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防隱患蕭尚書柬言爲愛婿楊國公面聖

無論陳家明是否真的像龔紫軒猜測的那般有利用楊紹清的身份打掩護的企圖,作爲南洋總督,他的一舉一動始終都處在一雙眼睛的監控之下。這雙眼睛冷靜、理智、甚至還帶着一點多疑。這雙眼睛的主人正是帝**務尚書蕭雲。衆所周知這位蕭尚書從不輕易放棄過何一個可能威脅到帝國的不安定因素。但他並不是人們印象中的那種四處織羅罪證置辦權貴勳戚的酷歷。事實上,他在向女皇提交各類情報時從不提出摻雜有個人感情因素的分析。同樣的當一系列情報分析都明確顯示有東西已然威脅到了帝國的安全,他亦會毫不猶豫地將其銷燬。這樣的做法有時候在外人看來會有些不盡人情,或是有對皇帝不敬的嫌疑。但無論是弘武女皇陛下,還是對蕭雲心存不滿的政敵都不得不承認,他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並沒有存有私心。因爲以蕭雲現在的身份與地位,完全不必像歷史上的那些低級官吏那般劍走偏鋒靠探密或是拉權貴下馬來充當酷吏,以求得到皇帝的注意與賞識。

因此在許多人眼中蕭雲似乎同當年海瑞一樣都是官場上不按常裡出牌的人物。但當年的海瑞還是有所圖的,那就是名節。但誰都知道軍務尚書從不在乎自己的名聲。也從不掩飾其爲達到目的而採取的某些“卑劣”手段。不求名利,難道說蕭雲是聖人?這話要是傳出去鐵定會讓許多人笑掉大牙。但他們在心中亦不得不承認這個令人不舒服的尚書大人確實有這麼一種傾向。不過黃宗羲有一次到是在大庭廣衆之下當衆宣稱過軍務尚書大人“好色”。但他隨即又補充了一句道:“非女色,乃國色也。”此事很長一段時間都被京城上下的官吏引爲調侃的笑料。但人們在一笑之餘,也在心中由衷地歎服黃宗羲的分析確實有道理。

對此蕭雲本人並沒有發表什麼看法。是國色也好,是女色也罷,這位軍務尚書依舊始終如一的盡心於自己的職責。正如遠在廣東的船隊才揚帆起錨告別廣州,這邊有關楊紹清與陳家明夫婦在新安祭祖的一系列記述便已整齊地擺放在了女皇陛下的案頭。

“怎麼蕭尚書覺得賢親王與陳總督回新安的祭祖有什麼不妥嗎?”在看完面前這份詳盡的報告後,孫露開門見山的提問道。她知道蕭雲向來不會爲了無關緊要的事件來打擾自己。同樣的他亦不會像某些士大夫那般將精力花費在禮法的問題的討論之上。

“回陛下,臣以爲現在需要加強對北歸使團的護衛。”蕭雲一個拱手肅然地回答道。

“哦?加強護衛。蕭尚書你何以見得需要加強對訪歐使團的護衛?”孫露揚起下巴反問道。她的心裡十分清楚,蕭雲口中的加強護衛,可不是一般意義的加派人手保護安全,而是指加強對訪歐使團的監控。其實從眼前的這份報告來看軍情局對訪歐使團已經盯得很緊了。再加高監控級別,這將意味着會進一步侵犯到某些高官的**。因此孫露想知道蕭雲有什麼理由向自己提出這樣的建議。

“回稟陛下,是因爲陳總督的突然隨行。”蕭雲直言不諱地回答道。

“蕭尚書你應該知道,陳總督是朕讓他來上京的。爲的就是同軍務部、外務部和海務部一同商談關於殖民司的組建問題。所以朕不認爲這有什麼不妥。”孫露欣然否定道。

“回陛下,陳總督確是得陛下手諭纔來京城,單與賢親王殿下結伴同行也本無可厚非。然則北上路途又十分漫長,須經過地方諸多省份。所以臣以爲爲了賢親王與陳總督的安全,朝廷還是該加強護衛,以免給地方官員憑添不必要的麻煩。”一番解釋之下,蕭雲下意識地在地方官員一詞上加強了語氣。

