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節 欲效華博士進直言 析戰局王室圖雙贏

玻意爾的官邸坐落於京師郊外的獅子山下。在一片稻田的包圍之中一座英倫風格的莊園總是顯得乍眼異常。不過這些年周遭的老百姓早已習慣了莊子裡的那個藍眼睛員外。知道他是京城裡受女皇賞識的大官。再加上玻意爾稟承了其在英國紳士階層關心公益的習慣平日裡爲周圍鄉里做了不少善事。所以其在老百姓中的口碑倒是一直不錯。當然玻意爾住到郊外可不是爲了向中華百姓做感情投資的。這一來是因爲他本人喜好清淨以及自然的氣息.二來則是郊外寬闊的空間能讓他安心做實驗而不會影響到周圍的鄰居。加之玻意爾在中華科學界及歐洲科學界都享有威名。從科學院的同僚到各地慕名邇來的學者經常會在此聚會交流學術。因此幾年下來獅子山下的這坐莊園嚴然有了當年牛津圈的味道。

當約克公爵等人來到獅子山時.玻意爾剛剛送走幾個江南學者。雙方就數學、物理、天文上的問題探討了一個上午。其間他還向訪客現場演示了一個物理小實驗。直看得對方咋咋稱奇。在玻意爾看來中華的學者十分擅長理論研究。其嚴密的邏輯推理和驚人的記憶力都是歐洲學者歎爲觀止。但在實驗操作方面中華科學家卻遠比歐洲科學家要差得多。這倒並不是說中國科學家的動手能力差。玻意爾現多數的中華學者都醉心於書本理論的研究.在認識上卻十分輕視實驗操作。這一點在中國的民間學者身上由爲明顯。至於像楊親王那樣精通理論又重視試驗的中華學者更是少之又少。好在帝國科學院對這種情況一直都十分重視這幾年院裡也培養了不少理論與實踐兼備的年輕科學家。玻意爾相信隨着新的一輩成長起來這種認識上的偏見總有一天會得到糾正。

想到這裡玻意爾隨手從書架上抽了一本實驗筆記坐在了自己心愛的搖椅上仔細翻閱起來。這是他一個月來所做地幾個實驗記錄。雖然具體的數據還有待做進一步的實驗但就目前的進展狀況來說還是讓他十分滿意的。多虧了有那兩個年輕人幫忙啊。玻意爾合上筆記腦中立刻顯現出了胡克與梅鼎丈的身影。對這兩個頗具潛力地助手玻意爾這些年可沒少下站夫。作爲一個科學家在做科學研究之餘培養接班人也是一項重要的任務。畢竟探索科學的海洋並不是一兩代人可以完成地。這需要不斷地有新鮮血液加入才行啊。

“先生外面有兩個英國人想見您。”管家恭敬的通報聲打斷了玻意爾的思緒。卻見他起身將筆記放會了書架然後回頭向管家問道:“威爾遜你說他們是英國人?”

“是的。先生。爲的那位先生一眼望去就是一個舉止優雅的貴族。他現在正在大廳裡等您。。”頭花白地威爾遜用流利的英語回答道。眼前的這位管家乃是一個英國人早年曾在一個西班牙貴族手裡管家。精通歐洲與中華上流社會的各種禮節。

“英國貴族?我去看看。”玻意爾毫不懷疑自己管家地眼光。要知道威爾遜可是出入歐洲上流社會十幾年的老管家了看人地眼光向來毒得很。曾輕有一個荷蘭的貴族拜訪過自己結果威爾遜一眼就看出對方是個半路出家貨。後來從朋友的口中玻意爾很快就證實了自己管家的眼光。因此此刻的玻意爾十分好奇來訪者的身份。要知道這兩年因爲中華帝國與英國在印度洋交惡的關係來中國的英國人可謂是鳳毛麟角。而能被威爾遜視爲貴族的人。應該不會是英國鄉村裡剪羊毛的“新貴族”。那對方究竟會是什麼人呢?

