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

收到張東濤的情報之後,吳宗睿大大的鬆了一口氣,李自成採納了張東濤提出的首先消滅朝廷大軍有生力量的建議,這預示着吳宗睿的計劃邁出了最爲堅實的一步。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李自成與朝廷大軍之間的交鋒,雙方都會有損失,不管哪一方取得勝利都是慘勝,吳宗睿則是坐收漁翁之利,以往李自成等義軍首領作戰,首先想到的都是攻陷城池,那樣義軍能夠從城池之中獲取到大量的錢糧,這是義軍成長過程之中造成的侷限,一個窮人眼睛裡面首先看到的就是饅頭米飯。

張東濤的提醒,會讓李自成領悟到很多東西,不過吳宗睿不是特別擔心,他日登萊新軍與李自成對決的時候,張東濤和張國新等人,會發揮出來決定性的作用,幫助登萊新軍不費吹灰之力打敗義軍,打敗李自成。

吳宗睿只能在內心對五省總督吳宗睿說一聲對不起了。

至於朱仙鎮之戰,吳宗睿沒有得到準確的情報,那是穿越的他,憑着殘留的記憶做出來的判斷,包括曾永忠等人,都不敢完全相信洪承疇會在朱仙鎮與義軍作戰,畢竟李自成和羅汝才麾下義軍的總人數接近百萬人了。

曾永忠進入廂房的時候,吳宗睿剛好放下手中的文書。

“大人,近來您太操勞了,還是要注意歇息啊,屬下建議,您抽時間回覺華島去調養一段時間,磨刀不誤砍柴工。”

吳宗睿看着曾永忠笑了笑。

“先生,我也該要忙碌起來了,這幾年一直在遼東,沒有插手中原的事宜,也不管不顧南方的變化,如果繼續這樣懈怠下去,大變來臨的時候,那就後悔莫及了。”

曾永忠苦笑着開口了。

“大人真的是說笑了,誰要是敢說大人懈怠,屬下是萬萬不服氣的,不管是南方和中原,還是遼東和後金、蒙古部落,甚至是海外各國,諸多的情況大人都是熟悉的,屬下這段時間跟隨在大人的身邊,真的是學到了很多東西。”

吳宗睿連忙擺手。

“先生萬萬不要這樣說,以前我想到的就是韜光養晦,想到的就是埋頭髮展,頗有些埋頭拉車、不知道擡頭看路的習慣了,現在想來,這樣的做法是有問題的,韜光養晦的時間太長了,就習慣隱忍,習慣抓住最佳時機,習慣勸自身等一等,再等一等,俗話說得好,富貴險中求,如果沒有了開拓的精神,最終的結局,也就是平常的富家翁,不可能成就大事。”

曾永忠臉上苦笑的神情消失,對着吳宗睿抱拳稽首。

吳宗睿感覺到奇怪,他以前過於的隱忍,總是在等待最佳時機,其實是因爲穿越惹的禍,他總是用腦海裡面殘留的歷史知識來決斷一切的事情,這種做法在剛開始穿越的時候,有着化腐朽爲神奇的作用,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做法需要改變,實事求是纔是正道。

“先生爲什麼這樣,是不是覺得我說的有些道理。”

“非也非也,屬下知道,大人胸懷天下,韜光養晦,其實都是爲了天下的蒼生,登州、萊州和遼東之地的百姓,能夠過上富足的生活,這都是大人的功勞,看看中原和南方,中原的百姓時時刻刻都在死亡線上掙扎,南方的百姓也好不到哪裡去,遭受官府的盤剝,皇上和朝廷壓根看不到這些,不找到自身的問題,南轅北轍,一邊拼命的盤剝百姓,一邊還假惺惺的憐惜百姓,這就註定了他們的命運,中原的百姓,歡迎義軍,歡迎李自成和羅汝才,痛恨朝廷大軍,這等的情形,怕是要一直持續下去。。。”

吳宗睿情不自禁的點頭,曾永忠的分析的確有道理。

“盤踞在四川的張獻忠,果然離開了四川,前往湖廣,其先頭部隊已經朝着南直隸的方向而去,屬下佩服大人當初的判斷,張獻忠的目光果然是盯住南方的,應該是放棄了中原,不願意與李自成在中原爭奪地盤。”

“局勢如此的變化,屬下有兩個方面的想法。”

“第一,屬下建議,大人將關注點首先集中到山東,盧發軒大人已經到山東赴任,吳宗坤大人兼任登萊巡撫,登萊之地不會有什麼問題,一切都會按照大人的要求來行事,不過盧大人想要在山東立足,還需要耗費心力。”

“第二,屬下建議,大人關注西平堡、義州和廣寧三地互市,西平堡互市率先開始減少每日的交易量,義州和廣寧兩地也開始行動,這必定會引發一些波瀾,大人還是要多關注。”

“有關中原戰局的變化,屬下倒是覺得,等待局勢逐漸明瞭之後,大人再行關注。”