對此孫露又怎能聽不出蕭雲暗示。歷來邊疆大吏與中原官吏接觸過密都是統治者忌諱的大事。而在現今的中華朝在這一點上商業協會財閥也是一股不可小窺的力量。光是從陳家明的身份上來看,就算他無意同那些人接觸,地方的官吏也會自動地貼上來。難怪陳總督到來會讓我們的蕭尚書如此在意。想到這裡,孫露做出了同許多統治者一樣的決定。卻見她將報告一合果斷地點頭道:“那這事蕭尚書你就看着辦吧。”

“遵命陛下。”蕭雲謙恭地領命道。可就在此一個年輕的女官隔着雕花宮門,躬着身子奏道:“啓奏陛下,楊老國公求見。”

楊開泰?他來幹什麼?孫露不禁在心中納悶地暗附道。不過還未等她做出指示是否接見。底下的蕭雲倒是先識相地彎下身子告退道:“陛下,臣所要稟告的事件就這些。若是陛下沒有其他指示,那臣就告退了。”

“恩,那就這樣吧。”孫露欣然頷首,但她隨即又向蕭雲補充了一句道:“不過蕭尚書加強護衛之餘,也別影響了賢親王與陳總督的遊興啊。”

“是陛下,臣自有分寸。”蕭雲馬上叩了一個頭,畢恭畢敬地退了出去。

與向來波瀾不驚的蕭尚書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稍後風風火火進入御書房的楊開泰。雖然楊開泰同往常一樣態度謙卑恭敬。但是坐在龍椅之上的孫露還是從舉手投足之間看出了自己公公的心中難以掩飾的春風得意。是啊,自己的兒子,準確的說是一個半兒子快要回家了,怎能不讓這個年近古稀的老人歡心雀躍呢。有道是朝禮在先家禮在後,卻見那楊開泰快步入內,恭恭敬敬地高聲通報道:“臣楊開泰見駕!吾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隨即便跪了下去給身爲女皇的兒媳叩起頭來。

“老國公快快平身。來人賜座,看茶。”一改先冷峻的口吻,孫露聲音忽然變得柔和而又謙遜起來。作爲一個講究忠孝的禮儀之邦的帝王,孫露心知有些時候自己在帝王與兒媳的身份之間必須找到一個平衡點。這既是對傳統的一種尊重,也是皇室作爲民間榜樣的一種表現。

不過女皇的謙和並沒有讓楊開泰就此得意忘形。這俗話說的好“伴君如伴虎”。古往今來有多少臣子權貴,今天剛被皇上寵信,隔天皇帝又會忽然變卦,從而被治以重罪。或許正是出於這種原因自從楊紹清遠赴歐洲之後楊開泰就很少出入宮廷打擾女皇。只在偶爾想看自己的孫子,或是遇到什麼重大節日受到女皇邀請時,纔會入宮見駕。因此,此時的他在行過常朝禮後,連頭都沒敢擡起頭來,只是一邊望着方磚地慢慢地挪到宮女搬來的紫檀太師椅上坐下,一邊唯唯諾諾地拱手謝恩道:“謝陛下恩典。”

“老國公不必拘謹,上次朕去府上探望,見婆婆風溼的老毛病又犯了。不知朕後來派去的太醫有何診斷?”孫露朱脣微啓徐徐地問道。

“勞煩陛下掛念,太醫已經來府裡爲內子診斷過了,開了些藥,這些日子好多了。陛下乃是一國之君,日裡萬機之餘還能悉心掛念內子的小毛病,真是孝感動天,皇恩浩蕩。”楊開泰連忙起身感激涕淋道。

“老國公言重了。說起來二老年事已高,紹清又常年不在家。本該是由朕經常帶兩個孩兒探望二老纔是。而今婆婆生病朕未能前往病榻前侍奉,還讓老國公親自入宮。朕還真是慚愧得很呢。”孫露一臉歉意的說道。

