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 盛京之戰(二)

隆隆的炮火聲驚醒了平靜的遼東灣,滾滾的硝煙遮蔽了湛藍的天空。與尚可喜事先想象中的戰鬥場面不同。明軍並沒有退縮,也沒有直衝自己邇來。藉着上風向的優勢,排列成縱隊的明軍戰艦,迅速衝向清軍水師的兩個側翼。還未等清軍的戰船來得及靠近,鋪天蓋地的炮彈便落在了清軍側翼小型海舫的頭上。那些海舫小艇數量雖多但船體嬌小,又沒配置火炮,本就經不起什麼風浪。如今被火炮再這麼一轟自然就散了架。於是在明軍的第一輪炮擊過後,海面上頓時佈滿了燃燒的船隻殘骸。

深受打擊的清軍自然不會就此輕易的退卻。眼間明軍艦隊已然分爲兩列。清軍水師主力戰艦立刻張帆擂鼓着追擊起東北方向上的數十艘明軍戰艦來。妄圖先包圍消滅離其最近的明軍第一分艦隊。可身處下風向清軍戰船,更本追不上的明軍戰艦,更難將對方納入自己的射程。而在另一邊明軍則藉助着上風向的優勢,一邊拉開同清軍的距離,一邊以射程優勢回擊追擊邇來的清軍。在明軍第一分隊且戰且退的陰*下。清軍的密集陣形漸漸的開始變得雜亂無章起來。他們那只有單根桅杆的小型戰艦更本追不上三桅杆的主力戰船,很快被就遠遠的拋在了後頭。從空中俯瞰而下整個清軍水師赫然被拉成了一個奇怪的葫蘆型。“葫蘆嘴”指着東北方向上的第一分艦隊。被落下的數百艘小型戰船則是鼓圓的“葫蘆身”。至於中間零散而又細窄的“葫蘆腰”卻恰好正對着西北方向上的第二分隊。

只有9艘戰艦組成的第二分隊毫不猶豫地抓住了這轉瞬而逝的戰機。在主力艦“福州”號的帶領下第二分隊猶如利劍一般直插清軍水師柔弱的“腹部”。首當其衝的“福州”號絲毫不在乎周圍射來的零星炮石,一頭扎進了數十倍於己的敵陣中。只見“福州”號仍繼續保持航向不變,向首尾兩端的敵艦用兩側的舷炮猛擊。其它每一艘明軍戰艦都是以這種方式陸續切入敵線。這種戰法本是爲了使每艘敵艦都受到了連續的集中火力。但清軍戰船普遍沒有西洋戰艦那般堅固,在捱了兩三炮後往往就直接被炸沉了。第二分隊所過之處海面上一片的狼籍。被明軍氣勢和火力所震懾的清軍戰船頓時四散而逃。彷彿那九艘戰艦是從地獄中爬出的索命無常一般。

在第二分隊如疾風一般腰斬清軍水師後。剛纔還在與第一分隊糾纏的清軍主力戰船立刻調轉船頭回援身後的戰船。見此情形明軍的第一分隊也趁勢追擊起調頭的清艦來。此時的清軍雖還佔有人數上的優勢,但已然象一羣綿羊一般徹底陷入了混亂之中。等待着它們的也只有海狼們最後的攻擊。

從望遠鏡中看着清軍水師徹底陷入癱瘓的模樣,鄭森不禁由衷的讚歎道:“提督,您今天指揮了一場以少勝多的漂亮海戰。想必遼東灣之戰和您的功績一定會被一起載入史冊的。”

“不,今天的勝利可不是我的功勞。三分靠運氣吧。”面對鄭森的讚美李海卻擺了擺手說道。

“提督,您太謙遜了吧。雖說我軍戰艦優於叛軍的戰船。敢於以四十艘戰艦在海上直擊數百條戰船,這樣的勇氣可不是一句運氣可以掩蓋的啊。”鄭森側着頭補充道。他不明白一向爽快的李海怎麼突然變得謙遜起來了。

“我軍能取得現在的成績。一來是仰仗我軍佔有上風向優勢,也就是老天爺給的運氣。二來靠的是將士們的英勇善戰,咱們自己的實力。所以說是三分靠運氣,七分靠實力。”李海微微一笑解釋道:“若是我軍今天是處於下風向。那我們可要見機開溜了。”

“哦?提督,此話怎講?”鄭森更爲疑惑着問道。

“若是我軍處於下風向,則很難同叛軍的水師拉開距離。這樣就發揮不了我軍在火力上的優勢。況且韃子那麼多船,真要是一涌而上的話,我軍也很難招架。別忘了令尊當年在廈門外海就是用小型縱火船打敗了荷蘭人的戰艦。那可是以弱勝強的經典戰例。”李海指着前方四散而逃的敵艦說道:“海戰較量的不僅是火力和實力,更是勇氣和膽量的較量。就象剛纔施琅將軍他們直衝入敵陣之時,周圍的敵艦的數量遠多與他們。若是敵艦抱着同歸於盡的決心,敢直接衝向施琅他們的戰艦。相信我軍就不可能如此輕易的就得逞。可韃子退卻了,他們四散逃開了,所以勝的是我們。”

