之前幾年在軍校究竟學到了些什麼,至少在行爲舉止上楊禹軒確實要比同齡的貴族子弟成熟自律得多。卻聽她又跟着問道:“不過,母親想知道的是你那些新學的課程的看法如何?相比之下,你比較喜歡哪一門課?”

“軍事策略!孩兒希望有朝一日能像母親那般立下不世的功勳!”楊禹軒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待見母親沒有反應,他又連忙補充道:“當然經濟學也很有趣。授課的黃太傅他們都很風趣。經常會談及海外的一些趣聞。”

面對兒子最後那幾句略帶口是心非的補充,孫露在心中不由無奈的苦笑了一下。對於一個十四歲的孩子來說,政治經濟學或許真的深奧了一些,也枯燥了一些。但對於一個君王,特別是像中華帝國這般國家的君王來說,政治經濟學卻是極爲重要的一門課。君主只有瞭解了這其中的基本原理,才能真正駕御好國家這艘大船。畢竟對於中華朝來說,君王在很長一段時間還是得享有無上權利的。於是孫露當即便循循善誘道:“軒兒,母親知道你喜歡軍事,其實每一個像你這麼大的孩子都向往自己長大後能當將軍。”

“母親,孩兒不小了。孩兒都已經是束髮年紀了。”楊禹軒不滿的抗議道。

“對,軒兒你確實已經長大了。所以不能再像小孩子一樣,只對自己喜歡的事物感興趣。母親知道你想成爲一個有作爲地君王。正因爲如此你才需要比同齡人學習更多地東西。相信母親,你現在學的東西總有一天都會派上用處的。”孫露順着兒子的口吻說道。

“是母親,孩兒知錯了。”楊禹軒必恭必敬的行禮道。可孫露卻一笑而過地上前撫摩着兒子的頭髮笑道:“軒兒,你地想法並沒有錯。每個人都該有自己的理想,就算是皇帝也一樣。”

“可是太傅們說皇帝就是皇帝。要全心全意地心繫國事,絕不能爲其他的事情分散自己的精力。否則是玩物喪志。就會像宋徽宗那樣失國。”楊禹軒認真的說道。

聽完兒子地這番論述,孫露已然能夠想像得到平日裡那些個太傅向其灌輸的都是些什麼思想。但她並沒有就此立即駁斥這些觀點,而是跟着點頭反問道:“這麼說軒兒你想做一個全心全意投身國事的明君咯?”

“是的,母親。孩兒想成爲像母親這樣日理萬機,爲國家盡心盡力的皇帝。”楊禹軒一臉認真的說道。

“嗯,有志氣!”孫露先是朝兒子豎起了大拇指,隨即又轉口說道:“不過,母親也是有自己地愛好的哦。”

“孩兒知道母親和宋徽宗一樣也喜歡畫畫。不過母親畫得沒宋徽宗好。宋徽宗做皇帝沒母親好。”楊禹軒想了一下直言道。顯然在孫露的一番善誘之下,楊禹軒已然擺脫了先前的拘謹。其思維也跟着變得活躍起來。卻聽他跟着說道:“當然母親與宋徽宗都是皇帝。咱們應該比誰做皇帝好,而不是比誰畫畫好,母親您說對嗎?”

眼見兒子自己找到了答案,孫露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說道:“不錯,軒兒你分析的很有道理。皇帝是工作,繪畫是愛好,我們或許都無法選擇自己的行當,卻可以保留自己的愛好。但千萬不能將兩者混淆,懂嗎?”

“哦。”楊禹軒似是而非地點了點頭,對於母親地這番話語,他大致算是明白意思的。只不過母親的觀點在他看來卻又是那麼的新奇。畢竟從來沒有一個太傅對他說過“皇帝是工作”這樣的話。也從來沒人用母親今天的這樣的語氣教育過自己。楊禹軒忽然覺得自己的心頭暖暖的,一瞬間與母親的關係也拉近了不少。可正當這對母子沉浸在難得的溫情之中時,門外卻傳來了內侍恭敬的通報聲:“啓稟陛下,財政尚書羅勝大人、內務尚書黃宗羲大人與鎮海公陳家明閣下求見。”

“宣。”孫露看了一眼桌子上的摺子,果斷的答應道。

一聽黃宗羲與陳家明同時入宮覲見,楊禹軒立刻就意識到自己的溫情時刻要到此結束了。卻見他當下恭敬地向母親行了個禮後說道:“母親,那孩兒就先行告退了。”

可誰知這一次孫露卻一反常態,並沒有把兒子打發走,相反還把他給留了下來道:“你陳叔叔難得來一次,軒兒你就再待一會兒吧。反正離下午開課還有些時間。”

耳聽母親親口囑咐自己留下,楊禹軒心裡自然是樂呵呵的,只見他一個抱拳爽快的答應道:“是,母親。”