“這可萬萬使不得,使不得。陛下乃是堂堂的九五至尊,怎能讓陛下屈尊一次又一次地來老夫府上探望呢。這可真是折殺老夫夫婦了。”楊開泰連連搖頭道。事實上,孫露幾乎每隔一段時間都帶兩個小皇子會駕凌楊府探望他們老夫婦兩個。光是這一點不僅讓楊氏夫婦受寵若驚,更是讓全京城的老百姓爲之側目。對楊家來說這不僅是莫大的殊榮,從某種方面來說也是在向世人證明女皇陛下與以楊家爲首的財閥之間密不可分的堅固關係。

“那裡,朕既是一國之君,同樣也是楊家的媳婦,既然紹清不在家,那這些就該是朕的份內之事。”孫露臉色一正道,緊接着她又直截了當地切入正題詢問道:“老國公今日突然入宮造訪,難道說府裡又出什麼大事了嗎?”

“回陛下,府裡現在一切安康。臣今日貿然入宮,其實是想向陛下稟告一下賢親王府與南洋總督府的修建事宜。”楊開泰垂手回答道。

“哦,兩處府邸都已經翻修完畢了嗎?”孫**了點頭問道。可她心裡卻在感嘆楊開泰真是越老越羅嗦了,這麼點是還要大老遠地親自跑來向自己彙報。然而楊開泰顯然不認爲這是一樁無關緊要的事情。卻見他跟着便極爲恭敬的回答道:“託陛下的洪福,兩處府邸確已休整一新。只待犬子等人回京便可即可入住府邸了。”

“速度還真快呢。恩,老國公還真是老當益壯,效率不減當年呢。”孫露順口誇獎道。

“陛下過獎了。這次承蒙陛下厚愛賜小婿與小女官邸一座,老夫全家無不感恩於陛下的慷慨。只不過小婿與小女難得纔來京城一次,老夫夫婦希望他們這次能住到賢親王府上來。還請陛下恩准。”楊開泰搖頭晃腦着說出了自己今天入宮的主要目的。

聽了楊開泰的請求,孫露不由莞爾一笑道:“這當然是沒問題的。其實這種小事老國公您自己拿主意就行了。何必特意跑來請示朕呢。”

“回陛下,這南洋總督府乃是陛下親賜的官邸。小婿與小女回京若是不住南洋總督府,豈不是辜負了陛下的一片美意。因此老夫在與內子商量之後才決定入宮親自向陛下稟明原由。”楊開泰說到這兒不由停頓了一下,跟着又補充了一句道:“其實小婿與小女久居南洋,甚少回中原。陛下大可不必如此破費爲小婿與小女在京城建造如此盛大的府邸。”

話說到這裡,孫露總算是聽出一點兒貓膩來了。楊開泰拐彎抹角地說了這麼多,此刻聽來歸根到底還是爲了陳家明夫婦回京一事。顯然自己的這位公公在外頭一定是聽着什麼風聲了。想到這點,孫露當下便不動聲色的回答道:“那裡的話。朕深知陳總督這些年在南洋爲帝國鞠躬盡瘁,可謂是勞苦功高。再說帝國有功之臣哪兒一個不是在京城擁有自己的府邸。陳總督卻至今在京師都沒有一座相應的府邸。朕對此也是頗感愧疚呢。”

果然,孫露的話音剛落,楊開泰便覺得自己的眼皮冷不丁地跳了一下。這話雖如此,可那些由朝廷出面在京師建造豪華府邸的權貴勳臣,現今哪兒一個不是前腳跨進新宅,後腳搬出衙門。可見有時候皇恩也不是隨隨便便可以消受的。其實當初在得知女皇下旨賜陳家明南洋總督府之時,楊、陳兩家可是着實興奮了好久呢。特別是楊開泰更是早已將陳家明視做了自己的半個兒子。因爲在他看來成天“不務正業”的楊紹清早已失去了繼承商業協會的資格。而孫露雖然手腕高明、志向遠大,但她現在已然成了一國之君,根本不可能再像從前那般潛心於商業協會的經營。如此算來作爲楊家女婿的陳家明很快就以半個兒子的身份替代了楊紹清在其父親心目中的地位,成爲了商業協會上層一致看好的新一輩的領軍人物。