李海的一席話讓鄭森感慨頗深。特別是他對自己父親的評價更是出乎了鄭森的意料。其實鄭森雖然已經棄筆從戎,但他在骨子裡還是一個書生。對於自己父親的海賊背景,他始終有些自卑的感覺。如今聽李海誇讚父親指揮過的戰鬥是經典戰例,鄭森也不由自豪起來。因爲在海軍將領中鄭森最佩服的是兩個人一是李海,二是施琅。此二人年紀相仿都只比鄭森大出六七歲。卻已是東亞海域響噹噹的名將。無論是能力,還是戰績似乎都比鄭森高出了一大截。而鄭森本人也將他二人當作自己心中的榜樣,並一直向李海虛心的學習海戰戰術。

但太過於忠於老師的學生,不是一個好學生。李海似乎也注意到了這點。他隱約覺得鄭森同自己和施琅有着很大的差異。眼前這個年輕人應該走他自己的路。於是李海又將話鋒一轉向鄭森開口道:“上校,等了結了這次的遼東戰役,你就去托馬斯提督的一艦隊吧。”

“提督,我做錯什麼了嗎?爲什麼要將我調離艦隊?”鄭森一聽李海要將自己調離第二艦隊,心中不由一駭,連忙急切的問道。

“不,你的表現很優秀。正因爲如此我纔會建議調你去第一艦隊。鄭上校,以你的資質不應該只留在我身邊做個副官,你也該有自己的船了。相信我印度洋才更適合你。”李海拍了拍鄭森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

自己的船?這才反應過來的鄭森高興得差點兒就一蹦三尺高。卻見難忍興奮之情的他漲紅着臉一個抱拳高聲保證道:“是,屬下一定不辜負提督悉心的栽培!”

“好了,好了。先別高興的太早。戰事還沒結束呢。你小子要是太過得意忘形出了什麼差錯,我就調你去炊事房削土豆去。”李海笑着打趣道。然而就在此時瞭望臺上的瞭望手突然向李海報告道:“報告提督,李朝水師正向我右前方駛來。”

“什麼!?”李海聽罷連忙驚愕的朝東南方向望去。果然發現數十艘高麗戰船正大搖大擺的朝四散而逃的清軍戰船追擊而去。趁着上風向的風勢滿帆前進的李朝水師迅速地就插到了第一分隊與清軍之間。卻恰恰打亂了第一分隊的隊形。眼看着越幫越忙的朝鮮人忙着搶功的架勢,李海忍不住破口大罵起來:“他**的!高麗棒子想找死啊!李淏那個豬頭到底在幹什麼!來人啊。傳令下去別管朝鮮人的船,凡是擋在我軍面前的戰船一律給我轟了他!”

“等一下提督,炮轟李朝水師恐怕不妥吧。怎麼說李朝與我大明也是盟友。”鄭森一個箭步上前阻止道:“我看不如這樣,反正我軍現已重創叛軍。若真要將其殲滅,恐叛軍會狗急跳牆。正所謂窮寇莫追,不如就將這尾巴留給高麗棒子去收拾吧。”

“恩。”李海聽罷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與此同時,李朝世子李淏正站在船頭意氣風發地揮舞着寶劍指揮李朝水師追擊韃子的殘兵。其實李淏此次前來“送糧”的目就是爲了來探聽明軍的虛實。看看明軍這次登陸的人馬究竟有多大的實力。然而當他趕到營口時,明軍大隊人馬早就逆流而上圍攻盛京而去了。唯一遇上的就同時停泊在營口的明軍第二艦隊。更沒想到有出營口港就撞上了來勢洶洶的滿清水師。面對突然出現的數百艘滿清戰艦李淏等人可謂是叫苦不迭。進退兩難的李朝水師只想趁着明、清雙方交戰之機偷偷退出這個是非知之地。

可之後的戰況卻讓朝鮮人想法產生了180度的扭轉。剛纔那場觸目驚心的戰鬥讓身處戰場外圍的朝鮮水師上下都感到了一陣不寒而慄。明戰艦在兩個時辰內不但摧毀了滿清水師,更向朝鮮人詮釋了炮戰的意義。但李淏卻並沒有就此氣餒自卑。他利用明軍得勝後的威勢,狐假虎威地鼓舞了李朝水師的士氣。並藉此機會出兵追擊清軍以報當年昭顯世子被擄之仇。眼看着清軍戰船在自己面前東逃西竄,朝鮮人的自大心理也空前膨脹。周圍的李朝將領官員們也一個勁的向李淏獻媚起來:“世子文韜武略真是曠古難尋。”