。。。

曾永忠的建議,吳宗睿聽得很仔細,儘管他不贊同曾永忠的某些建議,以及某些有關時局的認識,但曾永忠是憑着硬本事做出這些判斷的,換位思考,吳宗睿不得不佩服。

“先生說的不錯,不過有一點,我與先生有不同的看法。”

“有關中原局勢的變化,恐怕是我們必須重點關注的地方。”

“現如今的義軍,與崇禎初年的義軍完全不一樣了,如果依照目前的局勢發展下去,義軍甚至能夠攻打到京城,能夠攻陷京城。”

“李自成身邊有了李巖、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之後,其義軍隊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目標更加的明確,他們開始收攏人心,爭取得到百姓的支持,河南一地,僅有開封和洛陽兩地還設立有官府,其餘地方朝廷根本沒有派遣官吏,都是李自成派遣的義軍軍士管理,雖然這些地方遠遠說不上富足,但百姓沒有反感的情緒。”

“李自成唯一做的不好的地方,就是沒有吸納士大夫和士紳階層的力量,這是他的侷限,如果李自成突破了這一層的侷限,他的力量將變得恐懼。”

“一邊是李自成的力量逐漸的壯大,一邊是朝廷的腐朽墮落,兩相比較,結局是什麼,已經很明確了。”

說到這裡,吳宗睿站起身來,走到了曾永忠的面前。

“先生,我所說的大變,其實就是義軍進攻京城的時候,如果局勢按照目前的情形發展下去,多則兩三年,少則一兩年,局勢就要發生大變。”

“這麼多年,我登萊新軍立足登萊之地,立足遼東之地,表面上看是針對後金皇太極,其實我們佈局的重點,還是在中原和南方。”

“後金的驍勇,在於武力,但他們的經濟基礎太過於的薄弱,如果我們關閉了互市,嚴防死守遼東,一旦遭遇到災荒,後金必定出現內亂,我們不需要消耗太多的氣力,就可以抓住機會,剿滅後金大部分的武力。”

“中原和南方就不一樣了,地大物博,李自成、張獻忠和羅汝才他們,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取到財富,可以通過廣袤的土地,來鞏固他們的力量。”

曾永忠的臉色有些白,看着吳宗睿。

“先生,盧發軒出任山東巡撫,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讓登萊新軍掌控整個的山東,這是至關重要的一步,這一步走出去了,成功了,我們的整體佈局就廣闊了。”

“義軍與朝廷的火拼纔剛剛開始,我們需要做的不僅僅是坐山觀虎鬥,我們需要從中獲取最大的好處,譬如說在皇上和朝廷無暇顧及的時候,迅速的佔據山東。”

說到這裡,吳宗睿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爲了讓張東濤在義軍之中的影響力擴大,爲了讓張東濤能夠拉攏李巖等人,吳宗睿耗費了不少的心血,每每斟酌張東濤應該在李巖面前說些什麼,具體到每一句話,每一個表情等等,他還從來沒有如此耗費心血教導一個人。

吳宗睿說完之後,曾永忠的臉色愈發的白了。

“大人的意思是說,李自成能夠攻陷京城嗎,屬下覺得有些匪夷所思。。。”

吳宗睿一邊搖頭一邊斬釘截鐵開口。

“這一幕一定會出現,我想不要多長的時間,五省總督洪承疇大人就要遭遇到慘敗。”

“洪大人以前的部署是正確的,那就是在壯大自身實力的情況之下,限制義軍力量的擴展,等到自身的力量足夠強大,展開對義軍的全面進攻,這個時間有些長,卻是唯一可行的辦法,可惜皇上和朝廷忍不住。”

“洪大人被關押在大牢之中有一段時間,我想那段時間對洪大人的刺激一定很大,再次出任五省總督之後,洪大人不敢保守,必定會主動發起進攻,向皇上和朝廷證明自身的能力。”

“洪大人的這個選擇,錯的有些離譜,他對義軍的看法,還停留在過去,以爲憑着幾萬乃是與十來萬的兵力,就可以橫掃義軍,我想,等到洪大人付出代價之後,就會知曉自己的選擇大錯特錯,已經爲自己挖好了墓地。”

“先生,等着吧,不要幾個月的時間,皇上和朝廷會再次的陷入到彷徨無措之中。”

“對了,先生幫忙寫信,告訴盧發軒,讓他不必過於的着急,等到中原這一場大戰鋪開之後,他再開始行動。”