因此楊開泰一開始還真將賞賜府邸一事視做了是女皇陛下進一步拉攏商業協會的手段呢。然而之後發生的事情,卻讓他越看越覺得不安。先是女皇突然下旨宣召陳家明夫婦回京,不久又從宮內傳出的有關朝廷可能籌建殖民司的消息。再聯想到之前賞賜府邸之事,楊開泰等人之前的歡呼雀躍之情,漸漸地就被焦躁不安之心所替代了。

眼見府邸一天天的成型,楊開泰等人的心情也開始一天天的沉重起來。他甚至有過府邸最好早不完,或是陳家明夫婦最好來不了的想法。然而皇命難違,現在終於府邸造完了,陳家明他們也在回京的路上了。剛纔楊開泰在書房外又與那表情冷峻的蕭雲打了照面。不知爲何,這讓楊開泰心中萌發了一種不祥的預感。抱着這樣的想法,楊開泰這纔在孫露面前斗膽試探了一番。然而孫露的這番回答卻讓他更爲疑惑了。投鼠忌器的他又不敢繼續深入的試探下去。無奈之下楊開泰只得在心中暗自捫心自問,難道說陳家明這次真的是有來無回了嗎?

【……94 防隱患蕭尚書柬言 爲愛婿楊國公面聖 文字更新最快……】@!!

()