越想越覺得好奇地玻意爾隨着管家來到了客廳廳。只見鋪着羊毛毯子的廳堂之中兩個英國人正站在壁爐旁打量着四周的佈置。其中一個衣着華麗的男子恰巧背對着玻意爾。待聽到管家說:“兩位先生我們老爺到了”之後那個男子立即就回過了頭風度翩翩地行禮道:“很高興見到您。玻意爾先生。”

此人這一回頭可把門口的玻意爾嚇了一跳。卻見他當場一怔.隨即才瞪大着眼睛驚呼道:“殿…殿下。”

眼見玻意爾一眼就認出了自己約克多少也有些驚訝。畢竟從他逃出英國流亡至個已經過去十年了。十年來他早巳從當初的懵懂少年變成了一個職掌千軍的統帥。雖然十多年前他也曾經與玻意爾有過幾面之緣。但從未想到過對方還能認出自己。於是他當下也不再隱瞞自己的身份。而是十分坦然的笑道:“沒想到博士還能記得在下。不過在下現在已經被陛下冊封爲約克公爵了。”

雖說玻意爾對斯圖亞特王朝並沒者什麼好感但他也並不是完全的共和主義者。因此他當即便恭敬地向對方行了個禮。見此情形約克公爵滿意地示意自己的侍從離開.而玻意爾的管家也早巳在同主人一起行完禮後識相地離開了。一時間客廳裡就只剩下了約克公爵與玻意爾兩人。正當玻意爾還在納悶流亡中的約克公爵爲什麼會突然跑到中園來之時。對方倒是率先開口招呼道:“博士不必拘謹。這裡是您的府邸。而我只是一個不請自到的客人罷了。”

此時的玻意爾已然恢復了常態。而他隱約已經猜測到了約克公爵來東方可能是爲了斯圖亞特王朝的復辟。卻見他不卑不亢的回禮道:“公爵請坐。不知大人這次來找在下所爲何事?”

對於玻意爾直白的捉問.約克公爵顯得並不在意。相反他毫不忌諱地就說出了自己來中國的目的道:“博士您應該也聽說了逆克倫威爾已經病逝。英國國內正處於動盪不安之中陛下希望能儘快回國穩定局勢。所以便派我來同中華朝方面進行磋商以便得到中華方面的幫助。只不過讓我沒想到的是在中園的都競然還生話着像博士這樣博學的英國科學家。”

“當初中華的楊親王來到英國講學時向我們展示了一片今人着迷地嶄新世界。所以我們便隨着親王殿下來到了中國探詢更爲高深的學問。當然那個時候英國的環境也不適合做學術研究。”玻意爾同樣不避諱自己來中國的理由。

這個時代的歐洲還沒有經歷啓蒙運動。歐洲人對於國家認同也遠沒有同一時期的中國人來得那麼強烈。因此約克公爵不會介意玻意爾爲中華女皇效勞玻意爾也不會在乎約克公爵爲復辟王朝向中國人獻上多少好處。此刻地約克公爵更多的是想通過同胞的身份拉近與玻意爾地關係。好讓這位深受女皇賞識的教授幫助自己向中華朝的上層施加影響。想到這裡約克公爵立即擺出一副深有同感的表情說道:“這十年來叛軍的獨裁讓英國上下陷入了一片混亂。儘快結束這樣的境況是每一個正直地英國人的期持。”

面對約克公爵痛心疾的話語。玻意爾顯得十分平靜。卻聽他淡然地回答道:“公爵。恕我直言。我雖不認同克倫威爾的做法。但我同樣不認爲共和政府地倒臺就能讓英國迎來真正的和平與穩定。”

“看來博士對於王朝還是存有偏見啊。”約克公爵欣然嘆息道。

“公爵我並不是敵視君主制。就像中華帝國這樣地君主制國家同樣存在着民主。而英國的共和政府這十年來的所作所爲也很難稱得上是民主。在我看來採用何種制度對於現在的英國來說並不重要。一部兼碩各方利益的憲法。比一個君王或是一個執政更能給英國以和平與穩定。”玻意爾感觸頗深地說道。在中華朝生話了七八年的他而今已是一個鐵桿的立憲派。因此他既不會感激涕淋於王恩浩蕩亦不會爲自由民主忍受共和政府的獨裁。

“立憲?”約克公爵腦中狠快就閃出了前些日子與中華女皇會面時的情景。那時對方也曾提到過立憲。想到這裡他不置可否地搖了搖頭道:“博士.您是英國人應該知道在英國立憲有多麼困難。就算是克倫威爾到死也不是沒有頒佈出一部成文的憲法。”