就在母子二人說話之際,羅勝、黃宗羲與陳家明已然在內待的引領下來到了御書房。三人一進門自然是一眼就看見了站在女皇身旁的皇長子。卻見羅勝等人先是一愣,隨即便恭敬地向女皇與皇長子行禮道:“臣羅勝、黃宗羲、陳家明叩見女皇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叩見皇長子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諸位卿家不必多禮。請坐吧。”孫露微微頷首囑咐道。

“謝陛下。”三人得令後立即便按各自的級別與自立坐了下來。絲毫沒有更多的繁文縟節。而孫露則坐在龍椅上開門見山的直接問道:“三位卿家今日來找朕不知所謂何事?”

“回陛下,臣等今日前來覲見陛下一是爲了部分立法草案之事。二是爲了香江商會代理朝廷發放國債一事。”黃宗羲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嗯,那就一樣一樣的來說。先談立法草案之事吧。”孫露點頭應和道。

“陛下請過目。”黃宗羲說着便起身從袖子裡取出了三份摺子遞給女皇道。

孫露接過一看卻是一份《濟貧法》草案、《勞工法修正案》草案以及《選舉法修正案》草案。依照中華朝的規定任何一項法令在頒佈膽必須以草案的形式上報國會。在經國會審議通過後方可由內閣正式立案編修。在完全編撰完畢後法案還必須再上報一次上國會,經上國會覈准之後,才能正式頒佈。因此在中華朝一項法令的頒佈至少也得花上個一年半載的時間。當然由女皇卿點批示的法案例外。不過自中華朝立國至今孫露還沒有在立法的問題上使用過特權對其進行干涉。不過就今天所提及的這三份草案來說,孫露卻覺得自己有必要要向臣下們點撥一下。因爲其中的《濟貧法》草案與《勞工法修正案》草案,她之前就已經早有耳聞了。

卻見孫露當着臣子們的面初略地翻了一下草案,在證實了自己所瞭解的情況確實屬實後,她取出了《勞工法修正案》草案中的一部分條款向黃宗羲等人詢問道:“諸位卿家,你們這條是不是寫錯了?”

給女皇這麼一問,黃宗羲等人連忙湊上前仔細看了看之後,以極爲肯定的口吻回答道:“回陛下,這些條款沒有差錯。”

“沒有差錯?那這條是什麼?”孫露指着草案中的一條以嘲弄的語氣責問道:“最高工資限度?難道是聯眼花了?”

“回陛下,您沒看錯,確實是最高工資限度。”這一次附和的是羅勝。卻聽他跟着又解釋道:“陛下超出勞動價值的工資是一種破壞市場的行爲。支付高額工資者以此進行惡性競爭。所以臣等以爲必須對工資進行限定。否則帝國的工業和財富將會受到威脅。當然我們標準是經過嚴格調查與審定的。作爲配套措施草案之中還規定了城市和農村、計件勞動和日勞動的工資率。規定農村工人受僱期限應爲一年,城市工人則應在勞工市場上受僱。”

耳聽羅勝冠冕堂皇地爲“最高工資限度”拋出一堆理由,孫露不禁有些哭笑不得,卻見她微微平復了一下情緒跟着開口說道:“羅卿家你認爲這樣的理由能說國會,能讓天下百姓接受嗎?聯還是第一次聽說有‘最高工資限度’這麼一回事呢!”

眼見女皇的語氣變得嚴厲起來,一旁的陳家明趕忙打圓場道:“陛下息怒。其實‘最高工資限度’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目前在歐洲幾乎每一個國家都在使用‘最高工資限度’這項慣例。英、法兩國甚至還將‘最高工資限度’直接寫進了他們的《勞工法》。”58