。。。

第一百七十六章 懟上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摧枯拉朽(5)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末路(18)第四百五十一章 歎服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二百五十八章 深層思考第六百八十二章 明目張膽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腥之夜(2)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話的力量第一百五十五章 凝聚力第四百六十二章 致命的失誤第八百三十二章 殘陽如血(3)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攻佔臺灣(3)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赴山東第六百二十八章 閃電戰(2)第五百七十六章 可悲可嘆第一百六十三章 苦力第六百六十六章 下一步的籌謀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穩定南方(2)第一百三十一章 雙管齊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悔悟太遲(2)第七百零一章 掌控山東(6)第七百六十三章 滅頂之災(7)第九章 拜見先生第四百八十章 利好消息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手筆第三百八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六百四十九章 真的是厲害第一百六十三章 苦力第一百七十六章 懟上了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機會難得第九百八十六章 撐腰的背後第八百二十九章 必須要堅持第九百七十章 主動建議第六百九十六章 掌控山東(1)第五百八十三章 史可法的擔憂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三十二章 摧枯拉朽(3)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末路(14)第八百九十章 太爽了(1)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二百五十章 憤怒無用第二十八章 收穫季節第八百二十章 無奈的放棄第一百八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拼死一戰(5)第七百二十九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2)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府衙第四百五十一章 歎服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梟雄末路(1)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攻佔臺灣(3)第一百零四章 溫柔鄉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石二鳥第六百零七章 內心想法第四百一十七章 薊遼督師府第二十二章 富貴險中求(1)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鍵的關鍵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十二章 緣起緣落第四十八章 指揮權第七十八章 家底第四百八十一章 真實的打壓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摧枯拉朽(4)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報網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算是反思第五百二十九章 精準判斷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無毒不丈夫(1)第三百六十六章 祥和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末路(2)第九百零六章 大明悲歌(9)第四百六十六章 殘陽如血(3)第七百五十六章 臨機決斷(3)第九百八十九章 餘音繞樑第九百七十三章 科舉風波(1)第一百八十章 退無可退第三百二十四章 皇上召見第八百七十一章 睿智的決斷(2)第八百零三章 忍不住發飆第六百四十四章 兵部的干涉第三百一十六章 皇太極的震撼第一千零五章 各自安好(2)第五章 族規之爭第七百三十三章 摧枯拉朽(4)第六章 有理有據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生死時刻第七百二十二章 加一把火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察言觀色(2)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梟雄末路(9)第四十二章 佈置第九百三十九章 集思廣益第八百一十八章 沒有閒着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還算鎮定第六百七十四章 獨當一面第二百章 善意的提醒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六十三章 殿試之後第一百六十七章 拋卻憤怒第二十九章 產量第三百七十二章 末路(1)
第一百七十六章 懟上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摧枯拉朽(5)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末路(18)第四百五十一章 歎服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二百五十八章 深層思考第六百八十二章 明目張膽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腥之夜(2)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話的力量第一百五十五章 凝聚力第四百六十二章 致命的失誤第八百三十二章 殘陽如血(3)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攻佔臺灣(3)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赴山東第六百二十八章 閃電戰(2)第五百七十六章 可悲可嘆第一百六十三章 苦力第六百六十六章 下一步的籌謀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穩定南方(2)第一百三十一章 雙管齊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悔悟太遲(2)第七百零一章 掌控山東(6)第七百六十三章 滅頂之災(7)第九章 拜見先生第四百八十章 利好消息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手筆第三百八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六百四十九章 真的是厲害第一百六十三章 苦力第一百七十六章 懟上了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機會難得第九百八十六章 撐腰的背後第八百二十九章 必須要堅持第九百七十章 主動建議第六百九十六章 掌控山東(1)第五百八十三章 史可法的擔憂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三十二章 摧枯拉朽(3)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末路(14)第八百九十章 太爽了(1)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二百五十章 憤怒無用第二十八章 收穫季節第八百二十章 無奈的放棄第一百八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拼死一戰(5)第七百二十九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2)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府衙第四百五十一章 歎服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梟雄末路(1)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攻佔臺灣(3)第一百零四章 溫柔鄉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石二鳥第六百零七章 內心想法第四百一十七章 薊遼督師府第二十二章 富貴險中求(1)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鍵的關鍵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十二章 緣起緣落第四十八章 指揮權第七十八章 家底第四百八十一章 真實的打壓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摧枯拉朽(4)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報網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算是反思第五百二十九章 精準判斷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無毒不丈夫(1)第三百六十六章 祥和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末路(2)第九百零六章 大明悲歌(9)第四百六十六章 殘陽如血(3)第七百五十六章 臨機決斷(3)第九百八十九章 餘音繞樑第九百七十三章 科舉風波(1)第一百八十章 退無可退第三百二十四章 皇上召見第八百七十一章 睿智的決斷(2)第八百零三章 忍不住發飆第六百四十四章 兵部的干涉第三百一十六章 皇太極的震撼第一千零五章 各自安好(2)第五章 族規之爭第七百三十三章 摧枯拉朽(4)第六章 有理有據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生死時刻第七百二十二章 加一把火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察言觀色(2)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梟雄末路(9)第四十二章 佈置第九百三十九章 集思廣益第八百一十八章 沒有閒着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還算鎮定第六百七十四章 獨當一面第二百章 善意的提醒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六十三章 殿試之後第一百六十七章 拋卻憤怒第二十九章 產量第三百七十二章 末路(1)