“公爵正如您所言。英國沒有成文地憲法但我們有憲法的傳統。雖然不成文但卻己經沿用了數個世紀。現在立憲的瓶頸在於宗教與王權。英格蘭的人民信奉新教。可王室卻是忠誠的天主教徒。不過我並不認爲這是不可逾越的問題。中華的女皇是無神論者。但她的臣民不僅有道教徒、佛教徒還有穆斯林、基督徒。伊麗莎白女王在世時英國的新教徒與天主教徒也能和平共處。君王尊重傳統。尊重信仰尊重人民的意願才能得到臣民的擁護。”玻意爾語重心長地說道。他已經能猜到英國的共和政府時日無長斯圖亞特王朝復辟在望。雖然沒有回去的打算但玻意爾還是希望英王能向中華帝國看齊在立憲的基礎上實行開明專制。

玻意爾的這番話也確實讓約克公爵感觸頗深。但他卻並不能在此作下什麼保證。因爲他的哥哥查理一世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要其在宗教上像伊麗莎白女王那樣開明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於是他當下就把話題一轉道:“能建立想中華帝國這樣強大的國家是每一個君王的夢想。但老實說我們對這個東方強國瞭解的並不多。昨天我在殖民司官員的陪同下參觀了中國人的都城。看樣子中國的商人擁有很高的地位。香江商會的勢力在中國的影響力更是遠甚於東印度公司對英國的影響。”

眼見約克公爵把話題轉到了中國身上玻意爾也不再對英國的情況再多加點評。而是滿懷善意地提醒道:“公爵。您的觀察確實透徹。不過您要是認爲中華帝國同英國一樣是由商業寡頭們把持的括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中華帝國與歐洲大6的那些個王朝一樣存在兩股左右政局的勢力。其一就是像香江商會這樣的商業寡頭勢力.其二則是傳統的士大夫階層。也就是文官集團。這些士大夫是中國的。不同的是他們的權利不是出自他們的血統而是來自他們所掌握的知識。這些士大夫控制這片土地已經長達幹年了。可以說比歐洲任何一個貴族的家譜都要長久。”

“那女皇傾向於哪兒一邊呢?”聽完解釋的約克公爵單刀直入地追問道。

“就目前來看女皇扶持商人。但同時也尊重士大夫階層。雙方現在達成了一種極其微妙的平衡。商業寡頭影響着帝國的國會。士大夫階層把持着帝國的內閣。當然這也並不是絕對的。中華朝的商業寡頭與士大夫階層本就有着密切的關係。雙方在政治上還演化出了復興黨和東林黨兩大政黨。不過至今爲止復興黨一直佔據着執政黨的位置而東林黨則在民間有着深厚的基礎。所以英國如果只是單純想同中華帝國進行商業上的往來。那像荷蘭人那樣同香江商會之類的商業寡頭保持密切關係就足夠了。但如果英國想要在政治或軍事上與中華帝國有進一步的合作那就絕對不能忽視帝國的士大夫階層。”玻意爾表情肅然地提醒道。雖然身處科學院但這些年來玻意爾也沒少研究中華帝國的政治。事實上在歐洲學者的眼中中華帝國本身就是一個渾身上下都值得研究的範本。

“哦兩大政黨。是中國的託利和輝格嗎?”約克公爵聽罷打趣地問道。

“這世上又有哪一個國家的政壇是鐵板一塊的呢?”玻意爾相視一笑道:“只不過中華帝國相比歐洲的國家更能處理好內部的分歧罷了。我們正在遭遇一個傳統、宗教、權利都遭受顛覆的時代。誰能在暴風雨中堅持下來誰就是最後的勝利者。

聽到這裡約克公爵低頭思略了半晌之後突然擡起頭問道:“那博士認爲中華帝國的艦隊與英園艦隊作戰會有怎樣的結果?”

沒想到對方會突然問自己這個問題的玻意爾先是楞了一下隨即苦笑了一下說道:“公爵打仗我是一個外行。所以戰爭究競會進行到什麼程度我也無法進行預測。但我知道無論戰局如何展最終的贏家都會是中華帝國。”