第48節 開封之戰(二)第二節第27節 受禪壇與憲誥第十二節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第二十一節第220節 王夫之歸京遇故友 冒闢疆升職待入閣第326節 乘龍艦公爵忙奉承 抵印度紫軒送補給第20節 寧古塔將軍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第7節 盛宴(二)164 當先鋒羅剎鬼擺譜充誘餌中華軍死戰第22節 徐州雪夜(下)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第15節 本相第24節 第二屆國會181 北美大陸羣雄逐鹿大西洋上艦隊遭襲第7節 茶與茶杯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29節 促膝談心第39節 金融革命第20節 關中雙雄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36節 新朝官制第四節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第270節 對列強父子齊護國 設總督秦津忙漢化第241節 入冬營中華軍休戰 馬關港華倭使會晤第15節 關中日落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第5節 科舉第18節 羅馬交流雞同鴨講薩城參觀豔驚四座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第14節 農村公社第255節 走末路島津擔責任 赴長崎紫軒當欽差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第五節88 公私別南北差異生塘沽口太沖慮新政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25節 蜀中攻略(二)第278節 蘇赫巴魯心窺火炮 米哈伊爾終明敵情125 互謀利議員達共識嘆現狀尚書勸黨魁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163 遇強敵衆將領攜手覓獵物蒙古汗親征第12節 太后的決斷第320節 整股市議員出主意 爲壟斷倆商揣聖意182 鄭提督設計巧脫身大維齊款待英國使第22節 徐州雪夜(下)63 爭標段晉商巧貸款爲商務倭朝遣特使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第35節 仲夏之夜第8節 盛京之戰(二)第277節 接命令哥薩克出動 克城池蒙古兵燒殺23 羣臣獻策外儒內法女皇綢繆以權制權第21節 山海關第34節 百舸爭流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第225節 本州島叛軍大撤退 流水宴馮貴指明路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93 賢親王爺回鄉祭祖南洋總督欣然赴宴第304節 整吏治法王提新人 憂財政總監進忠言第40節 楊府夜談(二)第6節 路(一)第332節 追友軍鄭森赴戰場 卡奇灣旗艦對旗艦第17節 再戰松山(上)第20節 寧古塔將軍65 朝鮮自稱小中華莫臥兒吸引衆列強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36 御花園女皇訓皇子科技宮尚書示專利131 投無路滿人附蒙古暗較勁土汗大斗法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第229節 更內閣中華起風雲 會重臣跛書生明志第17節 首相的大計202 科布多夏完淳出征長江口陳家明歸國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第24節 第二屆國會第11節 禪智寺第32節 諜影重重第20節 關中雙雄113 易新主準葛爾崛起擒西疆孫女皇故縱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第216節 司法院新制愁百官 道法之說重現中原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90 睹龍艦倭朝懷鬼胎入絕境荷蘭議投降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第349節 欽差邸所互論案情 馮貴夜見粵國夫人
第48節 開封之戰(二)第二節第27節 受禪壇與憲誥第十二節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第二十一節第220節 王夫之歸京遇故友 冒闢疆升職待入閣第326節 乘龍艦公爵忙奉承 抵印度紫軒送補給第20節 寧古塔將軍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第7節 盛宴(二)164 當先鋒羅剎鬼擺譜充誘餌中華軍死戰第22節 徐州雪夜(下)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第15節 本相第24節 第二屆國會181 北美大陸羣雄逐鹿大西洋上艦隊遭襲第7節 茶與茶杯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29節 促膝談心第39節 金融革命第20節 關中雙雄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36節 新朝官制第四節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第270節 對列強父子齊護國 設總督秦津忙漢化第241節 入冬營中華軍休戰 馬關港華倭使會晤第15節 關中日落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第5節 科舉第18節 羅馬交流雞同鴨講薩城參觀豔驚四座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第14節 農村公社第255節 走末路島津擔責任 赴長崎紫軒當欽差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第五節88 公私別南北差異生塘沽口太沖慮新政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25節 蜀中攻略(二)第278節 蘇赫巴魯心窺火炮 米哈伊爾終明敵情125 互謀利議員達共識嘆現狀尚書勸黨魁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163 遇強敵衆將領攜手覓獵物蒙古汗親征第12節 太后的決斷第320節 整股市議員出主意 爲壟斷倆商揣聖意182 鄭提督設計巧脫身大維齊款待英國使第22節 徐州雪夜(下)63 爭標段晉商巧貸款爲商務倭朝遣特使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第35節 仲夏之夜第8節 盛京之戰(二)第277節 接命令哥薩克出動 克城池蒙古兵燒殺23 羣臣獻策外儒內法女皇綢繆以權制權第21節 山海關第34節 百舸爭流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第225節 本州島叛軍大撤退 流水宴馮貴指明路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93 賢親王爺回鄉祭祖南洋總督欣然赴宴第304節 整吏治法王提新人 憂財政總監進忠言第40節 楊府夜談(二)第6節 路(一)第332節 追友軍鄭森赴戰場 卡奇灣旗艦對旗艦第17節 再戰松山(上)第20節 寧古塔將軍65 朝鮮自稱小中華莫臥兒吸引衆列強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36 御花園女皇訓皇子科技宮尚書示專利131 投無路滿人附蒙古暗較勁土汗大斗法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第229節 更內閣中華起風雲 會重臣跛書生明志第17節 首相的大計202 科布多夏完淳出征長江口陳家明歸國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第24節 第二屆國會第11節 禪智寺第32節 諜影重重第20節 關中雙雄113 易新主準葛爾崛起擒西疆孫女皇故縱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第216節 司法院新制愁百官 道法之說重現中原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90 睹龍艦倭朝懷鬼胎入絕境荷蘭議投降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第349節 欽差邸所互論案情 馮貴夜見粵國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