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第16節 八旗眷屬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第2節 奉皇命黃得功赴京 接家書吳克善朝聖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第299節 豔陽日奧軍港遇襲 嗅異味英國艦脫逃90 睹龍艦倭朝懷鬼胎入絕境荷蘭議投降第三十節第7節 路(二)第43節 長路漫漫第216節 司法院新制愁百官 道法之說重現中原第24節 東路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第三十四節第16節 暗戰(二)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第13節 旅途的終點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第310節 憂股市兩士起爭執 見女皇將軍求幫助第239節 定戰術軍民互合作 爲埃及諸使匯開羅第9節 盛京之戰(三)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第34節 歸德之戰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第18節 朝鮮王的野心第7節 銅錢第18節 再戰松山(中)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第21節 范文程第三十八節第226節 棲霞寺爾梅當說客 爲稅賦而農巧周旋第18節 羅馬交流雞同鴨講薩城參觀豔驚四座第375節 定青藏張煌言回京 安軍心張家玉出面第9節 朝貢第370節 四大銀行御前受封 中華首相雷厲風行第25節 孟津渡口第355節 探聖意東林攀裙帶 審局勢復興隨女皇91 聯合省急尋中間人菲爾德提議驚四座第四十一節29 威尼斯謀略蘇伊士中華朝指染愛琴海第5節 溼牛皮第二部二百二十七節 王夫之廂房出草案黃宗羲深宮進諍言第7節 茶與茶杯第258節 聞死訊弘武帝神傷 論國策皇長子出彩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第十三節第20節 關中雙雄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76 斥衆臣女皇追罪責倒苦水尚書吐實情181 北美大陸羣雄逐鹿大西洋上艦隊遭襲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第34節 密使89 蛟龍出水驚煞四鄰半島生亂烽火驟起第3節 風口浪尖(三)第257節 遊說客國會忙內外 西夷使帝都謀利益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第19節 國會(三)204 長崎陷落李海請戰中華宣戰朝王驚恐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220節 王夫之歸京遇故友 冒闢疆升職待入閣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第345節 歷千辛蒸汽機成型 爲保密劉逢慶進言第222節 排外運動殺戮四起 伊藤仁齋巧柬藩主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155 沙俄司令小窺北疆蒙古大汗草原起誓第231節 受遊說黃宗羲萌計 留遺言護國公長辭第6節 路(一)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第15節 潛在規則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第21節 支援第33節 芝蘭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第12節 太后的決斷第9節 盛京之戰(三)第29節 促膝談心第262節 回皇女夫之巧解圍 爲皇家宗羲擬新法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22節 荷蘭人第374節 剿匪幫官軍平東北 升少將夏完淳面聖第367節 印加獨立震驚歐洲 面見西王法相獻計第三十八節第13節 盛宴(五)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第2節 魯冀防線第350節 查案情令史見女皇 收詩詞皇女生思緒207 生赤字內閣議徵稅發國債女皇會公爵第367節 印加獨立震驚歐洲 面見西王法相獻計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第19節 審判夜第22節 荷蘭人168 弘武帝北訪收番王兩重臣爲國起爭執第29節 南夷與胡虜第26節 山西烽火(二)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6節 兵臨城下
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第16節 八旗眷屬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第2節 奉皇命黃得功赴京 接家書吳克善朝聖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第299節 豔陽日奧軍港遇襲 嗅異味英國艦脫逃90 睹龍艦倭朝懷鬼胎入絕境荷蘭議投降第三十節第7節 路(二)第43節 長路漫漫第216節 司法院新制愁百官 道法之說重現中原第24節 東路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第三十四節第16節 暗戰(二)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第13節 旅途的終點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第310節 憂股市兩士起爭執 見女皇將軍求幫助第239節 定戰術軍民互合作 爲埃及諸使匯開羅第9節 盛京之戰(三)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第34節 歸德之戰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第18節 朝鮮王的野心第7節 銅錢第18節 再戰松山(中)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第21節 范文程第三十八節第226節 棲霞寺爾梅當說客 爲稅賦而農巧周旋第18節 羅馬交流雞同鴨講薩城參觀豔驚四座第375節 定青藏張煌言回京 安軍心張家玉出面第9節 朝貢第370節 四大銀行御前受封 中華首相雷厲風行第25節 孟津渡口第355節 探聖意東林攀裙帶 審局勢復興隨女皇91 聯合省急尋中間人菲爾德提議驚四座第四十一節29 威尼斯謀略蘇伊士中華朝指染愛琴海第5節 溼牛皮第二部二百二十七節 王夫之廂房出草案黃宗羲深宮進諍言第7節 茶與茶杯第258節 聞死訊弘武帝神傷 論國策皇長子出彩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第十三節第20節 關中雙雄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76 斥衆臣女皇追罪責倒苦水尚書吐實情181 北美大陸羣雄逐鹿大西洋上艦隊遭襲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第34節 密使89 蛟龍出水驚煞四鄰半島生亂烽火驟起第3節 風口浪尖(三)第257節 遊說客國會忙內外 西夷使帝都謀利益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第19節 國會(三)204 長崎陷落李海請戰中華宣戰朝王驚恐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220節 王夫之歸京遇故友 冒闢疆升職待入閣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第345節 歷千辛蒸汽機成型 爲保密劉逢慶進言第222節 排外運動殺戮四起 伊藤仁齋巧柬藩主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155 沙俄司令小窺北疆蒙古大汗草原起誓第231節 受遊說黃宗羲萌計 留遺言護國公長辭第6節 路(一)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第15節 潛在規則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第21節 支援第33節 芝蘭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第12節 太后的決斷第9節 盛京之戰(三)第29節 促膝談心第262節 回皇女夫之巧解圍 爲皇家宗羲擬新法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22節 荷蘭人第374節 剿匪幫官軍平東北 升少將夏完淳面聖第367節 印加獨立震驚歐洲 面見西王法相獻計第三十八節第13節 盛宴(五)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第2節 魯冀防線第350節 查案情令史見女皇 收詩詞皇女生思緒207 生赤字內閣議徵稅發國債女皇會公爵第367節 印加獨立震驚歐洲 面見西王法相獻計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第19節 審判夜第22節 荷蘭人168 弘武帝北訪收番王兩重臣爲國起爭執第29節 南夷與胡虜第26節 山西烽火(二)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6節 兵臨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