約克公爵當然明白玻意爾所說的贏家並不是指軍事上的贏家。而同時約克公爵亦希望英國能成爲這場戰爭的贏家。只不過這裡的英國不是英格蘭共和國而是斯圖亞特王朝。

155 沙俄司令小窺北疆蒙古大汗草原起誓第1節 私掠艦隊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第241節 入冬營中華軍休戰 馬關港華倭使會晤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第二十節22 英武殿上專員起誓衆臣面前女皇律己第239節 定戰術軍民互合作 爲埃及諸使匯開羅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第7節 盛宴(二)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155 沙俄司令小窺北疆蒙古大汗草原起誓117 議西局張尚書解惑窺商機王會長心動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第39節 金融革命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第9節 盛京之戰(三)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第328節 遭遇戰英軍失先機 中華軍卡奇灣再戰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118 荷蘭特使忙證身份商會議員共謀利益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第四十節第十九節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第23節 賜名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第35節 朱仙鎮第11節 海盜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7節 暗戰(三)149 奪三城奇正相呼應無音訊敵酋失蹤影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288節 內閣廳太沖議封建 御書房來賀獻民律第5節 溼牛皮204 長崎陷落李海請戰中華宣戰朝王驚恐第368節 四奔走法王欲結盟 爲南美羣臣生歧義第336節 會奧帥法使得答覆 奉皇命欽差下江南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16節 暗戰(二)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第269節 施將軍領命徵朝鮮 大維其召見中華使第15節 結社第六節第13節 楊紹清的心願62 黃太沖怒駁僞科學北諸府籌備開棧道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第八節第4節 帝都風雲(四)第27節 蜀中攻略(四)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67 臻盛世奧斯曼稱雄中西使共遊蘇伊士第278節 蘇赫巴魯心窺火炮 米哈伊爾終明敵情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63 爭標段晉商巧貸款爲商務倭朝遣特使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52 引山海南荒地得名受封號冒險家揚名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第6節 楊家大少爺第33節 民惟邦本第33節 求援第35節 受禪大典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13節 楊紹清的心願第8節 路(三)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第5節 科舉29 威尼斯謀略蘇伊士中華朝指染愛琴海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第4節 橘子與枳子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第291節 種水稻遼東獲豐收 進忠言閣臣生間隙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57 得雛鳳楊紹清幸喜廢國會英格蘭惶恐第7節 路(二)140 表忠心和卓獻歲貢展實力可汗送馬靴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第19節 國會(三)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129 開眼界男爵慕龍艦爲謀權達賴尊天朝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十三節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第28節 返航第2節 帝都風雲(二)
155 沙俄司令小窺北疆蒙古大汗草原起誓第1節 私掠艦隊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第241節 入冬營中華軍休戰 馬關港華倭使會晤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第二十節22 英武殿上專員起誓衆臣面前女皇律己第239節 定戰術軍民互合作 爲埃及諸使匯開羅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第7節 盛宴(二)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155 沙俄司令小窺北疆蒙古大汗草原起誓117 議西局張尚書解惑窺商機王會長心動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第39節 金融革命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第9節 盛京之戰(三)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第328節 遭遇戰英軍失先機 中華軍卡奇灣再戰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118 荷蘭特使忙證身份商會議員共謀利益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第四十節第十九節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第23節 賜名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第35節 朱仙鎮第11節 海盜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7節 暗戰(三)149 奪三城奇正相呼應無音訊敵酋失蹤影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288節 內閣廳太沖議封建 御書房來賀獻民律第5節 溼牛皮204 長崎陷落李海請戰中華宣戰朝王驚恐第368節 四奔走法王欲結盟 爲南美羣臣生歧義第336節 會奧帥法使得答覆 奉皇命欽差下江南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16節 暗戰(二)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第269節 施將軍領命徵朝鮮 大維其召見中華使第15節 結社第六節第13節 楊紹清的心願62 黃太沖怒駁僞科學北諸府籌備開棧道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第八節第4節 帝都風雲(四)第27節 蜀中攻略(四)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67 臻盛世奧斯曼稱雄中西使共遊蘇伊士第278節 蘇赫巴魯心窺火炮 米哈伊爾終明敵情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63 爭標段晉商巧貸款爲商務倭朝遣特使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52 引山海南荒地得名受封號冒險家揚名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第6節 楊家大少爺第33節 民惟邦本第33節 求援第35節 受禪大典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13節 楊紹清的心願第8節 路(三)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第5節 科舉29 威尼斯謀略蘇伊士中華朝指染愛琴海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第4節 橘子與枳子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第291節 種水稻遼東獲豐收 進忠言閣臣生間隙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57 得雛鳳楊紹清幸喜廢國會英格蘭惶恐第7節 路(二)140 表忠心和卓獻歲貢展實力可汗送馬靴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第19節 國會(三)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129 開眼界男爵慕龍艦爲謀權達賴尊天朝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十三節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第28節 返航第2節 帝都風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