“是啊,世子以數十艘戰船對陣韃子數百艘戰船還能獲此大捷,堪稱奇才,奇才啊。”

“就是。當年的李舜臣將軍的露樑大捷也不過如此。”

在李朝羣臣的一番阿諛奉承下整場戰鬥彷彿成了是朝鮮人的大捷一般。李淏雖然知道這是臣下的奉承。可是聽着就是覺得順耳。再說這事要是傳到朝鮮還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越想越得意忘形的李朝君臣絲毫沒有注意到周圍的明軍正在悄悄地向後撤退。更不會明白狐假虎威的“狐狸”借的是“老虎”威力。沒了明軍艦隊這支“老虎”。那他李朝水師就什麼也不是了。

於是一頭就扎進了清軍水師密集陣營的李朝水師很快就後悔起自己的鹵莽舉動。被逼急了清軍再也顧不得逃跑紛紛轉向朝李朝水師反擊起來。朝鮮人的戰船與清軍戰船本就沒多大差別。甚至在火力上清軍還略占上籌。一時間海面之上再起波瀾,槍炮的轟鳴聲再次震撼了天際。一邊是想佔便宜的李朝水師,一邊是狗急跳牆的清軍水師。雙方的激戰甚至比剛纔還要激烈。再也不受炮火干擾的清軍戰船迅速便將朝鮮戰船圍在了中間。就此展開了原始而又殘酷的接弦戰。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朝鮮人一下子就損失了十來條戰船。也算是給清軍的這次慘敗找回了一點零頭。

但無論如何今日一戰滿清水師確已慘敗。海面上漂浮着地卻盡是燃燒的殘骸。這些殘骸在前一刻還是大清朝遼東水師和魯直水師。可一轉眼就變成一堆堆在海上漂浮着地木頭。見此慘境站在甲板上的尚可喜幾欲暈倒。事實證明想一口吞掉對方的人,最後反倒是差點被對方給一口吞了。那究竟是什麼樣的戰船啊!竟然會有如此衆多的火炮!這又是什麼樣的陣法竟有如此的威力!此刻在尚可喜心中的疑問和驚愕難以言喻。

雖然早就聽聞南明曾以十幾艘戰船敲開倭國國門。但那時他只覺得倭國人變得軟弱了纔會被南明所威脅。但如今看來不是倭國變弱了而是南明變強了。僅四十艘戰船就能有這樣的戰鬥力。若是數量達到上百艘呢?那該怎麼辦?大清沿海的沒有一個要塞能抵擋得住這樣的進攻。別說救援盛京,就連保住錦州、天津等港都異常的困難。難道自己就快步孔有德、耿仲明兩人的後塵了嗎!越想越覺得心驚肉跳的尚可喜,只覺得自己喉嚨一甜,一股血氣就此番涌。卻聽他“哇地”一聲就吐出了一大口淤血來。

周圍的部將見狀連忙上前攙扶起了尚可喜。然而尚可喜卻一把推開了衆人仰天長笑一聲後,果斷地命令道:“傳令,全軍撤退!”

“王爺,可是盛京怎麼辦呢?蘇克薩哈將軍怎麼辦?王爺,你可別忘了攝政王殿下的軍令。”一個不知趣的滿州將領提醒尚可喜道。

“哼,攝政王那兒老夫自會有個交代。用不着你個奴來才插嘴。”尚可喜冷冷地白了那人一言道:“至於盛京的蘇克薩哈將軍他們只有自求多福了。但原盛京城能堅持到多羅親王他們趕到!”

隆武五年五月初五巳時,最後一聲炮聲終於停了下來,瀰漫的硝煙、濃厚的火藥味籠罩在戰場上空。鮮血染紅了海面,軍艦殘骸還在燃燒。遼東灣一戰,清軍死傷共一萬餘人,損失大小戰船320多艘。事後另有100多艘戰船在撤離時毀於風浪或是失蹤。僅有包括尚可喜所屬旗艦在內的60艘戰船安全撤回天津衛。李朝水師死傷兩千餘人,損失戰艦15艘,俘虜3艘戰艦。明軍死傷449人,重傷4艘,未損失一艘船。至此滿清在的海上軍力消耗滯盡,明帝國重收遼東灣。

【……】@!!

()

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65 朝鮮自稱小中華莫臥兒吸引衆列強157 紅海畔蘇萊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第二十三節第35節 受禪大典第37節 揚帆202 科布多夏完淳出征長江口陳家明歸國第1節 私掠艦隊104 女皇重薦殖民司長紫軒暢談東瀛經略第26節 虎狼之師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94 防隱患蕭尚書柬言爲愛婿楊國公面聖第22節 陪審團(下)第2節 魯冀防線43 三大洋米字旗飄揚太平洋金龍旗獨秀第7章 投命狀第21節 范文程第268節 聞徵朝歐洲使憂心 獻書信倭使挑民憤第21節 范文程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第11節 海盜第35節 仲夏之夜第374節 剿匪幫官軍平東北 升少將夏完淳面聖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68 受贊助埃及圖復辟暗投資中華謀運河第26節 虎狼之師170 尼羅河上公爵納言君士坦丁英使告密第11節 驚變(二)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第220節 王夫之歸京遇故友 冒闢疆升職待入閣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29 威尼斯謀略蘇伊士中華朝指染愛琴海58 司法院苦嘆法不全老百姓樂道青天眼141 議西北軍部擬方案拉民心女皇提口號第19節 審判夜第十六節第19節 攝政王的選擇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第265節 聞讒言家明訓驕妻 議開戰女皇粗算帳第10節 江左諸府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第11節 海盜141 議西北軍部擬方案拉民心女皇提口號139 世澤憂嘆商人戰爭存古堅持軍人職責第360節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黑色柳丁第4節 燃燒的營口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48 窺華軍孔代大開眼聞事蹟衆使哀聖女第5節 奇貨可居第十二節第275節 圍漢城黃首相得意 收戰報弘武皇驚喜第6節 義塾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120 弘武帝外交改陋習衆大臣陸海做選擇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11節 大同義軍(上)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32節 忙碌的四月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第367節 印加獨立震驚歐洲 面見西王法相獻計第13節 盛宴(五)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第5節 奇貨可居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第15節 本相第33節 交易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第34節 密使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第十五節30 看大選諸使議優劣駁衆人教授論公職第20節 尾聲80 舉先例兩臣述隱患細分析首相護公社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78 劉富春名動直隸府督御史愁眉公社案147 心不甘黑山開聖戰抵武威定國做準備第五節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第35節 決戰牧野(一)第377節 報父仇英王算舊帳 抗王權議會爭貸款 黑色柳丁第四十三節第19節 國會(三)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第3節 登陸旅順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
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65 朝鮮自稱小中華莫臥兒吸引衆列強157 紅海畔蘇萊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第二十三節第35節 受禪大典第37節 揚帆202 科布多夏完淳出征長江口陳家明歸國第1節 私掠艦隊104 女皇重薦殖民司長紫軒暢談東瀛經略第26節 虎狼之師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94 防隱患蕭尚書柬言爲愛婿楊國公面聖第22節 陪審團(下)第2節 魯冀防線43 三大洋米字旗飄揚太平洋金龍旗獨秀第7章 投命狀第21節 范文程第268節 聞徵朝歐洲使憂心 獻書信倭使挑民憤第21節 范文程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第11節 海盜第35節 仲夏之夜第374節 剿匪幫官軍平東北 升少將夏完淳面聖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68 受贊助埃及圖復辟暗投資中華謀運河第26節 虎狼之師170 尼羅河上公爵納言君士坦丁英使告密第11節 驚變(二)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第220節 王夫之歸京遇故友 冒闢疆升職待入閣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29 威尼斯謀略蘇伊士中華朝指染愛琴海58 司法院苦嘆法不全老百姓樂道青天眼141 議西北軍部擬方案拉民心女皇提口號第19節 審判夜第十六節第19節 攝政王的選擇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第265節 聞讒言家明訓驕妻 議開戰女皇粗算帳第10節 江左諸府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第11節 海盜141 議西北軍部擬方案拉民心女皇提口號139 世澤憂嘆商人戰爭存古堅持軍人職責第360節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黑色柳丁第4節 燃燒的營口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48 窺華軍孔代大開眼聞事蹟衆使哀聖女第5節 奇貨可居第十二節第275節 圍漢城黃首相得意 收戰報弘武皇驚喜第6節 義塾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120 弘武帝外交改陋習衆大臣陸海做選擇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11節 大同義軍(上)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32節 忙碌的四月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第367節 印加獨立震驚歐洲 面見西王法相獻計第13節 盛宴(五)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第5節 奇貨可居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第15節 本相第33節 交易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第34節 密使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第十五節30 看大選諸使議優劣駁衆人教授論公職第20節 尾聲80 舉先例兩臣述隱患細分析首相護公社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78 劉富春名動直隸府督御史愁眉公社案147 心不甘黑山開聖戰抵武威定國做準備第五節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第35節 決戰牧野(一)第377節 報父仇英王算舊帳 抗王權議會爭貸款 黑色柳丁第四十三節第19節 國會(三)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第3節 登陸旅順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